林美玲
當前世界各地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影響各國實際經濟發(fā)展效率的同時,也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在這一背景下,綠色發(fā)展理念成為當前時代的主流趨勢。初中化學作為一門與各類化工生產行業(yè)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將綠色化學理念與自身的教學策略進行有機融合,從而在提高學生實際化學水平的同時,幫助其樹立環(huán)保、綠色的發(fā)展理念,使其更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具體要求。從本質上來講,綠色化學是經濟迅猛發(fā)展形勢下所提出的全新理念,將其運用到化學教學中,旨在增強學生綠色環(huán)保的意識。本文對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的綠色化學現(xiàn)狀調查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思想的滲透主要通過以下方面進行: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綠色化學的思想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到綠色化學的魅力;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huán)保意識,并將綠色化學理念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最后,在課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一些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其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目前很多學校都已經開始實施減排的口號和“環(huán)境教育”的概念等,但是對初中生來說,還沒有真正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未樹立環(huán)保觀念,不認為污染就是資源的浪費或者是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這導致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效果不理想。
初中化學內容主要包括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功能以及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等,這些知識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化學的教學目標是了解綠色化學的思想和概念,讓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并學會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初中化學課程標準是以環(huán)保為核心,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原則,將保護環(huán)境作為一個主題來研究,使其成為一種新的理念;將環(huán)境保護融入日常生活,使之與學校的其他活動相結合,形成—種新的觀念來指導教師的實際工作。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有毒物質,這些物質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危害,而化學滲透則是利用化學的方法將有害的化學物質通過化學反應轉化為對人體無害的產物或化學品,從而達到減少甚至消除其對人類的傷害和威脅的目的?;瘜W滲透的基本原理是化學與環(huán)境的關系;化學與社會的關系;化工生產中的問題解決辦法和途徑。例如,氯乙烯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在空氣中卻有很強的吸收作用,所以當氯乙烯的水溶液濃度很低時,它被認為是一個水溶性的有機溶劑,可以溶于水,因此氯乙烯的合成必須考慮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綠色化。
二、初中化學中運用綠色化學理念的積極作用
對學生的綠色化學理念進行引導作為一項思維方面的教育工作,在實際的教學工作后,要想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往往需要經過長時間的不斷努力,并且在實際教學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需要改進自身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模式,運用創(chuàng)新的綠色化學知識結構。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知識教學中適當融入一些綠色化學知識,以有效增加學生化學學習的寬度,使其掌握更豐富的化學知識。隨著我國化工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在推進我國經濟建設工作的同時,也對我國自然環(huán)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破壞。發(fā)展至今,防治環(huán)境污染已經成為社會建設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而初中生作為我國未來社會建設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在該階段的化學教學中,就應對學生的綠色化學理念進行引導,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使其更愿意在未來的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有效方法
(一)綠色化學理念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結合
課堂作為各種化學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等素質進行全面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化學教學體系中,雖然涉及部分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但僅是對其進行闡述,并未融入綠色化學理念進行分析。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找到一些較為恰當?shù)木G色化學理念切入點,借助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形成更科學的環(huán)保理念。
例如,在“二氧化碳”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用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導致的溫室效應為學生進行講解。造成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世界各國為了推動經濟發(fā)展,破壞了自然環(huán)境,為了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效控制溫室效應,就要積極落實低碳發(fā)展理念。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實現(xiàn)對學生綠色化學理念潛移默化的影響?;瘜W作為一門圍繞各種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結論的理論性學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驗往往是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理解的基礎,因此將綠色化學理念與初中化學課程教學活動進行有機結合時,也要積極從實驗教學入手。在實際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很多實驗往往需要用到各種化學制劑,但部分化學制劑對自然環(huán)境的消極影響極為嚴重,對此,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在有所選擇的前提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盡量減少化學制劑的使用頻率,從而減少對實際環(huán)境的破壞。
(二)宣傳綠色化學觀念,樹立綠色環(huán)保意識
要想實現(xiàn)綠色理念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還需要以綠色化學觀念的宣傳為途徑。對此,初中化學教師要把握生活與綠色化學之間的關聯(lián)點,挖掘生活中的元素和資源,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廣泛宣傳綠色化學理念,讓學生可以更容易、更深刻地認識到化學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逐步培養(yǎng)學生綠色環(huán)保的意識。例如,在“空氣”相關知識教學中,本節(jié)課程介紹了地球大氣圈的結構、空氣的組成以及臭氧層對地球生命活動的作用,通過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溫室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師可以通過地球生命活動引出“空氣”。
師:同學們,大家跟老師一起屏住呼吸,保持憋氣狀態(tài),看看大家能夠堅持多久。
不一會,就有學生發(fā)出“呼”的一聲,并急促地做呼吸動作。
師:大家在屏住呼吸后是不是感覺十分難受?這是因為我們的生命活動需要呼吸,而我們呼吸的便是看不見的空氣,所以空氣對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非常重要。但是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各種化學氣體排入大氣中,導致空氣受到嚴重污染,那么大家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使空氣不受污染呢?
生1:減少汽車的出行次數(shù),出門盡量騎行或步行。
生2:遵循“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指示。
……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生活中的現(xiàn)象,導入綠色理念宣傳,幫助學生樹立了綠色環(huán)保意識。
(三)組織豐富的社會活動,深化綠色化學行為
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要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和根本陣地,但是不能局限于此,而是要向著社會實踐方面拓展,實現(xiàn)對課堂的有益補充。這需要初中化學教師不斷拓展教學思路和范圍,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以及實際情況組織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參加環(huán)保宣傳活動、社會調查活動等,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聯(lián)系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對綠色化學的直觀感受,增進對課堂所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從而逐步形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深化綠色化學的具體行為。
例如,在“水”的相關知識教學中,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目標不僅需要學生了解水的特性,還要讓學生認識我國水資源的分布情況。實際上,我國屬于水資源匱乏的國家,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平日里的用水習慣非常不好,經常出現(xiàn)浪費水資源的情況,基于此,教師可以開展社會實踐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國水資源的情況。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調查附近的小河、湖泊等水源污染情況,使其認識到哪些行為會對水資源造成污染、污染后會有怎樣的危害等。學生通過對周邊河流和湖泊的調查,了解到水污染通常由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工業(yè)廢水的排放導致,被污染的河水有刺鼻的氣味,河流內的生命非常少,幾乎成了一潭死水。這樣的調查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水污染的危害,結合調查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如何保護水資源,促使學生形成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習慣。
(四)加強化學思想與環(huán)境教育
初中化學的內容很多,但都比較簡單,教師在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時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問題,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滲透在各個方面,使學生對綠色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環(huán)境作為社會發(fā)展與建設的基礎,在當前社會的整體建設工作中,綠色發(fā)展理念已經成為社會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對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也要積極適應時代發(fā)展趨勢,將綠色化學理念與自身的教學策略進行科學結合,幫助學生形成綠色發(fā)展思維。環(huán)境教育是指通過一定的教育和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受到影響,并主動地吸收、消化、內化和轉化各種有益于人類生存與社會進步的文化因素,從而達到促進社會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
綠色化學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知識,涉及很多科學領域,如資源利用、環(huán)境保護等,所以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注重對這些方面的滲透和培養(yǎng)。首先,讓學生了解綠色化學的概念及理論,知道什么是綠色化學及其產生的原因;其次,讓學生明白綠色化學的重要意義,對生活產生積極的作用;最后,讓學生懂得如何正確處理廢棄物,減少廢水排放量,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碳”這一節(jié)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講解二氧化碳的定義及其危害,再介紹其有關性質及具體應用方法,然后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二氧化碳的實驗現(xiàn)象,如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二氧化碳對人體的危害等,這樣學生就會加深印象,更容易理解。
(五)科學的化學技術展示與應用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人的社會性的目的;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化學對人的重要性;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化學的樂趣;要注重因材施教,不能只關注優(yōu)等生,否則會導致很多“后進生”得不到應有的教育機會,甚至出現(xiàn)自暴自棄的情況。初中化學教材中有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如果不加以深層次講解,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理解偏差,所以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需求,結合課本的具體要求,將晦澀的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文字說明,將抽象的理論通過圖片、動畫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提高學生的直觀接受能力。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和體現(xiàn),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物質世界的需求。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化學的研究也在日益深入,化學與人們的關系也變得更密切,要想更好地提高化學水平,必須加強科技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第一,利用新的技術實現(xiàn)綠色目標。環(huán)境污染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難題之一,而綠色化學理念就是運用先進的技術解決這些問題,從而達到綠色化的目的。例如,將有毒有害的氣體注入水中,使其有效吸收并分解,這樣就可以減少甚至消除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到最低,以保護飲用水的安全等。第二,在化工生產中,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潛在的危險,盡量避免損失。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今世界經濟迅速發(fā)展,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化學是一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科學。而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化學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化學反應過程,而是將復雜的物質轉化為易分解的小分子,使其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從而達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诖耍瑢W生進行綠色化學概念的灌輸,能夠幫助其有效樹立高效學習化學、深度學習化學以及正確學習化學的意識,這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對推動化學課堂的整體建設有一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