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觀音
(定西市通渭縣隴川學校 甘肅 定西 743300)
“項目學習”是目前國外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教育模式。在初中物理的實際操作中,以“工程”的形式進行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以“綜合實踐”為基本方法,應用于初中物理的“項目學習”教育,從而形成以任務為中心的激勵型的教育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其以獨立的方式進行全面的運用。
“項目學習”是指在指定的時間內(nèi),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項目目標,類似于“以實際為目的”的學習模式,讓初中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在課程中,同學們通過交流和學習并取得一些結果;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同學們互相探討并找到問題的答案,并將所學的東西用于問題的解答?!绊椖繉W習”是突出的、集中的特征,它要求所有的條目都必須具有多樣性;其次,各項項目都有各自的特點,每個工程都要進行相應的評價;最后,所有的課程執(zhí)行都是由初中生們自己去完成的,而初中生所要完成的任務,很有可能是初中生現(xiàn)在所需的。
首先,“項目學習”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與物理課程的教學規(guī)范相一致,初中物理的“項目學習”是很好的教學手段以及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把抽象的、晦澀的物理知識呈現(xiàn)出來,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項目學習”也能讓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持續(xù)下去。第二,“項目學習”與教學需要相一致。“項目學習”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正確理解來促進學生對物理認識的深刻理解。“項目學習”的實用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物理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識,提高綜合素質(zhì)。
首先,當前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不合理的師生關系。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獨白的情況依然嚴峻。新課程標準提倡的學生主體性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教學的壓迫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在課堂上幾乎無法積極地構建物理學習思維。學生的學習熱情很低而且處于被動狀態(tài)。許多學生認為初中物理課程很無聊。在教學過程中,物理老師通常采用非常單一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基于教師強行灌輸。初中物理老師很少指導學生進行獨立探索和獨立學習。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接受現(xiàn)象嚴重,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yǎng)。
初中物理有其特殊性。與初中其他學科相比,物理學具有更明顯的實踐和操作特性。初中物理教師經(jīng)常忽略物理實驗教學的價值,而在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老師更注重理論知識的解釋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分析。為了滿足學校教學的要求,通常對實驗教學過程進行形式化。學生幾乎沒有在物理實驗課上學到任何實踐知識,并且初中物理老師對物理實驗課的管理也不嚴格。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或明確的教學任務。物理實驗課常常是一團糟。
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周圍的事物,并利用已有的知識去探索周圍的新事物。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將其與學生自身的能力相結合。在實施項目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學生在項目學習中的行為,強調(diào)學習的進程,將學習的進程和結果相融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綜合認識。在學生的項目中,要根據(jù)不同的目標進行詳細的規(guī)劃,關注項目學習成果,鞏固學習所得。在“液體壓強”的研究課題結束后,一些小組根據(jù)物理學的邏輯,將液體壓力的特性寫在紙上,用明確的概念來解釋,液體的壓力是從四面八方傳來的,液體的壓力與方向、深度和密度有關,從而得到液體壓力與方向深度的正比和反比例的結果。老師要在學生演示的時候給予激勵性評價,用積極、正面的語言促進學生對自己的物理學習進程的認同,并積極地加入到項目的研究之中。
在實施初中物理教育的時候,要注重對學生的指導,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老師們可以把初中生分成幾個小團體,讓初中生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讓初中生彼此學習,相互溝通;為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同學們互相幫助,達到共同的目標。比如,老師在教授“電”的基礎上,把初中生分成幾組,讓初中生在生動的環(huán)境中進行協(xié)作;自己做裝飾品,同學們會用自己的智慧和智慧,互相交流,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地參加到項目的研究中,以達到對項目的最優(yōu)學習的結果。在學習實踐過程中想別人所未想,求別人之所不求,突破現(xiàn)有思想的桎梏,對突破思想定勢的限制進行了探索。如:怎樣 使用天平、量筒等儀器設備測定易溶于水的鹽體積呢?若仍采用以上的各種手段,有相當?shù)碾y度,但由于鹽的體積很不易測量 ,這時就必須突破思維常規(guī),另辟新徑。假設鹽溶于水,是不是能溶于任何物質(zhì)呢?具體解決上,應該尋找一個和鹽不相溶的物 質(zhì)。從新的角度出發(fā),獨到地處理問題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思索:鹽雖溶于水中,能否始終溶化不止呢?回答是否定的。在試驗中 ,應該首先制備鹽的飽和溶液,然后用它來取代其他的物質(zhì)進行試驗。比如,在"圓周運動"的課程中,老師就可提問初中生一個關于洗衣機干燥原理的提問,或讓初中生運用物理常識說明該基本原理。這樣一來,初中生的智力思維就將不再僅限于對物理公式的認識,而且還能夠在學生的思維中形成一定的條件與模型。就這樣,在課堂中,初中生就將以此為基準來理解知識點,并引導著初中生的探索。同時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問題情景,進一步提高了初中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指明了初中生課程復習的走向。
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教師要持續(xù)地確定教學目的與內(nèi)容并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教學。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也要全面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長處,進行積極鼓勵與評價,給予與其學習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所帶來的極大的滿足感。通過培養(yǎng)讓初中生逐漸認識到初中物理在提高初中生的整體素質(zhì)和能力的作用。挫折會影響初中生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教室和實驗活躍向上的氛圍,激發(fā)愉快心情,多給初中生信心,能使其保持很高的興趣。挫折的心情會影響初中生的主動性。比如,當我們在學大氣污染的時候,老師可以做一些關于教室里的小試驗:拿一桶清水,干凈的吸管,用你的手指把吸管的一頭塞進去,然后把它豎直;吸管內(nèi)的水流沒有流出,當他的手一松,液體就會從他的手上滑落。于是,他開始思考:為什么他的手一松,水就會掉?在引起學生的好奇之后,進行對課程的解釋。
在初中物理專案研究的結果顯示期,老師要讓同學們在課堂上主動地展現(xiàn)自己和團體的研究成績,并讓同學們在演示的時候做講解和演示。比如,老師講“光的折射”之后,可以讓同學們根據(jù)課后的要求,將自己和團隊的研究結果呈現(xiàn)給同學們。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自己的研究。最后,學生們將自己所學到的東西,都展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教師對學生進行評估,采用激勵話語來激勵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比如,有些同學做關于光在水里的反射動作,有些同學則用光的折射原理來展示魔術師的肢體分離魔法。教師的評價方式有多種,有老師的評價和學生的評價。
專項學習的最大特色是以人為本,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在選定專案的題目之后,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為學習的整體。為此,應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探索性試驗,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科學探索,促進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在進行溝通時,學生們可以在持續(xù)的質(zhì)詢和批評中進行思想上的碰撞,使初中生的學習結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如在學《雙控制燈光電路》的基礎上,同學們可以按照老師提出的問題為指導,進行典型的電路設計。老師首先演示并做簡單的說明,接著讓同學們進行交流和探討。經(jīng)過比較,學生們認為,線路很難完全適應實際的需求,從而使同學們在溝通時可以做到舍本逐末,取長補短。又比如,在物理問題上,“當供電電壓是4.5 V 時,怎么才能讓3.8 伏和0.3 A 的電燈管正常工作?”在一些問題上,有些同學提出采用適當阻值的阻抗,有些同學則建議采用滑塊,若僅從簡便的觀點出發(fā);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使用歐姆原理來進行電學運算,但也有人覺得,只要設計出一種適合自己的電學,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讓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
物理內(nèi)容有很大的抽象性,學生掌握起來是相當?shù)睦щy。日常生活都是和初中生密切相關的,把日常生活與物理課堂活動聯(lián)系起來則可以縮小二者的差距,從而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學習的內(nèi)涵,從而點燃初中生的學習激情。所以,初中物理老師們必須改變和拓寬課堂教學的方式,學會研究、發(fā)現(xiàn)和收集所有與初中生日常知識活動有關的事件、材料等信息,并潛移默化地加入到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之中,并由此來還原和營造初中生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從而縮小物理學課程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差距、降低初中生對物理性質(zhì)的陌生感,從而幫助初中生用初中生視角去掌握物理學領域知識,從而提升初中生學習的質(zhì)量。因此,在講授《動能和勢能》時,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們認識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能源變化,而為提高學生們的認知速度,筆者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教育。首先,筆者讓學生們思索,為何河道中的石頭會被江水沖走?為何高處墜落的物品可以危及人的生命?接著,筆者又讓學生們根據(jù)日常生活經(jīng)歷對上述現(xiàn)象加以分析。遇到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后,學生們體現(xiàn)出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漲。這樣,我們通過的生活實踐,提高初中生的認知能力。
密度是物體的基本屬性之一,是現(xiàn)代初中物理學的重要內(nèi)容,并在科學技術發(fā)展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有著普遍的運用。在測定固體密度的試驗中,一般按照方程式:密度=品質(zhì)/容積,而且物品品質(zhì)管用天平直接測定,也管用彈簧秤間接測定;物品容積管用刻度尺測定,也管用量筒測定,再把這幾種方式加以結合,測定物質(zhì)密度的方式就有四種。隨著知識面的逐步拓寬,當學生基本熟悉壓力概念、浮性概念和杠桿原理之后,就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彈簧秤法、杠桿法、天平法等來測試。不僅檢測固體密度的辦法不少,而且檢測液態(tài)分子密度的辦法也比較多,如密度計法、海爾法(采用連通器原理)、天平法、杠桿法等。此外,還可以激發(fā)學生思索如何檢測氣體的質(zhì)量密度。因此,在電這一節(jié)知識點的講授過程中,我們有一項關于測量小燈泡額定重量電功率的試驗??梢宰尦踔猩鷤冏詠矸纸M參加比賽,看哪一分組首先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輸出功率,借此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學生首先應該仔細觀察二個粗豎線的走向是否一致,然后注意細豎線是否垂直于水平桌面和斜面的走向。這種全新的互動式啟發(fā)式教育方法,讓初中生可以在啟迪教育中增長知識,培養(yǎng)技能,充分開發(fā)和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物理教學的實驗最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jù)初中生的身心特點的發(fā)展,初中生也正是好奇心最強的階段,因此教師在要充分的抓住學生現(xiàn)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的機會,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攻克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為前提。例如:教學中《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這一知識時候,我們把音叉的微小震動與乒乓球的搬動結合起來,使實驗的效果更加的直接和明了。物理教學的課外活動是課堂知識的延伸,學生從書本上學到的這些知識,要想使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含義光學不做是不行的,教師可以指導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進行一些小的實驗制作,比如:學過電路照明后,可以組織學生安裝簡單的電路照明。學過杠桿的平衡原理后可以自制桿秤等等,通過親自實驗操作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也是激發(fā)教學活動學生自主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使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要積極鼓勵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和優(yōu)勢,提高物理知識對現(xiàn)實生活的充分利用,用物理初中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
在初中物理教學時,若想全面認知物理表面現(xiàn)象,則需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斷實驗與觀察,何為自主學習,實則就是以自我為根本、為中心,堅持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方法。在教師正確引導下,學生可通過自我學習自主理解學習內(nèi)容。自主學習要求關注學生身心特點,結合物理學科學習要求,進而實施高效學習。為,此就需要所有物理教師一改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及理念,實現(xiàn)從“教”到“導”的過渡。眾所周知,初中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通過物理實驗操作,可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令其物理知識求知欲望油然而生。為此,教師要堅持以實驗為核心基礎,做好各種科學實驗。在實驗教學時,教師需積極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改變常規(guī)實驗方法,以此確保學生對物理學習保有興趣。例如,可以將學生們喜愛的乒乓球放置在高腳杯中,指導學生思考“如何吹氣才能讓乒乓球跳出這個高腳杯呢?”通過這個實驗觀察,便可以促使學生直接地意識到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間的聯(lián)系。再如,“明明這個瓶口非常小,可是雞蛋為什么能從這個瓶口進去呢?”通過各種各樣的物理實驗,足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強化其自主探索能力,為其日后深入學習物理夯實基礎。
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廣泛應用,老師在目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教具能夠協(xié)助老師更好地教學和講授知識點,補充老師在過去課堂中的欠缺。今天是一個信息快速傳播和共享的時代。這個技術縮短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幫助人們快速地傳遞和交換信息。它不但可以節(jié)省工作時間,同時也可以使人擴大了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在初中物理教育中,老師可以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可以自主地學習更多的東西,從而減輕了老師對學生學習上的影響,讓學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學習意識。
總之,課題研究可以有效地推進初中物理的工作,提高初中物理的綜合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團隊合作精神;隨著有關的教育改革,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開展“工程”,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加,同時也要注意甄別課題;建立更為科學的工程程序,為高質(zhì)量的人才培養(yǎng)開辟新的道路。老師經(jīng)過采用問題引導、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小組討論、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等方法,改善了課堂教學條件,把探索型教育思想落到實處,給初中學生創(chuàng)造了優(yōu)良的探索型教學氛圍,從而全面提高了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