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賈可
向幫松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一向重視文化培養(yǎng),《師說》中提到的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三項使命中,“傳道”排在了第一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把文化培養(yǎng)和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了首位,并且滲透到全部教育工作之中。
湖南的湘西地區(qū)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是曾經全國著名的連片貧困區(q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向幫松自參加工作開始,就在思考,教育能為這個地區(qū)帶來什么?后來,他找到了答案:發(fā)揮文以塑人的特性,讓大山里的孩子帶著傳統(tǒng)文化走出大山,讓文明成為教育的最終目標。
“民族文化是一個人的根,是大山中孩子的精神養(yǎng)料,所以我提出,要讓我們的民族文化也走出大山,希望從小浸潤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繼續(xù)滋潤他們的心靈,培養(yǎng)他們的品格?!毕驇退烧f。
2010年8月,向幫松離開了工作整整18年的吉首市第一小學,拋下城里優(yōu)厚的工作條件和待遇來到農村,在吉首市矮寨小學當校長。矮寨小學所在的地方是純苗族地區(qū),98%的學生是苗族學生。頗具特色的是,這里還是天下鼓鄉(xiāng),家中老一輩人常常有幾個會打鼓的、做鼓的,鼓文化盛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更好地讓民族文化走出大山?!北е@樣的想法,向幫松以苗鼓為主線,把民族民間文化帶入校園,先后開設了苗語、苗鼓、民間技藝、民間器樂等課程,把學校花壇護欄改建成“苗鼓模擬訓練板”,讓大批孩子在此訓練苗鼓,傳承技藝。
為了解決師資問題,向幫松請來了民間技藝傳承人進校授課,帶領師生們一起學習。一開始,很多老師不理解,突然搞起苗鼓來,會不會耽誤學生們的學習?工作量增加了大半,對于學生成長有沒有用?面對很多的不理解,向幫松并沒有打退堂鼓。在他的堅持下,學校鼓隊逐漸成形?!扒》辍弧?,我趁熱打鐵,讓師生在文藝演出時登臺表演,還為每一位上臺表演者定制了一套苗族盛裝作為演出服裝?!毕驇退烧f。
“兒童節(jié)當天,師生鼓隊登臺亮相,一場表演下來,反對的聲音偃旗息鼓?!焙芸?,學校會打苗鼓的學生從原來的8人,猛增到400多人,學校的特色逐漸凸顯。向幫松沒有滿足,又一鼓作氣與老師們共同編寫了《苗鼓神韻》《懸索橋下的故事》等校本教材,把民族民間的傳統(tǒng)技藝與現(xiàn)代教學理念相結合,推動學校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2013年8月,向幫松調任吉首市乾城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乾城小學在乾州古城內,這座古城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秦漢時期,這里就是重要的商埠碼頭,南來北往的驛道在此交匯,水上交通發(fā)達,明清時,逐漸成為苗疆邊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我借助古城的地域和文化優(yōu)勢,把土家族苗族的民族文化引入校園、帶進課堂,組建了擺手舞、苗鼓、乾州陽戲、扎春等民族民間文化技藝興趣活動小組,傳承民族文化?!?/p>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向幫松帶領老師策劃創(chuàng)編的一套非遺文化廣播體操——《操說湘西》,其中的動作元素、編舞編曲都是從湘西本土非物質文化中汲取的靈感,可以讓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傳承這些文化遺產。
武起苗鄉(xiāng)、戲說乾城、鼓舞湘州、綹巾祭祖、吉祥銅錢棍……每一節(jié)操的名稱可以窺見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錢棍,苗族的武術、鼓舞、綹巾舞以及乾州的陽戲等文化元素,凸顯出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坝绕涫牵@套廣播體操沒有口令,而是采用純音樂的方式,音樂中有山歌的悠揚,也有苗鼓的鏗鏘;有祭祖的神圣,也有戲曲的詼諧,讓學生們在音樂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浪漫與醇香?!?/p>
編操“門外漢”的向幫松,沒有想到自己的“非遺操”能火起來。這套操編排出來之后,經過相關專家的評估,認為其運動量適中、音樂優(yōu)美、動作規(guī)范,被評為湘西州優(yōu)秀校園廣播體操,并入選湖南省校本教材優(yōu)秀案例。目前,經過州教育局的推薦,該套廣播體操已經開始在全州進行推廣。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在管理過程中,向幫松還把每年9月27日定為祭孔大典暨一年級新生“開學入泮禮”儀式日?!皩W校每年會為一年級新生舉辦隆重的‘開學入泮’儀式。這不僅僅是儀式,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毕驇退烧f。
3年前,向幫松調到吉首市乾雅小學擔任黨支部書記、校長。這是一所新學校,向幫松就任時,還沒有正式完工,他犧牲了所有假期,全程跟蹤監(jiān)督施工質量。短短幾個月,學校修建了教學樓,粉刷了墻面,新建了操場、花壇。
學?;A設施的“骨架”漸漸形成,然而,一個新學校怎么形成自己的文化“骨肉”,成為向幫松日思夜想要解決的難題。最后,他想到從校名入手,從“乾雅”二字出發(fā),確定了“君子大雅,自強不息”的校訓。
“‘君子大雅’,旨在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品德高尚、才學優(yōu)異的人?!詮姴幌ⅰ墙虒W生要不懈努力、不斷奮進。”向幫松向記者詮釋了校訓的內涵。在他看來,“自強不息”是路徑、是方法、是過程,“君子大雅”是方向、是目標、是結果。二者結合起來,就是要培養(yǎng)“赤子初心,正大光明,修齊治平”的人才。
把雅文化打造成為學校的文化核心,怎么去做呢?向幫松想了很多?!暗谝粋€方面,我們通過傳承傳統(tǒng)文化來培養(yǎng)‘雋雅’人?!彼榻B說,要把民族的、民間的、經典的、優(yōu)秀的文化引入校園,開設課程,讓孩子們在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中潤智、潤心、潤德,讓孩子們把文化傳承下來。
第二個方面是實踐勞動文化來培育“樸雅”人。向幫松帶領學校的管理人員在校園外建設了4.8畝的勞動實踐基地。勞動課時,孩子們就可以到外面的基地去勞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勞動習慣、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
2022年,學校一年級的孩子們就在這個基地里種植了向日葵,他們把這些向日葵拿來送給畢業(yè)班的孩子們。剩下的花拿到市場上去義賣,把賺來的錢捐給貧困的孩子們。這樣,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心?!跋蛉湛邢蜿枴⑶斑M的寓意,送給畢業(yè)生向日葵,是祝福他們能像向日葵一樣向陽生長,同時,年幼的孩子也能在這個活動中受到激勵,汲取向上的動力?!?/p>
“此外,我們還通過書香文化來培育‘博雅’人,通過安全文化來呵護他們成為‘健雅’人?!贬槍@兩點,學校通過開展讀好書、寫好文相關活動,來推進學校閱讀工作的前進。通過體育活動的開展,強健孩子們的體魄,讓他們健康成長。
“小學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我們教孩子6年,至少為這個孩子的將來60年做準備,這樣才能筑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毕驇退烧f。
“埋下種子,靜待花開。”在向幫松心中,乾雅小學的發(fā)展是湘西州這個曾經貧困落后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一個縮影。詩情化、藝術化、人性化的校園人文空間,正帶給學生甜蜜、溫暖的童年體驗。寓意著這個地區(qū)不僅擺脫了物質的匱乏,也走出了精神的圍城,不再狹小封閉。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也有了成長的文化“云梯”,帶著他們走向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