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 要:詞塊法、支架法是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方法,在日常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存在兩種方法混用不當?shù)那闆r。為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本研究主要對詞塊教學、支架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概念進行比較,提出二者具體的實施方法,以幫助一線教師更好地厘清二者關系,提升寫作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詞塊教學;支架教學;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5-008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29
詞塊法和支架法是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主要方法。為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需要我們理順二者的概念,掌握各自的實施要點,加強對二者的對比和應用,通過強化結合,避免混用,彰顯詞塊的顯性功能,優(yōu)化支架的隱性功能,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動力。
一、概念比較
詞塊教學是1993年由語言學家Lewis提出的一種語言教學方法,其核心是“Learning without analysis”,通過講授和學習詞塊,引導學生在記憶詞庫中存儲詞塊,并在交際中直接應用,強化學生詞塊意識,積極積累詞塊,注重詞塊輸入,增強詞塊運用能力。因此,詞塊教學是基于詞塊理論加強語言固定搭配與用法教學,在學生詞塊意識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通過反復講授和學習詞塊,利用學生所學語言知識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提升的教學方法。
支架教學是以建構學習理論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秉持循序漸進的理念,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定的線索或提示(即“支架”),讓學生在支架的引領下逐步攀升,發(fā)現(xiàn)并解決學習問題,掌握學習知識,增強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就概念而言,兩種教學方法的區(qū)別就在于“詞塊”與“支架”,“詞塊”是顯性的,“支架”是隱性的。詞塊是日常交流頻繁使用,采用至少2個詞匯組合而成的固定式、半固定式且具有詞匯與語法特點的語言單位,其特點是整存整取,不用語法規(guī)則實施二次加工與組合。支架是為學生學習設計的專業(yè)教學策略,通過展示上下文和動機,幫助學生獲取信息,以一定的步調、小提示讓學生通過設計的支架逐漸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和掌握知識,提升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載體。
二、詞塊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教學需要經(jīng)歷詞塊輸入、詞塊訓練、語篇輸出三個階段,以下以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為例,就詞塊教學的實施要點進行總結。
(一)詞塊輸入環(huán)節(jié)
1.詞塊識別。為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大意,教師可結合課程內容提問,讓學生用5分鐘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再用5分鐘標注課文中的新舊詞塊,可分別用波浪線和直線來標記,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閱讀嘗試理解詞塊在語境中的含義。
詞塊識別實施比賽評分制,教師可結合所標注的詞塊數(shù)量與準確度,在上述10分鐘后各小組選派代表在黑板上寫出本組答案,通過小組對比評價得到優(yōu)勝組,教師則進行補充與拓展。在詞塊識別時幫助學生掌握詞塊對語篇的作用,即詞塊是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
例如,本課需要識別的詞塊主要有:
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你是如何學習英語的
I study English by...我是……學習英語的
by the way 順便問一下
by accident= by chance 偶然地
by mistake 錯誤地
one by one 一個接一個
step by step 一步一步地
little by little 逐漸地
by the time 到……為止
by oneself 獨自地
by and by 不久之后
by hand 用手
by the end of 到……末尾
2.詞塊學習。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對詞塊學習、接受的能力不同,為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進步與發(fā)展,教師可通過詳細講解課文的詞塊為學生的詞塊理解與運用奠定基礎。
例如: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eg: A: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B:l study English by reading the textbook.
C:I study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tapes.
D:I study English? by going to English corner.
E:I study English 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
3.詞塊訓練。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結合單元主題設計多種不同的練習題,鞏固和訓練本單元中的詞塊,引導學生盡可能地消化詞塊。由于本單元的詞塊量較多,學生記憶難度大,因此需要加強訓練,使得學生在訓練中消化詞塊,存入記憶庫之中。同時秉持層層遞進難度,通過反復訓練讓學生能靈活掌握和運用詞塊。即按照“詞塊連線→選詞填空→英漢互譯→段落翻譯”的路線,層層遞進。
(二)語篇輸出
詞塊學習旨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上述教學的基礎上,學生的語篇輸出能力基本具備,因此需要結合本單元的主題設計寫作要求:假設你是李華,給你的朋友寫封信,給他/她一些關于學習英語的最佳方法的建議。為了適應高考的要求,筆者對九年級第一單元的寫作題目做了一點改動。本次寫作的要求符合中考寫作要求。
1.前期寫作點撥。在對學生進行寫作點撥時,本課的寫作讓學生學會討論各種學習方法和策略,并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篇作文的體裁是寫信,這是中考中最常見的作文體裁之一,因此學生掌握信件的格式非常重要。九年級學生在過去兩年的初中英語學習中掌握了一定的詞匯、句型和寫作基礎。通過第一單元之前的學習,學生還掌握了與此寫作相關的單詞和句型,如“by working with friends”“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I study English by working with friends”。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by”的用法,但大多數(shù)學生仍然無法區(qū)分單詞的詞性,也容易犯語法錯誤,寫一封信和邏輯組織句型的能力相對較差。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完成寫作,并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
2.頭腦風暴。教師可引導學生采取小組的方式討論作文完成的要求,在頭腦風暴中得出總結寫作思路和提綱。其中,在引入話題時,教師可讓學生觀看視頻和閱讀李華寫的信,這樣學生寫提綱時才能明確寫作思路、寫作要點,呈現(xiàn)詞塊,適當選取詞塊,利用語篇詞塊得到框架,確保文章內容全面和結構完整。
3.寫作賞析。當學生討論分析后,積累的詞塊較多,可以開始獨立進行寫作。教師可要求學生完成作文書寫,并將所列詞塊在寫作中應用。學生可根據(jù)同桌和教師建議精心修改初稿,得到一篇寫作要點全面、銜接自然、行文流暢的作文。而教師則可以給學生用PPT演示優(yōu)秀范文,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精彩詞塊與閃光點,引導學生在詞塊筆記本中記錄精彩詞塊,達到豐富詞塊的目的。
三、支架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學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這一單元時,若采用支架教學,就需要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一)引入主題
在寫作之前,為幫助學生明確寫作主題,教師需要提供一定的細節(jié),幫助學生融入特定場景,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與探究來獲得寫作所需的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背景知識,得出整體思路和寫作內容與方法,為實施支架教學奠定基礎,便于學生直觀掌握寫作主題。例如,在本單元教學時,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為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視頻顯示一位名叫李華的學生正在尋求幫助。從這段視頻中,學生了解李華不擅長學習英語。他想提高英語水平,想知道同學們能否給他一些關于如何學習英語的建議。他需要一些學習英語的好方法,并且給同學們寫了一封信,內容如下:
Dear friend,
I am a student in Grade nine. Im not good at English, and I would like to improve my English.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sincerely,
Li Hua
(二)建立支架
在建立支架時,主要是結合話題來建立形式多樣的支架,常見的支架有問題類、指令類、情感類、工具類,但是各類支架都要以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基礎,且對學生具有挑戰(zhàn)性,從而將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體現(xiàn)出來。教師可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人們學習英語的方式的圖片,并要求學生補充與圖片對應的單詞或短語。例如,以圖片為代表的英語學習方式是“制作單詞卡”,學生需要補充“單詞卡”,并要求學生對補充的單詞或短語進行分類,然后教師應該給學生參考答案。單詞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學生首先需要掌握的內容。學生在寫作中容易誤用單詞,要求學生補充單詞或短語可以幫助其正確拼寫單詞,而表格可以幫助其理解單詞的詞性并正確使用單詞。
(三)自主探索
支架教學注重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在情境支架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應將學生自主探索作為重點,減少學生對支架的依賴性,便于其后期在支架撤離后能獨立完成任務。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行為結構、邏輯、思維、段落銜接、詞匯語法應用等問題,借助前期支架的支撐實現(xiàn)獨立思考、獨立探索。教師可采用問題式支架指導學生,同時給學生預留足夠時間來探索、研究,引導學生結合指導框架開展獨立探究,且隨著教學的深入逐漸拆除支架,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合作與幫助,實現(xiàn)共同進步,根據(jù)寫作要求獨立完成寫作。學生在詞塊的支持下完成寫作,應用本單元學習的句型和內容。在此過程中,當學生需要幫助時,教師應及時幫助學生。在支架的幫助下,學生更容易寫作。
(四)協(xié)同寫作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對學生協(xié)同寫作的情況進行檢查,學生在擬定提綱時可以暢所欲言,對于遇到的問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并提供相關問題供學生思考。在寫作文時,學生通常不知道該寫什么。讓學生討論問題并協(xié)同寫作可以幫助學生集思廣益討論寫作內容。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也可以打開學生的思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采取小組的方式完成大綱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各組的優(yōu)缺點進行討論,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中找到問題,學習和借鑒優(yōu)點,提升提綱的針對性。而教師則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協(xié)作,分享自主思考成果。當完成寫作后,小組成員之間交流意見,分享做法,增強啟示。在本單元學習中,要求學生分組學習,給學生時間討論“Best ways to learn English”。學生可以參考教師提供的句型或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每個小組應提出至少3種學習英語的方法,最后展示討論結果。
(五)科學評估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整理學生討論結果,補充學生未提及的內容,以便發(fā)揮支架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檢查自己的作文,糾正在字詞、短語選擇、邏輯連貫性等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并交換寫作作品進行糾正,對于遇到的困難由教師及時提供幫助。學生可結合自身寫作習慣、知識建構與運用等評估其他同學的作文。在學生自我評估和相互評估的基礎上,再由教師進行評估。教師評估時要注重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收集小組錯誤,做好錯誤解釋。教師還可選擇范文給學生欣賞,做好示范作文的演示。
四、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比較總結
詞塊教學和支架教學均可以在寫作教學中應用。詞塊法在寫作教學中應用時以詞塊為核心,讓學生圍繞詞塊來完成作文;支架法在寫作教學中應用時則是根據(jù)寫作需要搭建隱性支架,讓學生在搭建支架的過程中完成對寫作技巧的掌握。因此,在實踐教學中綜合運用兩種寫作教學方法,教師應注意二者的共同點就在于要引導學生注意詞塊的敏感性,通過搭建支架逐漸進入情境,引導學生掌握詞塊辨認方法,注重學生詞塊生成技能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協(xié)作學習中增強詞塊生成技能,并對學生的詞塊識別、生成能力進行評價。在將詞塊法融入支架法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找準契合點,注意二者的關聯(lián)性,將詞塊作為搭建支架的基礎,以支架作為增強學生對詞塊識別、記憶和應用的主要方式,同時遵循兩種方法的特點,使得學生能更好地識別和積累詞塊,為詞塊在實踐中的應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羽.支架理論與詞塊理論協(xié)同下的開放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2(2).
[2] 呂琳.基于詞塊理論的英語寫作教學研究綜述(2015—2021)[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22(4).
[3] 周瓊,解鳳明,廖昌培.基于智慧學習環(huán)境的初中英語課下寫作的教學評析——以“Home alone”教學為例[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21(20).
[4] 張榕婷.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9(9).
[責任編輯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