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的形式難題及應對措施

      2023-07-30 06:30:28劉元堂賴偉宏
      書畫藝術 2023年2期
      關鍵詞:應對措施

      劉元堂 賴偉宏

      摘 要:相對于文言文書法,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存在著諸多形式難題。本文以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舉辦的“偉業(y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中的作品為例,結合五四新文化運動后的白話文書法作品,就白話文書法的分段書寫、標點符號、“左行橫迤”、書體選擇等難題進行分析,并嘗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白話文書法;形式難題;應對措施

      白話文又稱語體文,是以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言,與文言文相對應。中國文學的早期形式為原始神話和歌謠,靠人們口頭代代相傳,如《吳越春秋》卷九所載《彈歌》“續(xù)竹,飛土,逐宍”。明顯帶有樸素的口語特征。《詩經》中的《國風》、《離騷》中的《九歌》、兩漢樂府、南北朝民歌、唐傳奇與俗講變文、明清小說、明傳奇與清講唱文學等等,都來自民間傳說或歌謠,都有白話文成分。因此,胡適說“白話文學史就是中國文學史的中心部分”。[1]自五四新文化運動后,白話文在社會上逐漸推廣和普及使用,至今已經替代文言文成為主要的書面用語。這對中國書法創(chuàng)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逐漸增加白話文書寫內容的比重,并探索其創(chuàng)作的形式規(guī)律。

      相對于以文言文為主體的歷代經典書法作品,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存在諸多難題,比如可借鑒的作品少、標點符號的繁雜以及頻繁分段等。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近來舉辦的“偉業(y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與“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參展作品與時俱進,書寫內容多為白話文,以時代文字書寫時代精神。本文將以這兩個展覽的作品為例,結合新文化運動以來的白話文書法作品,嘗試就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遇到的難題予以解答。

      一、古代白話文書法作品罕有借鑒價值

      雖然在古代書面語與口頭語、白話文與文言文如影隨形,并行不悖,但由于甲骨、獸骨、金石、簡帛等載體的稀缺,以及寫、刻、鑄等工序的復雜,尤其是文言文精、簡、達的特點,導致中國數千年的文獻典籍主要以文言文為主。所以,傳世古代白話文書法作品并不多見,除了敦煌文獻中的變文寫本卷子外,試舉三例代表性石刻:

      遼天贊三年(924年)《大王記結親事碑》兩通碑,各高100cm,寬35cm,碑額、碑文皆為行楷書,1989年出土于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金鉤鄉(xiāng),現藏寧城縣遼中京博物館。碑文記載了遼代奚王時的婚俗習慣,不僅是白話文,且夾雜著多處至今還在沿用的方言土語,如:“大王言我年老,我從十六上別父,我弟?吒年小,并不得父母悉婦,我成長后,遂與弟下羊馬牛等,求?免并兒郎悉婦,……據此事我也眼不見身不泛來,只是我母曾向我道,我肚里不忘卻,遂記石上?!痹摫母袷綖樨Q排右寫,與它碑無異。倒是碑額“大王記結親事”,每行2字,自左往右讀,類似今天白話文的讀法,在古代書跡中較為少見。

      元代白話碑存世約有一百多方,碑文為元代統(tǒng)治者頒發(fā)給寺院、道觀、儒學的諜文,是典型的白話文牘。大多用楷書寫刻,也有小部分行草書,在章法布置上基本遵循了紙本公文格式。因碑文接近今天的白話,會遇到我們今天用白話創(chuàng)作同樣的問題,即如何處理大量的重復字?比如《彰德上清正一宮圣旨碑》(1272年)載:“城子里的達魯華赤每根底,管軍的官人每根的,管民的官人每根的,軍人每根的,過往時臣每根的,民戶根的宣諭的圣旨”[2],短短48字,“的”字出現9次,從碑文拓片來看,這些“的”字變化不大,同樣存在“一字萬同”的現象。

      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與孔克堅、孔希學對話碑》,位于山東曲阜孔府二門內側東面,保存良好。碑文為楷書,其中有朱元璋與孔克堅的對話:“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當。你常常寫書與你的孩兒,我看資質也溫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綱五常垂憲萬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讀書,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寫書教訓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個好人啊不好?”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典型的白話碑。

      從上述古代白話文書法作品來看,其形式與文言文書法幾無差別。因此,對我們今天的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沒有多少借鑒價值。

      二、是否該分段書寫

      “偉業(y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與“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兩個展覽中,有的白話文作品不分段,一書到底,像古代文言文書法作品一樣,通過字形變化、墨色對比、字行間距等營造層次感,形成塊面的視覺效果,給人跳蕩的審美享受。但是,這也容易使觀展者被筆墨形式所吸引,從而忽略了文本內容。尤其在長篇白話文書法作品中,不分段的做法對觀展者閱讀文字內容造成了一定的阻礙。而上述兩個主題性展覽的書寫內容具有鮮明的指向性,意在借助書法傳達重要的思想,所以在表現藝術性的基礎上,要突出作品的功用性。

      在長篇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中,分段書寫既有利于閱讀,又可以避免章法勻散、雜亂、單調等問題,且分段形成的空白與正文形成黑白、虛實、疏密對比,可以豐富作品形式,具有調和章法的作用。文言文書法作品中,分段書寫已較為常見。如尺牘書法中因表示尊敬、內容變化、節(jié)奏調整等原因常進行換行書寫,形成了錯落有致的形式美,這對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在“偉業(y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中,柯學刃行書《天章碧血染青榕》,文中有陳國柱詩一首,換行分段且降兩格書寫,引人注意,效果良好。

      在分段書寫的基礎上,有書寫者采用分塊書寫的方法,突出重點,強化層次感,如陳大中行書《播芳蕤之馥馥——紀念夏朋烈士》,將文章的核心“藝術為人民大眾”以標題形式書寫,然后小字整齊書寫正文,款字再小于正文,形成三段式的章法。開頭書寫標題、撰文者姓名的形式在古代文言文書法中也比較常見,如懷仁《集王圣教序》、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開頭先書刻標題和“太宗文皇帝制”,更凸顯莊重的特質,現代白話文書法中書寫領導人講話、文章等,值得參考借鑒。此外,有的創(chuàng)作者在分段分塊中變化字體,形成動靜對比,視覺效果豐富,也是一種常見的處理方式。所以說,分段及分塊書寫是解決白話文書法形式難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標點符號的繁復

      西方的標點符號引入之前,中國古人已使用圈點做標記,也作為句讀的記號。標點符號引入之初,爭議巨大。如王敬軒說:“用種種奇形怪狀之鉤挑以代圈點。貴報(《新青年》)諸子工于媚外,惟強是從,常謂西洋文明勝于中國,中國宜亟起效法。此等鉤挑,想亦是效法西洋文明之一。但就此形式而論,其不逮中國圈點之美觀已不待言?!盵3]109,110劉半農則反駁道:“濃圈密點,本科場惡習,以曾國藩之頑固尚且知之,而先生竟認為形式美觀?!盵3]110從個人審美的角度來看,筆者贊同王敬軒的觀點。不論雙方爭論如何,標點符號作為輔助工具,逐漸進入白話文日常書寫及書法創(chuàng)作中。如胡適撰文、錢玄同書丹的楷書《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碑》,碑文是白話文,且使用了標點符號。又如魯迅的白話文書信、胡適的白話詩書法等等,不勝枚舉。文言文書法作品也出現標點符號,如毛澤東的詩詞書法等。而在當下的書法創(chuàng)作中,標點符號又較為少見。

      究其原因是白話文標點符號的繁復性,用于書法創(chuàng)作中容易出現與正文違和、阻斷行氣、打亂節(jié)奏等問題。從展覽作品中可見,使用標點符號的主要是小字行草書、楷書,主要用“,”和“?!保缭凇罢鞒獭討c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中,楊科云行草書《愿將碧血濺黃花——悼江刺橫烈士》、傅紹尉行草書《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標點符號與正文筆調一致,有墨色變化,和諧美觀??梢姌它c符號在行草書中可以調節(jié)書寫節(jié)奏。此外,標點符號具有裝飾作用,如王立志小楷《共同奏響和平團結進步的時代樂章》以紅色的“?!本渥x,非常醒目,實用與審美兼具。

      筆者認為,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標點符號宜用“,”和“。”,或單用“。”,更容易融于正文。米芾行草書《致伯修帖》末尾有符號似“……”,旁小字注“不記得也”。書寫自然流暢,是此帖的亮點,可啟發(fā)當下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從書體上看,標點符號適合在行草書中使用,因為在正文隨勢變化中標點符號亦可隨之變化,如大小、粗細、濃淡等,有填補空白、穩(wěn)定重心等作用。這要求書寫者將標點符號等同于正文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毛澤東行草書詩詞《七律·長征》《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卜算子·詠梅》中的標點符號靈活多變,與正文和諧無礙,值得學習和借鑒。在仿碑版形式的楷書、隸書創(chuàng)作中,標點符號的裝飾意味大于實用需要,甚至可能有畫蛇添足之感,應盡量避免標點符號使用與書籍印刷中的相同??傊?,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中使用標點符號與否應綜合考慮書體、大小、形式、功用等因素,讓其為作品增色添彩。

      四、“左行橫迤”的困難

      中國古代文言文的書寫方式主要是“右行豎迤”,即從上往下、從右到左的豎行書寫。五四新文化運動后,由于白話文的興起,“左行橫迤”逐漸取代了“右行豎迤”,即從左往右、從上到下的橫行書寫逐漸應用于硬筆書寫和書籍出版中,但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則較為少見。究其原因,毛筆字不僅是實用書寫,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綜合考慮審美因素、創(chuàng)作規(guī)律等,傳統(tǒng)范本也幾無先例可鑒?!白笮袡M迤”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橫行書寫改變了筆勢,我們習慣了豎寫中的上下牽連呼應、固定字組搭配等,突然轉變?yōu)闄M寫就容易頭腦空白、無從下筆,行草書創(chuàng)作尤甚。在豎寫中的左右開合,在橫寫中可能要注重上下收放。豎寫中通過長垂筆處理空間、形成對比,橫寫需要尋找新的筆畫調節(jié)章法,如橫畫、捺畫等。

      毛澤東是“左行橫迤”的優(yōu)秀實踐者,其毛筆詩詞、題詞、書信中常見橫行書寫。詩詞如《念奴嬌·昆侖》《送瘟神二首》,《送瘟神二首》書寫自由爛漫、搖曳多姿,大小對比強烈,由此形成巧妙的空間。結尾“燒”字大寫既填補了空白,也是作品的點睛之筆。雖為橫行書寫,與懷素草書《自敘帖》有異曲同工之妙。題詞如為葉挺之子葉正明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乃經典之作。書信如《致徐海東》《致蔡暢》《致柳亞子》《致周世釗》等,其特點是左上角頂寫受信人姓名,右下角寫寫信人姓名、時間,形成對角呼應,章法和諧。受信人姓名字大,寫信人姓名字小,與古代書信相仿,表敬意。毛澤東豐富的橫行書寫實踐,根植于傳統(tǒng),又具有開創(chuàng)性,值得今人深入學習。

      在“中國力量——全國扶貧書法大展”中,韓戾軍以小行草書寫自撰文《春暉艷麗》,分段橫寫于橫線信箋紙,并使用了標點符號。作品氣息清雅,行氣通暢,以章草筆勢解決了左右字之間的呼應關系,可以說是一次優(yōu)秀的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實踐。還有拉開上下行距者,仿照隸書碑刻的章法,效果尚可。我們在日常毛筆書寫中應加強橫行書寫的探索,可以從古代的橫幅書法作品入手,如碑額、匾額、手卷題首等,總結其創(chuàng)作特點和規(guī)律,開拓今日的“左行橫迤”書法。例如,伊秉綬隸書匾額《長生長樂之居》,分四豎行書寫,長短穿插,形成疏密對比;《愛日吟廬》匾分三豎行書寫,“日、吟”字扁合一行,“愛、廬”字長各占一行;《勸耕課讀室》匾五字頂寫,下端空白小行書落款,形成主次、虛實對比。這對今日的橫行書寫實踐具有啟發(fā)意義和參考價值。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和挖掘,讓傳統(tǒng)書法資源在今天煥發(fā)生命力、發(fā)揮新作用。

      五、重復字的處理

      重復字的處理,是文言文書法創(chuàng)作和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共同面臨的難題。文言文中,虛詞“之、乎、者、也”使用頻繁,造成書法創(chuàng)作的困難,要求創(chuàng)作者求變、能變、多變。以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唐摹本)為例,正文共28豎行,有“之”字20個,但每個“之”字的形態(tài)和美感各有不同,足見書家“窮盡變化之能事”。蘇軾《黃州寒食帖》中兩行出現3個“年”字,一個用“、”代替,一個用長垂筆,處理非常巧妙。用長垂筆處理有豎畫的重復字,是歷代書家普遍的做法。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中,重復字的處理不盡人意。如于右任的白話文書作《為子勤仁兄書》《為信丞先生書》,重復字詞多:“各盡各的”“是國民”“建設”,又書寫位置左右相鄰,處理困難。從兩件作品來看,重復字詞缺少變化。王蘧常的白話文書信中,常見“的”字,如《小京帖》中兩個“的”字左右相鄰,有大小、濃淡變化,“的”字“勺”部一作圓轉,一作方折,耐人品味。

      “的”字是白話文重復字中的典型,使用頻率高,左右構造相似。古代書法作品中,楷書“的”字幾乎都是左小右大、左收右放的寫法,今人仍有變化空間;篆隸書“的”字通過“白”的撇畫有無、“勺”的彎曲多少進行變化;行草書“的”字變化豐富,足夠借鑒使用。這需要我們在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中不斷嘗試,靈活運用,最后化為己有。除了“的”字,“們”字也是白話文常用字,且古代書作中幾乎沒有,需要集字創(chuàng)作,注意“們”與前字的搭配組合以及如何體現古意。其他諸如“啊、吧、嗎、呢、呀”等語氣詞、疑問詞,在古代書法作品中也幾乎沒有。也需要使用集字創(chuàng)作的方法,并參考古代書法作品中語氣詞、疑問詞的處理,如枯筆表現、放大書寫等。總而言之,今日的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面臨著與前人相同的困難,而前人的探索實踐已為今日白話文書法的重復字處理提供了方法和指明了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在追求重復字變化的基礎上,要確保作品書風的統(tǒng)一和諧。

      六、書體選擇問題

      書體選擇關乎作品的形式構成及其功用效果。如何選擇,古人已有詳細的論述。如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鐘書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相聞者也。”[4]明人張紳言:“凡寫字,先看文字宜用何法。如經學文字,必當真書;詩賦之類,行草不妨?!盵5]古人強調要根據文字內容性質、使用場合,選擇最適合的書體。文言文如此,白話文亦同理。如果書寫內容具有政治屬性,用于莊重場合,以正體字書寫為宜?!皞I(y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和“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均為政治主題的展覽,以楷書創(chuàng)作為宜。但從實際來看,參展作品書體以行草書為主,隸書、楷書次之,篆書最少。行草書創(chuàng)作者多采用拉寬行距、壓緊字距的方法,突出秩序感、莊重感。仿碑版形式的楷書、隸書創(chuàng)作與內容屬性相符,端莊持重,兼顧了政治性和藝術性??癫輨?chuàng)作中,楊雯的草書《“百勝將軍”王麓水》,似仿張旭草書《古詩四帖》,書風與文章精神契合。張繼以篆書寫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章法模仿鐘鼎銘文,典雅有序,后搭配小字楷書釋文,書體與形式完美結合。所以說,字體的選擇要綜合考慮主題、目的、內容、形式等因素。要避免唯風格、唯性情的傾向,注重書寫的現實意義和時代精神的表達。

      總的來看,當代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尚處于模仿文言文書法的階段,二者沒有明顯的差別。解決白話文書法創(chuàng)作的形式難題,一定要從白話文自身的特點入手,如分段、橫行書寫、標點符號等,并從傳統(tǒng)中汲取營養(yǎng),逐步探索出與白話文相匹配的書寫節(jié)奏、規(guī)律、方法,在新的書寫形式下為中國書法創(chuàng)造新的美。

      (作者:劉元堂,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賴偉宏,南京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福建省晉江市紫峰中學美術教師)

      參考文獻:

      [1]胡適.白話文學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9:2.

      [2]蔡美彪.元代白話碑集錄[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106.

      [3]鄧偉.試析《新青年》“左行橫迤”與標點符號的倡導[J].杭州: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4]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M]//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46.

      [5]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415.

      本文責任編輯:薛源

      猜你喜歡
      應對措施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問題淺析
      配電線路設備常見故障及應對措施
      造成航班延誤的人為因素研究
      預防計算機網絡犯罪的應對措施
      輸變電設備運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01:46
      手機通訊行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淺析“營改增”背景下房地產企業(yè)的稅負變化及應對措施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02:28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及對策
      施工企業(yè)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安塞县| 广宗县| 江口县| 大悟县| 定西市| 阿拉善盟| 上犹县| 高要市| 新疆| 宝鸡市| 诸城市| 邻水| 九龙县| 陇南市| 东丽区| 屏东市| 疏附县| 庄浪县| 福贡县| 三都| 广河县| 晴隆县| 凌云县| 永昌县| 岗巴县| 耒阳市| 蒙山县| 玉溪市| 诸城市| 泽普县| 绍兴县| 湟中县| 苍梧县| 南开区| 泸西县| 武城县| 上虞市| 监利县| 东海县| 丹凤县| 辽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