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礽武
宜黃縣人民醫(yī)院,江西 宜黃 344499
外耳道炎是以細菌感染為特點的皮膚病,多種原因均可致外耳道皮膚、皮下組織發(fā)生感染,如不潔采耳、長期使用抗生素、抵抗力下降等均易誘發(fā)外耳道的真菌感染[1]。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外耳道不適、局部奇癢,炎癥刺激滲出物形成的團塊可堵塞外耳道引起患者有脹痛阻塞感,繼而會導致耳鳴和聽力下降。該病容易反復發(fā)作,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對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抗真菌滴耳液、外耳道沖洗、口服抗生素、外耳道涂抹或注射抗真菌軟膏等,然而由于外耳道狹窄加上患者用藥不便,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使其治療效果不太理想[2]。因此需要選擇高效的藥物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改善患者病情與生活質量。乳膏類藥具有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目前常用的乳膏類藥物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但在實際操作中容易涂抹不到位,治療效果不太穩(wěn)定,可能造成疾病復發(fā),加重患者病情,延長治療時間。水溶性藥物以耳浴方式用藥,該方式對患者損傷小,用藥較為便捷。本研究對氟康唑注射液耳浴聯(lián)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療116 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進行了對比研究,分析其治療效果及對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
選取2020 年2 月至2022 年4 月宜黃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16 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n=58)和參比組(n=58)。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均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一般資料比較
(1)納入標準:①符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3]中對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診斷標準,患者癥狀表現(xiàn)為外耳道悶脹感、奇癢、流膿、溢液、耳鳴或聽力下降且可伴頭痛,耳內(nèi)出現(xiàn)絨毛樣異常分泌物或生成痂皮,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真菌陽性;②依從性良好者;③無智力或表達障礙者;④病程在3 個月以上者;⑤患者及家屬知情并已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其他耳部疾病者;②合并嚴重器官功能障礙者;③存在氟康唑注射液和派瑞松用藥禁忌證者;④本試驗前3 個月曾使用過抗生素(抗真菌類)藥物者;⑤因各種原因中途退組者。
均在耳內(nèi)鏡的輔助下對兩組進行探查,確定病灶部位,先用吸引器或鑷子、耳用息肉鉗等徹底去除外耳道的分泌物及結痂,然后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清潔耳道,用小棉簽拭干后開始治療。
給予參比組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療,患者頭偏向對側,用耳用一次性醫(yī)療棉簽將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454,規(guī)格:每克含硝酸益康唑10 mg、曲安奈德1.0 mg)均勻涂抹于患者外耳道,若發(fā)現(xiàn)病灶有侵犯鼓膜,則應在鼓膜表面緩慢涂抹少許,2 次/天。囑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禁止挖外耳道,防止外耳道進水,禁用其他藥物,連續(xù)治療14 d。
給予實驗組氟康唑注射液耳浴聯(lián)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進行治療,患者頭偏向對側,在清潔外耳道后,抽取氟康唑注射液(江蘇吳中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30973,規(guī)格:5 mL∶0.2 g)2 mL,緩慢推入患者外耳道,使藥液接近患者外耳道口并壓耳,保持耳朵向上靜止10 min。行耳浴時注意使鼓膜和外耳壁充分接觸藥液,然后傾倒藥液,并用無菌棉球、耳用一次性醫(yī)療棉簽擦干,2 次/天。之后再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同參比組),囑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禁止挖外耳道,防止外耳道進水,禁止使用其他藥物,連續(xù)治療14 d。
血清炎癥因子。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 反應蛋白(CRP)及白細胞介素-6(IL-6)的水平差異,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對患者血液炎癥因子水平進行檢查,具體步驟為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 周抽取兩組患者空腹血3 mL,離心后取血清,采用ELISA試劑盒(試劑盒購自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標準步驟檢測血清CRP、IL-6、TNF-α 水平,3 次測量取平均值并記錄。
治療效果。對比治療后兩組總有效率: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顯效:患者耳部奇癢、耳鳴、流膿、悶脹感或聽力下降等癥狀消失,鏡檢和真菌培養(yǎng)檢查均正常,外耳道清潔,皮膚正常;有效:患者癥狀逐漸改善,耳部奇癢、耳鳴、流膿、悶脹感或聽力下降等均有所減輕,鏡檢和真菌培養(yǎng)檢查結果表明外耳道真菌大量減少,外耳道比較清潔,炎癥深部附著的堆積物大部分消失;無效:患者耳部奇癢、耳鳴、流膿、悶脹感或聽力下降等癥狀無明顯改善,外耳道、鏡檢和真菌培養(yǎng)檢查結果基本無變化。
用SPSS 22.0 對本實驗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CRP、IL-6、TNF-α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RP、IL-6、TNF-α均較前降低(均P<0.05)且實驗組的CRP、IL-6、TNF-α 均低于參比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P<0.05;與治療后參比組相比,bP<0.05。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實驗組總有效率96.55%高于參比組的86.21%(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慢性或亞急性傳染病,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真菌性外耳道炎病灶多局限于外耳道,偶爾會侵及患者中耳和乳突開放腔[4-5]。由于外耳道處于略偏酸的環(huán)境中,有利于滋生真菌,多種病因均可導致外耳道中的pH 值變化,造成真菌性外耳道炎[6]。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常見病原微生物為曲霉菌、白色念珠菌、桔青霉等,它們易侵襲耳道皮膚和毛囊,因此治療時多以抗這些真菌的藥物為主。真菌在外耳道大量繁殖侵襲會引起皮下組織彌漫性炎癥,使外耳道上皮發(fā)生充血、糜爛,大量的干酪樣分泌物或者顆粒物會形成干痂[7-8]。治療時必須徹底清除耳道內(nèi)的物質,并維持其干燥,再局部應用藥物。目前有藥物治療、耳顯微技術+聲頻共振系統(tǒng)物理治療、溶液耳浴治療、中醫(yī)等方法,然而由于臨床上廣譜抗生素與激素的使用造成了耐受,而且靜脈滴注抗真菌藥物也可能會引起患者重要器官功能的損傷[9]。目前尚無專用的抗真菌滴耳液,也沒有統(tǒng)一完善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療方案,而且有些患者會自行購買抗生素滴耳液,使用不當反而加重了真菌感染,因此找到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對病人的早日康復至關重要[10]。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效果較好,但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考慮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治療。氟康唑是一種氟代三唑類抗真菌藥物,具有更廣的抗菌譜,可強力滅活新型隱球菌、假絲酵母菌以及大小孢子菌等,從而達到抑制真菌繁殖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CRP、IL-6、TNF-α均較前降低(均P<0.05)且實驗組的CRP、IL-6、TNF-α 均 低于參比組(均P<0.05),CRP、IL-6、TNF-α 均為常見的炎癥因子,在炎癥發(fā)生時水平會升高。以上結果說明氟康唑聯(lián)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減少了機體的炎癥反應;實驗組總有效率96.55%高于參比組的86.21%(P<0.05),說明氟康唑聯(lián)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較單獨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更加有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有效抑制真菌的繁殖,起到了良好的清潔和治療外耳道效果。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是曲安奈德和硝酸益康唑的復合制劑,硝酸益康唑屬于咪唑類廣譜抗真菌藥,能通過破壞細胞膜而提高細胞膜通透性,進而使甲基化醇中間產(chǎn)物濃度上升以達到殺死真菌細胞的作用;曲安奈德的作用為抗?jié)B出、抗炎、止癢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癥狀。氟康唑可以通過抑制P450 的活性,抑制細胞膜合成麥角固醇,從而抑制真菌細胞膜的生成,而且還經(jīng)可抑制氧化酶和過氧化酶的活性使真菌細胞內(nèi)聚集大量的過氧化氫,從而殺死細胞;該藥生物利用度高、對患者機體毒副作用小,將其涂抹到患者外耳道之后利于局部藥物濃度增加,作用于病灶組織,改善了患者耳部奇癢、耳鳴、流膿以及悶脹等癥狀;而且該藥物含糖皮質激素,具有抗過敏及消炎之效,能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氟康唑聯(lián)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效果更為顯著的原因是氟康唑是一種稀溶液,有較好的水溶性,性質也較溫和,耳浴方式藥物的流動性好,可充分接觸病灶,增加了抗真菌藥物濃度,不但有效抑制了真菌,還快速控制了外耳道皮膚炎癥,減少炎癥因子的生成;耳浴還降低了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的用藥量,改善了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療不穩(wěn)定的問題,組織穿透能力強,對患者皮膚和黏膜的刺激性較小,患者依從性較好,提高了單獨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療效。
綜上所述,使用氟康唑注射液耳浴聯(lián)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對真菌性外耳道炎可有效改善血清TNF-α、CRP 及IL-6 炎癥因子水平,減輕患者癥狀,提高治療有效性,可在臨床上借鑒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