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范正
◆ 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訪談法對“雙減”政策下洛陽市學校如何提高體育課后服務質量進行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雙減”政策下洛陽市學校體育課后服務提質的影響因素:(1)學生與家長方面:體育知識儲備少,運動技能的缺失以及家長與學生的盲目心理。(2)學校開展方面:學校體育場地器材不夠,師資數(shù)量不夠,專業(yè)知識不足。(3)學校體育制度問題:中小學體育課程目標沒有銜接性,各階段教學內容重復,教材內容缺乏統(tǒng)一性,運動項目間缺乏邏輯性。對以上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相應對策:(1)加強家庭體育教育,布置家庭體育作業(yè)。(2)整合學校體育資源。(3)完善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的銜接。
◆ “雙減”;學校體育;“課后延時服務”
2021年“雙減”政策頒布明確指出學??梢栽谡n余時間向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興趣類課后服務,洛陽市各學校積極響應開設實施課后延時服務,推出5+2模式。近年來國家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為解決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近視率高,肥胖率高等問題,國家多次頒布文件,并且把體育成績在高考中的分值比例增加。體育課作為學校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積極參與到學校課后服務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到體育鍛煉中去。
“雙減”政策旨在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機構的綜合學習壓力,體育課后服務,能增加學生的運動時間,促進學生基本運動技術的掌握,增強學生身體素質[1]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wǎng)站 (moe.gov.cn)。洛陽市大部分學校在體育課后延時服務都開設了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徑、羽毛球、武術、啦啦操這8類項目,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同時,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此政策下,學校要明確教學目的,不但要重視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更要充分挖掘體育所帶的隱性與顯性的育人功能[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實驗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wǎng)站 (moe.gov.cn)。
“雙減”政策減輕的不僅是對學生減負,對于家長而言也是一種減負。學校組織的課后服務,讓學生放學后就能直接進項輔導,使家長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必為了找校外課后輔導班發(fā)愁,同時,學校實行的課后延時服務,收費較低,可以很好的減輕家長在時間、金錢上的壓力。課后延時服務實施后,可以很好的避免學生放學早,家長下班晚,沒人照管,以及課后作業(yè)輔導等問題。體育鍛煉可以很好的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怕吃苦的精神,能降低家長對學生身體健康的擔憂。
體育教師在大學期間所學運動專項技術較為專一,各學校體育課后延時服務學校開展體育運動項目較多,原有的專業(yè)知識無法支撐那么多運動項目的開展,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去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同時,洛陽地區(qū)體育教師指導體育課后延時服務一次會給予50塊錢服務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個別老師家里面的經(jīng)濟壓力,從而可以充分的保證體育課后延時服務的質量。
學生前期體育知識儲備少,運動技能缺失,存在什么運動項目都不會的現(xiàn)象,洛陽市有的學校體育課后延遲服務存在著過早的“定項”化這一問題。會導致學生在選課的時候不知道選什么項目,出現(xiàn)盲從現(xiàn)象,以至于學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學不會或者跟別的同學存在較大差距,出現(xiàn)中途選其他項目這一現(xiàn)象。
大部分家長對體育缺少相應的認識,對體育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跑一跑、跳一跳這一淺層現(xiàn)象上。因此,在孩子體育課后延時服務項目選定上會出現(xiàn)不知道選什么,以及存在別人家長說什么項目好,讓孩子選什么,就讓自己的孩子選什么的跟風現(xiàn)象。不能做到結合自身孩子的興趣愛好,無法真正的幫助孩子選到適合自身的體育運動項目。
洛陽市各學校體育課后延時服務是在“雙減”政策出臺后才開始實行的,本著家長自愿報名的原則,會出現(xiàn)家長對于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質量存在不信任,以至于出現(xiàn),不讓自己孩子參加課后延時服務,導致前期洛陽市大部分學校課后延時服務開展困難。同時,體育課后延時服務由于體育項目本身的特點會出現(xiàn)選擇項目不均勻,以及人數(shù)分布不均衡。出現(xiàn)熱門項目如籃球、足球、羽毛球以及冷門項目如啦啦操等現(xiàn)象,導致學校組織困難。同時,洛陽市各學校體育教師師資不足?!半p減”政策頒布后,各學校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課后延時服務的主要實施者,洛陽市各個學校都面臨著體育教師數(shù)量不夠、專業(yè)知識不足等問題。
課程銜接的問題性。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2014]4號)的內容可以得出中小學體育課程存在以下問題[3]董翠香.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01):94-97.:(1)課程目標沒有銜接性:課程目標是一門學科開展的方向與評價的標準《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體育、藝術 2 +1 項目”實驗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讓每個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掌握一到兩項體育運動技能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4]吳禮劍.“雙減”政策背景下課后體育服務價值與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2(07):98-103.。但是現(xiàn)實是絕大部分學生沒有能夠完成這一目標,導致下一階段的任務的滯后。(2)各階段教學內容重復:我國很多地方的中小學體育課開展存在教學內容的重復,如小學教立定跳遠中學還教高中仍舊教“一跳到底”的現(xiàn)象,這樣的教學現(xiàn)象得不到解決,對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運動技能的掌握造成很大的阻礙。(3)教材內容缺乏統(tǒng)一性:我國實行的是三級課程管理,學??筛鶕?jù)自身情況開展體育校本課程,然而體育教師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對于可自由操作課程會出現(xiàn)[5]陳楊,吳保節(jié).“雙減”政策下的學校體育發(fā)展:機遇、挑戰(zhàn)與因應策略[J].湖北體育科技,2022,41(07):647-650.,不知如何去做和只根據(jù)自身擅長的項目去設置課程不考慮整體、系統(tǒng)性從而導致學生學到的都是非系統(tǒng)、淺薄、重復的運動知識與技術技能。(4)運動項目間缺乏邏輯性:體育運動項目繁多,每個運動項目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也不同。雖然有部分項目是相同的,但是,大部分項目之間的聯(lián)系是比較弱的,項目之間缺乏邏輯性。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生活中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對孩子體育參與意識的養(yǎng)成有重要作用,對于家長體育知識匱乏這一問題,洛陽市各個學校在每個月的第一周的周六晚上,利用釘釘、騰訊會議等APP對學生家長普及體育的基本知識和各種類型學生適合哪種體育運動技能。使得家長能正確指導孩子選擇體育課后延時服務運動項目。同時在每次體育課下課以及每次課后服務結束后給學生布置相關體育作業(yè),通過布置家庭體育作業(yè),要求家長監(jiān)督完成,這樣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以及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洛陽各個學校應及時翻新舊的體育場地,及時把壞的體育器材換掉,保證體育課后延時服務開展的外在條件。面對體育教師專業(yè)知識不足這一問題,應以鼓勵學校體育教師通過自學的手段去提高自身專業(yè)知識為主,以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培訓去豐富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為輔。對師資數(shù)量不夠這一問題,可以采取面向社會招聘兼職教師,與社會上體育俱樂部合作聘請俱樂部老師來上課等方法解決。
體育課程內容銜接是指基于我國三個學段具有順序性、層層銜接的學制特點,體育課程中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立足學生運動技能和身心素質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前學段學的內容是后學段需要學習的基礎,后段是前端的拔高。保證體育課程內容在前后學段之間平穩(wěn)過渡、順利銜接和相互適應[6]梁立啟,栗霞.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銜接的困境及其問題解決[J].體育研究與教育,2020,35(05):21-25.。完善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的銜接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與體育課程目標保持一致:體育課程目標要與教學內容相互對應,對待不同學段的學生應根據(jù)學生實際需要、已有的技能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力求在已有的技術水平上進一步發(fā)展。(2)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關鍵期,有針對的制定相應的課程內容,促使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運動技能的掌握。(3)遵循運動技能的特點:每項運動技能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都不同,因此,在制定體育課程目標的時候要注意這一問題,例如在小學時期要以發(fā)展身體基本活動為主,以簡單的運動技能為主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定基礎。
“雙減”政策為我國學校體育深入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也會遇到各方面的問題:在落實政策的同時徹底改變傳統(tǒng)觀念;在“課后延時”的活動中高效開展體育運動;充分利用學校場地、調動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充分整合各方資源等。面對這些問題,不僅要求學校在落實過程中敢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還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與贊助。高效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提高學生體質、促進全面發(fā)展,為促進學校體育擺脫現(xiàn)實困境提供現(xiàn)實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