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帥 陳克飛 黃春輝 楊歲虎
摘?要:為了培養(yǎng)機械專業(yè)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金屬工藝學課程內容多、概念多,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將金屬工藝學課程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目標結合,將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項目、工程訓練競賽、開展學術講座與課程學習有機結合,利用金屬工藝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做到教材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明顯提高了課程學習的效果,并增加了學生對金屬工藝學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金屬工藝學;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TG?11;G?642.0??文獻標識碼:A
Teaching?and?Reform?of?Metal?Technology?Based?on?the
Cultivation?of?Innovative?Ability
Ma?Shuai?Chen?Kefei?Huang?Chunhui?Yang?Suihu
Hun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furong?college?HunanChangde?415000
Abstract:In?order?to?cultivate?the?innovation?ability?of?the?students?majoring?in?machinery,the?problem?that?there?are?many?contents?and?concepts?in?the?course?of?metal?technology,and?the?students'?learning?effect?is?not?ideal?is?solved.This?paper?proposes?to?combine?the?metal?technology?course?with?the?goal?of?cultivating?students'?innovation?ability,organically?combine?college?student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ompetition?projects,engineering?training?competitions,academic?lectures?and?course?learning,use?metal?technology?knowledge?to?solve?practical?problems,us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ojects?to?drive?students'?enthusiasm?for?learning,achieve?the?teaching?reform?of?combining?teaching?material?theory?with?practical?application,and?significantly?improve?the?effect?of?course?learning,It?also?increases?students'?interest?in?metal?technology.
Keywords:Metal?Technology;Innovation?Ability;Reform?in?Education;talents?cultivation
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強調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基礎能力,以國家目標和戰(zhàn)略需求為導向,明確指出了高等學??平虅?chuàng)新體系建立的重要性,基礎理論的學習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金屬工藝學是高等學校工科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專業(yè)必修的基礎專業(yè)課,課程特點是實踐性、應用性和綜合性很強[13]。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金屬材料、熱處理、壓力加工、鑄造、焊接、金屬切削加工等加工成型工藝。使學生掌握金屬材料的性能、化學成分、內部組織結構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化規(guī)律[4],為其學習其他相關專業(yè)課程及以后的工程實踐奠定必要的基礎。結合應用型本科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定位和金屬工藝學課程特點,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把湖南省工程訓練大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挑戰(zhàn)杯競賽等內容結合起來,建立智慧樹翻轉課堂,建立答疑群,修改課程教學大綱?;诖耍疚奶岢隽嘶趧?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金屬工藝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金屬工藝學教學現狀
金屬工藝學的學習對象是機械專業(yè)大一的學生,進入大學第一年,沒有一定的機械專業(yè)知識做基礎,學生普遍反映學起來比較費勁,這是學生的專業(yè)背景缺少造成的。金屬工藝學是材料類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金屬工藝學具有專業(yè)概念多、理論多、學習內容多、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特點,并且很多專業(yè)概念都是微觀層面的,學生想象不出來,自然也理解不了。目前,該課程的授課學時進一步壓縮,教師為了完成授課內容,課堂上以講授為主,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強,學生缺乏相應工程實踐經歷,僅僅通過課堂講授和課下復習很難把知識點理解透徹,造成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金屬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課程資源建設
選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羅繼相、王志海主編的國家級精品教材,而同步上線的金屬工藝學慕課MOOC課程是國家精品在線課程,經過近幾年的持續(xù)上線,學習對象反映評價好。所以,好的教材、優(yōu)秀的學習視頻是學生課程學習的基礎。在金屬工藝學內容編排中,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介紹了很多,在現代社會中,有的加工成型方法已經很難再找到蹤跡,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工藝方法,離開課堂以后也找不到它的用武之地[5]。所以強調金屬工藝學的課堂講授內容要與時俱進,把最新的材料成形技術激光加工、電火花加工、柔性增材制造技術等引入教材,在備課時,要認真精選金屬材料成型中的鑄造、焊接、鍛造、壓力加工的講解視頻,使學生能
夠理解復雜的工藝流程。材料微觀層面的結構要借助儀器進行觀察分析,授課老師要帶領學生認識先進的材料分析與檢測設備,為以后進行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打基礎。材料微觀組織分析與成分檢測的儀器有金相顯微鏡、掃描電鏡、投射電鏡、能譜儀、傅里葉紅外光譜分析儀、DSC差熱分析儀等,這些儀器要有簡單的講解視頻。將介紹先進的材料檢測儀器與分析科研期刊論文統(tǒng)一起來,比如馬帥[5]鐓粗變形對100Cr6鋼組織和硬度的影響,發(fā)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有用到金相顯微鏡獲取100Cr6鋼的顯微組織,用掃描電鏡(SEM)和能譜儀(EDS)分析試樣的組織淬火馬氏體與少量的黑色組織,重點給學生講解掃描電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把授課老師做科研項目的經歷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白以后如何來操作金相顯微鏡、掃描電鏡,為以后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引入虛擬現實教學
金工實習是機械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每個學生都要參加,并且還要親自動手去操作實踐。通過為期4周的實習,理解鉗工、焊接、鑄造、金屬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成型工藝,不僅要了解工藝原理,還有掌握常見的機床、磨床、銑床的操作流程,養(yǎng)成嚴謹與安全的工作作風,為以后的理論教學奠定基礎。但是金屬工藝學與金工實習間隔一段時間,學生會忘記以前實習接觸的內容,理論學習仍然比較費力。多媒體教學通過把與金屬工藝學相關的動畫、視頻和生產錄像帶入課堂,使復雜的金屬加工變得直觀。虛擬現實可以模擬出逼真的實際環(huán)境,學生可以與這種虛擬環(huán)境交互,實現學習和技能培訓,交互性和沉浸感都很強,能夠提高學習的靈活性[6]。因此,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虛擬現實結合起來,可實現金屬工藝學教學模式的突破。鑄造工藝在實際工業(yè)生產中,因為鐵水的溫度大約有1500℃,并且還有熱輻射,去現場給學生講解鑄造工藝肯定不符合實際情況。那么,虛擬仿真教學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學生完全理解鑄造工藝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線上視頻課程講解,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串聯(lián)起充型、凝固、收縮、變形、裂紋等概念,方法就是針對具體零件進行案例剖析,用虛擬仿真的動畫和圖片結果直觀展示課程重點知識及其關聯(lián)性,學習效果好。學生學習鑄造工藝就像看電影一樣,印象深刻,學習效率高,能結合畫面、聲音、顏色與環(huán)境,實現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開展討論式教學,為師生交流提供渠道
金屬工藝學課堂教學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常見的實驗方法要認真細致地講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與理解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知識原理與工業(yè)運用相統(tǒng)一。材料的結構決定材料性能,性能決定使用用途。比如講授鍛造工藝時,先介紹自由鍛的概念,具有操作設備簡單、通用性大、成本低等特點,分為鍛造前坯料的準備、坯料的加熱、鍛造溫度。自由鍛工序分為基本工序、輔助工序、輔助工序和修整工序。講解完自由鍛后,對比講解模鍛,模鍛對工人技術要求高,鍛件尺寸精確,模鍛價格高,需要專門設備,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自由鍛與模鍛的區(qū)別。在課堂討論中,結合大國工匠的視頻,與學生討論航空工業(yè)上的專用軸承,首先要把大型坯料加熱保溫,然后取出鍛造,采用自由鍛,一邊鍛造,一邊轉動軸承坯料,其目的是破碎組織的碳化物,使材料組織分布均勻,鍛造能明顯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提升坯料加工制造成軸承的使用壽命。長期以來,知識對分講解能訓練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的理解。課堂討論問題能夠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以后做工程訓練競賽做準備。
(四)授課老師自己做科研的經歷,引導學生關注學科學術前沿
授課老師每年都會寫各類科研項目申報書、教學改革的申報書,而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也需要學生自己寫項目申報書,而每次與學生交流時,有的學生感覺無從下手,或者說寫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申報書,但是對于要研究什么問題,怎么來進行研究,如何準備實驗方案,都沒有在申報書中說清楚,申報書報到學院后,評審結果公布,最后沒能成功立項。針對這種情況,老師每次在授課時,都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講解,要想把自己的想法轉變成科研的價值問題。那么,首先要閱讀大量的學術期刊論文,學院的圖書館都可以免費下載,看別人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解決的哪些問題。結合教材,查找哪些科學研究問題還沒有解決,從而找到科學研究問題。其次,研究內容要細致,要找一個比較具體的點深入下去,比如你要研究軸承鋼的熱處理工藝,這個選題就比較寬泛,要具體表明研究軸承鋼的熱處理工藝中的淬火、回火、正火、退火中的哪一種,要進一步細化熱處理工藝。學生可以選淬火對軸承鋼的硬度與力學性能的影響,那么這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題。最后,就是準備實驗材料與實驗方案了,實驗數據如何來獲取,用哪些儀器獲取,如何分析數據。最后,就是把這個研究過程用語言表述清楚,就完成了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申報書。
去年在長沙學院舉辦的湖南省工程訓練大賽,就是無碳小車來完成規(guī)定的運動,競賽前期,需要團隊成員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無碳小車材料的選取,既要考慮材料的價格,又要考慮材料的重量與加工制造的難易程度,綜合考慮后確定材料,用UG進行無碳小車的三維模型結構設計,結構設計可行后,還要把無碳小車實物做出來,安裝調試。通過工程訓練競賽,鍛煉了學生的材料選取、機械制圖、三維建模、寫設計說明書和匯報展示的能力。參加工程訓練競賽,可以全方面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做到材料理論與實際應用的完美結合。
(五)創(chuàng)新課程學生考核與評價體系
金屬工藝學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由3部分組成,建立智慧樹翻轉課堂,每次上課內容提前發(fā)布預習任務,需要在智慧樹上完成視頻學習任務,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平臺后臺能清楚地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長、學習互動情況。完成在線學習打卡這一環(huán),占平時成績的10%。建立課后答疑群,針對學生上課時不懂的知識點,學生可以提問,老師有空的話,可以及時解決學生疑問。每次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占平時成績的10%,上課考勤占平時成績的10%。借助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有效補充了課程學時短的問題,在線視頻學習能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概念,對于比較難的知識,在課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授課的效果。
(六)開展科技報告講座,增加機械專業(yè)學生就業(yè)競爭力
常德市機械制造產業(yè)是千億產業(yè)鏈,常德高新區(qū)與經開區(qū)聚集了包括三一重工、中聯(lián)重科、中國煙草機械、三特機械、響箭重工等一批大型機械企業(yè),為學院開展校企合作提供了平臺,每年學院都會組織機械專業(yè)大二的學生在暑假期間集中去企業(yè)進行參觀實習,了解機械制造的各個生產流程。通過實地參觀,了解機械產品的加工制造過程,參觀回來后,要求每個學生做實習記錄。而機械企業(yè)每年也會邀請學院機械專業(yè)教授講授技術層面的科技報告,針對企業(yè)遇到的技術難題,積極開展“博士教授沅澧行”,按照教授博士科研專長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團隊形式積極與企業(yè)溝通交流,解決了很多的產品技術問題。形成科研成果后,學院每學期也會邀請企業(yè)技術總工程師來學院開設學術報告講座,把學院教授一起聯(lián)合攻關企業(yè)產品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發(fā)明專利、學術論文的過程,講給學生聽。報告結束后,針對學生的提問,企業(yè)總工程師也會與機械專業(yè)學生交流,這樣,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機械專業(yè)知識,更好地理解金屬工藝學在機械專業(yè)中的重要性,提升學生學習金屬工藝學的熱情。而機械生產制造的過程就是零件成型加工的過程,把一個個合格的機械零件裝配成機械產品,再通過機械檢測與調試,機械產品就可以流通到市場進行銷售。
等學生到大四時,經過3年時間學習機械專業(yè)知識,具備了選取機械工程材料、材料成型的幾種成型工藝、機械制造、機械設計、零件三維建模等核心素養(yǎng),具備了從事機械行業(yè)的各種能力,經過前期金屬工藝學的教學改革,提高了學生的機械知識基本功,提升了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2023年大四機械專業(yè)的學生就業(yè)情況極好,超過85%以上的就業(yè)率。
結語
機械制造業(yè)是國家支柱產業(yè),經濟帶動性強,輻射人群廣。而金屬工藝學是機械類專業(yè)和材料類的基礎專業(yè)課,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中起著關鍵作用。課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改革時,沒有完成時。圍繞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與寬廣堅實基礎的機械專業(yè)學生這一課程教學目標,開展“金屬工藝學”教育教學改革,以機械關鍵零部件用金屬材料的加工制造為學習對象,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業(yè)意識。
實踐表明,經過金屬工藝學課程改革后,學生對于課程的滿意度明顯提高,現在對于課堂教學有著很強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業(yè)意識,拓寬了學生的學術視野,特別提高了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表明通過前述教學改革和實踐,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為繼續(xù)推進課程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倪陳強,賀文海.《金屬工藝學》課程教改初探[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2):159.
[2]倪兆榮.《金屬工藝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000(002):4445.
[3]鄭海忠.基于航空特色化的《金屬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以南昌航空大學為例[J].科技資訊,2010(22):219.
[4]范超,李芳華,周雄新.《金屬工藝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廣州化工,2013,041(004):175176
[5]馬帥,肖良紅,鄭文,等.鐓粗變形對100Cr6鋼組織和硬度的影響[J].熱加工工藝,2018,47(21):5760.
[6]馬壯,馬修泉.《金屬工藝學》的教改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3(02):6970.
項目基金: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教改項目(項目編號FRjg2122)
作者簡介:馬帥(1992—?),男,漢族,湖南岳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金屬材料成型與數值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