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縣級機關幼兒園 何 麗
升入大班后,孩子們對建構游戲產(chǎn)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他們經(jīng)常三五成群地在建構區(qū)開展游戲。
偶然一次與孩子們交流關于搭建的主題時,他們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想法畫了下來。接著我們一起總結歸類,可繁多的主題哪個才最適合幼兒呢?涵涵說:“我們幼兒園可漂亮了,要不我們搭建幼兒園吧!”這個提議引起了全班幼兒的建構興趣。我們的幼兒園里都有些什么呢?為了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在短暫的溝通后,興趣相投的幼兒自然而然地組成了一隊。
哪一隊先開始呢?孩子們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確定先搭建幼兒園主樓。祺祺一隊率先開始,但是建構開始之前,他們幾人就搭建方法產(chǎn)生了分歧。高高說:“我的方法很簡單,把積木重疊在一起就好了。”小潘說:“我的方法是用中間的積木同時支撐兩邊的積木?!蹦姆N方法好呢?我們現(xiàn)場比一比吧!最終大家一致決定采用小潘的方法,因為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塊積木!伴隨著孩子們自信滿滿的表情,一場神奇的建構之旅開始啦!
搭建開始了。按照設計圖稿,孩子們首先搭建的是幼兒園大門——他們選用大空心半圓的清水積木作為幼兒園的正門;用六根大圓柱積木作為支撐柱分別放置在大門兩側;圓柱的上方用雙倍塊單元積木平鋪了一條走廊,用來連接前后兩棟樓。
祺祺和高高很快將幼兒園三層的前樓搭建完成,可組員小宇對他們搭建的樓房提出了疑問:“這是我們的幼兒園嗎?怎么不一樣呢?”高高說:“一樣啊!”小宇搖搖頭說:“不對,就是不一樣,你們跟我來?!苯M員們跟著他來到了戶外,小宇指了指平臺說:“你看我們幼兒園的平臺很大,你們搭的太小了。”一旁的嘯嘯也提出了異議:“這里還有樓梯,那邊彎彎的斜坡也沒有了。”祺祺一邊聽小伙伴提出的問題,一邊打量著平臺,隨后不好意思地說:“好吧,就是不一樣!是我們的問題。”
有問題就要解決。接下來的幾天,祺祺幾人重新對幼兒園進行了觀察。有了之前的搭建經(jīng)驗,這次孩子們將幼兒園從里到外多觀察了幾遍,收獲頗豐。
終于迎來了第二次搭建。祺祺幾人移除了多余積木后再次進行搭建。整棟樓依然是由基本塊積木和雙倍塊積木作為建構主材料;二樓平臺拿掉了基本塊、柱形等積木,改用統(tǒng)一的雙倍塊積木;一樓大門口的六根大圓柱增加為十二根;一樓教室旁邊添加了五根大圓柱,并在上面用雙倍塊積木平鋪了一條二樓走廊。除此之外,孩子們還用大空心半圓積木、大圓柱、等腰小三角形積木對三樓樓頂進行了裝飾。
但在游戲中多次出現(xiàn)了積木散落一地、隨意收放等現(xiàn)象,我們就這些問題與孩子們展開了一次談話活動,以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小小說:“我們需要設計一些標記牌,這樣積木就不會亂了?!泵拐f:“我們還要制定游戲規(guī)則?!本瓦@樣,我們的建構規(guī)則和收納分類圖誕生了。
前樓及二樓平臺搭建完畢,幾個孩子開始搭建場館及后樓部分。小潘負責搭建場館,嘯嘯、高高負責搭建后樓??稍诖罱ê髽菚r出現(xiàn)了基本塊積木和雙倍塊積木數(shù)量不夠的問題。
細心的嘯嘯拿起手中的積木比劃了幾下說:“看,這兩塊積木拼在一起不就是雙倍塊了嗎?”嘯嘯的發(fā)現(xiàn)讓小伙伴們有了搭建的動力,紛紛拿起身邊的積木進行比對。很快他們發(fā)現(xiàn)除了1/2雙倍塊積木,直角三角積木也可以替代主材料——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解決了大問題。
可是沒過多久,積木缺失的問題再次讓他們陷入了困境。小潘說:“我們沒有可以替代的積木了,得再想想辦法?!备吒哒f:“我們?nèi)ジ舯诎嘟椟c吧!”“不行,這樣別的班小朋友就沒有積木玩了?!毙∮钫f:“建構館有積木,要不我們?nèi)ツ抢锬??”在征得老師的同意后,幾個孩子陸續(xù)去建構館取了些積木回來以便繼續(xù)游戲。
可隨著樓房逐步改建,積木再次消耗殆盡。孩子們提出繼續(xù)去建構館取,可看著地面上剩余的積木,我向他們提出疑問:“不用這些積木嗎?”“我們不想用這些?!薄澳悄銈?nèi)碜鍪裁茨兀俊膘黛魍兄掳拖肓讼胝f:“要不我們把這些積木拿回去,換些我們需要的?”“這個辦法不錯,但是借來的積木總要還回去的,那到時候不記得數(shù)目怎么辦?”小潘不慌不忙地說:“我們可以設計一個表格,把我們需要的積木畫下來,再寫上需要的個數(shù),問題就解決了?!毙∨说奶嶙h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這個方法不僅規(guī)劃了積木的用量,而且日后歸還時也方便了許多,真是兩全其美。
這一天小馬來參觀,他指著二樓東平臺說:“這里的斜坡去哪里了?沒有斜坡就沒意思了?!毙●R的話提醒祺祺他們再次對二樓平臺進行調(diào)整。
孩子們用直角三角積木做斜坡,可是搭建的平臺著實太矮,小馬對此很不滿意,于是嘗試用其他積木代替但沒有成功。一旁的高高忍不住了,說:“在三角積木下面加上雙倍塊不就行了?!备吒叩奶嶙h不錯,小馬順便在斜坡中間加上了一塊柱形積木作為隔欄。接著幾個人用小車試了試斜坡的效果??稍囓嚨男Ч患?,他們發(fā)現(xiàn)柱形圍欄太占地方,并影響通車,于是決定在斜坡中間的圍欄部分改用1/2雙倍塊積木。
幾輪游戲之后,孩子們發(fā)現(xiàn)車輛很容易發(fā)生碰撞,即使車子安全出發(fā),也會掉到地上。高高看了看斜坡很快有了結論:“是我們忘記加圍欄了?!薄鞍パ?!沒有圍欄的保護實在太危險了。”既然找到了問題所在,那就趕緊用半柱形積木作為平臺圍欄吧!但因為斜坡高度的關系,小車仍然會發(fā)生墜落問題,隨后幾人改用雙倍柱形積木包裹住整個斜坡,到此平臺安全問題終于順利解決。
祺祺小組成功完成了“幼兒園”的搭建任務,接著滿心歡喜地向大家介紹起了他們的幼兒園。但孩子們的搭建故事并沒有到此結束。
之后的一周,不滿意場館搭建的小潘拆除了原先的場館,準備重新搭建。其他孩子則對積木的位置稍加調(diào)整。在調(diào)整過程中,孩子們又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三樓樓頂沒有小房子、樓房中間有縫隙等??蓡栴}還沒解決,意外又悄然發(fā)生——一個小伙伴一抬腳碰倒了整面積木。雖然知道小伙伴是不小心的,但事故現(xiàn)場還是讓幾個孩子有點措手不及。幾個孩子齊動手一同收拾倒塌現(xiàn)場,整理好心情,帶上新發(fā)現(xiàn)的問題,重新開始了他們的建構故事。
幼兒的建構故事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對幼兒園的喜愛,孩子們與小伙伴一同協(xié)商,開啟一段有趣又意義十足的建構之旅。幼兒是這場旅行的發(fā)起者,他們按照預定的計劃組織、建構,使心儀的幼兒園逐一呈現(xiàn)在大家的視野之中。
游戲中,幼兒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如幼兒園的建構比例、積木的缺失、積木的替換等。通過多次觀察與比較,幼兒逐一克服了困難,實現(xiàn)了他們的搭建需求與愿望,體驗到了搭建的快樂和成就感,提升了自身的動手能力和建構技能。同時游戲中的種種問題成了幼兒之間交流的契機,讓他們學會了分享與合作、嘗試與創(chuàng)新。
作為游戲觀察者的教師,應該最大限度地給予幼兒自由、寬松的時間與空間。在游戲點評環(huán)節(jié),我們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建構作品,并提出相關問題,給予幼兒充足的思考、探索、交流和提問時間,讓他們試著去評價或提出解決方法,以此幫助幼兒積累建構經(jīng)驗。
游戲來源于幼兒的興趣,幼兒對自己喜愛的、感興趣的事物更容易感知、參與并積極思考。游戲中,我們本著“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解決—調(diào)整方法—再次發(fā)現(xiàn)問題”的閉環(huán)理念,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體,有問題一起思考解決,有收獲一起開心分享,在一次次親歷的過程中體驗探究的樂趣。無論是在游戲還是生活中,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總能帶給我們額外的驚喜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