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俠客
周慶榮的散文詩《圍夜而坐——觀戴衛(wèi)畫<十八羅漢圖>》,堪稱一部簡約版的詩劇,我從樸素而堅實、雋永而智性的詩句里,讀出了恢宏詩意。它同時具有前瞻性、預言性、啟示性與警示性。它不僅是詩人一貫秉持的有溫度的抒寫、理想主義抒寫,更是當下波譎云詭社會語境下的一次次披肝瀝膽的鼓與呼。而這種鼓與呼,不是高分貝喧嘩的,而是以交響樂多聲部的敘事,如群山環(huán)繞的回音谷形式寫就的。
仲夏夜“烏有村”成為這篇散文詩的敘事背景,佛家傳說中的十八羅漢成為“談經論道”的主角。詩人在自己構建的隱喻象征譜系里,把“烏有村”當作現實的縮影,也當作一處修身悟道的精神原鄉(xiāng)。因為十八羅漢既是這個村的村民,又是神靈下凡的代表,它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的衣缽,都有哲人的智慧。
坐鹿羅漢,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倡導人與人之間戒除爾虞我詐,戒除彼此陷害、惡性競爭,戒除彼此間的落井下石。諸如文中所言:“虎狼與蛇蝎,它們的氣味經常在世間彌漫……動物確實會狩獵動物,我卻發(fā)愿不允許人狩獵人。”
這種象征隱喻化的抒寫,始終貫穿全文。而坐鹿羅漢的慈悲之心,在這種曉暢通達的語言風格里展露無遺。在心臟外科學中,有“心臟搭橋術”一說,散文詩的“搭橋術”,是周慶榮借力發(fā)力,借用羅漢的口,敘說自己的詩學和人文理想。這無疑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文本策略,它令人想起蘇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隱喻》。此篇散文詩,真正在踐諾“使詞重新返回物,使現象重新返回本質”。
詩人借助十八羅漢闡述自己的詩學理想、人文理想時,都有一面面社會鏡像的對照。當然,它們是隱去了現實的形而保留了這面鏡像的實質,這一面面鏡像,是文本介入現實的有力佐證。而這種介入,更多是心靈在場的關照,這種關照更能抵近事物的肌理和真相。
在歡喜羅漢一節(jié)里,詩人祈福人間蒼生,用一種大歡喜替代世俗的小確幸小歡喜,這種大歡喜,是體恤眾生的歡喜,是面臨生活苦難時的樂觀和釋然。
在舉缽羅漢一節(jié)里,詩人論及了人的尊嚴的問題:“我們腹中必須充實,缽是化緣的提醒?!币徽Z雙關,將衣食無憂與饑腸轆轆兩個命題并置:“飽食終日,一定將無所事事?”“腹中少了食物,讓豐收去填空。腹中少了人的站立,我就敲打銅缽。清脆悅耳的聲音,是鄉(xiāng)親們日常生活的伴奏,也是天籟之音的鼓舞。”字里行間盈滿了一種神性敘說。
托塔羅漢一節(jié)里,是詩人對善義與良知、光明與希望的召喚。是懲惡揚善,是對生存理想的宣言。如果說,詩人對社會眾生的關照屬于外視角的范疇,那么,以下幾個章節(jié),則是詩人從內視角、從個體的修身養(yǎng)性的角度進行的詩意命名和定義。
靜坐羅漢,我們可以讀出臥薪嘗膽、老莊的無為和有為禪機妙理;過江羅漢,我們讀出了居安思危。在騎象羅漢里,“我說服自己努力壯大,我一旦大起來,大象只是簡單的形式。螞蟻陪伴我,螞蟻也不渺小?!?/p>
這里的“大”寓意飽滿,它是智慧善義之大,這篇散文詩里,像如此情感飽滿、充滿智慧的言說,俯拾即是,我把它視作詩人“后現代浪漫主義”的宣言,這和傳統(tǒng)的浪漫主義既有聯(lián)系,更有區(qū)別。
從情感抒發(fā)角度,它們都充盈著激情的生命火焰,但此篇散文詩中的浪漫主義,更具理性、哲理意蘊。這令人想起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文,它既是一部散文詩,更是一部哲學著作,周慶榮本篇散文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在笑獅羅漢一節(jié)里,這種浪漫主義的文本特點更是趨向燃點,“生老病死的宿命,一旦遇見獅子的微笑,就會變成四肢發(fā)達、體格健壯。/還擔心人生的風雨如磐嗎?/年輕的獅子,和我形影不離?!?/p>
這里有對健康的祈福,有對艱難時世環(huán)境下的“一顆雄心”的塑造,它是一種樂觀精神的映照,更是一種強大生命意志的塑造。在開心羅漢一節(jié)里,詩人贊賞一顆達觀之心,詩人謂之佛心。在面對詆毀與暗箭,面對給你布下陷阱、穿小鞋的人時,這顆佛心就是一道防火墻,就是紓解心靈困境的一把密碼鎖。
探手羅漢一節(jié)里有仁者無敵、無我之境的寓意,以及對于勞動之美的贊美。沉思羅漢一節(jié)里,寫出了人生沉淀之魅、沉思之魅。挖耳羅漢里,詩人對于真相的辨識,對于真理的辨知,對于忠言逆耳的解構,都令人耳目一新。
在布袋羅漢一節(jié)里,布袋化身正義的象征。這神通廣大的布袋還兼具救贖改造功能,“毒蛇走進布袋,它就是軟體的善良……狂悖之徒,來,我張開口袋。/你們再次出來后,就會是勞動者的謙恭?!?/p>
這神奇的布袋,無疑是詩人人文理想的載體。在這里,詩學理想與人文理想水乳交融,它令周慶榮的散文詩高屋建瓴,而遼闊博大的胸懷與格局,無疑令文本凸顯一種巍峨挺拔的氣象。
在芭蕉羅漢一節(jié)里,我們看到了詩人為民間疾苦的鼓與呼,“大地龜裂,我一改誦經時的斯文。/我躍身站在樹冠,從高高的天上喊來我的雨水兄弟。/雨打芭蕉,地面開始濕潤。/萬物復蘇,我的經文不空洞?!?/p>
而長眉羅漢一節(jié)里,有對善義與良知的堅守,“等到長眉及地,我的觀察進一步及物。/菩提樹的根又向下長了一尺,善的力量事關生長的秘密。/力量隱匿,但為我所見?!?/p>
看門羅漢一節(jié)里,則是對洞開心扉的倡導,對封閉的孤島焦灼地疾呼,對于打破信息繭房急切地呼告。而降龍羅漢一節(jié)里,更是運用隱喻象征精妙地詮釋了清廉執(zhí)政的必要性、緊迫性,詩人超拔的想象力和形象的比喻令人嘆為觀止。
伏虎羅漢一節(jié)里,詩人強調的虎虎生威,是一種生命的英氣勃發(fā),是一種戒掉了“虎威”的平等待人,是一種有氣節(jié)之人的“富貴不屈,貧賤不移”的士大夫精神。至此,詩人十八羅漢言說抵達了終點,一場“烏有村”布道,以修身養(yǎng)性,以燭照眾生的智慧的“沙龍聚會”到此結束。
周慶榮的這首散文詩,以戴衛(wèi)繪畫,以佛教傳說中的十八羅漢為藍本,以類詩劇形式創(chuàng)作。
首先形式上就是對散文詩抒寫的一種貢獻,它為今后長篇散文詩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種選擇的參考。
其次,這首散文詩在語言上大量采用隱喻象征譜系,極大拓寬了散文詩語言的表現力。這篇散文詩,不是個別處的語言采用隱喻象征,而是通篇都是隱喻象征的簾幕。比如,坐鹿羅漢中的“虎狼和蛇蝎”,舉缽羅漢中的“我們腹中必須充實,缽是化緣的提醒”,托塔羅漢中的“我游歷人間,制造悲苦的群魔隨處可見。它們拋棄獠牙和猙獰,和風拂面裝飾著人間”最具有象征意義的小節(jié)是布袋羅漢中的布袋,它與正義、胸懷、樸素等命題息息相關。
除了隱喻象征譜系,此篇散文詩中一貫承襲著周慶榮散文詩中辨識性很高的“設問句式”,這種設問句,成為他的文本啟示性、前瞻性的一個標志。而且,他的這種設問句順序靈活,可以在文中的起始、中間或結尾處自由安排。
它們的語氣,有時是明顯的否定,有時是明顯的肯定,有時則是暫時的含混,這種靈活的處理,既可以為文本的詩意承上啟下,又可以做到拓展文本的表現力度。諸如舉缽羅漢里“飽食終日,一定將無所事事”在小節(jié)的起始部分,“舉缽。我的考驗是否有效?”在小節(jié)的結尾部分。第一個是否定的設問,第二個是肯定的設問。
在靜坐羅漢中,設問句在小節(jié)的中間部分,“什么是人世間不動聲色的力量?”這句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下面的部分,佐證了“臥薪嘗膽”對于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
此篇散文詩,既是周慶榮“達摩坐禪論道”的哲學隨想錄,也是詩學理想、人文理想浪漫主義的宣言。從文本里那些朝覲虔誠般的語言里,我們可以窺斑見豹。
如過江羅漢里“呵,過江其實是渡?!?。如騎象羅漢里“我說服自己努力壯大,我一旦大起來,大象只是簡單的形式。螞蟻陪伴我,螞蟻也不渺小?!比绯了剂_漢里“沉思是一味良藥。不苦,藥方中只有冥想。”如長眉羅漢里“上一世,我堅持了一生的慈祥。跌宕起伏的世界,我沒能夠悟出開頭和結尾。”等等。
從這些虔誠莊嚴素樸的語言里,我們讀出了苦心孤詣、嘔心瀝血,我相信,詩人在凌晨吸煙的瞬間,有過很多次眺望遠方、凝神沉思,手指被滾燙的煙蒂灼痛的一刻。
這種疼痛,是詩人心神凝鑄詩意的過程,也是一種歷經滄桑世事后的徹悟,它必然飽含著詩人形而上的悲喜,它不僅僅是詩人情感心靈層面的悲喜,更具有一種神性,代表普羅大眾的悲喜,從這個層面而言,這首散文詩具有了范本的意義,無論架構、語言修辭、詩學品格等等。
而且周慶榮散文詩里一貫的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的基因,在這篇散文詩里也有顯著的呈現??梢院敛豢鋸埖卣f,樂觀主義貫穿這篇散文詩的全部,如芭蕉羅漢中“世間炎熱,我為何自顧自地瀟灑”,如布袋羅漢里“歲月如晦,但是我們的雙肩,扛著春暖花開”,如看門羅漢里“門前的土路,向東,通往朝霞。路上,我們將與更多的人相遇?!比绶⒘_漢中“我輕輕撣落時光的灰塵,虎緩步在我身邊”。
這些樂觀主義的詩句,讓人即使身在漆黑的深夜,也能看到螢火的光亮,并生出繼續(xù)前行的信心與勇氣。在商業(yè)化時代,文學式微,在時代大變局的關鍵轉折點,人們的精神心靈層面面臨諸多困境、諸多挑戰(zhàn)、諸多迷茫。周慶榮散文詩中的樂觀主義,從哲學層面給予人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文本里的樂觀主義絕不是膚淺的、一過性的,它是智慧,哲學的思考給予人們心靈層面的燭照。博爾赫斯所言的語言的迷宮,說的是文學的表象,而此篇散文詩蔥蘢的語言體系,勃發(fā)的精神本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它也像一座迷宮,但隨著文本的展開,閱讀漸入佳境,我們便走進一片氣象萬千的曠野,而這片曠野上,還矗立著一座廟宇,廟宇里傳出的梵音,給予我們的心靈暗示、撫慰與啟發(fā),持久回蕩,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