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925年,男女同校還會引起議論,來自廣西的金慧淑,上書黃埔軍校校長和黨代表,要求黃埔軍校招收女生。盡管黃埔軍校的校門始終未向她打開一絲縫隙,但金慧淑可謂黃埔女兵的先驅。
作者:裘偉廷,寧波開放大學。
1925年6月9日,來自廣西、剛從女子法政學堂畢業(yè)的金慧淑,上書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和黨代表廖仲愷,要求黃埔軍校招收女生。在男女同校都會引起議論的時代,要求軍校招收女生,這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盡管黃埔軍校的校門始終未向金慧淑打開一絲縫隙,但黃埔軍校在武漢成立分校以后,終于專門開辦了女生隊。金慧淑可謂黃埔女兵的先驅者。
千里迢迢前往廣州投身革命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是孫中山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的一所新型軍事學校。自1924年黃埔軍校開辦的消息傳出后,各界欣喜不已,他們覺得“中國革命成功相去不甚遠矣”,于是有志男青年踴躍來廣州報考。隨后,大革命時期的革命軍人刊物《中國軍人》刊登了作者洪筠的文章,文章大量介紹了古今中外巾幗英雄的從戎偉績,并且號召中國婦女在革命中不要作壁上觀, 要武裝起來,打倒帝國主義和軍閥。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很大反響,全國許多有志女青年深受鼓舞,紛紛對文章觀點表示贊同和擁護。有些女青年甚至不顧家人的反對,千里迢迢直接來到廣州黃埔軍校,堅決要求報考,金慧淑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
金慧淑是廣西靈川人,是同盟會會員金秉忠的女兒。金秉忠原為晚清廣西知縣,擁有廉潔聲名。金慧淑自幼受父親教誨,理解民眾疾苦,曾親睹父親在國內及東南亞輾轉奔波、從事革命宣傳工作的艱辛。她一直在幫助父親,直到1924年他父親在廣西梧州溘然長逝。金慧淑決意繼承父志,于是細細研讀父親的遺著,尋思革命要義。對于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金慧淑一向嘆服信仰。據稱,1922年孫中山赴廣西時,金慧淑曾任廣西國民黨干事宣傳員,她多天跟隨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出行,得到宋慶齡的教導。后來,金慧淑還進入女子法政學堂學習。
像許多有志從軍的女青年那樣,金慧淑一直緊盯著招錄軍校生簡章上的性別條件,但苦等到黃埔軍校招錄第三期,仍然不見招考女性的消息。有些投考無門的女青年,只得另辟蹊徑,專門派人或親自前來廣州,進行通融。1925年夏天,金慧淑前來廣州,專程拜謁黃埔軍校,雖然為了達到個人的追求和向往,但并非純粹心血來潮,因為她還接受了廣西女界的委托。當時廣西戰(zhàn)亂不止,軍閥到處欺壓、陷害革命黨人,廣西女界忍無可忍,迫切希望進入黃埔軍校,以早日成為革命軍人。思想開放、政治覺悟高的金慧淑,就成為廣西女界的代表。
上書要求黃埔軍校招收女生
金慧淑到廣州后,苦等數月,沒有等到女子可以參軍的消息,遂不得不親往黃埔軍校,投書拜謁。此時正是1925年6月9日,金慧淑以“淑鞠躬”具名,給時任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和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分別寫了一封信。金慧淑前往投書時,幾乎聲淚俱下,向黃埔軍校轉交信件的同時,訴說了自己真摯的革命意愿,以及報考軍校所遇到的種種苦楚。
在這兩封內容相同的信中,金慧淑懇切寫道:黃埔軍校在革命進行過程中責任重大,理應男女共同承擔,那么貴校為何不招女兵呢?招生以來,貴校“業(yè)經三期,未聞有招收女子之事”,是否意味著歧視女子?在中國歷史上,“木蘭從軍,千秋共賞;羅蘭死節(jié),今古同稱”?,F在,“豈以中國二萬萬之女子,概不能從事革命工作耶?男女同校,吾國行之已久,而于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則謂男女不能同學,似于理有不通”。金慧淑進而要求,“下次招生,切望本男女平權之旨意,予以招收壯年女生”。最后金慧淑表示,她志愿成為一名“革命的女軍人”。
在此有必要澄清一件事,金慧淑給廖仲愷和蔣介石上書,在信的末尾署名“淑鞠躬”,后來研究人員誤以為“淑鞠躬”是真名,還有人認為“淑鞠躬”是早于金慧淑上書的另外一位廣西姑娘。實際上,從前后兩封書信內容可看出,兩封信出自同一人之手。這“淑鞠躬”應分開讀作“淑”“鞠躬”,“淑”即是金慧淑的簡稱,“鞠躬”是中國舊式文體信函末常使用的禮儀詞。
盡管金慧淑在信中所列舉的理由,可謂振聾發(fā)聵。但沒想到,信發(fā)出后,遲遲沒有得到蔣介石或廖仲愷的答復。也許,蔣介石和廖仲愷對此要求根本沒當一回事吧。不過更有可能,金慧淑這種言之鑿鑿、有禮有節(jié)的陳請,使人難以糊弄或隨意處置,見面或答復只會徒生尷尬。問題的癥結似乎不在于認識上的分歧,而在于執(zhí)行中的困難。蔣介石和廖仲愷當然清楚,黃埔軍校在目前條件下招收女兵,確實面臨著實際難處。
等不到音信的金慧淑,幾經周折找到當時的女界領袖何香凝,想得到她的幫助,以呼吁黃埔軍校招收女學員。何香凝的丈夫正是時任黃埔軍校的黨代表廖仲愷。她得知事情原委后,深感此事棘手,找不到切實可行的辦法,只得歉意地表示難以說情,并對金慧淑婉言相勸。
金慧淑并不泄氣,毅然徑直來到黃埔軍校所在地長洲島,執(zhí)意拜訪黃埔軍校領導人,但包括蔣介石在內的校領導,始終避而不見。不過,金慧淑來訪的6月中旬這段時間,廣東省楊希閔、劉震寰等部的叛亂如箭在弦,以至于革命政府的存亡都命懸一線,蔣介石正在統(tǒng)兵運籌平叛。軍校正值多事之秋,這也許可以成為金慧淑終未能獲得校長、黨代表等接見的一種解釋。
當時氛圍下女子進軍校有難度
就在金慧淑代表廣西女界,公開呈信黃埔軍校的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一片質疑聲,圍繞著“女子是否該從軍”的問題,各界掀起了一場大爭論。那時的廣州,雖然為革命的中心,但保守勢力仍然根深蒂固。即使在當時革命的陣營里,也涇渭分明地分成兩種力量。
一方是保守的國民黨右派勢力,他們追求的只是一個政權更替的結果,難以割舍傳統(tǒng)的禮法道統(tǒng)。這些人實質上反對男女平等,希望繼續(xù)維持男尊女卑的現狀。當時,這種力量還居于上風,認為女子從軍是“大逆不道”“不守婦道”,對此堅決反對,甚至不惜以惡行予以抵制。比如1926年,當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招收女生之際,國民黨右派分子居然采用下流手段,收買一批妓女組成裸體隊,在武漢三鎮(zhèn)舉行“裸體游行”,并造謠說這些妓女是黃埔軍校女生隊的學生。軍校為此組織宣傳隊,揭穿反動分子阻撓軍校招收女生的企圖。
另一方是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他們堅決維護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主張社會革命與政權革命的統(tǒng)一,在他們看來,平分地權、男女平等、女子解放……一切都是政權革命的催化劑?!吨袊娙恕房橇艘黄伯a黨員李之龍撰寫的《陸軍軍官學校招收女生問題》,反映了他們的意見。文章用充分的理由,論證了招收女生的可行性,對當時保守思想進行了有力批駁。他寫道:“用侮辱男性或侮辱女性的言辭來反對軍校招收女生,這是為我們所不齒的。若是在女子體格上來說,或者是在管理不便上說,那就很值得我們來討論?!?/p>
事實上,即便是當時那些贊成男女平等、思想較開放的人,其中也有一部分堅決反對女子從軍。他們按照舊軍隊里有隨軍妓女的刻板認識,狹隘地認為女子進軍營,只是為了滿足男兵的性欲。比如7月13日,廣州《民國日報》一篇署名“忠言”的文章,以一種為女性鳴不平的口吻,強烈反對女子從軍,很是擔心地喊道:女子從軍“以滿足男子性的要求,這是萬萬不可能的”,并振振有詞地說:“從前中國的軍隊和外國打仗,敵人已開火了。他們都還在芙蓉鄉(xiāng)中抽煙,至今傳為笑話。設不幸而我革命軍中,果然加入一些女同志,則誠恐將來已和敵人接觸時,他們都還在鴛鴦床上酣睡呢?!边@情境是“多么的可怕。愿提倡女同志從軍者三思之”。對此文觀點,李之龍在氣憤之余,撰文回擊:忠言先生發(fā)表了《提倡女同志軍者看》一文,這篇文字實在未有批評的價值,只有錄入“什么話”一欄,讓他自己出丑。
當然,在眾多社會輿論中,也并非沒有支持女子從軍的聲音。比如,金慧淑的愿望就得到了李之龍(中共黨員,曾任黃埔學生軍教導團營黨代表、永豐艦艦長)、楊其綱(中共廣東區(qū)委支部書記)、周逸群(黃埔軍校青年軍人聯合會主任)等人支持。再比如,上述《中國軍人》期刊,就發(fā)表了多篇支持女子從軍的文章。但這樣的呼聲還是非常微弱,總體上來看,當時對于“女子從軍”阻力畢竟還是很強大,這既包括社會上的,也有家庭的,還有國民黨右派分子的阻撓,再加上受各種條件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黃埔軍校要招女生,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黃埔軍校并沒有把招收女生立即變?yōu)楝F實。
愿意做一個軍校的旁聽生
金慧淑見與校領導直接交涉無望,遂以“受廣西女界推舉來粵訪問”的身份,前往黃埔軍校政治部和特別區(qū)黨部拜訪,希望借助軍校內部組織的途徑入校,但依舊沒有得到應允。金慧淑沒有達到目的,只得悻悻而歸?;氐阶∷o軍校政治部和特別區(qū)黨部寫了一封信。
信中說:她早些時候上書蔣校長、廖黨代表,呈請黃埔軍校招收女生,未蒙裁復;7月2日她親臨黃埔趨謁校長又不獲見,現在不得已“隨到政、區(qū)兩黨部”。她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女子已開世界先例,走進革命軍隊;而在革命大潮風起云涌的環(huán)境下,“中國四萬萬人,女子居半,男子從事革命,女子袖手旁觀”,“救
在李之龍看來,這兩個問題自是很容易答復的。關于第一點,我們知道多數女子的體格是柔弱的。但是我們不是討論把所有的女子都招來當軍人,我們是專就某個女子,或某幾個女子而論。如果這個女子或這幾個女子的體格都很強健,或者比好些男子還要強健,那就沒有反對她從軍的理由。關于第二點,我們固已承認按原有的管理方法當然是有些不便,但是我們若是采用一個便當的管理法,那么,將又有什么話說來反對女子要求入軍校呢?不過,李之龍也表示:“若顧慮到目下的事實,我亦無有堅持的意見?!?/p>
在廣州市區(qū)滯留期間,金慧淑不時積極奔走,尋找各種可能的途徑。比如,金慧淑在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幫助下,成功拜訪了蘇聯顧問密投尼羅夫夫人(密投尼羅夫夫妻均是蘇聯顧問)。密投尼羅夫夫人原在俄國一所參謀大學畢業(yè),充任過蘇聯紅軍的黨代表兼師參謀長,在革命戰(zhàn)役中享有盛譽。金慧淑向密投尼羅夫夫人訴說:“中國國民黨的政綱規(guī)定在教育上,女子與男子本應該一律平等,為何軍事教育獨不能平等呢?”金慧淑拜見密投尼羅夫夫人結束時,密投尼羅夫夫人表示須等到她會見了軍校黨代表廖仲愷商妥辦法之后,才能作出一個正式答復。顯而易見,向密投尼羅夫夫人求援依然不成功。
不愧為黃埔女兵的先驅者
一年后,黃埔軍校開始招收女生入學。真正迎來招錄女生的時候,是在黃埔軍校第五期舉辦時。1926年11月,北伐戰(zhàn)爭勢如破竹,革命力量在長江流域獲得了巨大發(fā)展。為了就近培養(yǎng)基層軍官人才,11月底,武漢政府決定,在開辦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同時,招收女生入學。于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招考委員會迅速成立,軍校分校終于招錄了第一批女兵。
當時女生隊初定名額為40人,但該名額迅速被突破。不僅初次報名的女生已達數百名,而且經推薦應考者絡繹不絕。后來,通過黨義、國文、代數、幾何、理化等專業(yè)課的考試,以及嚴格體檢,最后錄取的女性合格者為183人,由湖南學兵團新招的30名女生,也一并入校。1927年初,廣州黃埔軍校第五期政治、炮兵、工兵科三個大隊的學生,奉命由廣州遷移到武漢,與武漢分校招收的政治科兩個大隊合并舉行開學典禮。2月12日開學典禮上,213名身著軍裝的女學員—— 黃埔女兵,終于與男學員一樣接受訓練,那一令人激動時刻,終于到來了。
回憶幾年前,在婦女解放的初潮中,作為先覺者的金慧淑,剪了發(fā),放了足,進了學?!腥四茏龅氖?,她也正在一件件地做;但唯獨從軍成為女兵,唯獨進入軍校進行深造,卻始終是橫亙在她前面的障礙。1925年,金慧淑初來黃埔時意氣風發(fā),但不久卻只能失望地回到家鄉(xiāng)。那么,時隔一年后的1926年,當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招收女生時,為什么在招錄的第一批女兵中并沒有金慧淑?為什么后來報考黃埔軍校的女子中也沒有金慧淑?是金慧淑不知道該信息還是有別的什么原因?不過無論如何,歷史已經可以肯定地說,黃埔造就了中國近代第一代女軍官,而首倡黃埔軍校招收女兵的先驅,則是金慧淑!
參考文獻
[1] 陳宇.《中國軍人》雜志倡導女子從軍前后[N].人民政協(xié)報,2019-8-8.
[2] 于東. 中國女兵涌始黃埔潮[J]. 黃埔,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