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傳偉
特偉(盛特偉)是優(yōu)秀的動畫電影導演和漫畫家,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第一任廠長,他在任期間,曾在開辟中國美術電影的民族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領導美影廠走中國民族民間風格的創(chuàng)作道路方面起了主導的作用。
上海美影廠1957年剛剛成立的初期,特偉作為導演,拍攝出了具有強烈中國風格的《驕傲的將軍》,成為我國動畫片進入國際動畫史冊的具有鮮明民族色彩的里程碑。這部創(chuàng)作出色的影片引起了國際動畫影壇的矚目。緊接著一系列的中國風格的動畫影片,如《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空》《金色的海螺》《孔雀公主》《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誕生了,贏得了國內外一片掌聲。這是美影廠建廠以來第一次創(chuàng)作高峰期。
這些優(yōu)秀作品的誕生,不僅是由于特偉本人領導有方,抓住了好的題材、好的表現(xiàn)形式,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奇特的參謀部――被大家昵稱為“神仙會”。
作為廠長,特偉不僅自己是一位專門家,而且也是一個能夠聽取大家意見的領導者。他有一個習慣,喜歡在休息的時候喝茶聊天。工作如果碰到問題,他就會找一些有關的經驗豐富的人來一起喝喝茶,把碰到的問題交由大家自由發(fā)揮,談各自的解決方法。這樣,在不受拘束的情況下,很容易在自由思考中找到解決方法,問題往往很快迎刃而解。遇到重大創(chuàng)作題材及任務,特偉就召集更多有經驗的人士參加,出謀劃策,集思廣益。久而久之,這個方法逐漸得到廠內大多人的認可,去喝茶的人一定是工作上創(chuàng)作上很有經驗很會動腦筋的人,這就是“神仙會”之名的由來。
人們在喝茶聊天的時候,因為心情放松,思維更為敏捷,見解也比平時通透,腦洞大開,往往能發(fā)出奇想。比起正式會議,顯得不那么嚴肅拘謹,更輕松更活潑更有趣。大家的發(fā)言又會彼此啟發(fā),產生意外的聯(lián)想。特偉正是抓住這一點,有意制造一個易于相互啟發(fā)的思考環(huán)境,以推動大家積極思考,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解決他想解決的問題,比如創(chuàng)作題材的選擇,攝制組主創(chuàng)人員的安排,影片風格樣式的確定,故事的高潮和影片的噱頭的設置等。
“神仙會”的座上客并不固定,而是隨議論的內容來選擇。特偉只找有關人員,人數(shù)有時多有時少,三五人、七八人不等。主要成員有:靳夕、包蕾、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王樹忱、錢家駿、何玉門、持永只仁、章超群、盧怡浩、段孝萱、游湧等。
逐漸地,這種喝茶聊天群策群力的工作方法,成了特偉在對待藝術創(chuàng)作問題和征求工作意見時的一種討論方式。經過一段時間,大家也都習以為常、熟成自然。再后來,這個“神仙會”就成了廠里的藝術委員會,成為專門討論廠里藝術創(chuàng)作的藝術職能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