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界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全國選拔賽擬于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擇期舉行,復賽、半決賽、決賽擬于2023年10月13日至23日在成都舉行。參賽對象:18—36周歲(1987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的中國(含港澳臺地區(qū))聲樂演唱者。比賽將按聲樂(美聲)和聲樂(民族)兩個組別進行。聲樂(美聲)組參賽曲目:(1)選拔賽,共2 首曲目,自選1 首中國作品和1 首外國作品,總曲目凈時長不超過8分鐘,在不影響作品完整性的基礎上可作一定刪減,選手自行確定曲目順序進行比賽。(2)復賽,共2首曲目,自選1 首中國作品和1 首外國作品,總曲目凈時長不超過10 分鐘,選手按下列曲目順序進行比賽。(3)半決賽,共3 首曲目,曲目必須包含3 種不同的語言,自選1 首外國古典作品(貝多芬及其以前的作曲家所創(chuàng)作的歌劇選段,包括清唱劇、康塔塔、彌撒、圣詠等)或外國藝術歌曲,從作曲家蕭友梅、趙元任、青主、任光、應尚能、張寒暉、黃自、劉雪庵、冼星海、賀綠汀、馬思聰、江文也、江定仙、陳田鶴、譚小麟、丁善德、聶耳、黃有棣、夏之秋、陸華柏、林聲翕、黃永熙、桑桐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自選1 首中國作品,自選1 首外國歌劇詠嘆調(diào),總曲目凈時長不超過15 分鐘。(4)決賽,共2 首曲目,自選1首中國歌劇詠嘆調(diào)或21世紀以來創(chuàng)作的中國作品,自選1首外國歌劇詠嘆調(diào),總曲目凈時長不超過12分鐘,選手自行確定曲目順序進行比賽。聲樂(民族)組參賽曲目:(1)選拔賽,共2首曲目,自選1首中國作品(題材不限),自選1首中國民歌或改編民歌,總曲目凈時長不超過6分鐘,其中任何1 首曲目凈時長不超過4 分鐘,可截選。(2)復賽,共2 首曲目,自選1首古曲(清代或清代以前作詞和作曲的作品)或從作曲家蕭友梅、趙元任、青主、任光、應尚能、張寒暉、黃自、劉雪庵、冼星海、賀綠汀、江定仙、陳田鶴、丁善德、聶耳、黃有棣、夏之秋、陸華柏、黃永熙、桑桐(含作曲家改編、編曲或配伴奏的作品)中自選1 首中國作品,自選1 首中國歌曲,總曲目凈時長不超過10 分鐘。(3)半決賽,共3 首曲目,自選1 首為古詩詞譜曲的歌曲,自選1 首中國歌劇選段(含秧歌劇,不含音樂?。?,從中國傳統(tǒng)民歌、改編民歌或戲曲(含曲藝)及戲曲(含曲藝)改編的作品中自選1首,總曲目凈時長不超過15分鐘。(4)決賽,共2首曲目,自選1首2000年(含)以來創(chuàng)作的作品,自選1首中國民族聲樂作品,總曲目凈時長不超過10 分鐘。聲樂比賽注意事項:(1)復賽、半決賽、決賽曲目不得重復;(2)規(guī)定演唱時間的輪次,演唱凈時長高于規(guī)定演唱時間的上限將被叫停,不影響比賽成績;(3)聲樂(美聲)組選拔賽、復賽、半決賽用鋼琴伴奏(參賽選手自帶鋼琴伴奏人員),決賽由交響樂團伴奏(不使用擴聲設備);(4)聲樂(民族)組選拔賽、復賽、半決賽用鋼琴伴奏(參賽選手自帶鋼琴伴奏人員。如有作品涉及其他樂器伴奏,則伴奏人員不超過3人(含選手本人),伴奏人員及樂器自帶,不可使用電聲樂器),決賽由交響樂團伴奏(不使用擴聲設備);(5)聲樂(民族)組自行確定每輪曲目順序進行比賽,演唱語言不限;(6)選手按規(guī)定的曲目比賽,不得缺項。獎勵辦法:(1)比賽設金鐘獎3 至5 名,獎金均為3 萬元,頒發(fā)金鐘獎獎杯、證書;(2)進入復賽、半決賽、決賽將頒發(fā)入圍證書。報送名額、報送方式、樂團及樂譜要求、具體聯(lián)系方式等其他比賽信息請查閱官方網(wǎng)站:http://www.chnmusic.org/xwdt/202301/t20230106_1269503.html。
“巴塞爾國際聲樂比賽(線上)”將于2023 年2 月14 日至5 月15 日在線上舉辦。比賽將向世界各地的參賽者開放。比賽分組:高中生(15 至18 歲)、本科生和研究生(18 至26 歲)、青年藝術家(26 至32 歲)、專業(yè)人士(33 歲及以上)。音樂劇組:15 歲以下,16 至19 歲,20 至26 歲,27至35 歲)。獲獎者的表演視頻將被公開播放。每輪比賽的表演視頻都將上傳至“油管”(YouTube)。視頻錄制要求:初賽,所有類別的曲目均可自由選擇,時長不超過6 分鐘;決賽,高中生時長不超過8 分鐘,本科生和研究生時長不超過10 分鐘,青年藝術家時長不超過10 分鐘,專業(yè)人士時長不超過12 分鐘,音樂劇組時長不超過8 分鐘。錄制視頻時,參賽者必須面向前方,半身或全身出鏡,伴奏者也應出現(xiàn)在視頻中。提交申請后,不再允許重新上傳或更改視頻,未經(jīng)說明,不得刪除視頻。如果在網(wǎng)絡申請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請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申請表。報名費用:預賽,普通參賽者需繳納10000 日元;以往參賽者需繳納9000 日元;二次提交比賽申請和只有同為音樂類別的可以一起申請,提交申請需支付16000日元。決賽:高中生13000 日元、本科生和研究生14000 日元、青年藝術家14000 日元、專業(yè)人士15000日元、音樂組劇13000 日元。參賽曲目要求:(1)清唱??;(2)創(chuàng)作歌曲;(3)歌劇詠嘆調(diào);(4)輕歌劇。本次比賽的評委會將由陳其蓮、羅爾夫·羅梅、列昂尼德·馬西莫夫、齊格弗里德·斯扎博、福田修子、木村優(yōu)樹等專家教授組成。參賽首輪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 年2 月14 日,初賽成績公布時間為2023 年3 月20 日,決賽視頻提交截止日期為2023年4 月10 日;決賽結(jié)果公布時間為2023 年5 月15 日。獎項設置:大獎,300000 日元;最佳歌劇獎,100000 日元;最佳歌曲獎,70000 日元;最佳演唱獎,50000 日元;最佳音樂劇獎,50000 日元;伴奏獎(38 歲以下),30000 日元。每個組別的第一至第三名獲獎者都將獲得獎金和證書。其他詳情請關注網(wǎng)站。電話:+81-(0)70-4105-6086;郵箱:baselvocalconcours@gmail.com;網(wǎng)址:https://www.musicalchairs.info/competitions/3184。
“第三屆‘Musica Goritiensis’國際音樂比賽”將于2023 年3 月27 日在意大利戈里齊亞舉行。比賽將面向全世界30 歲及以下的所有青年歌唱家。比賽分組及規(guī)則:2006年及以后出生的,演唱時長不超過6 分鐘,演唱一首16 至18 世紀的藝術歌曲或詠嘆調(diào)、一首自選作品;2004 至2005年出生的,演唱時長不超過9 分鐘,演唱一首16 至18 世紀的藝術歌曲或詠嘆調(diào)、一首古典主義時期作品、一首自選作品;2002 至2003 年出生的,演唱時長不超過20 分鐘,演唱一首古典主義時期作品、一首19 世紀藝術歌曲、一首自選歌劇詠嘆調(diào)、一首自選作品。1999 至2001 年出生的,演唱時長不超過30 分鐘。該類別分為兩輪:初賽,一首17 至18世紀藝術歌曲或詠嘆調(diào),一首19 世紀藝術歌曲;決賽,一首20 或21 世紀藝術歌曲,一首清唱劇、彌撒或康塔塔中的詠嘆調(diào),一首自選歌劇詠嘆調(diào)。其他詳情請關注網(wǎng)站。郵箱:info@musicagoritiensis.eu;網(wǎng)址:https://www.musicagoritiensis.eu/competition_slo/。
“美國‘Protégé’國際聲樂比賽”將于2023 年6 月在線上舉辦。請于6 月10 日前提交申請材料,包括填寫完整的在線申請表、“油管”(YouTube)鏈接參賽視頻,個人藝術經(jīng)歷,以及用于賽事宣傳的單人照片。參賽者可從歌劇詠嘆調(diào)、古典曲目(巴洛克、古典、浪漫或當代)、民間/傳統(tǒng)、百老匯/音樂劇/爵士樂中選擇演唱某類作品一首、兩首或三首,不接受流行曲目,提交后不得更改。獲獎名單將于6 月30 日在美國“Protégé”網(wǎng)站上公布。獲勝者將被邀請在卡內(nèi)基音樂廳演出,時間待定。根據(jù)評委會的建議,將頒發(fā)“最受評委喜愛獎”“杰出獎”,以及其他特別獎。其他詳情請關注網(wǎng)站。電話:(646) 660-5805;郵箱:info@americanprotege.com;網(wǎng)址:https://americanprotege.com/vocal/。
(李嘉慧編譯)
王黎光主編
“中國聲樂藝術理論建設叢書”以理論梳理、資源搶救、體系建設為總方向,依靠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建立中國聲樂藝術理論體系。從歷史淵源、文化傳承、藝術實踐、理論依據(jù)四個維度厘清中國聲樂藝術的發(fā)展脈絡,建立系統(tǒng)的中國聲樂藝術理論體系與獨具特色的中國聲樂藝術人才教育培養(yǎng)模式。叢書第一期包括《傳承·創(chuàng)新·建構—中國聲樂開拓者的教學理論與經(jīng)驗》《中國古代聲樂文獻綜錄》《中國聲樂研究文獻導讀·總論篇》《中國聲樂研究文獻導讀·教學篇》《中國聲樂研究文獻導讀·技法篇》,第二期包括《中國聲樂研究文獻導讀·“土洋之爭”篇》。該叢書于2021年12月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
人民音樂出版社與中國音樂學院聯(lián)手打造的“中國聲樂藝術理論建設叢書”,是對大型音樂典籍類圖書出版的積極探索,是對中國音樂文化和中國音樂理論體系的具象構建,更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履行宣傳思想戰(zhàn)線使命任務的深入實踐。這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音樂出版社弘揚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音樂文化、提升原創(chuàng)音樂文化能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使命擔當。
購書可撥打人民音樂出版社讀者服務部電話(010)58110591咨詢,登錄人民音樂出版社天貓旗艦店或京東商城均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