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講的是越王勾踐兵敗吳王后,假裝投降,在吳國飽受屈辱,最終獲得吳王信任,被放回越國。回國后勵精圖治,最終打敗了吳國的故事。
原文
吳既赦①越,越王勾踐反②國,乃苦身焦思③,置膽于坐④,坐臥即仰膽,飲食⑤亦嘗膽也。曰:“女⑥忘會稽之恥⑦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⑧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選自漢代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注釋
①赦:免除或減輕刑罰。②反:通“返”,返回。③苦身焦思:絞盡腦汁地思考。④坐:通“座”,座位。⑤飲食:吃飯喝水。⑥女:通“汝”,你。⑦會稽之恥:指的是越王帶領(lǐng)殘軍退守會稽山,被吳王夫差包圍之事。⑧振:通“賑”,救濟。
譯文
吳王已經(jīng)赦免越王勾踐,讓他返回了越國,勾踐每天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復(fù)國),還把一個苦膽掛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覺之前,都要仰起頭嘗嘗苦膽的滋味,吃飯喝水之前也要先嘗嘗苦膽。他常常對自己說:“你難道已經(jīng)忘記了在會稽山上所受的恥辱了么?”他親自到田間種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織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頓飯里幾乎沒有肉菜,穿的衣服沒有鮮艷的顏色。他降低身份禮遇賢能的人,對賓客厚禮相贈,救濟貧困的人,哀悼死難的人,和百姓們一同勞苦工作。
背景介紹
公元前497年,吳國和越國交戰(zhàn),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到會稽山。吳王夫差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勾踐無奈,只好派大臣文種帶著大量禮物向夫差求和。起初,夫差沒有同意。直到將絕世美女西施送給夫差,夫差才同意了求和。勾踐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墳?zāi)购宛B(yǎng)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夫差生病,勾踐盡心照料。夫差認(rèn)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于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了越國。
我知意
“食不加肉,衣不重采”的“食”不指糧食,“衣”也不指衣服。在這里“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把名詞當(dāng)作動詞來用的方法,在古文中是常見的。
我積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fù),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清·蒲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