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yè)正處在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但在其整體現代化發(fā)展階段中呈現出較高的復雜性,這便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難度,而分階段結算的有效實施則能夠在提升工程效率的同時充分保障工程效益。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現階段我國部分企業(yè)并沒有意識到分階段結算的實際作用,這便影響了其工程管理的效果,基于此,有必要對其展開更為深層次的探討。
一、工程管理中應用分階段結算的意義
(一)明確具體問題
針對工程管理而言,合理使用分階段結算的方式,既能夠第一時間對相應的結算造價進行明確,還能夠更加直觀明確地展現出當前工程管理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從建設方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分析,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針對分階段結算成果展開對比分析工作,進而充分了解工程的實際造價水平,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應該結合相關工程結算依據性資料了解當前管理中的不足。分階段結算可以充分展現出成本核算的實際情況,同時還能夠在實踐工作中集中展現出成本核算的相關情況,幫助工作人員及時有效地了解具體問題,進而采取妥善的措施進行處理,這樣便能夠有效減少在竣工之后出現的相互扯皮的問題,降低工程損失。
(二)提升投資效益
分階段結算可以幫助相關企業(yè)更加高效地開展投資核對工作,這樣便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企業(yè)資金利用效率,還可以使施工企業(yè)能夠第一時間對資金進行回收,高質量落實相應的成本核算工作。在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各個工程企業(yè)較之以往開始逐漸提升其在基建投資、資金撥付以及資金計劃等方面的相關要求,并科學合理地制定相關建設投資計劃,以有效減少企業(yè)建貸利息,未來工程管理的進一步發(fā)展勢必要積極探究如何能夠提升資金效益。
(三)保障工程效率
在工程管理過程中,合理使用分階段結算的方式能夠有效為工程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第一時間展現出項目本身所具有的實際效益,明確具體的施工質量、進度以及綜合效益等,這樣便能夠為后續(xù)工程項目更加科學地實現資源調配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二、分階段結算在工程管理中的實踐應用——以某建筑工程為例
(一)案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為一個保障性的住房項目,其規(guī)模相對較大,科研投資估算在22億元左右,利息大概為2.5億元,在總數額中有著11%的占比。本項目所使用的為BT模式,其建設時間為3年,主要是使用企業(yè)當前所擁有的資金以及銀行貸款展開建設工作,在正式完成竣工驗收之后便可以交給政府進行回購。本建筑工程投資較大,在投資總額中,銀行貸款利息本身比重較大,與此同時其還有著過長的建設期,在實際建設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單位工程,包括基坑支護工程等。針對上述單位工程展開分階段結算主要指的是在單位工程竣工驗收完成之后便即刻進行結算,這樣便能夠使業(yè)主可以針對目前的投資狀況展開更加全面詳細的了解和認識,進而針對銀行貸款計劃展開實時動態(tài)的調整工作,以提升資金利用效益。從材料價格市場波動調整的實際情況來看,項目最早實施于2013年,招標控制價有著相對較高的材料價格,而在不斷實施的過程中鋼筋的價格較之以往有了明顯的降低,造價人員立足于施工的具體狀況動態(tài)地調整鋼筋的造價,降低本項目造價約2000萬元。與此同時,在實際實施項目階段,造價人員能夠充分考慮項目所產生的設計變更以及簽證,并充分結合在施工階段工程量所呈現出的實際變化針對項目的具體造價展開相應的調整工作,這便使得該項目能夠達到提前實現整體結算的效果,在極大程度上減少了其同施工單位之間的矛盾,能夠高效落實對于審核質量以及工程造價的控制工作,使得政府部門能夠實現按時回購,以有效節(jié)省銀行貸款利息,最終達到減少工程成本投入的效果。
(二)基本要求
1.指導原則
在分階段計算計價時應當嚴格遵循相關原則,在規(guī)定時間范圍內落實好相應的工程價款結算編審工作,與此同時,分階段結算計價需要能夠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并圍繞著相關法律法規(guī)開展工作,立足于當前工程的施工進度、工藝、材料使用等多方面內容,針對工程造價控制節(jié)點進行明確,按照規(guī)則完成相關文件的編審工作。分階段結算計價的進行需要能夠做到將合同總造價和階段結算價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要保障分階段工程價款的科學性,促使其能夠助力建筑施工的持續(xù)平穩(wěn)進行,還應當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對合同總造價目標的重視,使其能夠充分同合同總造價控制的具體需求相適應,進而科學落實成本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促進投資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2.計量要求
分階段結算的實施需要在合同約定節(jié)點劃分的基礎上完成工程計量工作,針對工程量的計算需要切實符合相關規(guī)則和規(guī)范。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展開工程計量,需要根據承包人的工程量進行合理計算。相關工作人員在計量工作階段需要全方位收集其在變更、圖紙、施工規(guī)范以及施工合同等方面所涉及的技術文件。當處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時,一旦面臨著清單中由于存在設計變更以及漏項等問題所造成的工程量增減現象,便需要嚴格根據承包人自身所完成的具體工程量展開相應的計算工作。在因為承包人自身原因所導致的設計變更以及工程返工的情況下,發(fā)包人不予計量,其后果由承包人自己承擔。若發(fā)包人所核實的最終計量結果并沒有得到承包人的認可,則需要由承包人向發(fā)包人詳細說明事實情況及細節(jié)內容,接下來便需要積極聯合承發(fā)包雙方根據合同約定要求對其重新展開核對工作,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以及確認。除此以外,承發(fā)包雙方還需要從合同中所規(guī)定的具體時限出發(fā)針對分階段結算的實現進行合理計量。
(三)應用要點
1.合理收集結算資料
為了充分確保其結算編制內容能夠滿足相關要求,推動結算審核工作的高質量開展,盡量化解審核階段所面臨的各種局限性和矛盾,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加大力度開展結算資料的收集工作,具體來看應當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應當收集整理好工程承發(fā)包合同,在此基礎上高效完成結算編制工作,以提升其科學性和有效性,這主要是因為其關系到工程項目的風險分攤、價款計算等多方面情況,與此同時,在結算中會對何種費用項目進行計算、計入以及調整,均要將該資料作為參考依據。其次,應當廣泛收集原預算、合同價以及投標預算等資料,完整的數據信息能夠對后續(xù)工作進行合理調整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工作人員需要加大力度開展對于監(jiān)理工程師指令、變更通知單等的收集工作,并確保其都已經完成了審核并批準。除此以外,相關工作人員還應當結合現有條件妥善整理好施工記錄、組織設計、施工現場照片和施工記錄等資料,以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2.及時處理變更簽證
除了要合理收集結算材料以外,相關工作人員還應當針對變更簽證展開及時有效的處理工作,針對工程變更以及現場簽證制定相應的臺賬,同時還要根據每月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匯總并向上匯報。若是其上報的時間沒有維持在要求范圍之內,或者是沒有對現場簽證以及設計變更進行上報,那么業(yè)主便不需要對該部分費用進行計量支付。應當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設計變更所具有的簽發(fā)原則和相關注意要點,及時針對設計變更以及簽證出現的具體原因進行分析,進而對責任進行追究。
三、結 語
綜上所述,分階段結算是落實工程管理的重要途徑,對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以及工程建設效率的進一步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研究人員應當加強對該方面的重視,實踐中探索分階段結算的策略和優(yōu)化方法,進而為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來看,工作人員需要針對各方面資料開展全面的整理工作,以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與此同時還應當針對變更簽證展開及時有效的處理,并且要在集中統(tǒng)一的標準下落實工程量的核算工作,這樣便可以從各個環(huán)節(jié)著手提高工程管理的實際效果。
文博小知識
蘇 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文學家、詞人、詩人,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書畫代表作品有《杜甫榿木詩》《黃州寒食帖》《前赤壁賦》《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他和父親蘇洵、弟蘇轍被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在文學上,蘇軾的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chuàng)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他的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書法上,蘇軾居“蘇黃米蔡”宋四大家之首,他不僅具有個性鮮明的書法風格,對后世的書法批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在書法理論上也有重大貢獻,更重要的是他倡導出一代尚意之風,注重自我精神的體現和情感的宣泄,追求一種高度自由化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開創(chuàng)了“宋人尚意”的新風。
(來源:中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