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合
中國美術門類分為三大畫種:國畫、油畫、版畫??梢姲娈嫼蛧嫛⒂彤嬕粯佑兄e足輕重的地位。1953年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第一屆理事會,從選舉機構理事名單中可以看出,一半以上藝術家都是木刻版畫家,20世紀90年代以前各省美協(xié)主席大部分也都從事過木刻版畫。版畫非板畫也,是用刻刀或用酸性液體腐蝕等手段在木板、銅板、鋅板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后拓印出來的圖畫,有限制地拓印多份不影響其藝術價值的原作稱為版畫。版畫無論是在歐洲、日本還是在中國,都具有獨立的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很多國家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均有收藏、出版。中國原創(chuàng)版畫不但在中國乃至世界美術史上擁有很高的地位,也為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銅版畫起源于歐洲,距今已有超過600年歷史,像凡·高、倫勃朗、畢加索、米勒、馬奈、莫奈、蒙克、達·芬奇、丟勒等,這些偉大的藝術家不單是油畫家,同樣也是版畫家,都創(chuàng)作有自己的版畫作品。
古代版畫起源于中國,中國版畫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文化,隨著歲月的變遷,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自1931年起,由魯迅先生倡導,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開始有了我國近代的版畫創(chuàng)作。從新興木刻到現(xiàn)在經過了將近百年的發(fā)展歷程,無數(shù)優(yōu)秀的版畫藝術家辛勤努力,創(chuàng)作出數(shù)不勝數(shù)的經典藝術作品,也舉辦過無數(shù)次各種類型版畫展覽和國際版畫交流活動,出版過各種形式的版畫畫冊、刊物,也開辦過不同規(guī)模的版畫訓練班、木刻函授班。
隨著時間推進,進入21世紀,中國版畫有衰退的跡象,由于很多人對版畫沒有足夠的了解,一度被大家誤認為版畫是小眾藝術門類,精心創(chuàng)作卻得不到經濟價值需求,導致很多版畫家轉行。其實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多,現(xiàn)在雖說很多美院設立了版畫系,但是版畫教育缺乏明確的藝術指導與精神向導,原創(chuàng)版畫藝術與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記載分不開,中國可以學習西方,但中國特色靈魂風格不能西方化。如果一味抄襲西方,將會走上不歸路,這無疑會對中國版畫藝術造成重創(chuàng)。
西方版畫的發(fā)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倫勃朗時期歐洲版畫藝術市場已經形成,他晚年生活困難,油畫賣不出去,家產都被拍賣,只有他的版畫還有人定制,但賣價并不是很高,直到1860年開始版畫原作運動,注重藝術家的原作性和大眾收藏版畫的普及教育,版畫市場才逐漸復蘇。
原創(chuàng)版畫可以說是中國美術的靈魂,老一輩版畫藝術家很多都離我們而去,但是每一位大師用心血和生命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都是最鮮活、最富有感染力的藝術瑰寶,現(xiàn)在版畫愛好者和收藏版畫的藏家也越來越多,版畫也必然會成為21世紀20年代最熱門的藝術收藏門類,中國原創(chuàng)版畫也一定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追捧。那么我們又該如何選擇有收藏價值的藝術作品呢?
作為一名版畫愛好者,首先我們要了解中國當代版畫的發(fā)展史,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是新興版畫的成長時期,從1938年“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xié)會”,到1942年“中國木刻研究會”,新興版畫走過艱苦的歷程取得輝煌的成果。
歷史在不停地前進,版畫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發(fā)展,版畫藏家有機會可以購買一套《中國版畫年鑒》看一看,里面記載有幾十年的版畫史料,還記載有1980年中國版畫家協(xié)會成立情況和第一屆代表大會選舉所產生的領導機構名單、全國各省版畫藝術家,還有第二、第三屆換屆選舉動態(tài)和代表大會召開情況,以及各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覽詳情。
我們不但要了解版畫發(fā)展歷史,還要熟悉那個時期優(yōu)秀的版畫藝術家,經過聲勢浩大的木刻運動,很多版畫家都在戰(zhàn)爭洪爐中經受過磨煉,在思想上、藝術上愈來愈成熟,這時期的版畫在形式風格上也有很大變化,逐漸去西化,代之以明朗樸實的中國作風。民族化與個性化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藝術風格,在國內外贏得高度評價。版畫家個人的藝術風格也在逐漸形成,像解放區(qū)的古元、力群、王琦、彥涵、羅工柳、焦心河、馬達、胡一川、江豐、沃渣、張望、陳鐵耕、劉峴等,國統(tǒng)區(qū)的李樺、黃新波、野夫、張漾兮、荒煙、朱嗚岡、黃永玉、盧鴻基、梁永泰等,他們的作品都以顯著的個性色彩獨步于版畫界。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文藝方針政策指引下,客觀形勢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版畫迎來了全國版畫創(chuàng)作的新的繁榮時期,很多優(yōu)秀的版畫作品開始在國內外頻繁展出,在國際藝術展中得到很高的贊譽,成績可喜!也出現(xiàn)很多代表性地方學派,像以李少言、牛文、豐中鐵、李煥民、徐匡、林軍、吳凡等為代表的四川黑白版畫,以晁楣、張禎麒、杜鴻年、郝伯義、張作良等為代表的黑龍江北大荒的油印套色版畫,以吳俊發(fā)、黃丕謨、朱琴葆、楊明義等為代表的江蘇水印版畫,此外還有以趙延年、趙宗藻、張懷江、張漾兮等為代表的浙江版畫,陜西、安徽、廣東、上海、北京、山西、河南、河北、貴州等地的版畫也都以不同的地方特色豐富了版畫創(chuàng)作的面貌。
版畫收藏并不是那么簡單,我遇到很多版畫收藏新手,由于對版畫不懂,見到便宜版畫就買,最后買了一堆復制印刷品。收藏版畫寧要鳳梨一個,不要爛杏一筐!不能盲目收藏,一定要搞清楚仿印版畫和原創(chuàng)版畫的區(qū)別,原創(chuàng)版畫制作數(shù)量、藝術水準及拓印效果。拓印數(shù)量的多少決定著作品的藝術價值,每一幅好的版畫作品都跟藝術家的地位、聲譽、創(chuàng)作內容、年代、背景有關系,一般原創(chuàng)版畫都是由版畫家刻繪、親自拓印完成。20世紀60年代版畫步入規(guī)范,拓印的每幅版畫作品都有版畫家親筆簽名、日期、作品名字、版次。拓制版畫版次標準使用百分數(shù)標注,如標注6/10,就是一共拓制10張,這為其中第6張,畫家標注A/P,指的是Artist Proof、這兩個英文單詞,指在限量之前,藝術家自己預留的版本,是拓印質量最好、畫家最滿意的作品,版畫家不是他的所有作品收藏價值都一樣,代表作品才更具有藝術收藏價值。
現(xiàn)在市場上版畫印刷復制品很多,魚龍混雜,入手一定要小心謹慎。收藏版畫前首先判斷是不是原版原拓,非原版原拓就失去了收藏的意義,然后考慮版畫是哪位藝術家作品,同樣一個版畫家的作品,年代、創(chuàng)作內容、版次不同,價值也是不一樣的,像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作的版畫作品,藝術收藏價值都很高,還有作品是否被國家博物館、美術館等收藏,也決定了版畫的價值。版畫作品越古老,審美感越強,世存量越少,就越珍貴。還要考慮版畫簽名,藝術家的親筆簽名是版畫增值的重要內容。早期版畫有的簽名不是很規(guī)范,還有沒簽名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因為特殊年代因素出現(xiàn)很多佚名版畫,遇到這些作品,必須考慮原版原拓的真實性和作品出處,有出版物更好。版畫真?zhèn)舞b別其實并不難,原版拓印版畫,背面會有光亮的拓痕和印跡,機器印刷則沒有。最后建議版畫藏家一定要選擇藝術家的代表作品,未來增值潛力更大,收藏價值更高。正確地選擇收藏,相信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版畫藝術的魅力,一定會讓你的生活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