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娟
河南夏邑縣婦幼保健院婦產(chǎn)科 夏邑 476400
子宮肌瘤是來源于子宮肌層平滑肌細胞的良性腫瘤,多發(fā)生于育齡期女性,是由卵巢功能、激素代謝、正常肌層的細胞突變,以及局部生長因子間的相互作用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2]。子宮肌瘤易引起宮腔變形,妨礙孕囊著床,并可誘導輸卵管粘連,進而造成不孕及流產(chǎn),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3]。臨床對育齡期子宮肌瘤患者常采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laproscopic myomectomy,LM)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4]。但術后仍有部分婦女在一定時期內無法妊娠?;诖?本研究探討影響有妊娠意愿的LM后育齡期婦女妊娠的相關因素,為臨床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提高其妊娠率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收集2019-01—2021-01我院收治的有妊娠意愿且LM術后2 a內成功妊娠的31例育齡期婦女為妊娠組,收集同時期有妊娠意但LM術后2 a內未能成功妊娠的育齡期婦女為未妊娠組(45例)。均符合《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5]中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和LM的指征,并由同一醫(yī)療團隊順利完成LM。入選者均有妊娠意愿,臨床資料完整。無盆腔炎、卵巢腫瘤、輸卵管堵塞、配偶精子異常等其他原因影響妊娠者。所有婦女均于LM術后 2 a內定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丹東東方醫(yī)療電子有限公司,型號:PHOENIX 6000)檢查妊娠情況。
1.2方法設計基線資料調查表,收集76例婦女的年齡、高血壓史(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糖尿病史(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 mmol/L)、宮腔形態(tài)(正常、異常)、肌瘤數(shù)量、肌瘤最大徑、肌瘤類型(黏膜下、漿膜下或肌壁間)。
2.1單因素分析有妊娠意愿LM術后育齡期婦女的妊娠情況不受年齡、高血壓史、糖尿病史的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宮腔形態(tài)、肌瘤數(shù)量、肌瘤最大徑、肌瘤類型等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育齡期子宮肌瘤患者剔除術后妊娠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2.2多因素分析以育齡期LM術后婦女的妊娠情況為因變量,未妊娠賦值為“1”,妊娠賦值為“0”。將表1中差異有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賦值見表2。經(jīng)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宮腔形態(tài)異常、肌瘤數(shù)量較多、肌瘤最大徑較大,以及肌瘤類型(黏膜下、肌壁間)均為有妊娠意愿LM術后育齡期婦女未妊娠的影響因素(OR>1,P<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說明
表3 育齡期子宮肌瘤患者剔除術后妊娠影響因素多因素分析
目前,對有手術適應證且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宮肌瘤患者,LM術已成為主要的治療手段[6]。但LM術后育齡期患者的妊娠能力受多種因素影響[7]。本研究經(jīng)單因素及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宮腔形態(tài)異常、肌瘤數(shù)量較多、肌瘤較大,以及肌瘤位于黏膜下或肌壁間,均為有妊娠意愿LM術后育齡期婦女未妊娠的影響因素。分析原因在于:(1)子宮發(fā)育不良、縱隔子宮等異常宮腔形態(tài),易阻礙受精卵著床,影響受孕。而LM術會加重子宮形態(tài)異常程度,增加不孕發(fā)生風險。臨床需盡早采用激素類藥物治療,促進子宮發(fā)育?;虿捎檬中g方法矯正子宮形態(tài),以增加患者的受孕率[8-9]。(2)肌瘤數(shù)量較多易造成子宮腔變形,阻礙精子上行,影響受精卵形成與著床,降低患者LM術后妊娠率。此外,在對多發(fā)肌瘤逐個剔除時,因宮腔內的手術創(chuàng)面較大,亦可增加術后宮腔粘連風險,降低LM術后妊娠率[10]。故術中需應用優(yōu)質的縫線及縫合技巧處理創(chuàng)面,術后給予防止宮腔粘連的中西藥制劑,以提升LM術后婦女的妊娠率[11]。(3)肌瘤直徑較大易增加宮腔扭曲程度,且子宮手術創(chuàng)面更大,不利于術后子宮恢復,影響受精卵著床及胎兒正常發(fā)育,降低術后妊娠率。故對子宮肌瘤患者需盡早診治,避免肌瘤增大后,提高手術難度,影響患者妊娠成功率。(4)子宮黏膜下及肌壁間組織的結構較為復雜,LM術后子宮瘢痕與子宮內膜距離較近,易引發(fā)子宮肌層不規(guī)則收縮,增加不規(guī)則出血、子宮內膜炎等并發(fā)癥,影響妊娠。故在深部肌壁間肌瘤剔除后,應盡量分層縫合,有效恢復漿肌層完整性[7,12]。術后囑患者保持會陰清潔,預防發(fā)生感染,提高妊娠率。
根據(jù)相關文獻報道[13-14],年齡是否為影響LM術后妊娠的危險因素尚存在爭議。本研究結果雖然顯示其不是影響因素之一,可能因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少、隨訪時間較短,以及缺乏妊娠方式和結局等分組設計等局限性,導致結果存在偏倚。因此,不能輕易否定年齡是影響妊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術后特別是年齡偏大的患者,若有妊娠意愿,應建議其妊娠時間不應推遲太久。
綜上所述,宮腔形態(tài)異常、肌瘤數(shù)量較多、肌瘤較大及肌瘤位于黏膜下或肌壁間,均為有妊娠意愿LM術后育齡期婦女未妊娠的影響因素。對存在影響受精卵運輸及卵巢拾卵功能等相關危險因素的婦女,應及時予以針對性關注和干預,必要時可通過輔助受孕方式提高術后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