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菲
【摘? 要】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引導學生端正人生理想、人生理念,結合生命教育來讓學生品味生命,認知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理念是歷史教學的重要指導。本文基于教學實踐,分析生命教育理念內(nèi)涵,簡要闡述初中歷史生命教育理念滲透價值,從提升生命認知、構建生命活動、營造生命氛圍等角度討論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生命教育理念;教學;滲透
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宣傳生命所帶來的幸福與自由,是一種生命化的自然教育。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生命教育,引導學生來進行生命健康教育,從而讓學生走近歷史,明確歷史的意義,從生命的含義入手,科學地引導學生來進行歷史教學,讓學生明確生命的真諦,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增強自身的歷史責任感,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養(yǎng)成良好的心態(tài),提升學生的生命價值。良好的生命意識,可以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從而使學生在遭受挫折時能夠更好地調(diào)整自身的心態(tài),擁有更加強大的心臟去面臨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困難,最終在挫折之中養(yǎng)成更加健全的人格,為社會主義建設增添力量。
一、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是指對人的終極關懷的教育理念,是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zhì)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一種符合人性全面觀察生命多層面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滲透,能夠更好地啟發(fā)青少年,明確生命的意義,積極地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并且由教師來引導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提高生命的價值,讓青少年尊重他人的生命,熱愛他人的生命。與此同時,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終極追求,是讓學生明確生命是值得被尊重的,不僅是自己的生命,還是他人的生命,都應當受到保護,和諧地在一起,共同發(fā)展,關懷生命。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生命教育理念滲透意義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部分學生無法將自身視野注入到歷史課堂之中,感覺歷史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有些枯燥,這時生命教育理念的融合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明確歷史教育的意義,讓學生將自身的視野投入到歷史教育課程之中,使得學生明確人生的真諦和歷史教育的意義。首先來講,生命教育的融入,能夠為歷史教育提供相對豐富的生命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有興趣投入到歷史教育之中,從而提升歷史教育的新鮮感,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充足的熱情來進行歷史課堂學習,進而提升歷史課堂積極性,推進興趣課堂的開展。與此同時,對于教師來說,生命教育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更好地展示自身,用自身的故事來宣講生命教育的意義,使得學生能夠切身地感受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從而提升生命教育的教育效率,加強歷史教育課堂的教育成果,推動歷史課堂的進程。其次,對于學生而言,生命教育的滲透能夠使得相對枯燥的歷史課堂煥然一新,結合生命故事來進行歷史課堂的學習,從而調(diào)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之中,分享自身的小故事,來配合生命教育課堂的進行,進而推動課堂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在學生視角下,生命教育的融入,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教育的人文關懷,讓學生明確自身的未來發(fā)展目標,在生命教育的傳承下,健全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提升學生的生命價值,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有限性與無限性,開始重視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歷史教育的真諦,進而提升歷史教育的教學性,增強歷史教育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對于學校而言,生命教育的推崇,能夠使得初中歷史教育能夠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教育特性,推動初中歷史課堂教育的進程,進而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教育上,能夠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歷史課堂教育的教學效率,使得初中歷史課堂能夠更好地按照預期設想來進行教學。與此同時,對于學校來說,初中歷史課堂教育的生命教育開展,能夠使得學生更加愛護自身的生命,讓學生更加尊重自己的生命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提升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意識到自身的生命價值,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認知自身的生命,推動生命健康教育的進程。
三、生命教育理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措施
(一)運用歷史知識,提升生命認知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生命教育來提高歷史教育進程的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強學生與生命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明確生命教育對于學生的優(yōu)點,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生命教育的認知,養(yǎng)成尊重自我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的良好生命觀,增強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從而拉近與生命真知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積極地利用歷史知識來倡導學生去認知生命,提高生命價值,讓學生去明確生命的真諦,從而養(yǎng)成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良好習慣,推動生命健康教育的進程。因此,在當前的初中歷史教育過程中,應當加強與生命教育之間的關聯(lián),提高學生對于生命的認知,進而達成學生與生命教育之間的共鳴,推動生命教育課堂的進程。首先,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將學生當做教育的主體,綜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靈活地運用歷史知識去引導學生認知生命,感知生命,從而增強學生與生命教育之間的關聯(lián),讓學生明確生命是寶貴的,要學會尊重生命。例如,教師可以引入生命教育的歷史概念,如生命教育最初是由美國人杰伊唐納沃于1968年正式提出并付諸實踐,隨后傳至世界各國,生命教育的起源有著淵遠的社會歷史根源,至20世紀90年代,生命教育傳入了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并取得了顯著成果,隨后生命教育逐步成為中國大陸教育界的重要話題,全世界的人們也逐漸關注到重視生命、熱愛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話題,生命教育的進程也體現(xiàn)了教育進程的發(fā)展。與此同時,生命教育的開展,對于我國的教育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本體現(xiàn)在教育過程中,學生能夠正確地認知生命的價值,開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得學生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同學和諧共學,促進課堂流程的進行。
(二)進行現(xiàn)身說法,構建生命活動
在初中歷史教育課堂中,生命教育的滲透應當結合歷史事實進行傳遞,深刻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利用現(xiàn)身說法的方式,加深學生的整體印象,使得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加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與此同時,在初中教育課堂上,結合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應當更加著重對生命教育的宣傳,讓學生明確生命教育對于自身的作用,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習慣,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生命的認知,讓學生主動去通過自身的故事為同學進行現(xiàn)身說法,使得學生能夠明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首先,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明確生命的價值,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能夠更好地通過生命知識來知曉生命理念,從而加深學生對于生命教育的影響,進而積極主動地通過自身事件的分享,加深學生的生命印象,提升學生的整體生命認知水平。與此同時,對于學生來說,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生命教育的滲透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命教育的真諦,能夠吸引學生來投入到生命健康教育之中,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初中歷史課堂中,通過自身的故事來明示同學認知生命,熱愛生命。例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來分享自身的故事,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故事,設身處地地影響其他同學,讓其他同學能夠通過該名學生的故事明確生命是寶貴的,要尊重生命,熱愛生命,認識生命,從而在往后的生活中能夠擁有更加仁愛的性格去對待整個生活,擁有更加堅實的心靈去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并且在挫折與困難中能夠明確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堅實自身的心靈。與此同時,現(xiàn)身說法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增強自身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推動初中歷史課堂的進程,加強與歷史課堂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在歷史課堂上營造真實的生命教育氛圍感,推動生命教育進程的開展。
(三)結合歷史事件,營造生命氛圍
對于初中歷史教育課堂來說,教師應當結合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應用適當?shù)臍v史故事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加強學生對生命教育的渴望,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對生命進行整體化的認知,讓學生能夠尊重生命,認知生命,從而,在未來的發(fā)展中,能夠更好地面臨生活中的困難,堅持自身的基本原則,在困難中磨練自身的意志。與此同時,教師應用歷史故事來進行生命教育,能夠更好地營造歷史氛圍感,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能夠擁有更深層次的生命理解,明確歷史責任感,從而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去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學習。首先來講,對于教師而言,應當利用豐富的歷史故事去告知學生,要尊重生命,熱愛生命,面對困難時人不要放棄生的希望,磨練自身的意志,去堅持自身的心靈,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去理解生命的意義,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與此同時,教師應用歷史故事能夠更好地將歷史故事中的生命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明確歷史先輩是如何將生命的價值最大化,明確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尊重生命,實現(xiàn)生命的最大價值,從而堅持自身的生命,明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文天祥的歷史故事來告知學生生命的價值,文天祥是中國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民族英雄,在率部向南豐撤退時,兵敗被俘,在獄中的艱苦生活中,仍沒有放棄對朝廷效忠的渴望,希望能實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并留下了千古傳唱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詩表明了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地體現(xiàn)了民族氣節(jié),表明了作者舍生取義的人生價值觀,也是作者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集中體現(xiàn),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與視死如歸的精神,體現(xiàn)了生命的最大價值化。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的滲透與初中歷史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內(nèi)容是幫助教師來引導學生提升生命的價值,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知生命的真諦,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養(yǎng)成更加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人生價值。與此同時,歷史教師在進行生命教育過程中,應當切實掌握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做好生命教育與初中歷史教育的結合,使得生命教育與歷史教育相互促進,進而增強歷史教育的教學效率,提升生命教學的教育成果,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明確生命歷史教育的意義,明確人生的真諦。
【參考文獻】
[1]趙衛(wèi)國.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J].考試周刊,2022(4):143-146.
[2]岑如濤.生命教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21.
[3]岳越,張少玉.從生活中來? 到生活中去——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