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毅杰 周廣臣 柳長坤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已逐漸成為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系疾病之一,其發(fā)病率在60 歲以上男性約占60%,在70~80 歲男性中為80%~90%[1]。手術治療是BPH 的終末方法,已從開放式步入了微創(chuàng)式。近些年,激光技術的發(fā)展為治療BPH 提供新方法,其中鈥激光前列腺剜除術(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被證實具有顯著療效及較低的并發(fā)癥[2-4]。臨床診療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患者因術前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ic special antigen,PSA)或影像學檢查異常,需穿刺排除前列腺癌的情況。目前對于前列腺穿刺術后行前列腺剜除術時機仍有所爭論,尤其是短期內行剜除術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無明確定論。本研究根據(jù)病理結果回報時間(約穿刺術后4~5 d)及兩次手術情況,收集經(jīng)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短期(穿刺術后5~7 d)內行HoLEP 患者的臨床數(shù)據(jù),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探究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短期內行HoLEP 的可行性,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減輕兩次住院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
1.1 對象 選取2019 年12 月至2022 年2 月蘇北人民醫(yī)院行HoLEP 治療的263 例BPH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術前4~5 d 內是否行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將研究對象分為穿刺組與未穿刺組。納入標準:(1)術前結合病史、查體及相關影像學檢查診斷為BPH 患者;(2)有手術適應證,并同意行HoLEP 治療;(3)病歷資料完善,隨訪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術前已診斷為神經(jīng)源性膀胱、膀胱過度活動等患者;(2)病理提示前列腺癌患者;(3)合并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精神疾病患者;(4)曾接受前列腺手術治療及尿道狹窄等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簽署術前知情同意書,且該研究已獲得蘇北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2022ky300。
1.2 方法
1.2.1 穿刺方法 采用系統(tǒng)穿刺,使用Flex Focus 1202 直腸雙平面B 超(丹麥B&K 公司,頻率為8 MHz,會陰定位模板)和MCl820 自動活檢槍(美國Bard 公司)。將超聲探頭置于步進器上推入直腸,取1%利多卡因32 ml 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在患者前列腺在會陰的投影處進針,根據(jù)超聲引導的圖像判斷穿刺的部位。分區(qū)根據(jù)前列腺解剖學特點共分為11 區(qū),每區(qū)取1~2 針,根據(jù)前列腺的形態(tài)、大小、恥骨弓、靶區(qū)等影響可以適當增加穿刺針數(shù)。穿刺結束后消毒傷口,紗布壓迫止血。
1.2.2 手術方法 采用100 W 鈥激光手術治療系統(tǒng)(美國科醫(yī)人公司,型號:Versa Pulse,激光功率為80~100 W,1.5~2.0 J/s,頻率40~50 Hz,550 μm 直射光纖)及組織粉碎器(美國科醫(yī)人公司)粉碎吸引前列腺組織。所有患者均由本院有此類手術經(jīng)驗的主治及以上職稱醫(yī)師主刀并采用經(jīng)典三葉剜除法?;颊哂枞砺樽?,取截石位。置入器械,予鈥激光在膀胱頸5、7 點至精阜之間處切開,深達前列腺外科包膜,于精阜近端橫向切開,將5、7 點切開處相連匯合,沿外科包膜層面逆向剜除中葉并推入膀胱。利用中葉剜除時層面(即前列腺外科包膜),于精阜5、7 點切開處向外上方旋切前列腺兩側葉組織,于膀胱頸12 點處匯合并切斷,將兩側葉組織推入膀胱,同時使用激光為創(chuàng)面徹底止血。采用腎鏡5 mm 的工作通道,使用組織切割粉碎器將前列腺組織分塊切碎吸出,留著F20 三腔尿管,并持續(xù)膀胱沖洗至尿液變清。
1.3 觀察指標 收集患者年齡、BMI、既往病史、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生化、PSA、術前國際前列腺癥狀(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IPSS)評分、術前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評分、經(jīng)直腸前列腺超聲測量前列腺體積及手術時間,并收集手術結束次日早晨血常規(guī)及血生化等指標。術后3 個月門診隨訪,檢測內容包括術后IPSS 評分、QoL 評分、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簡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ICIQ-SF)評分、術后膀胱殘余尿及術后最大尿流率等,統(tǒng)計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R(64 for Windows,4.1.3)進行傾向性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納入年齡、BMI、術前IPSS 評分、術前QoL 評分、是否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前列腺體積等基線特征,卡鉗值為0.2,并根據(jù)數(shù)據(jù)特征執(zhí)行1∶3 匹配。使用SPSS 26.0 統(tǒng)計軟件,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納入的263 例BPH 患者(均單次住院)中,未穿刺組216 例,穿刺組47 例,兩組患者術前IPSS 評分、前列腺體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PSM 后共納入168 例患者,未穿刺組123例,穿刺組45例。PSM 后兩組基線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SM 前后臨床資料比較
2.2 PSM 后兩組患者圍術期數(shù)據(jù)比較 相比未穿刺組,穿刺組行HoLEP 手術時間延長,術后Hb 及紅細胞壓積差值均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鈉、鉀、氯水平,肝功能(ALT 和AST 活性),腎功能(肌酐和血尿素水平)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3。
表2 PSM 后兩組患者圍術期數(shù)據(jù)對比
表3 PSM 后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理生化數(shù)據(jù)比較
2.3 兩組患者術后隨訪及并發(fā)癥比較 術后3 個月,兩組患者ICIQ-SF 評分、IPSS 評分、QoL 評分、術后膀胱殘余尿及術后最大尿流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兩組患者術中均無尿道電切綜合征、膀胱及直腸損傷發(fā)生。術后共發(fā)生尿道口狹窄需行尿道擴張術治療3 例,其中穿刺組1 例,未穿刺組2 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需行藥物治療9 例,其中穿刺組3 例,未穿刺組6 例;附睪炎3 例,其中穿刺組0 例,未穿刺組3 例;尿液清亮拔出尿管后再次出現(xiàn)肉眼血尿7例,其中穿刺組2 例,未穿刺組5 例。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5。
表4 PSM 后兩組患者術后隨訪情況比較
表5 PSM 后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比較[例(%)]
BPH 是老年男性常見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手術治療作為BPH 的終末治療方式在治療因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BPH 患者時擁有良好效果。最新指南認為,存在中度下尿路癥狀并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即可行手術治療[5]。HoLEP 是目前開展最為廣泛的剜除技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2-4,6]。近期研究表明[7-8],患者年齡大、前列腺體積較大、前列腺炎、導尿、直腸指診及性活動等均會導致PSA 升高,結合前列腺直腸指檢或前列腺超聲檢查異常結果,臨床上常需行前列腺穿刺活檢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
經(jīng)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可根據(jù)前列腺解剖形態(tài)、體積及恥骨弓的不同決定穿刺具體方案,不會漏診外周帶及移行帶組織,從而具有較高的陽性穿刺率、較好的安全性、穿刺點分布均勻及更易穿刺到外周帶等前列腺高發(fā)區(qū)域的優(yōu)點,已逐漸成為臨床上確診前列癌的常用方法之一[8-9]。穿刺術后常出現(xiàn)血尿、感染、排尿困難、疼痛及下尿路癥狀等并發(fā)癥,有研究表明,穿刺術后約10%~84%的患者會出現(xiàn)肉眼血尿,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癥狀,約6%~25%的患者出現(xiàn)短時間排尿困難及尿潴留癥狀[10-13]。出于安全考慮,部分研究建議穿刺術后4 周以上再考慮行二次手術。
本研究對基線數(shù)據(jù)進行1∶3 的PSM,最大限度地利用數(shù)據(jù),匹配后基線數(shù)據(jù)SMD均<0.3,其中年齡、BMI、術前IPSS 評分、術前QoL 評分、是否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的SMD均<0.1,具有可比性。分析匹配后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經(jīng)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后短期內行HoLEP 手術時間增加,Hb 及紅細胞壓積下降值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肝腎功能、手術效果及并發(fā)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手術時間延長可能與穿刺術后2 周內仍可見明顯的穿刺后針道血腫及前列腺組織水腫有關[14-16]。行穿刺術后4 周,患者PSA 達到基線水平,即穿刺后炎癥消退,此時行前列腺手術治療可見穿刺出血點及前列腺腺體水腫消失。提示短期內行HoLEP 會導致前列腺腺體出血及血腫形成,繼發(fā)炎性水腫等,增加術中尋找前列腺外科包膜間隙及維持該平面的難度;其次,穿刺術后2 周內前列腺組織水腫且穿刺術后留下的針道未徹底恢復,為保證手術視野的清晰度,術中需要反復多次止血,大大提高手術難度。術中出血增加主要是因為穿刺后針道存在小血腫及前列腺包膜血腫,前列腺組織脆性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行剜除術時更易撕裂小血管;同時因前列腺組織水腫和長時間的點止血,深處組織受損加劇,突破外科包膜時易引起深部靜脈竇出血。為了保證清楚的手術視野,術中常需加壓沖洗,而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通過前列腺處創(chuàng)面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0.9%氯化鈉溶液量增加,而這是Hb 及紅細胞壓積差值下降的原因。
結合研究可知穿刺術后短期內行HoLEP 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應正確辨識外科包膜,但無需追求徹底剜除前列腺組織,尤其遇見較深的結節(jié),極易因剜除過深突破外科包膜引起靜脈竇出血。其次術中應保證剜除與止血同時進行,剜除后再止血易丟失出血點,止血時可擴大止血范圍,避免單點止血導致深處組織受損。遇見出血點出血量大影響手術視野時,可利用光纖外鞘擠壓出血上游組織,待視野恢復后快速止血。而在剜除結束后應地毯式排查是否有殘留出血點。
綜上所述,經(jīng)會陰穿刺活檢術后短期內行手術治療僅會影響到手術時間及Hb 及紅細胞壓積差值,而不會影響到肝腎功能、電解質、手術效果及并發(fā)癥等,建議可在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風險的情況下邀請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主刀。單次住院治療可大大降低患者經(jīng)濟壓力。但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少,且缺乏長期隨訪結果,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