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軍 苗偉山
編者按:
利用微信維系同事關系似乎成為職場人士的必修課。隨著點贊成為職場風行的輕社交方式,小小的點贊也引發(fā)了很多的問題與困擾。例如面對同事對領導齊刷刷的感恩點贊,你是否有保持隊形的壓力?明明關系挺好的同事,對別的同事凡帖必贊,卻吝嗇給你一個小小的紅心?如何理解每個單位總有一兩個點贊狂魔,總能第一時間給所有人點贊?不給領導或者同事點贊會給同事關系甚至職業(yè)發(fā)展帶來影響嗎?
來自中國社科院的朱鴻軍和苗偉山兩位研究者近些年就職場中社交媒體的使用開展了深入的探索。他們最新的一項研究訪談了52名職場人士,了解他們在職場中關于點贊的感受和經(jīng)驗,分析了點贊這個數(shù)字化互動如何嵌入并改變職場關系。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當傳統(tǒng)的線下互動轉移到線上后,類似點贊這樣的微互動不僅沒有簡化既有的社會關系,反而復制、加強甚至復雜化了既有的線下社會關系。對于管理者來說,科技對于員工日?;涌赡軒淼男袨橐约靶睦韺用娴睦_不容忽視。
有人將點贊視為一種類似熟人見面點頭或者相互客套的寒暄應酬,這種行為一般被認為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信息內容,主要用以維系或者加強特定的社會關系。
我們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工作場合中,點贊恰恰具有非常豐富的含義,遠遠超越了其表面上象征的喜歡、贊同、認可等意思,成為需要點贊者和被點贊者在特定的關系以及情境下不斷“編碼-解碼”的復雜過程。
正如一位職場人士說的,“一些贊是你們兩人之間的心領神會,另一些是意味深長的,還有一些是正話反說。這就像一個眼神,好像說了千言萬語,又好像什么都沒說,需要你自己去體會?!?/p>
傳播學中有一個很知名的理論叫作使用與滿足,強調個體使用特定的媒體總是基于特定的動機來滿足某些具體的需求。在這個理論視角下,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給別人點贊有四個動機:表達認可或喜歡、確認自己看到了這條信息、表達社會支持,以及一些功利目的。同時,收到點贊的人也會滿足三個方面的需求:情感、社會地位和人際關系。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點贊還能夠表達諷刺等負面意思。
由于點贊這種沒有明確信息的模糊性特點,點贊者的意圖和被點贊者感受不盡相同。正如有職場人士認為的:“(點贊)可以什么都是,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既然點贊的意涵這么模糊,到底如何去理解來自同事的贊呢?
如同一串福爾摩斯密碼,當對方發(fā)送一個特定的符號,雙方需要了解具體的密碼本,才能更準確地破解對方傳達的信息。我們發(fā)現(xiàn),并不存在一個萬能、通用的密碼本,雙方對于點贊的解讀高度依賴于兩者在點贊時間段的人際關系以及所處的情境。
小張將點贊看作是同事關系的數(shù)字化維系,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給所有人都點個贊。在他看來,點贊就是類似打招呼的示好,是一種禮儀性社交。
李女士則惜贊如金,她說自己一般不輕易給同事點贊,除非很認同這個人分享的特定內容。
李秘書的點贊則更加具有使用的功能性,她說自己經(jīng)常在截止日期前頻繁點贊同事的帖子,以此提醒同事合作任務:“我不想直接催促他完成他那部分的任務,所以我用這種方法給他提示來完成他的工作。我想他能理解我在做什么,因為除了這項任務,當時我們并沒有其他互動的理由?!?p>
小張是西北某省的一名普通公務員,他以自嘲的口吻說:“雖然我都快四十歲了,但最近很糾結點贊這個事情??赡苁俏姨C情了,但是我想和我有相同感受的人不在少數(shù)?!?/p>
困擾小張的是他的辦公室同僚,對其他同事的朋友圈都是秒贊,但是從來不對小張的朋友圈點贊。雖然日常見面都是禮貌地打招呼,但小張認為缺乏在網(wǎng)絡空間的互動——也就是點贊——讓他認為自己被忽視甚至是被排斥。
如果說小張的失落來自點贊的缺失,那么小李的困擾則來自她認為的“不必要的點贊”。
作為上海外企的一名白領,小李說平時辦公都是通過企業(yè)內部的社交軟件,但是私下同事們也會相互添加微信,“因為很方便聯(lián)系”。作為公司市場部的員工,她和自己的部門經(jīng)理以及產(chǎn)品部門的經(jīng)理成為微信好友,后者則經(jīng)常給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點贊。
“你知道,到處都有辦公室政治?!毙±顭o奈地說,“我們部門經(jīng)理和產(chǎn)品部經(jīng)理很不對付。我其實和產(chǎn)品部經(jīng)理沒有太多私交,但她總是給我點贊,我很擔心我的經(jīng)理看到很不爽,會覺得我們倆關系很好?!?/p>
小張和小李的擔心并非少數(shù),在我們的訪談中,很多人都會為這樣的事情煩惱。由于并非給所有人或者所有信息都點贊,那么給什么人點,不給誰點,就成為職場人士的必修數(shù)字課程。
大部分人都坦言會經(jīng)常給領導點贊,“在中國職場,很多事情都是老板說了算,你肯定得多拍馬屁多點贊”。如果工作中領導(而不是制度)的權力越大,通過點贊來“討好”或者“效忠”領導的現(xiàn)象越普遍。
但正如上文小李遇到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訪談者表達當她們得知某些領導之間存在矛盾時,“在一個群里,給這個領導點贊,還是給那個領導點贊,就變得很微妙,有的時候不想站隊,或者(拍馬屁)顯得那么明顯,就很為難”。
與此同時,給同級同事之間的點贊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差異化的點贊行為往往會被解讀為彼此關系的親疏遠近,帶來類似上文提到的小張的困惑。
職場人士由于點贊帶來的這些困惑,一定程度上和微信點贊特定的傳播規(guī)則相關。
類似于傳統(tǒng)上的私人電話或者辦公室互動,在現(xiàn)實情境中我們很清楚與誰互動或誰在場,相關行為及其影響得以被限制在一定的時空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