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是中國當代文壇上較有獨異性的作家,素有“極地之女”稱號的她,用筆描繪了那片生養(yǎng)她的土地及土地上的人事悲歡。自踏入文壇以來,遲子建就不厭其煩地書寫記憶中的東北往事,在多部作品中展示了白雪、黑水、林海等自然風光,也為讀者生動地講述了東北多樣化的民情風俗。似乎可以這樣說,東北這片黑土地養(yǎng)育了遲子建,也在無形中成就了她的寫作,使得她的作品總是彌漫著濃郁的東北鄉(xiāng)土氣息,讀來素樸自然。文學地理學是近年來在中國本土產(chǎn)生的一個前沿學科。一般來說,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文學與作家所在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特征的關(guān)系。地域文化,簡言之就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閃現(xiàn)在遲子建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無疑是東北的黑土地文化。如果從文學地理學的角度看遲子建的創(chuàng)作與地域文化的關(guān)系,等于是探討東北黑土地文化與遲子建的關(guān)系及對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總結(jié)起來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東北大地的自然風光
東北文化也被稱為“關(guān)東文化”或“黑土地文化”。東北文化是長期生活在東北地區(qū)的人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共同積累下來的文化。這種黑土地文化放到遲子建的作品中談,就是其中或隱或顯的東北氣息,彌散著遲子建獨特的童年記憶和生活經(jīng)驗。遲子建出生在東北漠河,黑龍江畔的木刻楞房子養(yǎng)育她成長。她對那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北極村童話》即以她自己的經(jīng)歷為藍本,借用兒童視角,為讀者介紹北極村的生活,溫暖又略帶感傷。作為地地道道的東北人,遲子建熱衷于描繪家鄉(xiāng)的自然風光,小即一草一木,大則一江一山,無不盡收眼底,用唯美的文字呈現(xiàn)出來。無論是東北年年一見的白雪,還是北極村的極光,抑或是流淌不息的河流,都透露著東北味道。
(一)白雪
雪,是東北最有特點的意象。它既不同于南國的雪那么濕潤,也不像北方其他省份的雪那么脆弱。像對家鄉(xiāng)的眷戀一樣,遲子建對雪也有數(shù)不盡的情懷。在《白雪的墓園》中,父親去世,幾個孩子埋葬父親并隱瞞了母親,沒有說墓園的具體位置,結(jié)尾在漫天大雪中,母親找到父親的墓園進行祭奠后,卸掉一切重負似的為大家做了飯,白雪除了純白柔美,也寄托了孩子對父親的追思、母親對丈夫的不舍與釋然。似乎所有的不幸與痛苦都隨著一場大雪被掩埋進了塵埃里,生者借白雪再次走回現(xiàn)實生活中。《朋友們來看雪吧》透過寫胡達老人的光輝一生,進而邀請“我”的朋友到烏回鎮(zhèn)看雪。那里的雪潔白無瑕,雖然美,但是實在是影響交通,又因為胡達老人已經(jīng)不在了,如若被雪圍在塔城,不會再有人接站了。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中的雪輕柔可愛,如“落雪的天氣通常是比較溫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體抵擋了寒流”,寥寥幾筆,回憶了“我”與愛人早年在雪中漫步的場景,并借此懷念已故的愛人。遲子建筆下的雪是可愛的,有著時間前后的差別,同時,也是溫暖的,它有著北國獨特的味道。久別家鄉(xiāng)的游子常常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寄托在漫天白雪中,讓這北國的精靈帶來故鄉(xiāng)的記憶,在白雪中感受屬于黑土地別樣的溫度。
(二)極光
遲子建素有“極地之女”的雅稱,這個稱號與其家鄉(xiāng)漠河縣有很深的淵源,因為家鄉(xiāng)地處整個中國的最北邊,距離北極圈很近,因此,極光對她來說也是熟悉的景致。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極光聽起來有一種神秘感,白夜的到來也讓生活在這里的孩子們異常欣喜?!侗睒O村童話》中,遲子建以兒童視角傾聽奶奶講白夜,“夏至時,在漠河,可以看到北極光。拿一小片玻璃碴,把它浸入水中,可以看到好多色彩”。最終,“我”在離開北極村之時,見到了五彩斑斕的極光。《假如魚也生有翅膀》中也寫道:“每逢夏至到來,白夜就降臨了。天色在午夜時分仍很清朗,你甚至能辨別出落在花圃上的蝴蝶。白夜就像新嫁娘一樣容光煥發(fā),那灑滿了陽光的路,宛若它拖曳下來的潔白的婚紗一樣,令童年的我歡喜不已?!逼娈惖淖匀痪跋蠼o這片黑土地蒙上一層神秘感,令讀者愿聞其詳,品味獨屬于遲子建的美妙記憶。
(三)河流
黑龍江省的河流也許并不算多,但都比較有名,比如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等。遲子建早年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就非常典型地寫到了很多河流,借由河流,尤其是額爾古納河,講述了沿著河流生活的鄂溫克族人的生死悲歡?!妒糯ā分性诮吷畹娜藗兌枷矚g在“魚汛期”捕淚魚再放生,以求福,在江水的滋養(yǎng)下,他們熱愛生活、生生不息?!稛熁鹇怼穼懰苫ń拈_江一般出現(xiàn)在清明前后。滾滾而來的江水沖破冰排,釋放了積攢一個冬天的活力,那壯觀的場景讓人震撼。此外,遲子建還寫了很多其他河流,河流不倦地奔涌前進,正如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勞動人民一樣,無時無刻不在體現(xiàn)向上的昂揚態(tài)度。北國風貌在遲子建的筆下熠熠生輝,那一城一地、一草一木仿佛早已融進遲子建的生命。讀者跟隨著生動的文字,領(lǐng)略獨屬于東北的自然風光。極光、白雪與河流,讀者仿佛親自在東北黑土地上游歷了一番,更加敬畏黑土地上的一切自然風貌,對其充滿禮贊。
二、古老東北的民情風俗
民情風俗反映的是一個地區(qū)的人的生活狀態(tài),遲子建的作品中出現(xiàn)的是東北大地的民情風俗。古老的東北黑土地不僅孕育了任勞任怨的一代農(nóng)民,而且經(jīng)由這些勞動人民,發(fā)展出了許多有關(guān)飲食、節(jié)日等方面的禮俗。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民情風俗仍歷久彌新,遲子建深戀故土,不厭其煩地用多種文學樣式來為讀者呈現(xiàn)別樣的東北風情。
(一)飲食
遲子建的家鄉(xiāng)及后來定居的哈爾濱多處臨江,所以在她看來,吃魚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栋足y那》中突然而至的魚汛,給村子里的人民帶來很大的驚喜,每個人都興奮極了。《逝川》里的吉喜老人從小就愛吃魚生,在逝川邊居住的人們以打魚為生,捕捉淚魚是為了祈福,除此之外,捕魚都是為填飽肚子?!稑湎隆分械亩嗝讋t更喜歡吃蒸魚子?!稛熁鹇怼分?,劉建國每逢送人到黑河,必吃江畔小館子的醬燜雜魚,用白魚、草根、花翅等魚加大醬細火慢燉,極其美味。東北河流不多,但流域廣,因此,東北人經(jīng)常和魚打交道,吃魚也就再平常不過了。
此外,咸菜和干菜這兩樣最不起眼的小菜卻是東北人青睞的對象。由于地理因素的影響,東北的冬天寒冷干燥,很多食物、蔬菜不便于儲藏,加上人需要鹽分補充體內(nèi)能量,聰明的東北人便早早在秋季就腌好咸菜、晾曬好一些蔬菜干等做提前準備?!侗狈降柠}》就向讀者講述了東北人腌菜的一些情況:“家庭主婦們還把新鮮的豆角、辣椒、芹菜、黃瓜、蘿卜、芥菜等等塞進形形色色的缸里,撒上一層又一層的鹽,做成咸菜,以備冬季食用?!边€有東北人贊不絕口的東北酸菜、糖蒜、蘑菇干、豆角干等。北風呼嘯,一代又一代的東北人在黑土地上認真生活,孕育了獨特的過冬菜品文化。
東北出產(chǎn)的蔬菜樣式不算特別多,所以土豆往往成了人們傾心的對象。《親親土豆》更是直接以土豆作為題目,用一個夫妻間感人的小故事帶出了禮鎮(zhèn)家家戶戶都愛吃土豆的事實,甚至最后秦山去世也是用土豆作為墳安葬的,讀來有一股濃濃的溫馨感。遲子建曾這樣寫“吃土豆”:“吃土豆的名堂大得很,蒸、煮、烤、炸、炒、調(diào)湯等等,花樣繁雜得像新娘子袖口上的流蘇”。多種吃法浸潤著東北人的勞動智慧,《霧月牛欄》中的寶墜最喜歡吃餅卷土豆絲,《逝川》中的老吉喜除了喜歡吃生魚,還喜歡在爐子上烤土豆。在《煙火漫卷》中,遲子建說土豆與粉絲是常見的配菜,因為價格便宜且吸收湯汁,口感柔韌。可見,土豆是東北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是東北人最為贊嘆的一味佳肴食材。
(二)住房
前文已經(jīng)提到,遲子建從小生長在木刻楞的房子里,其實東北的居住房并非只有這一種,還有鄂溫克族的希楞柱、漢族的板夾泥磚房以及一些俄式建筑,這些五花八門的建筑共同構(gòu)成了遲子建創(chuàng)作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成為東北的活廣告,在作品中大放異彩。首先就是遲子建的家鄉(xiāng)——北極村中典型的俄式建筑木刻楞房子。北極村毗鄰俄羅斯,因此,一些飲食服飾,甚至居住文化等都與俄羅斯極為相似,木刻楞原本是俄羅斯專用的住房,因地理原因,北極村的房子幾乎都是木刻楞。其次,還有一種現(xiàn)在不多見的希楞柱出現(xiàn)在了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據(jù)說是鄂溫克族人居住的窩棚式房屋?!叭畮赘欢讼骷忸^、一端平面的松桿,排列組合成一個圓圈,外面還要罩上能夠擋風的動物皮圍子,希楞柱就這樣建造成功了。老一輩人之所以如此離不開希楞柱,是因為鄂倫春人民在建造的時候往往在頂端留有一個能夠看見天空的小孔,白天陽光普照,夜晚星星眨眼。雖然從小孔里面看到的星星也沒有幾顆,但卻顯得異常明亮,有如夜晚中的明燈一般?!焙唵螛闼氐南@阒趨R著鄂溫克族人的智慧,雖然不比現(xiàn)代房屋避寒效果好,但是透露著和諧與溫馨。最后一種幾乎就是現(xiàn)代房屋了,板夾泥房屋,也即遲子建家鄉(xiāng)永安鎮(zhèn)房屋的原型。這種房屋很適合東北人居住,房屋較低,窗子也相對矮,屋內(nèi)的標配是火炕、火墻、鍋爐,取暖做飯非常方便。而且鄰居之間距離很近,《原始風景》就描畫了在板泥房中與鄰居的互動關(guān)系,“我母親在陽光下淘米的時候,另外兩戶的女主人也在淘米”,將東北人做飯的日常氛圍渲染得輕松愉快。
(三)節(jié)日禮俗
東北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別具一格的民俗文化自然也是一道風景。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其中的人物相信山神、熊神等,并以敬畏之心為人處事。而漢族人逢年過節(jié)的禮俗更是繁多。在《秧歌》中,遲子建細致描繪了東北人正月十五看秧歌戲的習慣,大家爭先恐后地看戲,搶不到前位的,還可以看各式各樣的花燈?!肚逅磯m》介紹了東北人過年“洗塵”的習俗,“禮鎮(zhèn)的人把臘月二十七定為放水的日子”,即洗澡洗一切臟東西。寓意新的一年要干干凈凈,除去一切污穢。東北民間有“二十七,洗福祿”的說法,所以“洗塵”也帶有祈求新年平安多福的意思。年在南方意味著春天到來,然而在北方,尤其是東北,等于還有至少兩三個月才能窺見春天的腳步。如在《煙火漫卷》中,遲子建說:“年在南方是春的代名詞,而在寒流依然占領(lǐng)統(tǒng)治地位的哈爾濱卻是雪骨冰心。無論是公園還是街市,冰燈雪雕隨處可見?!睘榱藨c祝新年,榆櫻院的住戶也早早起來造冰燈、制雪雕,借此祈求喜氣。此外還有正月初七“人日子”吃面條,二月二吃豬頭肉、剃龍頭,七月十五放河燈,等等。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正是東北多民族、多人群的民情風俗,成就了遲子建的鄉(xiāng)土系列文學,她心系家鄉(xiāng),念念不忘。家鄉(xiāng)的種種風情透過她的妙語出現(xiàn),增強了黑土地的特色與讀者的體驗感,深化了東北地域的文化內(nèi)涵。
三、魅力無限的東北方言
東北方言無疑是進入東北文學和了解東北文化最便利的一把鑰匙。說到東北方言,讀者內(nèi)心一定會涌現(xiàn)搞笑的詞匯和口音。遲子建將這些外省讀者看不懂、聽來搞笑氣十足的日??谡Z應(yīng)用在了作品中,風趣幽默又顯平易近人。實際上,遲子建極善用古典文學的“雅”來寫作,又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融進了東北方言的“俗”,她的作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作為東北作家,遲子建很喜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東北生活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不僅包括大量的方言詞匯,也有一些東北民諺俚語。如在《北極村童話》中,迎燈小時候在姥姥家“貓冬”,感覺冷的時候,喜歡躲在姥姥的“胳肢窩下”。他們把香皂叫作“香胰子”,小坑兒一般叫“小洼兜”,蒸的饅頭是“暄騰騰”的;《白雪烏鴉》中指明“耗子”是東北人對“老鼠”的地方性叫法;還有《親親土豆》中的“土豆栽子”,等等。還有《北極村童話》中的“蛤蟆蛤蟆氣鼓鼓,氣到八月十五。殺豬、宰羊,氣得蛤蟆直哭”等民諺語或自創(chuàng)性歇后語。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如在東北,形容一個人聰明,會用“奸”;形容人體格健壯,一般用“瓷實”或“結(jié)實”;程度深,多用“賊拉”“嘎嘎”這種生動的詞匯。閱讀遲子建的作品,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北方言被純熟地應(yīng)用于其間,這樣充滿泥土氣息的文字也傳達出東北人生動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不僅顯示了東北本色,也成為遲子建不同于其他作家的語言特色。
四、結(jié)語
遲子建作為東北作家的一員,非常了解東北的地域文化,如果說蕭紅作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描繪東北小城的女作家,那么遲子建就是接續(xù)蕭紅,將東北文化用文學的形式發(fā)揚光大的典型作家。同時,相對于蕭紅、蕭軍這類東北作家群作家對古老中國東北大地上多災(zāi)多難的東北人民生活的描寫,遲子建更多描繪了東北土地上安詳和諧的草木人事。遲子建傾向于把家鄉(xiāng)及東北整個地搬到文壇上展示,贊美家鄉(xiāng)。地域文化在遲子建身上的浸染,讀者無從得知,但是透過她溫暖的文字,讀者能在頭腦中構(gòu)造一個想象的、最接近現(xiàn)實的東北世界。在今天,很多人向往慢節(jié)奏的生活,遲子建恰好用東北文化建造了一個寧靜的世外桃源,那里不僅有無窮無盡的東北文化傳統(tǒng),也有人們一直追求的自在獨行的閑適感。
參考文獻:
[1]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杜東妮.遲子建作品中的東北民俗文化探究[D].淮北師范大學,2020.
[3]宿博涵,劉淑梅.黑龍江地域文化對遲子建文學作品的滲透[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6,15(23):211-213.
[4]唐紅新.論遲子建小說的地域文化書寫及其意義[D].蘭州大學,2010.
[5]劉瀟.遲子建小說創(chuàng)作的文化視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6]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
[7]遲子建.煙火漫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
[8]遲子建.燉馬靴:短篇小說30年精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曲鏡丹,女,本科在讀,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