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
在高中階段,英語是一門非常關鍵的學科,不僅影響著學生未來的高考成績,而且關乎學生的語言文化水平。雖然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已經(jīng)比較長,但是許多學生未能打下良好的基礎,積累的詞匯量較少。同時,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文章閱讀與理解上,往往快速地完成詞匯教學。在此情況下,許多學生不僅缺乏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而且缺乏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針對此情況,教師需要借助情境教學法來優(yōu)化詞匯教學的內容與過程,增強英語詞匯教學的樂趣,以幫助學生豐富英語詞匯積累量。
一、情境教學法應用于英語詞匯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記住英語詞匯
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運用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對學生記住英語詞匯具有很大幫助。就英語詞匯教學而言,教學情境以圖像、聲音等多元形式展現(xiàn)詞匯知識,使學生在良好的視聽環(huán)境中接觸詞匯、認識詞匯。當記憶詞匯時,學生通過回想曾經(jīng)看到的圖片、聲音,能夠快速地聯(lián)想到英語詞匯,從而達到記憶目的。相較于“死記硬背”的方式,教學情境輔助記憶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達到深度記憶的效果。
(二)有利于學生理解詞匯含義
在學習英語詞匯時,學生除了需要認準讀音之外,還需要明確每個詞匯的含義。通過情境教學法,教師能夠在給學生講解詞匯含義時,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圖像場景,生動、形象地表達出詞匯的意思,使某些抽象的名詞具體化、立體化地展現(xiàn)出來。觀看圖像情境或實物情境之后,學生理解詞匯的含義便會更加輕松。另外,在情境教學法下,教師還有利于將某一個或某幾個詞匯代入一定的對話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語句中分析詞匯的含義,能夠鍛煉學生推測詞匯含義的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感受文化差異
英語詞匯教學不僅具有培養(yǎng)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作用,而且具有發(fā)展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能力。在情境教學法下,教師能夠借助音樂、電影等文化元素來展現(xiàn)中外文化差異,幫助學生了解中外語言文化、飲食文化、音樂文化等的不同。在此情況下,教師講解英語詞匯,便有利于延伸出文化內容,進而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音樂情境,導入英語詞匯教學
音樂能夠帶給學生良好的聽覺感受,有利于渲染課堂氛圍。在詞匯教學中,高中英語教師運用音樂情境,能夠實現(xiàn)課前導入,可以快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單元詞匯知識上來。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或自己的手機設備,播放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歌曲,創(chuàng)設合適的音樂情境,并觀察學生的表情、行為等,進而抓住教學契機,引出本單元的詞匯知識,帶領學生展開詞匯教學。另外,教師在該環(huán)節(jié)也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邀請喜歡唱歌、會唱歌的學生演唱相關的歌曲,使學生在自我表現(xiàn)的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這樣,教師能夠優(yōu)化課前導入的方式,有利于為英語詞匯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教學Music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播放搖滾樂、流行音樂、古典樂等,帶領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將學生的思緒帶入音樂中,使學生對音樂、歌曲產生一定興趣。然后,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出“roll” “perform” “instrument”等重點詞匯,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與音樂相關的英語單詞上來,豐富學生對“音樂”單詞的積累量。在學生識讀詞匯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在游戲中,學生根據(jù)聽到的音樂,說出表示這種音樂類型的英語單詞,以此加強對單詞的認識與記憶。
(二)運用圖像情境,解讀英語詞匯含義
圖像情境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輔助教師講解教材上的文本內容。目前,許多教師在講解英語詞匯時都習慣采用口述的方式,往往在告訴學生詞匯的含義后帶領學生重復朗讀。學生以這種方式學習英語詞匯,往往記得快、忘得也快。同時,許多學生未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所以很快就會忘記剛學過的詞匯。針對此情況,教師可以結合詞匯的含義,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圖像情境,將詞匯表達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在展示圖像的基礎上,教師輔以語言描述,解釋圖像中的內容,加深學生對詞匯含義的理解。這樣,學生在學習詞匯時,將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于更好、更快地記住詞匯的含義。
比如,在教學Healthy eating的知識時,教師需要講解“pea” “pepper” “nut”等詞匯,幫助學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英語表達方式。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和區(qū)分單詞,教師可以展示各種食物的圖片,借助圖像情境講述單詞含義。當講解“pea”時,教師展示“豌豆”的圖片;當講解“pepper”時,教師展示“胡椒粉”的圖片或“辣椒”的圖片。在學生學習詞匯及其含義后,教師同樣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在游戲中,學生根據(jù)圖片內容,快速地說出英語單詞,以此來強化對單詞含義的認識,準確地區(qū)分不同單詞的含義。
(三)實物演示情境,幫助學生記憶詞匯
實物情境應用于課堂教學,有利于加強現(xiàn)實生活與課堂教學的聯(lián)系,能夠激起學生廣遠的聯(lián)想。在學習英語詞匯時,學生除了識讀詞匯之外,還需要牢牢地記住某些重點詞匯,以便之后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目前,大部分教師只是在講解完詞匯之后布置背誦任務,很少考慮到學生記憶詞匯的難度,也沒有過多地講解記憶方法。所以,很多學生難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有效地記住英語詞匯。針對此情況,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運用身邊的真實物品演示情境,激發(fā)學生想象力,使學生能夠由實物產生聯(lián)想,進而更快、更準地記住英語詞匯。這樣,學生在看到某些實物時,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相關的英語單詞,從而達到深度記憶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Body language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肢體動作演示單詞表達的含義,幫助學生記憶單詞。以“defend”為例,教師講解其含義時,可以用肢體做出“保護”的動作、擺出“保衛(wèi)”的姿勢。隨后,教師講解“defence”這個單詞的含義,并擺出“防御”的姿勢。這樣,通過動作姿勢的變化,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這兩個相似單詞的不同含義。在講解與演示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親自做出相應的動作,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深入理解“defend”和“defence”兩個單詞的含義。
(四)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推動學生運用詞匯
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學生還需要懂得運用知識。就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而言,教師幫助學生識讀單個詞匯之后,更要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即要使學生能夠運用詞匯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某些重點詞匯知識,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組織學生運用詞匯進行對話練習。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基于單元詞匯,設置基本的故事框架,然后讓學生借助單元中的詞匯設計具體的對話內容。在該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法,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單詞、詞匯、句式等的應用能力,同時有利于養(yǎng)成“說英語”的學習習慣。
比如,在教學Computers的知識時,教師帶領學生詳細地學習“analytical” “calculate” “simplify”等單詞之后,設置“向朋友介紹自己使用計算機經(jīng)常做的事情”的對話場景,并要求學生使用本單元的單詞設計對話內容。學生經(jīng)過討論后,能夠使用這些單詞介紹計算機的分析功能、計算功能、上網(wǎng)功能等,并流暢地使用英語進行對話。再如,在教學Earthquakes的知識時,教師創(chuàng)設“兩名同學討論地震的危害”的對話場景,要求學生運用“in ruins” “trap”等詞匯知識設計對話。學生進行對話練習之后,在全班同學面前開展英語對話表演。在此過程中,其他同學可以發(fā)現(xiàn)這兩名同學發(fā)音上的錯誤并幫助他們糾正。
(五)借助問題情境,促使學生深度學習
思考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深化對知識點的認識并增強思維能力。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獲得問題的答案,往往比教師直接講述問題的答案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高中生而言,教師在教學中不只要傳授給他們知識,更要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所以,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當設計知識問題,圍繞英語詞匯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并借助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思維。在學生思考問題之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表達機會,使學生能夠講解問題、闡述答案。
比如,在教學Travel journal的知識時,教師提出“如果要去旅行,你需要考慮到哪些事情?”的問題,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而逐漸帶領學生進入英語詞匯的學習。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后,得到了“交通工具”“路線”“費用”等答案。隨后,教師提問學生“如何用英語來表達這些內容呢?”對于“交通工具”的英文表達方式,學生一般不會產生異議,普遍都會選擇用“transport”來表達。但是,對于“費用”的英文表達方式,大部分學生會快速地說出“money”一詞,少數(shù)學生會說出“fare”一詞。那么,教師就可以繼續(xù)設置問題,帶領學生思考“哪一個單詞用來表示‘費用’更為合適”的問題,促使學生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
總而言之,詞匯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詞匯教學,教師幫助學生識讀詞匯、記憶詞匯、運用詞匯,為學生讀懂文章、創(chuàng)寫文章打下基礎。高中生對課堂教學方式的要求往往更高,他們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習熱情。情境教學法適用于英語詞匯教學,能夠推動詞匯教學高質量開展。在今后的教學中,高中英語教師需要結合詞匯教學現(xiàn)狀,圍繞教材中的重難點詞匯,創(chuàng)設多元且有用的教學情境,利用教學情境推動學生思考、深化學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