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
一
曹雪芹特別有意思,自始至終強調(diào)自己與眾不同。出場便說,女媧補天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頑石,無非透露這些石非尋常石,是媧皇煉過的,意在與普通石拉開距離。長得也不同,是五彩的,故拍《紅樓夢》電視劇與紀(jì)錄片用的灰石頭是不準(zhǔn)確的。人家是有顏色的,書中雖沒明言,但女媧傳說中,講得清楚,煉的是五色石。以現(xiàn)在的說法,叫漸變或透色,是一種很漂亮的石頭。天也不可能時時灰暗,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斕才對,即透明石。
相傳煉石之材,取自五色土,青、黃、赤、白、黑,借太陽神火煉就。在古代,五色土大多用于立社、封禪等重大儀式。五色對應(yīng)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顏色,也代表方位?!拔逍兄畾?,在天為氣,在地化形,在人為音?!币馑际钦f五行在天上是風(fēng)、熱、濕、燥、寒,五種運行的氣體。行,即運動。在地化作木、火、土、金、水,五種實物,也叫五材,是構(gòu)建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五行相生相克,映到人體,對應(yīng)五臟、五官等。囊括了天地大宇宙與人之小宇宙的運轉(zhuǎn)。女媧用彼之才補彼之天,再合適不過。也有人說補天石,由五彩碎石煉得,這里不做深究。
此乃第一層鍛煉。
此石到底長何樣?書中也說得明白,高經(jīng)十二丈、方二十四丈。高經(jīng)指上下距離,方經(jīng)指前后左右,即一圈總長。四個面,一面六丈。此石為高十二丈,各面寬六丈的長方體。一丈等于3.33米,十二丈為39.96米。等同現(xiàn)今十幾層樓那么高。不能說大,也不算小,太小無法補天。天遼闊,即便哪兒漏一個窟窿,那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得“嗖嗖嗖”補上去。
十二這個數(shù)字也極有意思,為頂數(shù),亦滿數(shù),屬上天賜予之?dāng)?shù)。十二星座、十二月份、十二生肖,人體的十二根肋骨等。十二與人類計時與歷法息息相關(guān),比九和十大,寓意眾,或輪回。脂硯齋在高經(jīng)十二丈處批:“總應(yīng)十二釵?!狈浇?jīng)二十四丈處又批:“照應(yīng)副十二釵?!币庠谥副娕裕蔷窒弈硞€具體女子。所以此石是有棱有角的長方體五彩巨石,像一枚放大無數(shù)倍的印章,抑或現(xiàn)今高聳入云的高樓。與不規(guī)則的普通石,在形狀、顏色上均有差異,否則便不是媧皇煉過的。
即便十二丈對應(yīng)十二月份,二十四丈指二十四節(jié)氣,無非申明天人合一的理念。曹雪芹做了延伸,用十二、二十四代替女子。女人才是時間、節(jié)日及萬物之靈,也就不難理解,黛玉為何自稱草木之人。
有人說不可當(dāng)真,明清小說善用此技,用神話開篇,《紅樓夢》只不過承襲舊習(xí)。我倒認(rèn)為是作者深思熟慮、煞費苦心的結(jié)果。杜撰也好,臆想也罷,皆作者旨意,這便是其構(gòu)想。盡管《封神榜》里有石人,《西游記》里有石猴,但都不如《紅樓夢》里的寶玉來得情深意長,意境高遠(yuǎn)。曹雪芹善在舊典上,生發(fā)自身。
二
思想之真,很難具象,是幻,是夢,所以叫《紅樓夢》。書中的現(xiàn)實場景,指賈府,此石投胎處。但針對原型,又是一假。所以《紅樓夢》真真假假。而主觀之真與客觀之真,哪個更真?
這也是曹雪芹喜歡虛像實化的原因,把形而上的東西,予以樣貌,用具體形式展現(xiàn)。他覺得人生荒唐,便起名大荒山,像座荒山。青埂峰,一座山峰,情乃山峰。無稽崖,一個山崖,欲望之崖。他布了一個局,一個大的背景,把那塊無法補天之石,安插進(jìn)去。故那石也是一種外化的精神形式。
三萬六千五百塊巨石都干大事去了,獨一塊,落寞孤單,日夜悲號。不得志,便哭,也沒伴,只得默默修煉,便有了第二層鍛煉。可見孤獨是思考的前提,進(jìn)步的催化劑。余下這石,看似失落,其實不然,與那些補天石又不同。媧皇煉過,自己又風(fēng)餐露宿,千錘百煉,遂靈性已通,能口吐人言,即具備了人的部分功能與特征,又進(jìn)化了一步。
女媧一煉,自己又一煉,等同雙重鍛煉。
人家上天,它落地,此乃兩條路徑。三千五百塊對應(yīng)百年天數(shù),大材也,可做百年大計看。那些石為萬物遮風(fēng)擋雨去了,成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仍屬物質(zhì)之石。而此石進(jìn)入人世,寫了《石頭記》,是人,也是石,權(quán)且叫人石。人是什么?是具有思想感情的動物,而它是具有思想感情的石頭。
物質(zhì)之石與精神之石才是它們的分水嶺,相信也是曹雪芹要表達(dá)的?!妒^記》一書能否超越千年,時間會給予答案。
曹雪芹先生設(shè)計的大荒山、無稽崖、情埂峰,到底有沒有?無疑是杜撰的幻境,根本沒有。進(jìn)而說明,“情根”這座山峰,不是誰都能攀登的,情是多么險峻之物。崖,無稽崖,荒唐無稽的懸崖,崖下是滾滾紅塵,紅塵即斷崖,太多誘惑。一高峰,一深谷,像坐過山車,精神與現(xiàn)實互為參映。情感的高峰,等同現(xiàn)實深谷。書上所敘之事,便于這樣的深谷演繹。山也荒唐,崖也無稽,這塵世本就沒多大可留戀的,卻讓萬萬人著迷。
若說,書中情節(jié)多少能與現(xiàn)實生活對榫,那么作為虛像之石,只是一個精神地標(biāo)或參照。
石頭本就了不起,自然萬物,誰也熬不過石頭,是構(gòu)建地球的主宰。地表上的動植物,皆靠其支撐。青埂峰余下之石,升華為人,只是未脫石胎,不能像絳珠草那般修成人體。也并非有人之外貌,方為人,要么如何有“披著人皮”一說。外形與思維相比,孰重孰輕?
這塊聰明,能口吐人言之石,因機緣,偶遇一僧一道,有了人間一歷。與巨石凡心已熾相吻合的是神瑛侍者的凡心偶炙。
三
此石投胎前,首次亮相,于士隱夢中。沒等士隱看清,便被僧道一把奪過。
此之前,僧道曾嫌巨石粗鄙,為好攜帶,也為世人能高看一眼,用障眼法,將其易容成一塊瑩潔美玉。并嵌上字,實乃幻象,投世人所好,騙人罷了。不能識之因,是世人悟性不夠。真正模樣,仍是石。誰識得?唯黛玉,故他倆合得來。甄士隱對應(yīng)的人物是賈雨村。啥叫甄士隱,即把真事隱去,與賈雨村皆有假之意。兩個人物對著寫,士隱散淡,閉門休竹種花;雨村功利,革職復(fù)職。甄士隱還與賈雨村,互為交集,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甄士隱,身上有寶玉的影子,屬寶玉晚年寫照。
此石修煉不夠,未成人形,不能單獨投胎,遂喬裝打扮一番,借助神瑛侍者肉體入世,成其口銜之物。隨人投胎的益處,是主人所到哪兒,它都能去。
書中說,后人曾云:“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币馑际钦f,女媧煉石已夠荒唐,世人眼中之玉只不過是一個臭皮囊,內(nèi)里還是石。紅塵盛景,大荒而已,繁華落盡皆悲愴。金呀玉呀,人類所倚重之物,皆虛幻。
什么是胎帶的?胎帶乃骨中之物。而寶玉胎帶了此玉,即這塊巨石。石性是胎帶的,精神品格是胎帶的,很難改變。作者自稱頑石,頑固不化的石頭,不被當(dāng)時價值觀所接受的石頭。
脂硯齋常喚作者石兄,作者便是這塊無法補天,墜落人寰的頑石。那肉體寶玉到底是眾人口中的寶玉,還是石兄呢?兼而有之,他是石兄,而世人眼里,卻是“寶玉”,表、里被嚴(yán)重割裂。
此石主人乃賈寶玉,它融入賈寶玉生命,作為思維存在,比賈寶玉的耳朵、鼻子、眼睛,還重要。寶玉屬“雙人”共存,一個神瑛侍者的下凡肉胎,一個不具備人形的石人。此石人與人腦中傳統(tǒng)意義定義的石人不同。而是外形為石,內(nèi)里具備人之品格的石人。
第三回,石頭正式登場。林黛玉初進(jìn)榮國府,寶玉項上掛著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黛玉初見通靈玉,便引起寶玉第一次砸玉。寶玉見黛玉如此靈秀之人竟沒玉,不免大惑不解。這塊玉,大家都當(dāng)一件寶,寶玉卻不想要。他那時小,不識石,亦以為是玉。
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通靈玉第二次現(xiàn)身,由寶釵眼中所出:“只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hù)?!彼枥L之物,即大荒山青埂峰下,這塊頑石的人間幻相,有鳥蛋那樣大,是五彩的,像天邊的云霞,絳紅色。屬大石頭縮小版,顏色并無多大變化,變的是潤度與體積。所以電視劇里那塊翡翠色的通靈玉是不對的。為何由寶釵眼中摹出,而非別人?此乃作者有意引出“金”。金,即俗世觀念。也說明寶釵眼拙,只見假,不識真;只見外,不識內(nèi)。其實,《紅樓夢》旨在作者品質(zhì)與世俗觀念的對撞。
世俗的目光看到的是玉,若看到的是塊大石頭,還會有金嗎?玉乃世俗目光界定,帶有主觀性。金麒麟和金鎖應(yīng)運而生,但皆與此石無關(guān)。所以“金玉良緣”是個玩笑,屬強扭的瓜。
襲人從寶玉項上摘下通靈玉,用自己的帕子包好,塞在褥下,免得翌日戴著冰涼,足見珍視。賈母也說是命根子。其實,的確是人們眼中的命根子,玉,官階,俗世的理解與希望。前些年,我解讀寶釵,曾說過“金玉良緣”,即官商聯(lián)姻,俗世的美滿婚姻。石亦命根子,寶玉自己的命根子,皆命根子,怎奈出發(fā)點不同。
通靈玉第四次現(xiàn)身,是在十四回秦可卿出殯的路上,北靜王贊寶玉果然如寶似玉,又問銜的寶貝在哪兒?寶玉聽后,從衣內(nèi)取出。北靜王接過細(xì)看,念了上面的字,問靈驗否?賈政回說還沒試過??梢姶擞穹浅S忻?/p>
十九回,襲人回家探母,寶玉偷跑到她家,通靈玉在襲人眾姐妹手中一閱,即在民間走了一遭。
二十五回賈寶玉和王熙鳳被魘,此玉救了他倆的命,乃第六次出場。
第七次露面在二十九回,賈府眾人去清虛觀打醮,張道士把寶玉身上的玉請下來,拿去給自己的道友和徒子徒孫們觀摩,進(jìn)而引出金麒麟,即此玉在寺廟里又巡演了一番。
同回,寶玉、黛玉因張道士提親,回來后,互相試探,引起爭吵,寶玉又砸玉。
至此,這塊玉游歷甚廣,先是在閨閣,黛玉、寶釵手里一閱。繼而在王爺手中、民間,以及寺廟逛了一圈。即閨閣,上層社會,下層社會,寺廟,它都去了,且有互動,也算見識廣博。大家一直當(dāng)稀罕物,當(dāng)成寶玉,它騙了一眾人。所以脂批說,“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三天賣不出一個真,一天賣出三千假。”此乃書眼,亦當(dāng)時社會寫實。
那塊玉,是玉是石重要嗎?當(dāng)然,是石便是“木石前盟”,即本來面目,自然狀態(tài);是玉,便是“金玉良緣”,即俗世希望的樣子。盟,契約,彼此心甘情愿所托。怎奈到了人世,受世俗制約,未能如愿?!澳臼懊恕贝笞匀坏纳钋嘘P(guān)懷。大眼界,大視野,與宇宙萬物相契?!敖鹩窳季墶敝痪窒奕祟惖倪\作與思維。哪個更廣闊?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個小小分支。
從通靈玉露面,黛玉進(jìn)府,寶玉砸玉再至砸玉,寶玉對口銜之玉,一直是抵觸的。可惜沒人能識得,世人對其本質(zhì),也沒多大興趣。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是主旨。
堅守自己,還是接受塑造,是寶玉糾結(jié)的。寶玉能識得自身石性,認(rèn)清自己,已是三十六回。之前他罵祿蠹、焚書,再至夢中喊出“木石前盟”,認(rèn)知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自此,“金玉良緣”方告一段落。這個石性,也并非單指“木石前盟”,而是寧折不彎的本性,對社會的抗拒。所以書中一再說他喜歡在女孩堆里混,這也是他躲進(jìn)大觀園的原因。他與女性膩在一起,非好色,而是女孩不接觸外界,閨閣尚干凈。
作者的痛苦與血淚,是自身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相悖所產(chǎn)生的孤獨感和被拋棄感所致。
四
游歷完,石歸荒山,現(xiàn)出原形。所不同的,原本身上光溜溜的,回來后,卻刻滿文字。它成了一名記錄者。
且吟道:“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一切散去,又?jīng)幾世幾劫,依舊保持石形。偶遇空空道人,才又有了一段緣分,始成書。未修成人體之因,是故意堅守,還是惠性不夠?我相信大抵是前者。
肉體的寶玉死了,而掛在脖子上的“寶玉”卻得到永生。這便是思想不死的見證。
有朋友說,《紅樓夢》非常詭異,字刻在石上,豈非墓碑?可以肯定的是,所謂《石頭記》,便是一篇長長的碑文。青埂峰便是墳包,情根的墳包,埋葬著一個家族,一群青春美麗的少女,甚至是一個時代。
果戈理曾說:“城市是一本石頭的大書,每個時代都留下光輝的一頁?!蹦暇卜Q石頭城。石頭代表城市,城市代表人類。人類最早的房屋,便是由石頭壘建。
石頭成了一個巨大墓碑,其作用便是墓碑,這是其最后定位。人家補天,建設(shè)天屋,為活著的人遮風(fēng)擋雨;它作為墓碑,為死去之人構(gòu)冢;人家成為棟梁之材,他當(dāng)碼字匠,這便是區(qū)別。而此石即曹雪芹本人,頑固不化的一個書寫者。寶玉為何叫絳洞花王,實乃祭奠那些美麗的青春少女。此之前,黛玉已做了預(yù)演,《葬花吟》和設(shè)計香冢。
曹雪芹高山遠(yuǎn)矚,寫了此碑文,也下了一盤大棋。能說剿滅扼殺那些純美女性的社會,是個好社會,好時代嗎?當(dāng)然不是。從而也明確了石頭的含義,首先是墓碑,有悼亡之意,我們讀《石頭記》便是在讀墳包里的故事。其次,它用不屬于任何人類的視角,無聲客觀地見證記載了一切。石頭作為里面的隱形人,無處不在。
真實情景,石并不存在,只是作者勾連的意象,所以寶玉這個人物,是曹雪芹混淆成年人與少年人的視角、富貴與落魄,所置換的情景。
頑石,頑固不化,不被外物所惑,所以常人不解其行徑。
真的很荒唐,甄士隱搭濟賈雨村,一真一假,一腔熱血,救助的卻是一個壞人。生的甄英蓮,真是可憐。那條街,十里街,足夠長,卻是勢利街。仁清巷,人情巷,人情社會,并非法治社會。葫蘆案,糊涂案。有清明嗎?沒有。有恩情嗎?沒有。但名字皆光鮮,比如仁清,比如葫蘆,葫蘆是福。曹雪芹善用反諷。
娶的是封肅的女兒,即風(fēng)俗的女兒,延續(xù)舊習(xí),社會俗成。封,風(fēng)俗;封,封閉。滾滾紅塵,銅墻鐵壁也。旁邊是葫蘆廟,即糊涂廟,沒清白事,這便是當(dāng)時的社會縮影。所謂風(fēng)俗的女兒,便是薛寶釵。賈寶玉實是甄士隱。而風(fēng)俗的女兒,必然延續(xù)舊俗,盡管賢淑,與甄士隱依舊志不同,道不合。
平兒曾說:“有一年良兒偷玉,剛冷了一二年間,這會子又跑出一個偷金子的來了?!笨梢姡褚埠?,金也罷,在世人眼中皆是寶,都會被惦記。草木、石頭,便廉價多了。什么是寶?寶玉夢里說過,俺只要“木石前盟”,所以得看在誰眼里。賈寶玉,一個有大自然情懷之人。
其實,石也好,玉也罷,皆作者杜撰。道具而已,屬思想物化。石,自己的思想;玉,世人的看法。
家人覺其是玉,要用金來配,金,金錢,皇商也。世人取其外,誤認(rèn)為玉,并不理解他的理想與行為舉止。只有寶玉明白自己是一塊頑石,一生都在與世俗作斗爭,而別人偏偏用社會的模子去套他。其中也包括寶釵、湘云,所以他說:“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的女兒,也學(xué)得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dǎo)后世的須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fēng),真真有負(fù)天地鐘靈毓秀之德!”
這是他燒書之因,把責(zé)任歸咎古人,道德源頭,并不真正怪罪寶釵、湘云。他用了一個“染”字,這個染來自外界,亦有文化傳承。外面指“國賊祿鬼”,這是其看法。即便躲進(jìn)大觀園這樣的女兒國,也沒能避開外面的滔天濁浪。所以他說辜負(fù)了天地鐘靈毓秀之德,即大自然的美德,而非人類社會界定的道德。這也是其愛重自然之因。
寶玉和女孩在一起時,便快活;面對雨村之流,談經(jīng)濟仕途,便痛苦。作者一再自嘲,包括那兩首明貶暗褒的《西江月》,“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紈绔、膏粱,當(dāng)然不會像寶玉。此乃世人嘲諷,不可當(dāng)真。批者也一再說自己是一個廢人,即多余的人。而作者真的沒用嗎?《紅樓夢》對后世沒用嗎?曹雪芹寫的《廢藝齋集稿》對盲人,對社會底層沒用嗎?他在西山行醫(yī),對當(dāng)?shù)匕傩諞]用嗎?他的一生只對權(quán)貴沒用,對輔國治民、振興家業(yè)沒用。對歷史,對老百姓,對自己皆有用。世人希望的,并非其理想。盡管寶玉具備那種潛能,但非所愿。紈绔膏粱倒是愿意做,所以他們不可能像寶玉,也像不成。他的反叛是徹底的,“古今不肖無雙”,多么頑固,也見其目光新銳。
你會發(fā)現(xiàn),作者寫這本書,基本上用俗世目光切入,褒寶釵,貶寶玉。所以一再提醒讀者,看背后的故事。
讀者也沒必要糾結(jié)一些問題,不孝,無非不想當(dāng)官;在女人堆里混,避世而已。
五
《紅樓夢》的基調(diào)是紅色的。紅色,血之象征,杜鵑瀝血,所以黛玉的丫鬟叫紫鵑。石頭有了血,便有了溫度,方能進(jìn)化,有了高級感。玉并不貴重,情感的熱度方珍貴。神瑛侍者,病玉,赤瑕宮亦紅色,赤瑕宮對應(yīng)寶玉原書齋“絳蕓軒”,寶玉在大觀園的寓所叫“怡紅院”,皆帶紅字。紅,亦指女兒,曹雪芹的書房叫“悼紅軒”。此三處寓所,皆圍繞紅,意思一步步遞進(jìn),意境一步步凄涼?!敖{蕓軒”的蕓,是一種植物,有香氣,也有蕓蕓眾生之意。而從“怡”到“悼”,本就是從快樂至毀滅的悲情過程。
曹雪芹是寶玉的藝術(shù)原型,這是我一直堅定的。神瑛侍者便是寶玉,他前世澆灌的絳珠草,乃黛玉前身。只不過黛玉作為人體,可以報恩,用眼淚找平。
若用顏色劃分,黛玉前期也有紅色基因,降珠,紅色的眼淚,血之淚。我曾說她是綠色,是因其幽。其實,她也屬黑色。黛玉,西方黑色之石,理想中的石頭,東方,人類所居之地并沒有。當(dāng)然此乃書中所言,據(jù)傳此石在北京西山附近曾存在,可蘸水畫眉。所以《紅樓夢》依舊是藝術(shù)化的小說,拿來主義,諸般場景,皆為作者主旨服務(wù)。
若用一天的時間劃分寶玉、黛玉、寶釵。那黛玉是黑色的,寶釵是白色的,寶玉是紅色的。紅色溫暖,熱血肝膽,所以寶玉是絳洞花王,統(tǒng)領(lǐng)眾女兒。絳,紅色,寶玉和黛玉皆有絳色。石頭都能有溫度,以此襯托當(dāng)時社會的冰冷。
寶玉無非是朝霞與夕陽的漸變時刻,多層次表達(dá),殘陽如血,有希望,有落寞,像極了他的為人。而黛玉是漫長的黑夜,是失眠,是沉靜,是思考。黑夜如緞,絲滑悲苦,當(dāng)然也有對光明的崇敬與向往。而白天是正統(tǒng)的,陽光照耀,一切皆正確,也代表世俗,忙于交集交際。沒有哪個朝代認(rèn)為自己當(dāng)時所秉持的思想有問題。
寶玉的紅,在書中隨處可見。而黛玉的黑色石,顯然沒補天石那么大,是女人用來畫眉的,小至妝容,屬女性之石。眉目傳情,貼近人類情感,亦彰顯自我。
六
我們再回至五行。頑石是用五色土煉的。曹雪芹塑造人物,非常用心,他深諳五行八卦。前面說了“五行在天為氣,在地化形,形氣相感化生萬物?!蔽逍?,也叫五行學(xué)說,是中國古代認(rèn)識世界的基本方式。金,斂聚。木,生長。水,浸潤?;穑茰?。土,融合。
天上的風(fēng)、熱、濕、燥、寒,對應(yīng)地下的木、火、土、金、水。即風(fēng)木、熱火、濕土、燥金、寒水也。
風(fēng)對木,所以春風(fēng)一吹,草木復(fù)蘇;秋風(fēng)一煞,草木凋零。熱對火,乃溫度。濕即土,土地濕潤,萬物生長。燥即金,也就不難理解,天氣干燥,葉子便黃了。寶釵體燥,需冷香丸來壓,她掛著金鎖,明顯是金的代表。寒對水,除溫泉,水的溫度一般低于自然界,所以叫寒塘,把眾兒女比作水做的骨肉,寓意清澈,亦命運寒冷。
黛玉為木,絳珠草?!澳局魅?,性直,情和,味酸,色青。豐姿秀麗,骨骼修長,手足細(xì)膩,口尖發(fā)美,為人有博愛惻隱之心,慈祥愷悌之意,清高慷慨,質(zhì)樸無偽?!边@些特點,在黛玉身上都能找到。用五行定義木,在天為風(fēng),在味為酸,在色為青,在體為筋,在竅為目,還為肝、為膽、為呼、為東、為生、為春等。簡直太美了,就不難理解,曹雪芹為何設(shè)了木石前盟這一思想主題。
寶玉為火。赤,即紅,有赤誠之意。對應(yīng)人體為脈,血脈也。為心、為笑、為憂、為舌、為苦,像不像又喜又憂,瘋瘋傻傻的寶玉?;?,又意味著破滅,一切均將結(jié)束。
寶釵為金。金,金屬,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肺,在體為皮毛,在味為辛。燥,亦有清潔肅穆之意,寶釵房中雪洞一般;她也常作詩,自譬潔白。金為白、為欬、為辛,為西。這些特征,又似不似寶釵。肺金,寶釵得的便是哮喘病。金對應(yīng)的顏色是白,白囚,囚禁自己。金貴重,但無蓬勃的生命,所以金,斂聚;木,生長。這便是寶釵和黛玉的性格特點。聚斂便沉穩(wěn),生長便自由。且與黛玉在方位上一東,一西。
眾女兒為水。水為黑、為寒、為人體的骨。寶玉把女孩比作水做的骨肉,你能說寶玉是胡說八道嗎?為耳,聰明;為咸,淚多。也對應(yīng)疾病和死亡,與《紅樓夢》皆對榫。
五行映到人身上,又對應(yīng)各種情緒——喜怒憂悲恐。對應(yīng)色為木青、火赤、土黃、金白、水黑。對應(yīng)五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
也就是說五行對應(yīng)人之五體、五臟、五聲、五變、五味等。五變,即引起的變動。在聲為呼、為笑、為歌、為哭、為呻;在體為筋、為脈、為肉、為皮毛、為骨;在竅則為目、為舌、為口、為鼻、為耳;在味則為酸苦甘辛咸。
曹雪芹代表紅色,有火之意,但又加入石性。石不在五行之中,卻由五行煉得。作者是不是想升華一步,融會五行,又跳出五行,和他說妙玉那樣,是個世外意想不到之人,畸人,多余之人呢?
七
人活著,可用物質(zhì)、精神兩方面概括。文學(xué)提供審美,提供認(rèn)知,提供精神營養(yǎng)。否則,極容易陷于物質(zhì)的漩渦。
曹雪芹長了后眼睛,看到了當(dāng)時社會扭曲陳腐的一面,且寫了出來。衡量一部文學(xué)作品的價值,主要看其對這個世界貢獻(xiàn)了什么?沒光亮,積極的思想,幾乎等同白紙。所以上百年才出幾部好書,余者皆隨從,更確切地說,是自慰,對自己意義宏大,對社會并無多大意義。
曹雪芹說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以示清澈。其實,他想說的是,男人如石,這是其理想狀態(tài)。所謂爛泥扶不上墻,是賈珍賈璉賈蓉之流。不理想的狀態(tài)是男人是“祿蠹”,拿俸祿的蟲子,女人是魚眼睛。
《紅樓夢》里的男人,多半不成器。這個不成器,非指事業(yè),榮寧兩府的男人幾乎都有官階。無官,花錢都得掛一個,賈蓉、賈璉皆是,但都沒有高規(guī)格人生。何謂高規(guī)格人生,便是對生命的關(guān)照體貼。
為什么沒有,是他們出生就沒有嗎?肯定不是。一張白紙,靠墨熏染,乃當(dāng)時主流思想,傳統(tǒng)觀念所致。如果人人能思考,能反省,便不叫先驅(qū)。曹雪芹為何沒同流合污,便是因其有石性,先天鍛煉抵抗了后世誘惑。那塊石,可以看作是提前植入的芯片。
紅樓夢的結(jié)構(gòu)非常松散,吃喝拉撒睡,外帶唱戲聽曲游園,穿插著小打小鬧的愛情。若認(rèn)為是一部為貴族生活立傳的富貴書,或小資情調(diào)的愛情書,便大錯特錯。以現(xiàn)在的話說叫城市題材,城市題材具備信息量大浩大,視野開闊,元素多樣等特點。為什么說大城市是花花世界,《海上花》里的二寶和趙樸齋從鄉(xiāng)下來到大上海,便不想回去了。樸齋拉洋車,二寶當(dāng)妓女,毒害一步步,漫不經(jīng)心沉淪著。城市足夠精彩,足夠糜爛,足夠誘惑,也足夠文化。鄉(xiāng)村,可以厚重,但單一。
紅樓的精髓在縫隙里的閑筆。官吏的升遷下野復(fù)職貪污,這些大起大落,決定家庭命運,驚濤駭浪的事件皆隱其中。家庭的鉤心斗角,爾虞我詐,亦在談笑間。富家的尷尬,貧家的堅窘,皆輕描淡寫。就像魯迅說的,紙縫里寫著“吃人”二字。
所以不能被其輕松的表面所迷惑。
《石頭記》,一部大書,作者自譬石頭?!扒Ъt一哭,萬艷同悲”,一場盛大的葬禮。
總而言之,多余之石,在大荒山,是一塊長方體的五彩巨石?;燠E人間,幻化成美玉,返回荒山,變成一塊帶字的巨大墓碑。原來這塊石是無用的,有用后,便是墓碑,它沒有接受塑造,從大自然進(jìn)入人世,又返回大自然,這是作者設(shè)計的一條大線。另一條線是世人把石頭當(dāng)“寶玉”,上演了望子成龍、金玉良緣一系列鬧劇。怎奈石之堅,不易改變?!都t樓夢》,塵世一夢,也是一篇長長的誄文。
至于顏色,他是不變的紅色,映照黑暗,悼念眾女兒。
責(zé)任編輯??吳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