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杜鵑花是世界著名觀賞植物,也是我國十大傳統(tǒng)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的美稱。為探索杜鵑花在園林中的應用,介紹了杜鵑花的栽培管理技術,并以福建省福州市琴亭湖公園為例,對杜鵑花30個園藝品種的生長發(fā)育狀況及適應性進行分析,介紹了該公園結合不同品種杜鵑的株型、花期、花色、葉片大小完成的園林景觀。
關鍵詞 杜鵑花;適應性栽培;應用;福建省福州市琴亭湖公園
中圖分類號:S685.99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2.062
杜鵑花屬是植物分類學中的一個大屬,全世界已知的杜鵑花約有900余種,廣泛分布于歐洲、北美洲和亞洲,其中東亞和東南亞地區(qū)是杜鵑花屬的2個分化中心[1]。福建省福州市琴亭湖公園于2013年起,從浙江省金華市陸續(xù)引進123個杜鵑品種,并通過多年的適應性栽培,探討這些品種在福州市的適應性,提高其綠化景觀應用價值,增加杜鵑花品種應用種類。
1 引種地、栽培地概況
1.1 引種地概況
福州市種植的杜鵑花引種自金華市。金華市地處金衢盆地東段,為浙中丘陵盆地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總的特點是四季分明,年溫適中,熱量豐富,雨量豐富,干濕兩季明顯;春季氣溫回升快,夏季長而炎熱,冬季晴冷干燥,大氣層結穩(wěn)定;光熱水條件優(yōu)越,平均氣溫16.7 ℃。
根據植物引種的環(huán)境或氣候相似原理,要保證引種成功,首先必須選擇適合的生態(tài)類群,并創(chuàng)造與之相適應或大體適合的環(huán)境條件進行栽培[2]。福州市的氣候特征與金華市的較為相似,更有利于引進金華杜鵑。
1.2 栽培地概況
福州市屬典型的河口盆地地貌,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可達326 d,年平均氣溫為20~25 ℃,最冷月1—2月,極端氣溫最高42.3 ℃、最低-2.5 ℃,年相對濕度約77%,市區(qū)冬季一般無雪。
栽培地福州市琴亭湖公園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為環(huán)湖帶狀公園,氣溫略低于福州市區(qū)。琴亭湖公園南岸的主干道一側以榕樹為邊界圍擋,公園主要樹種有柳樹、臺灣欒、波斯皂夾、雞冠刺桐、盆架木、小葉欖仁、南洋楹及楊樹等,這些上層樹種多為落葉或蔭蔽度較低的喬木,而下層多為草地或模紋地被,造就了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huán)境,為杜鵑花的種植、生長提供了條件。琴亭湖公園的環(huán)境滿足金華杜鵑生長所需的立地條件。2014年起,琴亭湖公園從金華市引進雜交杜鵑,品種豐富、規(guī)格多樣、可塑性強,通過與公園不同植物靈活配置,可形成不同類型和不同感受的空間形式,起到阻擋視線、營造多層次空間景觀的效果。
2 栽培管理技術
2.1 種植季節(jié)
杜鵑花的種植或移栽宜在11月至春季開花前,即苗木生長緩慢期進行;在4—5月梅雨季節(jié)種植也易成活。福州市7—8月最為炎熱,不利于杜鵑花的移栽。
2.2 種植土的改良
杜鵑花適宜生長在含鹽量低、疏松肥沃、保水透氣性良好的偏酸性(pH值5.0~6.5)土壤中[3]。琴亭湖公園建設時,為節(jié)約成本,將建筑垃圾直接堆積在土壤底層,上面覆蓋種植土。這一做法造成了土壤污染,導致植物不能健康生長。因此,琴亭湖公園對影響杜鵑生長的土壤進行了更換,添加了加入泥炭土、有機肥、園林廢棄枝條粉碎物、鴨糞、河沙等的園土,改造深度為40 cm。每年2—3月、9—10月,公園都會結合灌溉、松土,改善土壤通氣狀況,并通過施用有機肥,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保溫性能,改良土壤,確保杜鵑健康生長。
2.3 地面覆蓋物的應用
杜鵑種植后,可進行地面覆蓋,覆蓋物為園林廢棄枝條粉碎物、樹皮等。杜鵑是淺根性植物,種植時在土壤表面覆蓋覆蓋物,可在夏季減少水分蒸發(fā),保持土壤濕潤,同時能減少雨水和灌溉對土壤的破壞。這些覆蓋物腐化后,還可以持續(xù)性給土壤增加有機質,改善土壤板結情況,促進杜鵑生長。
2.4 水分管理
杜鵑對水分含量變化極為敏感,既怕水澇,又怕干旱。因此,栽植杜鵑要注意澆水與排水,并需要根據氣候、土壤干濕狀況、生長發(fā)育階段的需要而定。1)春季,特別是花期,杜鵑需水量大,常常在午后出現(xiàn)花瓣脫水下垂的現(xiàn)象。此時澆水,應注意根部灌溉,噴灑葉面,減少對花朵噴水,否則會造成花朵腐爛提前凋謝。2)因福州市夏季天氣炎熱,水分蒸發(fā)快,所以需要早晚各澆水一次,避免在11:00—16:00溫度較高時澆水,澆水時對葉面進行噴水,以提高周圍空氣濕度,降低溫度。3)秋季杜鵑花芽分化,而福州市秋季氣溫較高,此時缺水容易導致花苞掉落。因此,仍須保持每日澆水1次。4)冬季杜鵑生長發(fā)育緩慢,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shù),根據降水量每7 d澆水3~5次。
土壤的排水不良會造成杜鵑爛根,嚴重的會導致杜鵑植株死亡。福建省夏秋季節(jié)臺風較多,易積水,因此需多注意排水引流。此時如遇植株葉片變黃脫落,可將植株挖出,清洗根部,移栽至花盆內,待長勢恢復,再移栽至園內。
2.5 施肥管理
杜鵑花為淺根性植物,須根纖細,分布較淺,一旦施肥濃度過高,容易造成肥害。杜鵑施肥分為基肥與追肥,其中基肥多為種植時施用,作用是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大多為有機肥、菜餅肥、雞鴨糞肥等;追肥在植物生長期間施用,作用是滿足杜鵑某一生長時期對養(yǎng)分的需求,可使用餅肥、有機肥等,或者使用杜鵑花專用緩釋肥花多多等。每年花謝后,須在4—5月、10—11月結合除草松土、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施肥。盡量不使用復合肥,避免造成土壤板結、堿化。
2.6 修剪
杜鵑生長比較緩慢,可以根據景觀需要每年修剪1次,花后馬上進行。如需要2次修剪,則應在7月之前完成,否則會影響花芽的形成?;ê笠皶r剪去殘花,減少養(yǎng)分的不必要流失。杜鵑可進行短截,以降低植株的高度,促進側枝生長;剪除徒長枝、過密枝、內膛枝、病枝等,以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情況。
2.7 病蟲害防治
杜鵑的病害主要有花腐病、根腐病、斑點落葉病、葉腫病等。1)花腐病會導致花期縮短,影響其觀賞價值,可在開花期噴嘧霉胺進行防治,延長花期。2)杜鵑黃化病是杜鵑栽培中常見的病害,表現(xiàn)為新梢葉片變小變薄、褪綠黃化,新葉蒼白。葉片感染此類病后,會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嚴重者導致植株死亡。可噴施硫酸亞鐵進行防治。
杜鵑的蟲害主要有網蝽、一點金剛鉆、夜蛾等。可通過對杜鵑進行疏剪增加通透性、葉片背面特別是隱蔽處噴施吡蟲啉、氧化樂果等措施改善蟲害問題。
2.8 花期調控
琴亭湖公園多在高大喬木下種植杜鵑,將杜鵑作為中層開花植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喬木枝葉愈發(fā)茂密,透光率已不能滿足杜鵑生長的光照需要,導致不易形成花芽??蓢娛┒嘈н?,以改善這種情況;對于使用藥物但沒有效果的杜鵑,可移栽至光照充足的地塊。
3 生長發(fā)育狀況及適應性分析
表1選取公園中種植3~7年的30個杜鵑品種,對其花期、花色、生長狀況進行歸納總結。從總體情況來看,栽種的杜鵑均長勢較好。在福州市近幾年冬季極低氣溫達-1 ℃且未采取保暖防凍措施的情況下,杜鵑生長情況良好,未見明顯凍害;在福州市近幾年夏季氣溫高達40 ℃、未采取降溫遮陰措施的情況下,栽種的杜鵑偶見葉片灼傷。從表中還可看出杜鵑樁景成活率低,不能適應福州市炎熱的天氣。
4 杜鵑造景應用
杜鵑花品種豐富,花色艷麗,可廣泛用于裝飾公園、街道、庭院。杜鵑花的配植形式多樣,可根據不同品種的株型、花期,花色、葉片大小,結合園林造景手法,達到美化空間的目的。
4.1 花徑、花籬
在公園次園路兩側緊密種植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的杜鵑,形成夾道的效果。可使用長勢快、花期長、花量大、花期一致及無花時具有觀賞性的杜鵑品種進行裝飾,如孩兒面、淡妝、火烈鳥等。
4.2 花地、花坡
利用沿湖駁岸緩坡,大面積種植杜鵑,2~3種顏色的杜鵑搭配種植,形成遍地是花的自然景觀??墒褂媚蜁?、長勢良好、花量大、花期長的杜鵑品種,如仙鶴、霞紅、白常春、御代之榮等。
4.3 花球
杜鵑花球可在在疏林草地上、構筑物旁作為點綴或者獨景布置,在配置上使用單個或多個組合高低錯落的種植方式,在開花時能夠層次分明,給人以花色錯落之美[4]??墒褂霉嗄緺盥淙~杜鵑奧康尼、粉霞、山麗杜鵑等,或株型飽滿的如意等,或枝條舒朗的丹頂?shù)取?/p>
4.4 建設杜鵑花主題專類園
杜鵑花主題園以種植或收集杜鵑花品種為主,集中展示杜鵑花品種的個體美。琴亭湖公園以“園中園”的形式形成杜鵑花主題園,園內收集104種杜鵑花品種,皋月類、久留米類等品目分區(qū)種植,集觀賞性、科普性于一體。
4.5 亭臺、假山疊石
琴亭湖公園地勢平緩,故疊石造山,再在其間種植杜鵑,花石相依,環(huán)境優(yōu)雅,承襲了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造園風格。將不同類型的杜鵑花與園林建筑空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充分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古典園林特色,是現(xiàn)代專類園設計與傳統(tǒng)造園藝術的有機統(tǒng)一[5]。在氍毹亭、春趣廊旁配植杜鵑花,以中國園林的造景手法,將杜鵑花的美麗姿態(tài)與亭廊等建筑空間巧妙結合。
4.6 杜鵑花谷
用片石堆砌,形成種植槽,將觀景人行道設置在谷底,在種植槽內種植杜鵑,以園內原有的福建山櫻花、木繡球等為架構,利用人造地勢加大植物群落間的高差,春季花團錦簇,人在谷中,目不暇接。
5 小結
通過幾年的適應性栽培,福州市初步篩選出可作為綠化的杜鵑花品種。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努力探索精細養(yǎng)護和粗放管理之間的最佳平衡點,做到既節(jié)約養(yǎng)護成本,又保持良好的景觀效果,以提升杜鵑在園林應用上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永輝,姜衛(wèi)兵,翁忙玲.杜鵑花的文化意蘊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中國農學通報,2007(9):376-380.
[2] 許明英,李躍林,任海.杜鵑花在華南植物園引種栽培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4(1):53-56.
[3] 胡本林.杜鵑花品種繁殖栽培及園林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4.
[4] 崇蝶.安徽六安地區(qū)杜鵑花的引種馴化研究與分析[D].合肥:安徽農業(yè)大學,2015.
[5] 庭嘉.花香滿徑:無錫的專類植物園[J].中國城市林業(yè),2004(5):55-5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