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漂,劉艷紅,劉曉琳,楊艾,張茜,魯衛(wèi)東
昆明醫(yī)科大學藥學院暨云南省天然藥物藥理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500
脂質體(liposome)具有載體裝載量大、可靶向輸送、制劑保護可靠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結構可靈活改變及調控等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多種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1]。2,3-二油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銨[N-1-(2,3-dioleyloxy)propyl-N,N,N-trimethylam-moniumchloride,DOTAP)]是一種常用的陽離子試劑,用于DNA 體外和體內的轉染[2]。1,2-二油?;字D憠A(1,2-diole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DOPC)是一種中性磷脂,用不同質量比的DOTAP 及DOPC進行電荷修飾,可調節(jié)脂質體的Zeta 電位,使其帶有不同強度的電荷[3]。經DOTAP修飾的陽離子脂質體是一種良好的免疫佐劑,可增強機體免疫應答,同時誘導更強的Th1細胞免疫應答[4]。研究表明,DOTAP修飾的載藥脂質體進入體內,可誘發(fā)更少的炎癥因子反應,且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3,5-6]。帶有不同表面電荷的脂質體可使單核細胞發(fā)生不同程度活化,誘導產生CD86 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7-8]。
本研究制備不同電荷修飾(不同DOTAP/DOPC質量比)的流感疫苗脂質體,檢測理化性質,觀察其穩(wěn)定性;并用制備的流感疫苗脂質體免疫小鼠,檢測其細胞及體液免疫效果,評價其免疫原性,以期為新型疫苗佐劑的研發(fā)奠定基礎。
1.1 疫苗 H1N1、H3N2、B(V)及B(Y)型流感疫苗原液(批號分別為:201910001、201911001、201911-003、201912005,血凝素含量分別為:299、282、223、147 μg/mL,蛋白含量分別為:692.1、549.0、602.0、371.0 μg/mL)均由江蘇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 大豆卵磷脂購自北京美亞斯磷脂技術公司;膽固醇及Folin 酚蛋白定量試劑盒均購自北京鼎國昌盛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DOTAP及DOPC 均購自美國Avanti 公司;Anti-mouse CD4PE及Anti-mouse CD8a FITC 均購自美國eBiosciencee 公司;MTT 購自北京博奧拓達科技有限公司;激光粒度儀購自美國布魯克海文儀器公司。
1.3 實驗動物 SPF級KM小鼠,231只,雌性,8周齡,體質量18~22 g,由昆明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號為:SCXK(滇)2015-0002。本實驗對小鼠的所有處理均以科研為目的進行養(yǎng)殖和使用,且通過昆明醫(yī)科大學實驗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審查。
1.4 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的制備 將H1N1 型、H3N2 型、B(V)型、B(Y)型流感疫苗原液用PBS 稀釋至血凝素含量為36 μg/mL,按等體積分數(shù)混合,制備為四價流感疫苗。以大豆卵磷脂、膽固醇、DOTAP和DOPC(DOTAP與DOPC質量比為1∶4、2∶3、3∶2、4∶1)為膜材,溶于無水乙醇,溶解后旋轉蒸發(fā)至成膜狀;加入PBS緩沖液30 mL,50 ℃水化旋轉,間歇超聲,50 ℃水浴孵育,冷卻至常溫,即為4 種陽離子脂質體。將四價流感疫苗與4種陽離子脂質體按1.4∶1.0的體積分數(shù)混合,采用凍融-凍干法將混合液制備為電荷修飾的流感疫苗脂質體凍干粉[9]。
1.5 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理化性質的檢測
1.5.1 粒徑及Zeta電位 用PBS復溶脂質體凍干粉,再用PBS 按1∶30 的體積分數(shù)稀釋,于室溫條件下,采用激光粒度儀測量粒徑及Zeta電位。
1.5.2 脂質體包封率 用PBS 復溶脂質體凍干粉,于4 ℃,42 500 ×g離心1 h,采用Lowry 法測定包封率[10-11]。
1.6 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免疫原性的檢測
1.6.1 細胞免疫效果 將小鼠隨機分為陰性對照組(PBS)、陽性對照組(四價流感疫苗原液)、陽離子脂質體組(4 種電荷修飾的流感疫苗脂質體)和中性脂質體組(未經電荷修飾的流感疫苗脂質體),每組15只。各組小鼠均經腹腔注射,0.2 mL/只,分別于免疫后7、14、28 d 各組分別取5 只小鼠,脫頸處死,無菌取脾臟。
1.6.1.1 MTT 法 將小鼠脾臟研磨制備為脾淋巴細胞懸液,用PBS 將脾淋巴細胞數(shù)調整為3.0 ×106個/mL,通過MTT 法測定細胞增殖情況,并計算刺激指數(shù)(stimulus index,SI),評價細胞增殖情況[9]。
1.6.1.2 T 淋巴細胞表面標記法 將小鼠脾臟研磨制備為脾淋巴細胞懸液,用PBS 將脾淋巴細胞數(shù)調整為3.0×106個/mL,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脾淋巴細胞中CD4+、CD8+細胞百分比[9]。
1.6.2 體液免疫效果 按1.6.1 項進行動物分組,每組18 只,免疫劑量及途徑同1.6.1 項。免疫后3、7、14、28、42、56 d,各組分別取3 只小鼠,經眼球采血,分離血清。采用血凝抑制(hemagglutinin inhibition,HI)試驗檢測抗體滴度,以免疫組抗體滴度與陰性對照組抗體滴度比(簡稱抗體滴度比)≥4 時判為具有免疫效應,比值越大表明免疫效應越強[10]。
1.7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細胞免疫效果數(shù)據均以均值± 標準差(x ± s)表示,各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的理化性質
2.1.1 粒徑及Zeta 電位 隨著DOTAP 與DOPC 質量比的增大,脂質體的粒徑和Zeta 電位呈上升趨勢,變化呈正相關,其中4∶1 組電荷最高,粒徑最大。見表1。
2.1.2 包封率 DOTAP和DOPC質量比為1∶4、2∶3、3∶2、4∶1的脂質體包封率分別為89.00%、89.15%、56.07%和81.82%
2.2 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的免疫原性
2.2.1 細胞免疫效果
2.2.1.1 MTT法 免疫后7、14、28 d,陽離子脂質體4個質量比組、中性脂質體組及陽性對照組(除14 d外)的SI均明顯高于陰性對照組(F= 4.651~8.898,P均<0.05),表明不同電荷修飾的陽離子脂質體能顯著刺激脾淋巴細胞增殖,增強細胞免疫。隨著免疫時間的增長,各組SI 均逐漸降低,7~14 d 時下降最快,14~28 d 時下降速度減緩。相同時間點,陽離子脂質體組中的3∶2、2∶3、1∶4 質量比組間SI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351~1.037,P均>0.05);4∶1質量比組的SI始終較高,產生細胞免疫原性較強,且7 d時,SI 明顯高于其他比例組(F= 3.853~8.898,P均<0.05),表明該組誘導早期細胞免疫的能力強于其他比例組,見表2。
表2 MTT法檢測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的細胞免疫效果(SI,±s,n=5)Tab.2 Detection of cellular immune effect of electric charge modified influenza vaccine liposomes by MTT assay(SI,±s,n=5)
表2 MTT法檢測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的細胞免疫效果(SI,±s,n=5)Tab.2 Detection of cellular immune effect of electric charge modified influenza vaccine liposomes by MTT assay(SI,±s,n=5)
注:與陰性對照組比較,a表示P <0.05,aa表示P <0.01;與陽性對照組比較,b表示P <0.05,bb表示P <0.01。
組別陰性對照陽性對照陽離子脂質體(DOTAP與DOPC質量比)4∶1 3∶2 2∶3 1∶4中性脂質體7 d 1.044±0.029bb 1.135±0.022aa 1.455±0.014aa,bb 1.279±0.032aa,bb 1.224±0.024aa,bb 1.212±0.021aa,bb 1.155±0.042aa 14 d 0.997±0.085 1.038±0.119 1.223±0.142aa,bb 1.196±0.026aa,bb 1.179±0.086aa,b 1.130±0.032a 1.086±0.048 28 d 0.888±0.034bb 0.993±0.036aa 1.201±0.028aa,bb 1.121±0.024aa,bb 1.117±0.033aa,bb 1.110±0.048aa,bb 1.011±0.035aa
2.2.1.2 T淋巴細胞表面標記法 免疫后7、14、28 d,陽離子脂質體組4 個質量比組的CD4+/CD8+值均明顯高于陰性對照組(F=9.882~25.866,P均<0.05)。免疫后7 d,2∶3 質量比組的CD4+/CD8+值與陽性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 0.837,P均>0.05),1∶4質量比組高于陽性對照組及中性脂質體組,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F分別為0.594和0.746,P>0.05);免疫后14和28 d,陽離子脂質體4個質量比組的CD4+/CD8+值均明顯高于陽性對照組及中性脂質體組(F=3.230~7.624,P均<0.05)。免疫后7 d,4∶1 質量比組的CD4+/CD8+值明顯高于其他組(F= 1.341~7.781,P<0.05);免疫后14 和28 d,4∶1 質量比組的CD4+/CD8+值高于其他3 個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 0.305~0.675,P均>0.05),但與陰性對照組、陽性對照組、中性脂質體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 4.706~7.463,P均<0.05)。見表3。表明不同質量比陽離子修飾的脂質體能刺激脾淋巴細胞增殖,增強細胞免疫,整個免疫期內,電荷較高的4∶1 質量比組免疫增強作用最強。
表3 T淋巴細胞表面標記法檢測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的細胞免疫效果(CD4+/CD8+,±s,n=5)Tab. 3 Detection of cellular immune effect of electric charge modified influenza vaccine liposomes by T lymphatic surface labeling(CD4+/CD8+,±s,n=5)
表3 T淋巴細胞表面標記法檢測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的細胞免疫效果(CD4+/CD8+,±s,n=5)Tab. 3 Detection of cellular immune effect of electric charge modified influenza vaccine liposomes by T lymphatic surface labeling(CD4+/CD8+,±s,n=5)
注:aa表示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 <0.01;bb表示與陽性對照組比較,P <0.01。
組別陰性對照陽性對照陽離子脂質體(DOTAP與DOPC質量比)4∶1 3∶2 2∶3 1∶4中性脂質體7 d 1.755±0.040 1.892±0.232aa 2.438±0.115aa,bb 2.331±0.107aa,bb 2.227±0.067aa 2.111±0.040aa 2.085±0.190aa 14 d 1.704±0.032 1.776±0.092aa 2.383±0.088aa,bb 2.234±0.039aa,bb 2.251±0.034aa,bb 2.281±0.091aa,bb 1.997±0.029aa,bb 28 d 1.622±0.122 1.697±0.081aa 2.359±0.051aa,bb 2.203±0.030aa,bb 2.154±0.078aa,bb 2.032±0.060aa,bb 1.878±0.051aa,bb
2.2.2 體液免疫效果 免疫后3 d,陽性對照組及4∶1 陽離子脂質體組的抗體滴度比均>4;免疫后7 d,陽性對照組、4∶1 及3∶2 陽離子脂質體組、中性脂質體組抗體滴度比均>4,且4∶1 質量比組高于其他3 組;免疫后14 d,各組抗體滴度比均>4,且4∶1 質量比組高于其他各組;免疫后28 d,各組抗體滴度比均>4,4∶1 質量比組高于陽性對照組及中性脂質體組,除4∶1 質量比組外的其他3 個比例組抗體效價達最高;4個陽離子脂質體組均能刺激小鼠產生特異性血凝素抗體,整個免疫周期內均能檢測到較高滴度的特異性抗體,4∶1 質量比組可以產生較快較強的體液免疫效應,見表4。綜上所述,4∶1 質量比組于免疫后3 d即產生了早期體液免疫效果,免疫后42 d抗體滴度達最高,體液免疫效應達最大,且在整個免疫周期內均維持較高水平,表明4∶1 質量比的陽離子流感疫苗脂質體可誘導早期免疫能力更強,且免疫效應持久。
表4 HI 法檢測電荷修飾流感疫苗脂質體的體液免疫效果(抗體滴度比均值,n=3)Tab. 4 Detection of humoral immune effect of electric charge modified influenza vaccine liposomes by HI assay(average antibody titer ratio,n=3)
目前,批準使用的佐劑種類較少,鋁佐劑是公認的使用較多的一種佐劑,但其只能誘導體液免疫而不能誘導細胞免疫,且易誘發(fā)超敏反應[12-14]。陽離子脂質體作為一種藥物載體和疫苗佐劑,目前尚處于開發(fā)的初級階段。有研究表明,陽離子脂質體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表面電荷密度,而不是陽離子脂質體的濃度,可通過靜電吸附,與細胞更好地結合[15]。
本研究以四價流感疫苗為抗原,評價不同比例陽離子修飾(不同DOTAP 與DOPC 的質量比)脂質體的免疫增強作用,檢測結果表明,4 種陽離子比例修飾的脂質體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佐劑性能,其中4∶1質量比組脂質體的粒徑最大,電荷最強,其免疫增強作用也最佳,由此推斷免疫增強效果與脂質體Zeta 電荷有一定相關性。有研究表明,表面帶有更高正電荷的脂質體/基因復合物更易與細胞產生吸附作用,從而提高細胞攝入率[16-18]。HE 等[19]合成制備了3 種粒徑相同但電荷不同的陽離子脂質體,細胞攝入試驗結果表明,細胞攝入率與表面電荷呈正相關,即隨著脂質體表面電荷的升高,細胞攝入率增加。但陽離子脂質體不僅要考慮結合率,還要考慮釋放效率及安全性,陽離子電荷大小主要由季銨鹽頭部電荷決定,該基團也是產生細胞毒性最強的部位,表明脂質體所帶電荷量越大,脂質體細胞毒性越大[20-22]。穩(wěn)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陽離子脂質體佐劑應用于藥物制備的重要指標[23-24],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