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短視頻已經成為十分流行的文化現象,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高校大學生對短視頻的接受程度較高,運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對教育理念的更新,可以進一步提升教育效率,符合信息時代的發(fā)展需求。文章以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為切入點,分析高校運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載體影響力、教育對象接受程度以及教育內容承載量上的重要意義。文章分析在網絡育人陣地發(fā)掘力度、教育者的觀念和能力、教育對象自身媒介素養(yǎng)等方面面臨的現實困境,總結依托黨員工作站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在創(chuàng)新分享模式、堅持文化育人和凸顯教育成效方面的現實意義。文章認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具有開發(fā)線下教育基地新功能、開辟網絡育人新領域、構建線上線下結合育人新模式的創(chuàng)新之處,結合目前高校的具體實踐探索,從內容優(yōu)化、理念革新、監(jiān)管體系這三個方面對當前高校運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關建議,旨在進一步推動短視頻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深化有序發(fā)展,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大學生的生活,由內到外塑造大學生的精神氣質,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短視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黨員工作站;讀書分享平臺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5-0166-04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重大疫情防控中陜西高校學生互聯網集體行動治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2WSYJ100658;2022年度西安郵電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項目“新媒體視閾下網絡育人的價值生成機制與實踐路徑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LG2022-11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信息的載體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從傳統(tǒng)的報紙、廣播、電視時代發(fā)展到移動互聯時代,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載體。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進一步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短視頻短平快的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的青睞[1]。高校大學生是使用短視頻的主力軍,眾多高校與時俱進,將短視頻應用到教學中,由此,短視頻也逐漸被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如何將短視頻深度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實現效能最大化,是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
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是在學校黨委組織部和學生工作部領導下,由所在公寓學生黨員人數較多的學院黨委(總支)負責指導,其他相關學院積極配合,由學生黨員立足學生公寓開展工作的學生黨員組織[2]。依托黨員工作站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創(chuàng)作、發(fā)布短視頻,拓寬高校網絡思政育人陣地,可以更有效地發(fā)揮黨員工作站的職能,推動黨建工作走深走實。
(一)教育載體影響力大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融合了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元素的短視頻,以即時信息的有效交互、豐富多樣的內容生產迅速席卷了互聯網空間[3],已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極具典型性的信息傳播載體。根據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10.12億,占網民整體的94.8%[4],短視頻作為信息傳播載體的價值和效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內容的綜合性很強,加之大數據后臺精準推送,不同群體都能夠在短視頻平臺獲取各自喜歡的內容,得到相應的回饋,受眾對短視頻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短視頻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因此,短視頻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是大勢所趨。
(二)教育對象接受度高
當代高校大學生是隨著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能夠熟練使用移動網絡,對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短視頻,具有很高的認可度與依賴度。短視頻已經作為一種社會力量,對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根據青年大學生在哪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哪里的要求,青年大學生在網絡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延伸到網絡上[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和對象是大學生,密切關注大學生思想行為出現的新特點和新變化,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有之義。
(三)教育內容承載量廣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作,在教育過程中容易出現“宏大敘事”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有深度,但存在學生接受程度有限的情況。短視頻可以實現將宏大敘事轉化為一個個微觀視角的創(chuàng)新,可以有更廣闊的教育內容承載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故事,傳播正能量。當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活躍著一批關注大學生生活賬號,以學生視角講述大學故事,以身邊事感化校園人。這些短視頻內容都可以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同時,高??梢越Y合自身需求,制作發(fā)布思想政治教育類的短視頻,將冗長的教育內容以短而小且符合受眾接受習慣的敘事方式呈現出來,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真正走進學生心中。
(一)短視頻網絡育人陣地發(fā)掘力度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以及高校內部的二級學院與學生組織都注冊了短視頻賬號,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部分高校沒有充分把握短視頻的特點和運行機制,沒有有效利用短視頻的優(yōu)勢和功能。同時,因短視頻本身還存在弊端,運營和管理都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6]。因此在實際運行效果方面,高校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就當前情況來看,已經開通短視頻賬號的高校在作品、動態(tài)以及影響力方面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要想真正將短視頻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將教育效果落到實處,進一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就必須有效利用目前便捷、完善、影響力大的短視頻育人平臺,深入發(fā)掘和占領網絡育人陣地,在具體的實踐教育中實現有得用、用得多、用得好。
(二)教育者的觀念和能力有待增強
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具體組織者與實施者,在實際教育活動中往往占有主導性的地位。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是否及時更新、專業(yè)能力是否不斷提升等,都直接關系到運用短視頻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順利,以及實際的教育效果是否能夠達到預期。運用短視頻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當下網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式[7]。但是,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對短視頻的認可度不高,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仍然停留在其娛樂性大于教育性的層面,忽略了在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短視頻在教育、宣傳、思想引領等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另外,運用短視頻開展實際教學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些都是運用短視頻開展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
(三)教育對象的媒介素養(yǎng)有待提升
短視頻是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形式,主要依托互聯網運行。運用短視頻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際上是將教育的場所和領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由課堂轉移到網絡。這要求教育者有效應對互聯網虛擬世界帶來的影響,更要求受教育者很好地去適應新的傳播媒介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運用短視頻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之一,在于大學生受到年齡、閱歷等方面的影響,自身媒介素質不足,存在信息甄別能力較弱、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安全防護意識不強等問題[8]。
短視頻形式多樣,探索以短視頻為載體,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可以有效解決線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接受度低、教育形式單一等問題。
(一)突破場地限制,創(chuàng)新分享模式
傳統(tǒng)線下讀書分享會易受場地和參與人群制約,受眾數量較少,形式相對單一,實現持久發(fā)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短視頻為載體,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多層次設計、創(chuàng)作、發(fā)布短視頻可以有效提升效率,突破時空限制??梢栽诙桃曨l的整體設計中融入原著片段朗讀、閱讀感悟分享、經典作品推薦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閱讀分享模式,有效擴大閱讀分享的受眾范圍。短視頻的最大亮點,在于將人們的注意力從文字轉移到視頻,并以一種直觀的視覺沖擊牢牢吸引受眾,將短視頻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經典閱讀題材,能夠引導更多學生走進書本,熱愛閱讀,加入經典閱讀的隊伍中。
(二)著眼持久發(fā)展,堅持文化育人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當代中國,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學性的時代命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復興的精神源泉[9]。經典閱讀是增強文化自信的一條重要路徑。在信息爆炸、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面臨多元價值觀沖擊、接收信息不對等等多方面困惑[10],迫切需要一個導向正確、系統(tǒng)模式規(guī)范合理的學習環(huán)境,以提升文化素養(yǎng)。依托黨員工作站這一線下實踐載體,打造短視頻閱讀分享平臺,可以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多維度建立文化育人新體系。
(三)深耕傳播載體,凸顯教育成效
將短視頻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豐富多樣,但真正凸顯教育成效需要用好平臺,深耕載體,著眼特色,長遠發(fā)展。經典閱讀對人的提升和塑造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長期過程,無論學生屬于哪個學院,學習哪門專業(yè),都需要涵養(yǎng)內在精神氣質。依托黨員工作站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可以實現將短視頻做成特色、做出成效、做響品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可以使傳播載體的利用時長得以無限延伸,在不斷探索與突破中提升網絡育人成效,浸潤學生的心靈,不斷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觸角。
(一)開發(fā)線下教育基地新功能
線上閱讀分享平臺的搭建需要線下實踐基地的支持,以黨員工作站、校史館、特色博物館等校內外教育平臺為讀書會線下實踐基地。在黨員工作站內開辟讀書角,根據每月不同讀書主題選擇相應場所豐富閱讀內容,拓展分享范圍,為學生閱讀分享以及后期短視頻制作提供場地保障,同時拓寬黨建進學生公寓的工作思路,使學生在經典閱讀中不斷增強文化自信,進一步開發(fā)高校黨員工作站的文化育人新功能。
(二)開辟網絡育人新領域
目前,在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活躍著一批讀書賬號,如樊登讀書、掌閱讀書、創(chuàng)閱讀書會精選等,大多以創(chuàng)意短視頻形式為載體,實現圖書營銷的目的[11],以大學生為主體,以讀書分享、文化宣傳為目的的短視頻賬號與成品數量較少。在高校建立以短視頻為載體的閱讀分享模式可以從內涵維度突破現有短視頻以營銷為目的的局限性,從形式維度突破傳統(tǒng)讀書分享線下交流的局限性,實現內涵與形式的雙重創(chuàng)新。
(三)構建線上線下結合育人新模式
依托黨員工作站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可以使育人既有線下的承托,又有線上的延展,引導學生學思結合,系統(tǒng)學習,以短視頻創(chuàng)作發(fā)布為線上宣傳途徑,打破傳統(tǒng)讀書分享會的時空限制,拓寬閱讀受眾,構建系統(tǒng)閱讀與即時學習相統(tǒng)一的線上線下聯動共融、相互促進的新模式。
根據筆者調研,在X大學,已經就依托黨員工作站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現就具體實踐情況加以闡述。
(一)前期線下準備
X大學利用黨員工作站線上發(fā)布經典閱讀征集令,組建讀書小組。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制定月度閱讀主題與書單,建立閱讀打卡交流群。在黨員工作站內開辟讀書角,為學生閱讀與交流提供場地保障,在工作站內定期開展閱讀指導交流,引導學生有效閱讀。根據學生的反饋與實際閱讀效果,X大學的線下閱讀的前期工作開展扎實,培養(yǎng)了一批閱讀愛好者,為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充分的內容準備。
(二)線上短視頻制作
在扎實線下閱讀的基礎上,X大學組建短視頻創(chuàng)作團隊,為閱讀分享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發(fā)布和推廣提供技術保障。在制作短視頻的過程中,以4周為一個大周期,與每月讀書主題相對應,分設讀書訪談、讀書推薦、原文朗讀等欄目,由專業(yè)的團隊拍攝、剪輯、制作成短視頻,X大學某黨員工作站微信公眾平臺首發(fā),并陸續(xù)在微博、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推廣。
(三)后期總結提升
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高校學生提供了認識和了解社會的窗口,另一方面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增加了學校意識形態(tài)安全教育工作的復雜度和難度[12]。因此,以黨員工作站為線下依托,制作與推廣閱讀分享類短視頻需要在實踐過后進行深入探究。X大學在進行實踐探索后,結合實踐經驗,調查研究受眾的觀看體驗,查閱資料,總結和梳理現有的研究成果,力求實現持續(xù)發(fā)展。
依托黨員工作站搭建線上閱讀分享平臺是運用短視頻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有效嘗試。結合具體實踐,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探索。
(一)著力優(yōu)化短視頻內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平臺
短視頻終究是以視頻的內容獲得持續(xù)發(fā)展,若要創(chuàng)立與推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短視頻品牌,就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以黨員工作站為依托構建短視頻線上閱讀分享平臺是對新媒體品牌建設的大膽嘗試,高校想要以此為契機,打造短視頻思政教育品牌平臺還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要依托短視頻載體做好主流價值觀傳播工作,善于利用網絡上已經呈現的正向資源,認真篩選甄別,大膽加工創(chuàng)造,致力于創(chuàng)作和傳播正能量作品;二是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過程中要注意提升理論高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主旋律真正通過短視頻在高校大學生的內心唱響;三是要注意運用短視頻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易真正使受教育者入腦入心,激勵式和啟發(fā)式的教育、充分的互動與交流,真正走到學生群體中,才能有效提升網絡思政育人實效。
(二)持續(xù)革新平臺建設理念,構建高校新媒體矩陣
目前,網絡已經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要轉變教育發(fā)展理念,大力推動短視頻平臺建設。在具體做法上,首先,高校要持續(xù)推動短視頻平臺建設,促進平臺全方位發(fā)展。要把握住利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窗口期,在設立短視頻賬號的同時,及時更新內容,形成能夠持續(xù)輸出的教育模式。目前,一些高校的短視頻賬號存在利用率不高的問題,需要讓這些資源“活起來”[13]。此外,目前很多網絡博主的短視頻都在不同平臺同時發(fā)布,高校也可以采用這種模式,將創(chuàng)作好的短視頻在多個平臺發(fā)布,擴大受眾范圍,打響知名度,提升影響力。
其次,要打造新媒體平臺矩陣[14]。高校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不能僅限于傳統(tǒng)的“兩微一端”,要把短視頻平臺納入高校新媒體建設矩陣中,在全平臺以不同形式呈現,形成系統(tǒng)組合傳播,從而打造形式豐富、同頻共振的新媒體網絡育人矩陣。
(三)不斷完善新媒體監(jiān)管體系,優(yōu)化平臺輸出效能
高校利用短視頻平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須持續(xù)完善新媒體監(jiān)管體系,有效規(guī)避互聯網平臺信息復雜、不良內容較多等問題,在發(fā)布短視頻后及時關注學生的反饋,留意學生評論及轉發(fā)情況,及時辨別篩查不良信息。高校利用短視頻平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還要不斷健全短視頻平臺監(jiān)管功能,時刻關注網絡熱點問題,可嘗試與短視頻平臺達成合作,參與前端技術,在短視頻推送中優(yōu)化算法,從推送源頭提升內容品質,推送陽光向上、積極進取的正能量內容,營造優(yōu)質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生態(tài)。與此同時,要提升學習者即高校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辨別能力,引導教育學生群體強化媒介思維,提升媒介素養(yǎng)。另外,可以開設相關課程,幫助高校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中保持頭腦清醒,在原則性問題上堅定立場[15]。
當代大學生是伴隨網絡成長起來的一代,網絡思政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走進網絡才能走近學生。通過對當下運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展開研究和探討,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的努力方向,短視頻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占據了信息傳播的領先地位,在未來的探索與實踐中,要繼續(xù)堅定正確的思路,合理規(guī)避風險,筑牢網絡傳播陣地,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線上線下聯動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宋軍彥,李丹.媒體融合視域下科普知識有效傳播模式探析:以“果殼網”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8,9(20):8-10,128.
[2] 龔子秋.大學生黨建工作進公寓的新探索:以南京師范大學黨員工作站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2(5):24-27.
[3] 李超,王艷茹.短視頻應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3):183-184.
[4] 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3-03-02.
[5] 呂鵬.深刻認識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要價值[J].科教導刊,2018(24):85-86.
[6] 鄧晶.新媒體短視頻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1(7):24-26.
[7] 季丹丹,郝樂祥,劉寧.高校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協(xié)同育人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3,36(2):62-63,66.
[8] 蒲曉梅.運用短視頻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1:44.
[9] 鄭海怡.五四運動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思考[J].現代交際,2019(13):228-229.
[10] 王丹.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芻議[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8(2):283-285.
[11] 崔慶鶴,黃宗柯.圖書短視頻營銷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抖音平臺的實證分析[J].編輯學刊,2022(1):37-43.
[12] 隋文馨,秦燕,黎紅友.跨界與融合:短視頻時代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價值困境與路徑探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8(2):112-118.
[13] 段蘇怡.移動短視頻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及應對[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2,24(4):70-74.
[14] 劉璐.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1,38(5):70-74.
[15] 李文暢,馮晨靜,袁永軍.網絡育人體系下短視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困境與路徑優(yōu)化[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24(2):21-24.
作者簡介 孫曉桐,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