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萬祥
摘要:對于中小學班主任而言,中途接班可能會因?qū)W生“戀舊”心理、先入為主、習慣影響等,遭遇更大的工作挑戰(zhàn)。文章記錄作者高三中途接班,以愛為引領(lǐng),家校協(xié)同,用短短一年將一個“后進班”帶入“先進班”行列的過程,并重點指出攜愛前行、協(xié)同共育,是做好中途接班工作的有效經(jīng)驗;溫情教育、融入為先,賞識教育、建立自信,樹立威信、親師信道,家校協(xié)同、合力共育,以文化育、凝成集體,建設(shè)團隊、激活干部,夯實基礎(chǔ)、提高成績,是做好中途接班工作的有力舉措。
關(guān)鍵詞:班主任;中途接班;愛的教育;協(xié)同共育
中圖分類號:G631;G45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9-0033-04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基于‘五育并舉’的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育人機制研究———以西北師大附中為例”(GS[2021]GHBZ16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李鎮(zhèn)西老師在《中途接班如何贏得學生的信任?》一文中講述了陶雪梅老師中途接班的感人教育故事,引發(fā)了很多班主任的共鳴,筆者也不禁想起自己接任本校2019屆高三14班的難忘經(jīng)歷。的確,中途接班會遇到“戀舊”心理、先入為主、習慣影響等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想讓學生接受自己確實需要接任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接到一個后進班級時,接任者付出的艱辛往往數(shù)倍于平時。不過,身為教育工作者,筆者還是篤信,一切基于愛的教育,必將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只要家校協(xié)同、齊心協(xié)力,也能在教育甘霖缺失的貧瘠土壤上創(chuàng)造新的驚喜。
2018年7月,剛結(jié)束18屆高三教學工作的筆者中途接任了2019屆14班的班主任工作。學生處宋主任坦誠地告訴筆者:這個班高一時班級養(yǎng)成教育未做好,問題較多;中途已換過一次班主任,效果不好,學生和家長意見很大;迫于壓力,學校決定更換班主任,但找了好幾位老師,都被拒絕了。雖然當時筆者已是教研室副主任,但學校經(jīng)過綜合考慮,還是決定把這個重擔交給筆者。就這樣,筆者被倉促地“綁”上了14班的“戰(zhàn)車”。
雖然此前筆者已有二十多年的帶班經(jīng)歷,但真正了解到班級的實況,筆者還是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而等到筆者翻看全年級的歷次考試成績統(tǒng)計,才真正意識到自己面臨的情況有多么嚴峻:全年級有10個理科平行班,班級之間總分差一般在10分左右,而14班在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中班級總分平均668.2分,與平行班班級總分平均743.8分相差75.6分之多,比倒數(shù)第二名的班級還低30多分。當過班主任的教師都知道,在進入高三之際,這是令人多么絕望的差距。
但筆者深知,身為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應(yīng)始終要有“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經(jīng)過與學生、任課教師的交流及筆者的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班級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聽講狀態(tài)非常不好;二是學習主動性差;三是作業(yè)質(zhì)量差,收交困難;四是紀律散漫;五是學生普遍缺乏自信,自暴自棄傾向嚴重。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中,筆者開始了自己的教育探索。
成績的提高、班風的轉(zhuǎn)變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對陌生的學生、陌生的班級,在僅有的三百四十多天里,筆者該做些什么,才能扭轉(zhuǎn)“乾坤”?筆者想起錢理群教授推賞的一句話:教育要“保持一些古典的心情”,“善于等待”,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用從容的心態(tài)對待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氣躁,不指望一蹴而就。受此啟發(fā),綜合研判后,筆者確定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從愛出發(fā),關(guān)心每一位學生;團結(jié)任課教師,凝聚每一份教育力量;家校協(xié)同,整合每一份教育資源。具化為三十字方針:樹信心、揚正氣,細管理、強紀律,抓課堂、抓作業(yè),促先進、督后進,輕結(jié)果、重過程。怕什么艱難險阻,進一寸自有一寸的歡喜;怕什么結(jié)果難看,堅持走好每一步,無悔青春自芬芳。帶著背水一戰(zhàn)的決心,年逾半百的筆者拖著滿是病痛的身體,付出了比年輕人更多的心血與努力。
回首當年,筆者將這一年中途帶班經(jīng)驗,歸結(jié)為以下幾點。
1.溫情教育,融入為先
接手班級后,幾位領(lǐng)導先后都對筆者說過:這個班,要狠心嚴管,爭取短時間內(nèi)有所改觀。但筆者沒有這樣做,筆者覺得繼任班主任工作的關(guān)鍵是融入班級,而不是高壓施治。為此,筆者跟年級主任令老師交流時坦言:首要的,是要讓學生先接受我,否則我的所有舉措都未必有用。于是,筆者跟學生談話,更多地了解班級和他們個人的優(yōu)點、長處;對于犯錯誤的同學,筆者很少批評,只是引導他們?nèi)绻麚Q一種做法,會不會更好;對表現(xiàn)好的人、事,筆者抓住機會及時表揚;在所有與集體或個人榮譽有關(guān)的場合筆者挺身而出,維護學生。在班主任例會上,筆者誠懇要求年級所有的教師突破成見,不要在其他班級學生面前渲染對我們14班的負面情緒。一段時間后,學生發(fā)現(xiàn)筆者是維護他們的,筆者真心希望他們好,是和他們“一路”的,就漸漸與筆者親近起來,主動和筆者交流班上的事,筆者的一些想法也容易落實了,對帶好這個班也更有信心了。教學生,先要愛學生,愛學生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是每一次班級活動中事無巨細的操勞,是每一次學生需要時無私傾心的付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帶14班的過程中,筆者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了愛的力量。
2.賞識教育,建立自信
取得信任只是第一步,讓我們班學生獲得進步才是筆者的目標。過去兩年,班級受到了外界(教師、同學、家長等)太多的批評否定,導致學生普遍缺乏自信。海倫·凱勒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敝厥白孕?,是學生取得進步的前提。為此,在班級管理中,筆者有意識地突出賞識教育,多肯定,多鼓勵。一是爭取榮譽獎勵。只要學生有進步,筆者就為其爭取榮譽獎勵。二是增設(shè)臨時語文課代表。每次考試語文成績最高的,可擔任臨時語文課代表,任期直到下次考試之前。筆者發(fā)現(xiàn),擔任過臨時課代表的同學,各方面的積極性會更高,也會和筆者更“親近”。三是表揚、鼓勵班干部。如每個課間都查看地面是否干凈,盡職盡責的衛(wèi)生委員,能及時收發(fā)作業(yè)、與任課教師配合較好的課代表,都會受到筆者的當眾表揚,之后他們的工作熱情和主動性會更高、更強。四是指導學生編寫《班級手冊》,搜集每個學生入校以來獲得的所有榮譽,專列一欄,將他們自己都幾乎忘了的榮譽“發(fā)掘”出來,喚回他們的自信。漸漸地,我們班也悄然出現(xiàn)在學校、年級的表揚名單中。賞識教育,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潛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樹立威信,親師信道
學生愿意親近老師,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其教育;學生尊重自己的老師,才能信奉其教導,聽從其教誨;學生敬佩自己的老師,才會以之為榜樣,遵行其做法?;诖耍P者借著高三任課教師調(diào)整的契機,加大了對任課教師的宣傳力度。筆者利用班會介紹教師,讓家長宣傳教師:教數(shù)學的曹老師,教化學的李老師,教生物的宋老師,教物理的魏老師,包括筆者,都是省級骨干教師,其他青年教師也都是市、校級教學能手;宋老師參與了國家教材的編審,曹老師、李老師帶了多屆畢業(yè)班,成績輝煌……筆者也介紹了自己幾次中途接任班主任的工作經(jīng)歷和成績,讓大家對筆者有信心。學生們從對教師的介紹中,感受到學校的重視與信任,也感受到筆者帶領(lǐng)他們改變的決心,聽課的情緒狀態(tài)有了很大的變化。因此,身為班主任,幫助教師樹立威望,對改善學生聽課狀況會有明顯的效果。
4.家校協(xié)同,合力共育
教育最大的力量來自全社會正向的合力,這其中尤以家校協(xié)同最為關(guān)鍵。家校協(xié)同育人是一個互補的過程,學校教育如果忽視家庭教育的影響,缺少家庭配合,必然會因孤軍作戰(zhàn)而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如果與學校教育不同頻,方向不一致,也將舉步維艱,難以奏效。接手班級后,筆者迅速組織了家委會,拓寬了了解學生的渠道,使得工作更有針對性,更高效;拓展了家長建言獻策之路,加深了家長對班級管理舉措的理解。筆者和家長分工協(xié)作,有計劃地推進學生教育。在家校協(xié)作的第一階段,家長著重推進學生的“敬師”教育,教師重點推進學生對家長的理解教育。通過家長會,筆者讓家長了解教師,并向孩子宣傳,提升教師在孩子心中的威望,提高了教育成效。家長對學生的“理解教育”,和諧了家庭關(guān)系,健全了學生心理,使學生能更專注于學習。在家校合作的第二階段,筆者邀請家長寫“家長寄語”并積極參與《班級手冊》編制,勉勵孩子,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家校合作的常態(tài)階段,筆者邀請家長中的“專家”舉辦講座,給予學生心理、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方面的指導。家校協(xié)同,合力共育,構(gòu)建學生成長共同體,做好多方教育資源的整合,是實現(xiàn)教育效益最大化的捷徑。
5.以文化育,凝成集體
良好、健康的班級文化是班級教育的核心力量,會對學生的思想及學習、生活方式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對形成班級凝聚力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
筆者利用編輯《班級手冊》之機,引導學生自己來撰寫“班級介紹”;讓學生自己討論設(shè)計班旗、班徽等并進行解讀;讓學生請校長、書記、教務(wù)主任、學生處主任、年級主任分別為班級題詞,并領(lǐng)會各位領(lǐng)導對班級的期望;編輯校訓、學校辦學理念、年級精神,并領(lǐng)會學校文化、年級文化;在“班級榮耀”欄目,羅列進入高中以來,各位同學在各種活動中為班級爭得的榮譽,激發(fā)大家的集體榮譽感;請課代表邀請教師題寫班主任寄語、任課教師寄語等,并提出希望、要求;讓學生寫出“自勵語”,全部匯總收錄,時時自警,并互相勉勵;發(fā)布《學期班級管理思路》《致14班全體學子書》,明確管理舉措,激發(fā)學生的奮斗熱情;設(shè)計“個人成長檔案”,記錄個人成長歷程,客觀分析自我狀況,做好近遠期奮斗目標和階段性規(guī)劃……總之,筆者通過《班級手冊》、“學習園地”等多種陣地,凸顯學校文化、年級文化、班級文化,以文化育人,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及目標意識,使得良好的班級氛圍逐漸形成,環(huán)境育人的效果逐漸顯現(xiàn)。
6.建設(shè)團隊,激活干部
最大程度地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是筆者的又一項努力。接手班主任后,筆者發(fā)現(xiàn)了一個特別棘手的問題:前面兩任班主任,任命了過多的班、團干部,全班59人,大小干部竟有30多人。干部太多,難免人浮于事。如何迅速建立新的班級管理團隊?筆者的想法是:建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想方設(shè)法調(diào)動現(xiàn)有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筆者的做法是:對現(xiàn)有班干部重新進行工作分工,讓他們明確各自的職權(quán)范圍和責任。如3名班長,1名負責早、午、晚及上課幾個關(guān)鍵點的考勤,1名負責課堂紀律,1名負責與班主任溝通,協(xié)調(diào)、督查其他班干部的工作及其他事宜。2名生活委員,1名負責教室衛(wèi)生、黑板講桌的擦拭,1名負責住校生宿舍的衛(wèi)生督查……這樣,能使得班干部人人有事干,事事有專人負責。責任明確后,班上有問題,筆者便“唯具體負責干部是問”。負責任的干部,筆者會當眾表揚;出現(xiàn)工作漏洞的干部,筆者會讓其說明原因,大家共同解決,避免再犯。同時,根據(jù)班級存在的問題,筆者設(shè)計好活動主題,讓班干部組織主題班會,引導學生領(lǐng)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慧學習,智慧生活。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努力,班級面貌大為改觀,筆者也樂得“清閑”。筆者更深切地體會到,調(diào)動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讓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發(fā)揮出班、團干部團隊的作用,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最簡捷有效的方法。
7.夯實基礎(chǔ),提高成績
班級管理的成效,最終還要拿“學習成績”這個試金石來檢驗。筆者分析比對后發(fā)現(xiàn),與其他班級相比,14班后進生人數(shù)太多,且差距懸殊。就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來看,全年級理科生693人,在600名之后的93人中,本班有18人;總分滿分900分,本班600分以下15人,500分以下8人,最低分只有363分。面對這種情況,筆者把工作重點放在了促“后進”上。筆者和任課教師對全班學生逐個進行了分析,決定因人施教:每個教師“領(lǐng)養(yǎng)”幾個學生,給他們“開小灶”,主抓基礎(chǔ),并有針對性地設(shè)計分層練習,結(jié)合年級實行的“導師制”,定時定點進行分層輔導。筆者深知,全面撒網(wǎng),有時反而捕獲不多。根據(jù)理科班的特點,筆者決定親自抓數(shù)學,把數(shù)學作為提高總成績的抓手。筆者篩選出班上歷次考試數(shù)學成績均低于70分(注:滿分150分)的15名同學,成立“數(shù)學基礎(chǔ)班”。數(shù)學曹老師按筆者的要求專門搜集了各個專題最簡單的一些題目。每周六,筆者安排學生預(yù)習數(shù)學課本上某個專題的內(nèi)容。兩天后的周一晚上6誜30,他們來到指定的教室,領(lǐng)取這個專題的練習題來做,一個小時內(nèi)完成。7誜40,由曹老師逐題進行講解,直到大家完全理解。課后,要求學生簡要寫出課堂小結(jié)。就這樣,從2018年7月堅持到2019年6月,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在進步的道路上蝸行摸索。成績的提高是艱難的、緩慢的,但堅持一定會有成效的。
精耕細作,春華秋實。在全體任課教師、同學、家長等共同努力下,14班在班級面貌上大有改觀,在學風、紀律上都大有進步,年級主任多次在會上提出了表揚。高考成績出來后,筆者大喜過望?!皵?shù)學基礎(chǔ)班”的15名同學,除了1名考了99分,其他14名同學都在100分以上。而得99分的那名同學,原來數(shù)學成績大多穩(wěn)定在三四十分。全班的高考成績也出人預(yù)料得好:當年14班在校參加高考的共46人,有44人成績在480分以上(一本線是470分);全班進入全省前100名的有2人,在全年級10個普通理科班中排名第5;全班600分以上24人,在全年級10個普通理科班中排名第5;全班總分平均列年級10個普通理科班第6名(與高二期末時相比,超越了4個班);比平時成績提高50分的人比比皆是,提高最多的竟達150分。成績不能說明一切,但好成績的取得也絕非偶然。捷報頻傳慰師心,面對著學生的成績,所有的老師都滿懷喜悅。
當金榜高掛之時,筆者看著榮譽欄里一個個熟悉的姓名,回顧中途接班的難忘歷程,心潮澎湃。令筆者倍感欣慰的,不僅僅是學生可喜可賀的成績,更是他們在這一年中的成長。對于十七八歲的青少年來說,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人生的巨大挑戰(zhàn),面對外界的不斷質(zhì)疑與否定,稍不留心,人生的道路就會偏航。筆者慶幸在中途接班的一年里,沒有選擇高壓施教,急功近利,而是懷揣著愛與真誠,實現(xiàn)了愛的引領(lǐng);沒有選擇單打獨斗,艱難苦撐,而是選擇信任學生、教師和家長,凝聚了愛的合力??粗麄儾槌煽儠r激動的淚水,看到他們再見面時自信的笑容,看到他們拿著精美的通知書時給筆者寫下的熱情誠摯的感謝詞,筆者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在教育的園田里,愛是恒久不變的偉力。馬卡連柯曾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chuàng)造奇跡,創(chuàng)造新人。唯有愛,教師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才會把辛苦的教育工作當作樂趣來從事?!钡拇_如此,攜愛前行,協(xié)同共育,中途接班,也可以成就一段難忘的教育經(jīng)歷。
參考文獻:
[1]錢理群.做教師真難,真好[J].生活教育,2012(01).
[2]林愛琴.賞識教育在個性化教學中的應(yīng)用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 2015.
[3]崔海艷,吳洪.“家校一體化”德育模式“三原則”[J].教書育人,2021(29).
[4]馬卡連柯.馬卡連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Go Forward with Love and Foster Together
———Educational Narration Related to the Work of Taking Over as a Headmaster Halfway
Xin Wanxiang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For the headmaster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aking over midway may encounter greater work challenges due to students’ "nostalgia" psychology, preconception, habit influence, etc. The article records the process of the author’s midway succession in the third yea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aking love as the guide, and home-school cooperation to bring a "backward class" into the ranks of "advanced class" in a short year, and points out that: to carry forward with love, and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s an effective experience in midway succession; warm education, integration firs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building confidence, establishing prestige, parent-teacher channel,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nd joint efforts, cultural education, collective building, team building, cadre activation, solid foundation,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are powerful measures to do a good job of midway succession.
Key words: headmaster;takeover theshifthalfway;loveeducation; co-bree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