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即刻種植;固定修復;無牙頜;種植外科技術;護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22-0173-03
牙齒種植治療依據(jù)種植體植入時期不同可分為延期種植與即刻種植兩類。前者為傳統(tǒng)種植理論,不僅創(chuàng)傷大,且拔牙后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長,后續(xù)種植過程需待創(chuàng)面愈合后再進行,耗費大量醫(yī)療資源[1]。而即刻種植修復為典型且效果滿意的術式。但因此類手術修復涉及的范圍廣,術中使用耗材量多,手術仍存在一定的失敗風險[2],為了提高手術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往往需要密切、精細且規(guī)范的護理配合。本研究選擇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接受無牙頜即刻種植固定修復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采用All-on-4即刻種植技術,總結術中護理技術要點,為臨床護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完成的無牙頜即刻種植固定修復的80例患者,均行All-on-4即刻種植,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6.56歲;上無牙頜35例,下無牙頜32例,雙頜無牙頜13例。在計算機導板輔助下共植入180顆種植體,均于當天或次日進行臨時修復,通過愈合期后進行固定修復。手術采用局部浸潤麻醉,同期植骨者27例,術后當天戴固定臨時牙者30例,術后即刻取模次日戴牙者15例。
1.2 方法
1.2.1種植系統(tǒng) 研究應用的種植體為Branemark System MK Ⅲ GroovyTM(Nobel Biocare AB,瑞典,哥德堡)。
1.2.2手術前護理準備 ①術前檢查:患者入院后,評估患者生命體征、意識狀態(tài)、臨床檢查情況、配合程度,詢問患者病史,包括各系統(tǒng)有無病癥、有無藥物過敏史等,關注患者的全身檢查結果,包括血壓、心率、肝、腎、凝血功能、血常規(guī)、血糖以及梅毒等指標的檢測,行全口曲面斷層片、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和口腔全景片拍攝等,必要時拍攝CT了解無牙頜骨的骨質骨量,以排除手術禁忌證[3];此外,通過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其精神狀態(tài)及相關治療需求,發(fā)現(xiàn)異常時應及時匯報給醫(yī)師,避免術中意外發(fā)生,術前告知患者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內(nèi)心困惑后予以耐心解答,并講解種植方法和配合要點,告知手術大約所需時間,以親切鼓勵的態(tài)度,消除患者緊張心理,必要時允許家屬陪同檢查,緩解其心理壓力,減少應激反應,提高手術依從性,引導患者評價首次治療情況,聽取意見,使之正確面對;③器械及物品準備:物品準備包括手術室環(huán)境、器械消毒、手術相關的一次性物品以及臺賬管理;本次研究重點核對All-on-4手術特殊器械:微創(chuàng)拔牙器械、無牙頜拉鉤、磨骨器、咬骨鉗、刮骨器、去骨鉆、直機頭、大小球鉆、Multi-unit直基臺及其扭矩扳手、Multi-unit不同角度基臺及其扭矩扳手等;按需要準備種植體,并在手術前再次詳細核對種植體的型號及標簽是否完整、無誤,檢查儀器性能,保證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④環(huán)境準備:室溫調(diào)至24 ℃,濕度60%,定時通風、消毒,保持安靜;合理擺放各種儀器及無菌器械臺,既要使操作方便,且不影響患者舒適度;⑤用藥及麻醉準備:術前1 h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西吡氯銨含漱液含漱以防止感染;術前30 min遵醫(yī)囑使用超前鎮(zhèn)痛,如口服鹽酸布洛芬緩釋膠囊以減輕術中疼痛,配合麻醉醫(yī)生進行靜脈麻醉[4]。
1.2.3術中護理技術要點 ①術中安全管理:在手術期間配合麻醉醫(yī)師需要做好心電監(jiān)護的觀察,密切監(jiān)測種植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體征,在麻醉后對上述指標進行重復測定,整個術中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的相關數(shù)值直至術后,做到有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手術安全進行;②術中心理護理:由于無牙頜種植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器械特殊,并需要患者采用特殊角度和體位進行配合,術中難免會產(chǎn)生緊張不適感,需要護理人員提前告知操作目的及配合要點,并給予有效的心理安撫以及正確引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操作間隙可讓患者閉口休息,緩解張口疲勞,另外可在口角處涂抹凡士林保持潤滑;③術中護理配合要點:手術前核對患者個人信息,根據(jù)影像學檢查圖像,便于操作醫(yī)師在術中及時觀察患者的情況做好應急準備,調(diào)整患者的座椅角度和燈光,可酌情放置腰墊和頸枕;④術中翻開粘骨瓣后,為醫(yī)師準備先鋒鉆按導板設計的位置和方向備孔,確定種植體的精確位置和方向,然后逐級準備種植窩,植入種植體;準確遞物,并與醫(yī)師默契配合,保證術區(qū)視野清晰,及時將口腔內(nèi)的血液及鹽水吸除;由于外連接種植體輸送器細長,在容易出現(xiàn)松脫的現(xiàn)象,故護士傳遞在輸送器上連接種植體時需確保種植體不脫落,同時防止遮擋術者的視線,以免影響手術;對于傾斜的種植體植入式需要引導患者張大口,并擺好方向,耐心安撫患者積極配合;協(xié)助醫(yī)師安置復合基臺,使之與每顆種植體相匹配,用去骨鉆修整骨面,并要求每顆角度基臺完全就位,將愈合冒旋入后縫合切口。
1.2.4術后護理 ①常規(guī)護理:清理患者身上血漬、消毒液;手術結束后在休息區(qū)觀察,測血壓、心率、脈搏,咬住紗布30 min后壓迫止血,隨后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并查看是否有滲血,護士交代術后注意事項,注意觀察疼痛反應、疼痛持續(xù)時間和性質,嚴重者適當服用鎮(zhèn)痛藥物,如布洛芬緩釋膠囊止痛及醋酸地塞米松片等,且術后常規(guī)口服消炎藥3~5 d;術后2 h后可少量食用溫涼的半流質食物,手術后1 d內(nèi)禁止漱口、刷牙,期間可進行局部間斷冷敷處理,幫助患者快速消腫止痛;術后2個月內(nèi)以軟食為主,禁止咀嚼瓜子、堅果等硬質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夜間戴用咬合墊;②器械保養(yǎng):器械用流動水清洗,浸泡,用高壓氣槍吹干水漬后打包進行滅菌處理,注意維持光源線路通暢,定期進行維修保養(yǎng);③口腔衛(wèi)生教育:囑患者術后應戒煙戒酒,保持口腔清潔,餐后及時使用漱口液含漱,并配合使用沖牙器清潔修復體邊緣,術后定期復診,第1個月內(nèi)每周復診1次,隨后改為每隔1、3個月復診1次,主要觀察種植體穩(wěn)定性及咬合狀況,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
1.2.5護理后菌落檢測 ①在空氣消毒及采樣紫外線照射消毒后、操作前進行采樣,使用布點方法和平板暴露法進行檢測;②手消毒及采樣,采樣方法為被檢人五指并攏,用浸有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的棉拭子,在雙手指屈面從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積約30 m2),并隨之轉動采樣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觸部位,投入10 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nèi)立即送檢[5];③物品表面消毒及采樣:消毒后進行采樣,用5 cm×5 cm滅菌規(guī)格板放在被檢物品的表面,采樣面積≥100 cm2,連續(xù)采樣4個,用浸有含中和劑洗脫液的棉拭子2支,在規(guī)格板內(nèi)橫堅往返均勻涂擦5次并隨之轉動棉拭子,剪去手接觸的部位,將棉拭子投入10 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nèi)立即送檢[6]。
本組80例共植入180枚種植體;隨訪3個月后,患者的種植體均無松動、修復體美觀滿意,且無疼痛、感染、神經(jīng)損傷和感覺異常;X線片檢查種植體周圍無透射區(qū)。每月定期對手術流程的菌落狀況進行無菌檢測,空氣細菌菌落≤200 cfu/m3,手細菌菌落≤5 cfu/m2,物體表面細菌菌落≤5 cfu/m2,未檢出致病菌。同時,患者對護理程序滿意度較高。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無牙頜或牙列缺失的患者越來越多,傳統(tǒng)義齒佩戴的弊端逐漸顯現(xiàn),已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7]。自即刻種植即刻修復處理技術的出現(xiàn),使臨床很多難以處理無牙頜患者得到治療。通過計算機導板輔助的種植手術可以使患者短時間內(nèi)恢復口腔頜面功能,并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種植修復成功率等優(yōu)勢[8]。但該技術處理難度較大,不僅需要醫(yī)師掌握熟練的操作技巧,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術與工作默契也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9]。研究指出[10],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配合仍是保障手術順利開展,提升治療效果,改善預后的保障。
本研究根據(jù)上述種植體成功標準進行隨訪評估,本組80例共植入180枚種植體,患者在隨訪3個月內(nèi)的種植成功率達到100%,期間無種植體松動脫落和周圍炎癥情況;每月定期對手術流程的菌落狀況進行無菌檢測,均為合格;護理效果評估結果顯示,患者對護理程序非常滿意75例,滿意5例,總滿意度為100.00%。結合臨床病例,總結無牙頜種植即刻固定修復的護理技術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術前訪視: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充分了解手術過程及麻醉方式,強化患者對疾病的認知,降低恐懼心理,增加治療依從性;②心理護理:疏導不良情緒,爭取家庭和社會支持,提高患者自信心,積極配合治療;③環(huán)境護理:保持干凈與肅靜,提高生理舒適感,使患者充分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④術前準備:完善的術前準備既是手術開展的基本要素,也是手術成功的重要前提,術前需認真檢查物品是否能正常使用且處于無菌狀態(tài),各線路整齊清晰,提高手術效率[11];⑤術中配合:器械護士要有嫻熟的配合技術及經(jīng)驗,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準確無誤地傳遞器械,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及無瘤技術;⑥疼痛護理:術前遵醫(yī)囑服用鎮(zhèn)痛藥物,從而減輕生理上不適,提高治療依從性,增強戰(zhàn)勝疾病信心[12];⑦做好交接工作,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輕柔擺放體位,促進術后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⑧器械保養(yǎng):種植術中涉及手術設備較多,術前認真清點器械,保持良好性能狀態(tài),減少術中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⑨嚴格的無菌管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已有大量研究報告顯示感染是手術失敗最常見的原因,因口腔屬于有菌環(huán)境,而手術則為污染環(huán)境,因此術中需要嚴格把控無菌操作,如術前使用含氯的漱口液、鋪無菌的手術單、手術器械的安裝、傳遞規(guī)范準確等,保證無菌的操作與管理,減少交叉感染。
綜上所述,手術配合及正確的護理技術可以協(xié)助無牙頜患者種植手術順利完成,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術中完善的準備及細致、人性化的護理工作可提高患者舒適度和滿意度,預后效果好,值得臨床應用。
[1] 任伶,韓曉輝,侯亞麗,等.上頜前牙區(qū)即刻種植即刻修復患者唇側骨板影像學變化及護理[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22,32(5):761-764.
[2] 鄧紫薇,卿萍.基于HAPA理論的護理管理模式對外傷性牙缺失患者即刻種植修復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2,31(7):160-163.
[3] 邵建婷,徐佳麗,吉佩明.口腔即刻種植數(shù)字化導板應用效果及護理措施[J].廣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21,49(4):133-134.
[4] 敦霞.口腔護理干預對All-on-4種植即刻修復患者口腔健康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1,19(13):214-215.
[5] 侯艷華,冉芳,高瑞.口腔護理干預對All-on-4種植即刻修復患者口腔健康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7):3216-3219.
[6] 彭宏,劉慧鳳,石磊.口腔護理干預對種植即刻修復患者周圍健康狀況及口腔行為能力的影響[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20,52(12):1476-1478.
[7] 黃麗媛,傅榮,吳蔚媚,等.基于人際關系理論的延續(xù)性護理在牙列缺失行即刻種植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20,58(31):159-162,166.
[8] 吳妹娟,李張維,吳丹妮,等.Zimmer 種植體即刻種植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5,12(35):3593-3596.
[9] 楊曉暉,魏彥君,馮月轉.即刻種植牙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0(12):77-77,78.
[10] 李詠梅.即刻種植牙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1):140,152.
[11] 張楠楠,高玉琴,王洋.口腔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義齒手術的配合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46(1):91-93.
[12] 張小紅,曾莉莉,陳炎炎.即刻種植術聯(lián)合個性化修復基臺治療前牙缺失的效果及護理[J].吉林醫(yī)學,2023,44(6):1619-1621.
編輯 周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