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zhí)欤?/p>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廣大教師必須加強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視。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對新課標的理解,現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在教學中的建議淺談如下。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好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掌握學生的思維習慣,制訂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策略。
二、教材要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
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是和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的,所以教師要善于使用這些機會,更加貼近生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給學生講述教材之外和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讓學生能夠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知識面,豐富教學的內容,領會生活的本質。例如在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感受,深入結合當地的情況。學習時,他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這樣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教學活動才會讓學生更加喜歡道德與法治課堂。
三、進行多種課堂活動
小學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盡量采用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道德與法治的學習。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與道德與法治教學相關的視頻動畫,提高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對于很多經典的案例,教師與其單純講解,不如使用多媒體播放制作好的動畫,讓學生更加直觀地進行學習。
四、重視學生自身的體驗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他們會把教師當作榜樣。所以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善于用實際行動引導學生,讓他們能夠在良好的榜樣作用下進行學習。教師要重視學生自己情感的體驗,讓學生在學習完課堂內容之后,真正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價值。例如在進行“我的體育活動”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講述自己在體育活動的時候遇到的真實案例,讓學生通過自己事跡的描述,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反應能力。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重要的學科,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身的素質,做一個高素質的小學生,為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