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明
(青島科技大學,山東青島 26604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 國內外形勢正在發(fā) 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fā)展仍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zhàn)也十分嚴峻?!盵1]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受到世界經濟全球化、思想多極化的影響,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的發(fā)展趨勢呈現(xiàn)多元化。 為了避免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侵蝕,亟須引入校園情景劇等一些新方式、新載體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高校思政教育由“被動受教”向“主動領學”轉變,進而不斷增強思政育人的成效。
情景劇尤其是紅色教育情景劇能夠結合舞臺劇、話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優(yōu)點,在劇本創(chuàng)作、現(xiàn)場表演中融合朗誦、 舞蹈、 歌曲等形式實現(xiàn) “情景再現(xiàn)”,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視覺、聽覺等多維度沖擊,進而產生情感共鳴。此外,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表演還能發(fā)揮青年大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用,使同學們在參與的過程中主動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于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砥礪思想。因此,情景劇藝術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變被動為主動,有效提升育人效果。
情景劇藝術具有較高的文化、經濟及社會價值。情景劇藝術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 描畫著美好而真摯的感情, 其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高尚而深刻的思想內涵使其在具有較高觀賞性的同時,兼具育人的作用。將校園情景劇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思想方面而言,其所傳達出來的育人信息對引領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 情景劇能夠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的情景劇藝術發(fā)展前景良好,涌現(xiàn)出了如《紅色傳奇》《又見平遙》《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等一大批人們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情景劇作品, 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共鳴[2]。作為思政教育的有效載體,情景劇藝術所蘊含的思想信息、政治信息、教育信息,或是其內容與形式,能夠讓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正能量,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情景劇能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讓同學們沉浸其中,于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思想得到了升華,進而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對于思政育人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 情景劇藝術因其獨特的優(yōu)勢必然會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工具。 情景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本身就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所展現(xiàn)出來的思想內涵更是具有教育意義。 校園情景劇的內容、所傳達的思想,以及所展現(xiàn)的形式等都可以幫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xiàn)長遠的發(fā)展。 其次,以情感人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實踐過程中同樣需要一定的外力協(xié)助。 情景劇寓教于樂的形式能夠更好地融入青年大學生,成為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 深入研究情景劇藝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為國育人、 為黨育才的高等教育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華民族5 000 年歷史文化, 尤其是具有極強說服力和感染力的紅色文化, 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通過情景劇的方式將有教育意義的歷史事件呈現(xiàn)出來,讓同學們置身其中,于歷史沿革中看待問題,有助于青年大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認識當下。如紅色文化情景劇的再現(xiàn), 其生動性和教育性能夠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精神滋養(yǎng)、 鮮活的內容支撐[3]和有效的載體。 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空間較大,在充分體現(xiàn)時代性的基礎上, 可以將宏大歷史敘事的情景劇藝術與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相結合, 系統(tǒng)呈現(xiàn)在高校的舞臺上。也可以研究歷史事件和人物,并對當下大學生們關注的熱點進行演繹, 及時迅速地傳播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因此,通過情景劇的藝術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展現(xiàn)出來, 并讓青年大學生參與其中,能夠有效做到點線面結合,對提高凝聚力、向心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景劇和思政教育在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過程中是有機統(tǒng)一、 密不可分的,充分挖掘情景劇藝術的育人功能,有助于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4]。
目前, 情景劇藝術尤其是紅色歷史情景劇應用于思政教育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仍存在研究不夠系統(tǒng)、 力量薄弱及研究成果不夠豐富等現(xiàn)象。 高校對如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等具有育人價值的情景劇素材挖掘不夠[5],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沒有充分重視情景劇藝術的育人價值;大學生對形式多樣新型教育模式的需求與對單一枯燥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排斥等問題依然存在。 情景劇藝術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方面取材,素材廣泛,能夠兼顧歷史性與時代性。 將情景劇藝術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育人性、實效性和生動性,而且有助于發(fā)揮紅色文化等資源的育人價值, 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土壤。 此外,校園情景劇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我們既能根據實踐經驗進行復制推廣,又能結合所在地區(qū)、學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創(chuàng)新[6],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和應用意義。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單一、 方法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多側重于思政課程、思想培訓等傳統(tǒng)灌輸式教育方式[7],不能迎合當代青年大學生的需求。 首先,傳統(tǒng)的模式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缺乏人性化,且創(chuàng)新性不足,開展工作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容易存在觀念固化、 故步自封的現(xiàn)象。 其次,“填鴨式”教學等形式以說教為主,忽視了受教育群體的思想狀況,缺乏實踐性,不能滿足大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勢必會和學生脫節(jié)。 情景劇是一種實踐活動,它包含了情節(jié)、人物、動作等多種元素,需要同學們參與其中,自行構思情節(jié)、設計場景,可以使學生們有身臨其境之感, 能夠有效克服傳統(tǒng)方式的弊端,進而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應提升對情景劇藝術育人作用的認識,改變傳統(tǒng)觀念, 將情景劇藝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與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特點相結合,讓同學們在情景劇的籌備、演出過程中,砥礪品質、升華思想,于潤物無聲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引領同學們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理想信念。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因此,青年的思想對于國家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培育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在開展情景劇育人的過程中,一是要嚴把素材關。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園情景劇藝術的過程中, 要嚴格把關用于情景劇藝術的思政教育素材[8]。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對浩瀚的歷史素材,如何取材非常關鍵。工作中應重點選擇在抗日斗爭、社會主義建設、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大歷史事件, 以及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榜樣人物和感人事跡作為素材。 此外,要認真負責、嚴謹細致,在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情景劇作品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二是要嚴把改編關。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用思政教育的情景劇素材進行藝術化處理時,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注意邊界和尺度,創(chuàng)作出貼近生活、激人奮進,且具有正能量的校園情景劇。 三是要嚴把演出關。 要加強演員的政治教育,提升其政治素養(yǎng), 保證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屬性的校園情景劇作品能夠原樣呈現(xiàn),嚴防被惡意片段化、剪輯發(fā)布。
將高校思政教育與校園情景劇相結合, 創(chuàng)作以講述勵志故事、 弘揚正能量為主要內容的校園情景劇。 情景劇能夠有效展現(xiàn)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卓絕的斗爭環(huán)境下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fā)奮圖強,以不屈的斗爭精神、 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忘我奉獻的優(yōu)秀品格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 校園情景劇的開展應有助于大學生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培養(yǎng)正確的政治意識,進而深刻認識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價值取向和精神風貌,自覺抵抗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沖擊[9]。只有讓盡可能多的大學生參與校園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展演,才能有效提升其思政育人的效果。因此,進一步發(fā)揮其育人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是要讓更多的青年大學生全面認識情景劇的教育意義。 具體開展過程中,一是要搭建平臺,情景劇的選材、創(chuàng)作及演出要讓盡量多的大學生參與。二是要注重創(chuàng)新, 提高校園情景劇的吸引力、 感染力,提升其思政育人針對性和實效性,培植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及思考能力, 進而不斷提高育人的效果。
在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無時不網、無事不網,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充分發(fā)揮網絡的育人功能, 通過網絡平臺加強對融入思政教育的校園情景劇作品的宣傳[10],進而克服現(xiàn)場演出受眾有限的弊端, 進一步擴大優(yōu)秀校園情景劇作品的影響力。而大學生們常用的微博、微信等網絡自媒體, 為正能量的校園情景劇的推廣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因此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這些網絡媒介,大力推廣優(yōu)秀的校園情景劇,不斷提升其在青年大學生中的影響力。 隨著大學生對融入思政教育的校園情景劇的喜愛程度和接受程度不斷加深,校園情景劇必將持續(xù)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而為提升思政教育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此外,校園情景劇的實踐經驗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 有助于高校占領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陣地,充分發(fā)揮網絡的正面效應,提升網絡育人的功效, 進而使網絡更有效地服務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升思政育人的效果。
將思政教育融入校園情景劇中的目的就是引導大學生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高校思政工作良性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建立有效的機制保障, 確保產出具有教育意義的高質量校園情景劇。一是要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高校應當制定相關的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校園情景劇的產出過程,并總結歸納經驗,將其上升為制度鞏固成果。二是要提供物質上的保障。如果沒有必要的物質保障,很難產生高質量的校園情景劇作品,所以,排演校園情景劇需要一定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三是要構建協(xié)同機制,調配各方面的力量,優(yōu)化組合,實現(xiàn)最優(yōu)配置。 四是要注重相關成果、經驗的總結。校園情景劇開展形式更能為青年人所喜愛,具有受眾廣、參與人數多等特點,有著較為豐富的本土資源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實踐過程中更容易被青年大學生接受, 但青年大學生具有高度的流動性, 如果不重視校園情景劇的相關成果的保存,必然會影響校園情景劇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
校園情景劇與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將情景劇作為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新思路、新方法,引領當代青年大學生立大志、明大道、擔大任、成大才,讓思政教育活起來。 在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校園情景劇的方式進行情景再現(xiàn), 讓每位大學生參與其中,思政教育的形式從“單人舞”變?yōu)椤凹w舞”,由“一人獨唱”變?yōu)椤按蟊姾铣?,實現(xiàn)了思政教育工作由“注入式”向“啟發(fā)式”、“單向灌輸”向“多方互動”、“被動受教”向“主動領學”的轉變,使高校大學生在觀看情景劇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受到感染,于無聲處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有效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