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威漢簡瘀方治療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血清炎癥標志物研究。將100名氣虛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療,治療組給予武威漢簡瘀方治療。2組患者治療后隨訪AS、AF、TS、PL、DP評分與治療前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改善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2組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18(IL-18)水平均較前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改善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在治療前左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左心室收縮末內(nèi)徑和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較能夠明顯降低LVEDD、LVESD,提高LVEF,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武威漢簡瘀方治療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效果明顯。
關鍵詞:武威漢簡瘀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血清炎癥標志物
中圖分類號:R259
基金項目:甘肅省中醫(y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武威漢簡瘀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GZK-2019-67)。
冠心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國內(nèi)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日益增多,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根據(jù)2019年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冠心病患病率繼續(xù)上升。報告估計有2.9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1 100萬人患有冠心病。在城市和農(nóng)村地區(qū),心血管疾病死亡是第一死因。其中農(nóng)村約有45.50%的人死于該病,而在城市,約有43.16%的人死于該病。2012年以來,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趨勢,而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的快速上升是主要原因。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是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院內(nèi)病死率并沒有明顯下降,主要原因是患者治療明顯延遲,總再灌注治療率較低,AMI患者的治療在公共衛(wèi)生資源中占有很大比重,自2014年以來持續(xù)以29.15%的速度增長。2016年,AMI住院總費用為190.85億元[1]。
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AS)或冠狀動脈功能改變引起的臨床綜合征。這種情況導致血管管腔狹窄和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從而增加心臟負荷,導致急性和暫時性缺血以及心肌缺氧。冠心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AS不僅是一種單純的脂質(zhì)沉積,而且是一種炎癥性疾病。局部或全身炎癥反應在AS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抗炎治療被認為是治療AS的理想方法。事實上,許多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s)、抗血小板藥物、鈣通道阻滯劑和其他藥物具有一定的抗炎特性,可以用來治療這種疾病,但對心絞痛癥狀控制的要求仍不滿意[2]。
炎癥因子是免疫細胞產(chǎn)生的內(nèi)源性多肽,具有很強的生物學效應,是炎癥反應的指標。具體而言,它們介導多種免疫應答,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研究表明,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是炎癥的標志物之一,有助于提示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并有助于預后和風險分層。因此,該標記物是治療AS及其并發(fā)癥的潛在靶點。大量報道表明,hs-CRP、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與冠心病發(fā)病密切相關[3]。由于炎癥因子參與了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探討各種炎癥因子與冠心病的關系,可以對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有更深入的認識。此外,量化各種炎癥因子有助于動態(tài)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時評估治療效果可以指導臨床實踐。
中醫(yī)藥作為中國特有的醫(yī)療資源,在疾病治療和衛(wèi)生服務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中成藥辨證治療心絞痛取得一定療效,不良反應少[4-5]。為探討武威漢簡瘀方治療冠心病患者的影響,本研究對10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進行了觀察研究,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9年4月—2020年6月于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就診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50例以及對照組50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持續(xù)時間、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醫(yī)診斷標準
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關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診斷標準。
1.3 中醫(yī)辨證標準
中醫(yī)心血瘀阻證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
1.4 納入標準
①符合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②符合上述中醫(yī)辨證標準;③病程為1年以上;④無炎性反應,無慢性肝病、腎病、腫瘤等疾病史;⑤同意使用武威漢簡瘀方;⑥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積極配合治療,并接受隨訪。
1.5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伴有腦梗腦出血的患者;③伴有精神異常的患者;④心力衰竭及介入治療的患者;⑤孕期及哺乳期婦女;⑥病情危重,難以對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確切評價者。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給予麝香保心丸,2 粒(45 mg), 每日 3 次,連續(xù)用藥 2 個月。治療組:在對照組西藥的基礎上均按中醫(yī)辨證論治原則,口服武威漢簡瘀方膠囊,每日3次,連續(xù)用藥2個月。
2組患者均治療2個月,并于停藥后進行隨訪。采用西雅圖量表(SAQ)積分評價生活質(zhì)量;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8、白細胞介素-1β(IL-18)水平的變化;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收縮末內(nèi)徑、射血分數(shù)。
2.2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測量數(shù)據(jù)將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齊性檢驗采用Levene法。如果方差是齊次的,則采用LSD-T檢驗進行配對比較。如果方差不一致,將使用Tamhane方法進行配對比較。非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將用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數(shù)表示,使用秩和檢驗。Plt;0.05將被視為具有統(tǒng)計意義。
3 結(jié)果
3.1 2組治療前后SAQ評分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較能夠明顯升高AS、AF、TS、PL、DP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對比
治療組患者治療后IL-1β、IL-8、IL-18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2組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3 超聲心動圖檢測
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較能夠明顯降低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內(nèi)徑(LVESD),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4 討論
AS是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在全球范圍內(nèi)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6-7]。盡管有藥物溶栓、介入或外科旁路手術(shù)等治療方法,冠狀動脈再通直接導致心肌缺血損傷。心肌缺血損傷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并在全球范圍內(nèi)引起了廣泛的研究和關注[8]。然而,目前尚無明確有效的臨床防治方法。因此,開發(fā)有效防治心肌缺血損傷的藥物勢在必行。
研究表明,內(nèi)膜慢性炎癥可能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9]。AS的慢性炎癥程度較低。事實上,血管損傷反應假說認為內(nèi)皮功能障礙改變了內(nèi)皮的抗炎特性。因此,炎癥在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和引發(fā)心血管事件中起著重要作用。例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臨床研究已經(jīng)將心血管事件與慢性炎癥聯(lián)系起來。此外,炎癥在AS發(fā)展中的作用和預測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已經(jīng)被確認。目前的報告證實炎癥過程參與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和繼發(fā)性病變的發(fā)生[10]。許多研究報告了循環(huán)炎癥標志物水平升高與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間的關系。TNF-α誘導IL-6的產(chǎn)生,從而激活肝細胞產(chǎn)生CRP[11]。在眾多的炎癥標志物中,CRP被認為是一種有價值的生物標志物,可以用于風險評估。在目前的臨床試驗中,研究者還評估了特定生長率(Sustainable Growth Rate)對炎癥標志物如TNF-α、IL-1、IL-6和CRP、IL-18的影響。IL-18的濃度與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呈正相關,在診斷為不穩(wěn)定心絞痛的患者中,IL-18的濃度越高,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越高。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減少可歸因于IL-18濃度的降低[12]。中醫(yī)藥在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中醫(yī)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冠心病的基本病機是氣滯血瘀,而武威漢簡瘀方以益氣活血、化痰通絡為法,方中桂枝溫經(jīng)通脈,引藥入心;當歸益氣健脾,活血通絡,以增后天氣血生化之源,脾腎互補;牡丹皮、漏蘆、蜀椒、川芎活血化瘀、散瘀血、通血脈之功,尤其是川芎,為血中氣藥,可入血分,理血中之氣。諸藥合用,標本兼顧,有效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癥狀?,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這些成分與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代謝、改善血管功能、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有關[13]。
本組資料顯示,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中藥武威漢簡瘀方能有效改善SAQ評分、炎性因子、改善心功能,從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武威漢簡瘀方作為中成藥,成分復雜,其治療冠心病機制還需要探討,其藥理成分及作用途徑仍需要進一步實驗證實。
參考文獻:
[1]" Liu Y,Li Z,Shen D,et al. Adjuvant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with Chinese patent medicine:A prospective clinical cohort study[J]. Medicine(Baltimore)2019;98(33):e16884.
[2]" Zhang Y Q,Xu H Y,Yang H J,et al. Main active constituent identification in Guanxinjing capsule,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J]. 中國藥理學報:英文版,2018,39(6):975-987.
[3]" Wang Y,Zhang Y,Du Y,et al. A multicenter,randomiz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oren Honghua Jian granul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Medicine(Baltimore),2019,98(44):e17753.
[4]" Xu Y,Hu H,Li Y,et al. Effects of huoxin formula on the arterial function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Pharm Biol,2019,57(1):13-20.
[5]" 王曉飛.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氣虛血瘀型研究進展[J]. 中醫(yī)研究,2016,29(2):78-80.
[6]" 郭書文,楊蟠儲,鄭承龍,等. 益氣活血中藥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冠心病心肌缺血氣虛血瘀證臨床研究[J].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2,19(9):15-17.
[7]" Chen Z,Cao Y,Zhang Y,et al. A novel discovery: Holistic efficacy at the special organ level of pungent flavored compounds from pung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Int J Mol Sci,2019,20(3):752.
[8]" Ren Q,Zhou X W,He MY,et al. A quantitative diagnostic method for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sing tongue,face,and pulse indexes:An exploratory pilot study[J]. 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20,26(8):729-737.
[9]" Fan F F,Xu Q,Sun Q,et al. Assessment of the reporting quality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A systematic review[J]. PLoS One,2014,9(1):e86360.
[10] Huang M,Chen G,Guan Q,et 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xuanbi antong granu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coronary lesions: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double-blinde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re clinical trial[J]. BMJ Open.2019,9(8):e024968. [11] Ford I,Shah ASV,Zhang R,et al.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Statin Therapy,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6,68(25):2719-2728.
[12] Mega J,Stitziel N,Smith J,et al. Genetic Risk,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s,and the Clinical Benefit of Statin Therapy[J]. Lancet,2015,385(9984):2264-2271.
[13] Schlitt A,Wischmann P,Wienke A,et al.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Participation and Its Effect on Prognosis[J]. Deutsches rzteblatt International,2015,112(31-32):527-534.
關于《瑜伽康復體式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應用》一文補充基金項目的聲明
發(fā)表在《甘肅科技》2022年第38卷第19期(頁碼:126~128)及發(fā)布于中國知網(wǎng)(網(wǎng)絡出版時間:2022年10月15日)的題為“瑜伽康復體式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應用”(作者:付國萃,徐銀花,吳芳,許杰)一文應標注的基金項目遺漏,特補充如下:
該論文為基金項目:甘肅省武威市科技計劃項目“瑜伽康復體式在腰椎間盤突出中的應用”(WW92002073)。
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