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討N端前體腦鈉肽(NT-proBNP)和內(nèi)皮素-1(ET-1)水平與慢性心衰(CHF)患者房顫、肺動脈高壓及預后的關系。選取CHF患者106例(CHF組),按照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分為心功能Ⅱ級、Ⅲ級和Ⅳ級,根據(jù)是否伴房顫與肺動脈高壓將CHF組分為房顫(AF)亞組與非房顫(AF)亞組、肺動脈高壓(PAH)亞組與非肺動脈高壓(PAH)亞組。同時對CHF組隨訪6個月,觀察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情況。對照組為健康體檢者50例。比較各組NT-proBNP、ET-1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和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并進行相關性分析。①CHF組各級心功能患者NT-proBNP、ET-1水平及LVEDD明顯高于對照組,LVEF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心功能分級的增加,CHF組NT-proBNP、ET-1水平及LVEDD逐漸升高,LVEF逐漸下降,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NT-proBNP及ET-1水平與心功能分級、LVEDD呈正相關(P<0.05),與LVEF呈負相關(P<0.05);③AF亞組與PAH亞組NT-proBNP和ET-1水平分別高于非AF亞組與非PAH亞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④出院后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36例CHF患者入院時NT-proBNP與ET-1水平均顯著高于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70例CHF患者(P<0.05)。NT-proBNP和ET-1水平與CHF患者房顫、肺動脈高壓關系密切,2指標水平檢測在CHF患者預后分析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N端前體腦鈉肽;內(nèi)皮素-1;心房顫動;肺動脈高壓;預后
中圖分類號:R445.1
基金項目:廊坊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慢性心衰患者血漿N端前體腦鈉肽水平及其他指標的變化及意義研究”(202001310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種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近年來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早期正確診斷、治療能有效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依靠癥狀、體征和超聲心動圖早期診斷CHF尚存在一定困難,許多患者并不能及時得到治療[1]。目前N端前體腦鈉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 eptide,NT-proBNP)在CHF中的應用價值已得到大量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支持,并已逐漸成為CHF診斷與治療指南強烈推薦的生化指標[2-3]。內(nèi)皮素-1(Endothelin-1,ET-1)是已知作用最強的縮血管物質(zhì),心力衰竭時交感神經(jīng)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激活、內(nèi)皮功能障礙以及心肌缺血和缺氧均可促進ET-1的表達和釋放[4]。本研究通過測定NT-proBNP和ET-1在CHF患者血漿中的濃度,旨在探討2指標與CHF患者房顫、肺動脈高壓及預后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心內(nèi)科2016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CHF患者106例(CHF組),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齡60~85歲,平均(73.9±16.2)歲;基礎疾病包括冠心病56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3例、擴張型心肌病13例、風濕性心臟病11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診斷標準(Framingham診斷標準)[5],同時結(jié)合病史、心電圖、X線胸片、心臟超聲等檢查確診。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肺動脈栓塞和嚴重甲狀腺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以及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根據(jù)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將CHF組分為心功能Ⅱ級、Ⅲ級和Ⅳ級,同時根據(jù)是否伴房顫與肺動脈高壓將CHF組分為房顫(AF)亞組與非房顫(AF)亞組、肺動脈高壓(PAH)亞組與非肺動脈高壓(PAH)亞組。對照組為性別、年齡與CHF組相匹配的健康體檢者50例,所有入選者均知曉研究內(nèi)容,并知情同意。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1.2.1 血漿NT-proBNP和ET-1濃度水平測定
所有入試者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抗凝管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血漿NT-proBNP濃度水平,電化學發(fā)光儀及配套試劑由美國RocheElecsys公司提供;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漿ET-1濃度水平,檢測試劑盒由上海森雄科技公司提供)。
1.2.2 超聲心動圖檢查
采用Sequoia 512心臟超聲診斷儀(西門子公司),M3S經(jīng)胸探頭,探頭頻率2.5~3.5 MHz,對入試者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取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測量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取3個心動周期的平均值。
1.2.3 隨訪
通過電話等方式隨訪患者或家屬,觀察CHF組出院后6個月內(nèi)是否有心血管事件發(fā)生。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或因心衰加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再住院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F檢驗);采用Pearson積差相關系數(shù)進行直線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不同組別NT-proBNP、ET-1水平及LVEF、LVEDD比較
CHF組各級心功能患者NT-proBNP、ET-1水平及LVEDD明顯高于對照組,LVEF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心功能分級的增加,CHF組NT-proBNP、ET-1水平及LVEDD逐漸升高,LVEF逐漸下降,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NT-proBNP、ET-1水平與心功能分級、超聲心動圖的相關性分析
NT-proBNP及ET-1水平與心功能分級、LVEDD呈正相關(P<0.05), 與LVEF呈負相關(P<0.05),見表2。
2.3 AF亞組與非AF亞組、PAH亞組與非PAH亞組NT-proBNP和ET-1水平比較
AF亞組與PAH亞組NT-proBNP和ET-1水平分別高于非AF亞組與非PAH亞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2.4 NT-proBNP及ET-1對心血管事件的預測作用
106例CHF患者出院后6個月內(nèi)發(fā)生心血管事件36例,發(fā)生率33.96%,其中死亡15例(14.15%)、再住院20例(18.87%)。發(fā)生心血管事件CHF患者入院時NT-proBNP與ET-1水平顯著高于未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CHF患者(P<0.05),見表4。
3 討論
心衰時由于左室容量負荷過量或壓力負荷增加,心室壁張力升高,心室肌因此產(chǎn)生應答而分泌釋放腦鈉肽及NT-proBNP,與其同源產(chǎn)物腦鈉肽相比,NT-proBNP在體內(nèi)更穩(wěn)定、濃度更高、半衰期更長,其增加值及升高的比例在不同的心功能分級中都顯著高于腦鈉肽[6]。心衰時由于交感神經(jīng)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被激活,血管緊張素Ⅱ濃度增高,內(nèi)皮功能障礙,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細胞漿Ca2+超負荷等均可使ET-1釋放增加[7]。ET-1還可促進心肌肥厚和重塑, 誘發(fā)心肌細胞凋亡,加重心力衰竭[8]。同時心衰時由于肺循環(huán)淤血和腎灌注能力下降還可使ET-1的清除減少。
本研究中CHF組各級心功能患者NT-proBNP、ET-1水平及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LVEF、LVEDD較健康人群均顯著升高,得到與以往研究相一致的結(jié)果[9-10],相關性分析還顯示NT-proBNP及ET-1水平與心功能分級及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LVEDD、LVEF相關性顯著。因此檢測血漿NT-proBNP、ET-1水平檢測可早期明確心衰的診斷,有助于對CHF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
房顫臨床上最常見的持續(xù)性心律失常,隨著人均年齡的增長房顫的發(fā)生率不斷增加。房顫患病率的增長與冠心病、高血壓、心衰等疾病的增長密切相關,房顫的主要危害在于血栓形成易感性增強[11]。本研究中AF亞組NT-proBNP、ET-1水平明顯高于非AF亞組,原因可能在于心衰伴房顫患者與心衰不伴房顫患者比較,心衰伴房顫患者心功能較差以及內(nèi)皮細胞損傷較重造成。由此推測NT-proBNP、ET-1可作為CHF患者并發(fā)房顫的危險標志物。
肺動脈高壓在CHF患者中較為常見,表現(xiàn)為靜息狀態(tài)下肺動脈平均壓力>25 mmHg,作為CHF患者復雜的癥候群,是多種病因所致肺血管床受累而引起肺循環(huán)阻力進行性增加的最終結(jié)果。CHF患者由于病情的不斷進展,長期處于慢性缺氧狀態(tài)造成肺血管收縮與重構(gòu),形成肺動脈高壓,此外心肌細胞肥大、心肌內(nèi)膜增生也是導致CHF患者肺動脈高壓重要因素[12]。另有研究表明[13]NT-proBNP、ET-1等因子在低氧狀態(tài)下可調(diào)節(jié)或參與肺動脈高壓的基因表達,是影響肺動脈高壓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也顯示,肺動脈高壓亞組NT-proBNP、ET-1水平顯著高于非肺動脈高壓亞組,提示NT-proBNP、ET-1水平的檢測可為CHF患者肺動脈高壓的診斷提供幫助。
CHF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很高,通過對CHF患者心血管危險因子進行檢測,從而對高?;颊哌M行重點追蹤和治療,有助于提高CHF患者的存活率。本研究中106例CHF患者出院后6個月內(nèi)發(fā)生心血管事件36例,入院時發(fā)生心血管事件患者NT-proBNP與ET-1水平均顯著高于未發(fā)生患者,提示對入院時NT-proBNP與ET-1高濃度水平的CHF患者進行重點追蹤和治療,有利于降低出院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從而降低CHF患者的死亡率。
綜上所述,NT-proBNP和ET-1水平與CHF患者房顫、肺動脈高壓關系密切,2指標水平檢測在CHF患者預后分析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Babaev M A,Eremenko A A,Ziuliaeva T P,et al. Pharmacological and mechanical support of the myocardium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in cardio-surgical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Anesteziol Reanimatol,2014(3):34-39.
[2]" NT-proBNP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小組. NT-proBNP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1,9(6):401-408.
[3]" McMurray J J,Adamopoulos S,Anker S D,et al.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HFA)of the ESC[J]. Eur Heart J,2012,33(14):1787-1847.
[4]" 蔡大煒. 腦鈉肽、內(nèi)皮素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1)70-71.
[5]" Xue Y,Taub P,Iqbal N,et al. Mid-region pro-adrenomedullin adds predictive value to clinical predictors and Framingham risk score for long-term mortality in stable out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 Eur J Heart Fail, 2013,15(12):1343-1349.
[6]" 劉永梅,申小梅,張向君,等. N末端B型腦鈉肽原的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J]. 職業(yè)與健康,2014,30(2):284-285+288.
[7]" 錢偉莉,楊新春,張娟,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腦鈉肽前體、內(nèi)皮素與心功能的關系[J].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4,6(3):311-313.
[8]" 孫路路,呂蓉,韋丙奇,等. N末端B型利鈉肽原與大內(nèi)皮素-1對伴或不伴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的判斷價值[J]. 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3,28(6):438-441.
[9]" 謝瑋,王美珍,李玲輝. 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內(nèi)皮素-1與左心室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 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53(3):47-50.
[10] 張維鋒. 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左心力衰竭竭患者血清腦鈉肽和內(nèi)皮素-1的變化[J]. 心腦血管病防治,2013,13(4):2.
[11] 張麗麗,石琳,祝安慧,等. 64排螺旋CT與經(jīng)食道超聲對房顫患者左房血栓的檢測[J]. 中國心血管雜志,2016,21(1):42-45.
[12] 王宏,劉仲祥,陳麗波. 血尿酸及總膽紅素檢測與慢性心衰合并肺動脈高壓相關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289-6291.
[13] 劉寧,劉昊,王志軍,等. 腦鈉肽與內(nèi)皮素-1對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價值[J].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6,8(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