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視域下烏江航道文化遺產(chǎn)的特征及價值

    2023-04-12 00:00:00林嬋娟李然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摘要:文化線路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遺產(chǎn)表達,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借助文化線路理論,通過文獻整理與田野調查,對烏江航運系統(tǒng)進行遺產(chǎn)識別。研究發(fā)現(xiàn):烏江航運系統(tǒng)具有類型豐富的遺產(chǎn)構成,具備文化線路的基本特征,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文化線路,可稱其為烏江航運。通過探討烏江航運的特征與價值,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拓寬文化線路的遺產(chǎn)視角。

    關鍵詞:烏江流域;文化線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圖分類號:C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652(2023)02-0062-10

    DOI:10.19933/j.cnki.ISSN1674-3652.2023.02.008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ISD):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土司文化遺產(chǎn)比較研究”(20FMZB005);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烏江航運文化線路遺產(chǎn)研究”(BSY21034)。

    文化線路遺產(chǎn)是國家與地方互動、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貴歷史遺存。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文化線路憲章》認為,“文化線路是水路、陸路或其他形式的交流路線,有明確地理界線、獨特的動態(tài)和歷史功能以及特殊而確定的服務目標。它源于人類的互動和跨越較長歷史時期的民族、國家、地區(qū)或大陸間的多維、持續(xù)、互惠的貨物、思想、知識和價值觀的交流,在時空中涉及的所有文化之間的交流互惠在其物質和非物質遺產(chǎn)構成之中得以體現(xiàn),并將相關聯(lián)的歷史關系與文化遺產(chǎn)整合為統(tǒng)一動態(tài)系統(tǒng)”[ 1 ]。文化線路遺產(chǎn)的挖掘、整理、闡釋及保護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文化線路遺產(chǎn)研究大多集中于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文化線路“中國大運河”和“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走廊的路網(wǎng)”,或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海上絲綢之路、靈渠、蜀道、萬里茶道,以及西南絲綢之路、北京中軸線、茶馬古道、川鹽古道、武當神道等大型文化線路,還有許多流域性水運文化線路遺產(chǎn)亟待挖掘與整理,烏江航運文化線路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線路之一。

    烏江是武陵民族走廊最西側的通道[ 2 ]。它發(fā)源于貴州烏蒙山脈,于重慶涪陵匯入長江,流域范圍涵蓋今渝、黔、滇、鄂四個省級行政區(qū)。烏江是長江右岸最大的支流,其干流中下游部分及郁江、石阡河等支流組成的航運系統(tǒng)從西南輻射華中500余公里,連接著中原、荊楚、巴蜀、滇黔等地域文化區(qū),覆蓋了漢、苗、土家、仡佬等多民族文化區(qū),可以稱其為烏江航運。

    烏江航運興起于戰(zhàn)國時期,反映了中原、荊楚、巴蜀、滇黔等多地域人群的政治、商貿與文化互動往來。烏江航運的形成與發(fā)展受自然與人文的雙重影響,其所聯(lián)通的不同文化和人群的交往互動充分反映在沿線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這種互動影響以航運為主要方加強中原地區(qū)和烏江流域各民族地區(qū)的交往,既體現(xiàn)了歷代中央王朝對烏江流域治理不斷深入的過程,也體現(xiàn)了烏江流域各民族不斷吸收中原文化,不斷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進程。龔銳等的“鹽油古道”研究[ 3 ]已經(jīng)觸及烏江航運線的文化線路特征。從文化線路遺產(chǎn)的理論背景出發(fā),結合烏江航運歷史與航運遺產(chǎn)現(xiàn)狀,對烏江航運文化線路遺產(chǎn)的構成、特征及價值進行初步探討,期望推動烏江流域文化遺產(chǎn)的整體性保護,豐富我國流域性水路文化線路遺產(chǎn)的類型。

    一、烏江航運文化線路的遺產(chǎn)構成

    烏江航運依托航運而形成,是沿岸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通過航運溝通,在宗教、哲學、文學、藝術、商業(yè)、民俗等各人文領域內互相碰撞而產(chǎn)生的,其遺產(chǎn)構成可以分為物質和非物質兩種類型。

    (一)物質文化遺產(chǎn)

    1.航道。航道是烏江航運系統(tǒng)最核心的物質文化遺存。烏江航運因兩岸時有巖崩阻塞河道,通航路線有所調整,在不同歷史年代有不同的線路分布,主要有涪思段(重慶涪陵—貴州思南)、思湄段(思南—湄潭沿江渡)、郁江段(郁山—彭水)、石阡段(思南兩江口—石阡)四段。

    2.渡口。渡口是航運基礎設施,見證了烏江航運上不同區(qū)域的人員往來與商貿交流。烏江航運上的渡口遺址眾多,僅銅仁地區(qū)的烏江渡口就有118處[ 4 ]。見諸歷史文獻較多的渡口有河閃渡(仡閃渡)、馬駱渡(馬騾渡、馬洛渡)、沿江渡(袁家渡)、德江上渡(蠻夷司上渡)、廻龍場渡等,但多數(shù)渡口仍未受到足夠重視,僅彭水、沿河兩地的紅軍渡與余慶廻龍場渡口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助航類遺產(chǎn)。(1)纖道。有學者將烏江纖道開鑿的時間追溯到戰(zhàn)國初期的巴人南遷。見諸于史籍最早的是清道光十二年(1832)思南知府楊以增在鎮(zhèn)江閣懸崖處修建纖道[ 5 ] 169。烏江沿岸古纖道大多被淹沒,彭水萬足、思南兩江口等幾處尚存零星遺跡。(2)絞關站。絞灘指用絞盤或絞灘機絞拉船舶通過急流灘。烏江航運的上水船每過險灘,人必上岸,貨物依靠人力搬運過灘,船則由船工打幫“換綜”拉纖方能過灘。絞灘始于明朝,經(jīng)歷了搬灘、人力絞灘、機械絞灘三個階段。隨著水電開發(fā)后烏江水位的上升,眾多絞關站已被埋沒水下,絞灘也退出歷史舞臺,僅剩貴州德江縣境內潮砥灘上的絞關遺址。

    4.碼頭型古城鎮(zhèn)。烏江航運及其伴隨的政治軍事資源、人口、商貿與物流的匯聚,孕育了兩岸眾多碼頭型古城、古鎮(zhèn)。航路上的古城主要是思南、彭水、涪陵等歷史文化名城。航路上的古鎮(zhèn)較多,如龔灘、羊角、郁山、潮砥、洪渡等。但隨著現(xiàn)代的經(jīng)濟運動和水電建設,目前只有淇灘和龔灘(異地復建)相對完整,且龔灘古鎮(zhèn)已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

    5.古建筑。烏江沿岸城鎮(zhèn)分布著許多與航運相關的古建筑遺存,其中以會館、祈福廟宇和鹽業(yè)倉儲最具代表性。會館建筑多是清時受川鹽之利吸引,從陜西、江西、四川和兩湖等地區(qū)遷居烏江沿岸販鹽運鹽的商人所建立?,F(xiàn)存會館建筑中,陜西會館僅酉陽龔灘古鎮(zhèn)西秦會館一處,兩湖會館也只有石阡禹王宮,江西會館有彭水萬足萬壽宮、思南萬壽宮、石阡萬壽宮,四川會館有彭水萬足萬天宮、酉陽龔灘川主廟、思南川主廟等。航路沿線還遺存了與烏江航運密切相關的宗教場所——王爺廟。王爺廟多系木船時代船工及家人祈求航運平安的廟宇,現(xiàn)僅思南、石阡保留有其建筑遺存。清以后川鹽入黔行銷時期的倉儲遺存有思南周和順鹽號、龔灘“半邊倉”等。

    6.石刻。石刻是烏江航運歷史上政府、士紳、商人與民眾關于航道開發(fā)、航運管理的社會契約,是航運民間公產(chǎn)、商業(yè)管理制度的雛形。摩崖石刻中,以德江潮砥的“黔中砥柱”最有代表性,1958年便被列為貴州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有關烏江渡口管理的碑刻內容也十分翔實,如《湄潭沿江渡政德碑》《桶井嚴禁舟楫貪攬重載碑》《仡閃渡興渡碑》等;還有記載疏鑿烏江河道的碑刻,如《通木坪修河碑匯》;航運碼頭、場市管理碑刻,以《龔灘簽門口永定成規(guī)碑》最有代表性,2009年被列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與烏江航運有密切關聯(lián)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主要體現(xiàn)在飲食、民俗、號子、航運有關古代詩詞、“歪尾船”建造技藝、民間傳說等方面。彭水郁山的雞豆花和三香等制作技藝、德江土家族炸龍和儺堂戲、思南花燈戲和上元沙洲節(jié)、石阡布偶戲和仡佬族毛龍節(jié)等非遺均與烏江航運帶來的文化交融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在古代黔地陸路不暢的情況下,烏江航運成了歷代移民攜帶各種文化因素的傳播孔道。以德江土家族炸龍為例,其中充斥著漢民族舞龍習俗、土家族“火神崇拜”與儺文化的交融性。炸龍是德江土家族春節(jié)的重要民間活動,其本質實為“舞龍”“龍燈”,只因炸龍是其高潮環(huán)節(jié),所以民眾統(tǒng)稱為炸龍[6]。清道光《思南府志》載“祈年則上元龍燈、社會、神會及各廟齋醮,均此意也”,說明至少兩百多年前龍符號就已經(jīng)被擁有白虎崇拜的土家人所接受,而這應與明清時期沿烏江航運進入該地區(qū)的大批漢人有著密切關聯(lián)。這種舞龍習俗與土家族悠久的“火”崇拜相結合,逐漸形成了扎龍、出龍、送帖、舞龍、游龍環(huán)節(jié)后的“炸”龍高潮。同時,炸龍與“沖儺”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兩點:一是與“沖儺”的轉運動機一致,即當事人主動要求在炸龍活動中“被炸”,以此驅除霉運;二是與“沖儺”中的“還愿”要求一致,即一旦參與炸龍,便要連續(xù)參加三年,否則會遭報應。

    烏江航運上的船工號子,生動地反映了航運與船工、纖夫等的生活狀況。烏江船工號子以沿河烏江山峽一帶最典型,川江號子(烏江號子是其組成部分)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思南船工號子已被列入貴州省非遺名錄,武隆羊角船工號子也被收錄至重慶市非遺名錄。歷史上“歪尾船”常年航行在涪思段航路,沿線民間造船業(yè)也曾十分興盛。據(jù)記載,德江新灘附近的侯家坨的“水木匠”中曾保留有“歪尾船”的土法建造技藝[ 7 ]。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歪尾船”的建造技藝隨著1964年最后一只“歪尾船”的拆解,逐漸消失在漫漫江流中。

    許多政治家、文學家或生在烏江沿岸,或經(jīng)航路求學、任官、貶謫而駐足烏江兩岸懷古憑吊或感時傷世,留下的大量詩文增添了烏江航運的文化底蘊。其中,以劉禹錫、黃庭堅等發(fā)揚光大的烏江竹枝詞最具特色。前人對這些文學作品多有整理,如黃節(jié)厚曾專門收集烏江古代詩詞350首[ 8 ],為進一步認識烏江航運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關于烏江航運的傳說有《烏龍辟江》《烏老漢要江》《獅吼洞》《鰣魚堆的傳說》《玉龍架橋》《仙人造船》《送龍歸大海》等。

    二、烏江航運的文化線路特征

    1994年的馬德里會議指出了文化線路的四點判別標準,即空間特征:長度和空間的多樣性反映了文化線路所代表的交流是否廣泛,其連接是否足夠豐富多樣;時間特征:只有使用達到一定時間,文化線路才可能對它所涉及的社區(qū)文化產(chǎn)生影響;文化特征:是否包含跨文化因素或產(chǎn)生了跨文化影響;角色和目的性特征:它的功能[ 9 ]。

    (一)空間特征:山水相間,空間繁復

    烏江航運是一條水路通道,以今重慶涪陵為起點,溯烏江而上,從四川盆地延伸至云貴高原,在長度上跨越500余公里。從線路分布、地貌形態(tài)和地理空間看,它有明確的地理范圍,具有山水相間、空間繁復的空間特征。

    烏江航運具有明確穩(wěn)定的線路走向。它涵蓋涪思段、思湄段、郁江段與石阡段四條線路,其中又以涪思段為主體。其線路分布為第一,涪思段:從重慶涪陵至貴州思南長約395公里的烏江干流航線,是烏江航運的主體線路。龔灘是古代川黔界點,自明萬歷年間鳳凰山巖崩后,涪思段愈發(fā)明確地以龔灘為界,分為涪龔段和龔思段兩程。從船只上水角度講,涪龔段的線路是今重慶涪陵—羊角磧—武隆—江口古鎮(zhèn)—彭水—洪渡古鎮(zhèn)—龔灘,龔思段一線主要是龔灘—思渠古鎮(zhèn)—沿河—淇灘古鎮(zhèn)—新灘—潮砥—桶井—思南城。第二,思湄段:從思南到湄潭沿江渡的干流航線,全長約60公里。烏江思南以上的河道通航歷史較短,至1915年左右,思湄段河道可自思南上行至沿江渡附近。船只若由思南城上行,線路是思南城—鎮(zhèn)江閣—邵家橋—兩江口—文家店—河閃渡—通木坪—梁家渡—沿江渡。其中,思南—河閃渡為穩(wěn)定線路。第三,郁江段:從郁山古鎮(zhèn)到彭水城的烏江支流郁江段航線。該航運段落線路大致為峽口塘—蔡家壩—郁山鎮(zhèn)—觀音巖(彭水縣城烏江口),長約112公里。第四,石阡河段:由石阡城至思南塘頭鎮(zhèn)兩江口的烏江支流石阡河航線,全長約62公里。石阡段的線路為兩江口—雷家屯—浮橋口—石阡城。

    從地貌形態(tài)看,烏江航運四條線路共享山水相間的特征。烏江航運集中分布在烏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區(qū),河道多險灘,兩側多峽谷。思湄段與石阡河段地處烏江中游,此段航道穿行在崇山峻嶺之間,主要夾行在大婁山脈與武陵山脈之間,多為二三百米深的V字形峽谷,崩石堆積,以魚子三灘最著名。涪思段與郁江段地處烏江下游,此段航道寬窄相間,河面相對開闊,但仍有潮砥、新灘、龔灘、羊角磧四大灘王。烏江航運聯(lián)通了云南高原、貴州喀斯特山地和四川盆地,其間既有低山丘陵,又有山間盆地(壩子),還有河流階地與巖溶平原[ 10 ],橫切武陵山脈和大婁山脈,串聯(lián)起梵凈山、佛頂山、八面山、白馬山、仙女山、金佛山等自然山川,跨越了多樣的地貌形態(tài)。

    烏江航運所連接的地理空間和文化空間呈現(xiàn)顯著繁復性。從地理空間看,烏江航運連接了眾多不同的地理區(qū)域。航路兩端分別是四川盆地的東南邊緣和貴州高原西南部分的中低山地,其主體線路涪思段可由涪陵北接長江動脈直連祖國東部平原,石阡河段線路繼續(xù)深入貴州高原東部地區(qū),郁江段盡頭峽塘口轉入陸路直達鄂西南山區(qū),思湄段延長路線則可轉接烏江上游流域云南高原的東延部分,這種因航運而生的地理空間交往繁多而復雜。從文化空間看,烏江航運溝通了中華大地上多層級文化區(qū)域。覃德清將中華民族地域文化分為15個文化區(qū)[ 11 ],從烏江航運的覆蓋范圍看,它至少連接了中原、巴蜀、荊楚與滇黔四大文化區(qū),甚至可以通過與長江航線的聯(lián)動,與東南沿海的吳越文化區(qū)產(chǎn)生聯(lián)系,這種因航運而生的文化空間互動多樣而復合。

    (二)時間特征:歷史悠久,賡續(xù)千年

    烏江航運的歷史起源有三種觀點:其一,將歷史追溯至傳說時代的“廩君之土舟”[ 12 ];其二,追溯至巴國對烏江水道的開發(fā)利用[ 13-14 ];其三,追溯至信史記載的公元前316年的秦國“司馬錯自巴涪水,伐楚國黔中郡”[ 26 ] 23。從最早的軍事航運記錄看,烏江航運距今至少已有2 300余年歷史。烏江航運的發(fā)展大致分為五個時期。

    第一,隋唐以前為初始階段。自秦“司馬錯自巴涪水,取楚商於地,為黔中郡”[ 12 ]始,烏江航運開始登上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舞臺。三國時期,晉欲伐吳,蜀郡益州刺史王澹修官船,派遣李毅自涪陵取武隆,行軍路線也與司馬錯類似[ 16 ]。這一時期涪思段線路大致為涪陵——黔東北地區(qū)。此外,由于郁山盛產(chǎn)鹽、丹砂,“郁鹽東以濟楚,西入武陵,還需要郁江外運到彭水”[ 17 ],秦漢以后的丹砂運輸也依賴郁江,因此郁江段在先秦時期也應有所開發(fā)。

    第二,隋唐宋元時期為發(fā)展階段。唐時,烏江已可通航至費州(今思南)。航路通暢加強了中原王朝對烏江流域的管理,唐朝在烏江干支流沿岸屢設建置,宋時也曾在龔灘等地設轉運倉。唐宋以后,烏江沿線多次崩石,逐漸形成了龔灘、潮砥、新灘三大斷航灘。元時于涪陵、新灘、羊角、龔灘等地設水驛,供船只分段周轉。經(jīng)過歷代水上開發(fā),涪思段線路開始明確地發(fā)展為涪陵—武隆—彭水—洪渡—龔灘—潮砥—思南。

    第三,明清時期為繁榮階段。這一時期,烏江航運在涪思段主體線路的基礎上,于明萬歷年間形成了延伸線路石阡段,清中期時又形成了思湄段。明嘉靖十八年(1539),時任四川按察使的田秋倡鑿烏江,船只從此由涪陵出發(fā),過龔灘,越新灘、潮砥,幾易舟楫可航至思南。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石阡知府郭原賓首倡疏鑿石阡河,由此從石阡城至思南塘頭兩江口的石阡段線路開始形成。民國二十六年(1937)所立的《湄潭沿江渡政德碑》載,“我境沿江渡,地界黃、余、湄、甕,水接遵、筑、思、沿。前二百年碼頭熱鬧,近三十載市鎮(zhèn)蕭條”[ 18 ],說明至少清中期時思湄段線路也已開始形成,只不過后期年久失修,只能斷續(xù)通航。

    第四,民國至抗戰(zhàn)時期為再繁榮階段。民國時期,川鹽入黔政策的繼續(xù)施行,推動了思湄段線路的再次疏通。1914—1915年,思南商民劉維章等人在余慶縣通木坪繼續(xù)上行,開鑿了梁家渡、魚子三灘等處,使烏江干流河道可再次通航至湄潭縣沿江渡,直抵甕安江界河[ 5 ] 32-33。至此,思湄段的完整線路再次形成,烏江航運的四條線路也最終定型??箲?zhàn)時期,1938年10月宜昌淪陷長江水運中斷后,烏江航運在西南大后方物資運輸中發(fā)揮了關鍵性作用。

    第五,20世紀后期為分段通航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jīng)過多次整治,涪思段以及思湄段內的文家店至大烏江河道實現(xiàn)了機動船全線通航。這標志著烏江航運木船時代的結束,拉纖、盤灘退出了歷史舞臺。新中國的陸路交通建設,使水上客貨運輸競爭力漸衰。隨著1969年烏江渡水電站的修建,構皮灘、思林等電站也紛紛破土動工,烏江航運的完整性遭到破壞。20世紀90年代末,渝懷鐵路通車,烏江流域梯級水電站漸次開發(fā),烏江干流航道完全處于分段通航狀態(tài),通江達海被中斷。

    烏江航運綿延賡續(xù),在兩千余年的時間跨度里溝通著古川黔大地,航運架構起的不同民族與文化之間的交往互動從未間斷。21世紀初,烏江航運仍被納入《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guī)劃》①中長江水系高等級航道布局“一橫一網(wǎng)十線”的“十線”之一。隨著2020年烏江白馬航電工程正式開工,烏江航運將全面復蘇,烏江航運將與長江黃金水道重新聯(lián)通。

    (三)文化特征:交融共生,多元一體

    王銘銘曾用文化復合性概括西南文化面貌,認為其意指不同社會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內部結構生成于與外在社會實體的相互聯(lián)系,其文化呈雜糅狀態(tài)[ 19 ]。烏江航運輻射地區(qū)恰處于歷代中央王朝經(jīng)略西南邊疆的必經(jīng)之路,其文化復合性更加明顯,構成了烏江航運交融共生、多元一體的文化特征。

    這種復合性以中原文化為基底。歷史上文人官員的貶謫流遷使大批中原人士沿烏江航運進入滇黔外緣,加速了中原儒釋道文化向烏江流域的傳播。自李唐以降,烏江航運便成了流人的必經(jīng)之地。唐時李承乾、長孫無忌等被流放黔州,李白、劉禹錫等也因政治牽連流放黔地;宋元時期,程頤、黃庭堅等被貶后也謫居于航路沿岸;明清時期流任更多,王陽明、孔子后裔孔文山等[ 20 ]也均被貶至黔地。皇親國戚的到來使黔州(今郁山)在歷史上出現(xiàn)了紫云宮、開元寺、文昌宮等“九宮十八廟”的佛、道宗教建筑,也產(chǎn)生了雞豆花、三香、搟酥餅等精致的宮廷飲食。一眾文人騷客謫居期間,吸取了巴人竹枝歌的體裁,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詞作品;同時廣辦儒學,如程頤在涪州(今涪陵)創(chuàng)北巖書院,思州(今思南)建鸞塘書院、設文廟,致使沿線地區(qū)文教日盛,思南府甚至出現(xiàn)了“文教覃敷,民俗漸化”,“取科第、登仕版,可方中州之盛”[ 21 ] 52的興旺景象。

    烏江航運帶來的“他者”地域文化的流動性與“自我”民族文化的棲居性深刻體現(xiàn)在沿線的會館建筑中。禹王宮是湖廣移民聚會之所,集中展示了湖廣人的大禹信仰。貴州石阡禹王宮的戲臺木雕以西漢李陵抗擊匈奴為主題,借李陵部下“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 22 ]表達荊楚文化中的愛國之情。石阡仡佬族先人在參與修建萬壽宮時,將飛檐翹角的仡佬民居特點融入傳統(tǒng)建筑[ 20 ],將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成功融入了江西會館建筑。川主廟是四川商人集會之所,亦是古代四川百姓祭祀川主李冰的宗教場域。航路沿線的貴州地區(qū)亦是川主廟密布,思南居民甚至“盛裝神像,鼓行于市”[ 21 ] 108,歲祭川主。其本質是受川民入遷影響,接受川主信仰,意借川主神力變?yōu)踅疤祀U”的水患為水利。封火墻建筑特色也多見于航路沿線,龔灘古鎮(zhèn)鱗次櫛比的土家吊腳樓之間有封火墻相隔,沿河淇灘古鎮(zhèn)的封火統(tǒng)子更是勝似徽州民居。封火墻這種源于吳越地區(qū)的文化特質,是早期徽商在沿線經(jīng)營淮鹽的文化產(chǎn)物,是烏江航運與長江航線聯(lián)通互動的文化結果。

    因烏江航運而產(chǎn)生的“內外”互動在漫長的“上下”歷史中構成了沿線地區(qū)的文化復合性,這種復合性也體現(xiàn)在一種“儺”民俗傳統(tǒng)中。烏江航運沿線的黔東北地區(qū)儺戲盛行,儺文化元素在思南花燈戲、石阡布偶戲等非遺中有跡可循。如德江儺堂戲演出內容表現(xiàn)出強烈的文化交融性。在開壇儀式中,“我祖你原是湖南、湖北,來在云貴顯威靈”的唱詞說明其源自古代楚地,說明儺堂戲與“信巫鬼、重淫祀”的楚文化有著深厚淵源;從儺堂戲跳神看,“施法者”土老師(也稱端公)在當?shù)赝良胰酥袚碛休^高威信,其演出內容也大多是原始宗教,充斥著土家族文化;《九州和尚》《十州道士》《梁山土地》《梁?!返葎∧績热萦煮w現(xiàn)出儒、釋、道文化與中原地區(qū)民間故事、歷史演義的身影。高倫認為,貴州儺戲的形成受到先秦時期巴、楚巫文化和漢唐以來中原漢族移民習俗的影響,明確指出沿河、德江、思南等地“信巫屏醫(yī),專祀鬼神”的習俗是涪州雜劇等通過烏江水路進入的影響結果[ 24 ]。儺活動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本是先秦時期中原地區(qū)的文化現(xiàn)象,是華夏文明因子,但如今在中原地區(qū)消失不見,而在僻處一隅的貴州民族地區(qū)完整保存下來,這種文化表現(xiàn)也十分符合威斯勒的“文化年代學說”[ 25 ]。

    烏江航運沿線的文化面貌中,既有中原儒釋道的文化底色,又有多地域文化因子的存在,還有巴楚巫文化的身影,加上當?shù)孛褡逦幕慕?,構成了一種多元一體的復合性。這種復合性以烏江航運(尤其是木船運輸)為主要的動力學類型,是周邊諸文明體系在其推動下的內外互動中產(chǎn)生的。經(jīng)過兩千余年未曾間斷的上下交往,其文化內部的交融狀態(tài)在航運文化遺產(chǎn)中呈現(xiàn)出來,使烏江航運呈現(xiàn)出交融共生、多元一體的文化特征。

    (四)功能特征:走廊通道,樞紐整合

    第一,軍事走廊。烏江航運北連長江,南達云貴,是古代中原、巴蜀連接黔中大地的必經(jīng)之路。烏江航運用于軍事運輸?shù)陌咐龜?shù)不勝數(shù)。如秦多次通過烏江伐楚;隋開皇二年(582),田宗顯奉旨征討烏江沿岸,在黔地開疆辟土刻石記功;宋大觀元年(1107),田宗顯十四世孫西南夷蕃部長田祐恭內附,繼而沿烏江平服湘地叛亂;明洪武十四年(1381),傅德友率30萬大軍從四川、湖廣遠征云貴,大量的糧草運輸也取道烏江;抗戰(zhàn)時期,烏江航運又肩負起了運輸軍事儲備物資的后勤任務,成了抗戰(zhàn)生命線。

    第二,商貿通道。烏江航運貿易的運輸物資以食鹽為大宗。南宋紹興年間,烏江航運上就已出現(xiàn)官船、民船并行運輸食鹽、貢賦和糧食的現(xiàn)象[ 26 ] 46。夜郎、原川東、黔東北等地,也向來依托烏江航運,實現(xiàn)食鹽與沿岸丹砂、煤、茶、漆、桐油等的物資交換。明洪武年間,“令商人輸粟于邊,給以鹽引,令其赴場支鹽自行販運”[ 27 ],大批食鹽沿烏江航運銷往貴州。清乾隆年間,川鹽入黔“涪岸”設立,使得自涪陵上水時大批運進四川井鹽,下水時運出沿岸的生漆、桐油、五倍子等土特產(chǎn)品的運輸模式開始成型。民國時期,為降低米糧等大宗物資運費,沿線商民致力于開鑿烏江上游航線,如思南商人劉云開等成功開通思湄段航道后,“印江布疋、思南雄精,由水運至江界河以達于省。甕安、余慶之米,原船運至思南,每場河下碼頭米船常有三四百號”[ 26 ] 174,貿易極盛。

    第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路。隨著歷代烏江航運的發(fā)展,大批漢人的進入使沿線地區(qū)人口劇增,經(jīng)濟相對繁榮,致使民族結構和居住格局逐漸改變,風氣習俗趨向同一,各民族交往交流日益增多,并逐漸呈現(xiàn)交融態(tài)勢。以明為界,沿線地民族人口結構呈現(xiàn)從“夷多漢少”向“漢多夷少”的轉變。明以前,沿線人口多為苗、土家、仡佬等世居民族先民,進入的漢人較少。先秦時期沿線屬巴子國,多巴人;漢唐時為荊楚與巴蜀交錯地帶,土家族與苗族先民“武陵蠻”“五溪蠻”“涪陵蠻”等多繁衍于此;宋時黔中一帶亦“多是蠻僚”,分布有仡佬族先民。烏江航運所帶來的人員往來、食鹽流銷與丹砂外運,催生了古思州(黔東北地區(qū))相對繁榮的經(jīng)濟,也奠定了永樂年間貴州建省的物質基礎。黔地建省后,明王朝愈發(fā)重視對烏江航道的開發(fā),四川、陜西、江西等地的商人、流民等紛紛遷入,“漢不入境”的局面被進一步打破。《思南府志》載,“弘治以來,蜀中兵荒,流移入境”[ 21 ] 103,“自佑恭克服之后,芟荑殆盡”[ 24 ] 19,明中期時“土著之民無幾,而四方流寓者多”[ 21 ] 152,其中又以“陜西、江西為多”[ 28 ] 19。到民國時期,民族人口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已是“合屬烝黎,全系漢族,并無雜居之苗”[ 5 ] 41。土家、苗、仡佬等民族先民從“化外之民”變成了“編戶之民”,其民族身份在長時間的改土歸流中發(fā)生了轉化,從而逐漸形成了漢人占多數(shù)的人口結構。沿線各民族與入遷漢人逐漸呈現(xiàn)出交錯雜居的民族居住格局。漢民大量進入之前,沿線世居少數(shù)民族本就處于一種雜居狀態(tài),《太平寰宇記》稱黔州所轄者“雜居溪洞,多是蠻僚”[ 29 ] 89,費州亦“地同黔中,尤雜生僚”[ 29 ] 116。到明時,隨著漢人大量進入,思南府“蠻獠雜居,居東南者若印江郎溪曰南客,居西北者若水德江蠻夷,沿河、婺川者曰土人”[ 30 ] 82,已呈現(xiàn)一種“五方雜處”的居住格局。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中,各民族風俗也逐漸趨向一致。明以前各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接觸較少,在風俗上保持著相對獨立性,史書多載“苗、僚、土、客,人民則異”[ 21 ] 159,各族之間“語言各異”,“其性獷悍,其風淫祀”[ 29 ] 89。但隨著明朝貴州建省后,大批漢民的遷入,當?shù)仫L俗大變,原本“民性質俚,俗尚簡鄙”的思南府,已是“漸被華風,飲食言語,素所服習,椎髻之俗,悍勁之性,靡然變易也”[ 30 ] 82,“夷僚多效中華,務本力穡”[ 31 ];石阡府仡佬族亦“漸染中華之教”,“其民端龐淳固,以耕殖為業(yè)。天資忠順,悉慕華風”[ 30 ] 108。在與漢人的長期交往中,當?shù)孛癖姺梢庾R也逐漸濃厚,如思南府境內務川縣人持丹砂之利多殷富,“善告訐難治,長吏多不能久比以罪罷去”;印江郎溪土家人,亦“善持長吏之短”[ 30 ] 19-20。

    三、烏江航運文化線路遺產(chǎn)的價值

    文化線路的價值構成可以是多元的、多層次的[ 32 ]。烏江航運見證了烏江航運對沿線地區(qū)貿易的貢獻,推動了歷史上多種文明之間的交流,具有顯著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與現(xiàn)代旅游價值。

    (一)資源交換、互通有無的經(jīng)濟價值

    烏江航運是溝通沿線各民族生計的紐帶,使不同經(jīng)濟文化區(qū)域之間的資源交換成為可能,汞礦等礦產(chǎn)資源的外運和明清時期大規(guī)模的鹽油貿易,凸顯出烏江航運資源交換、互通有無的經(jīng)濟價值。

    烏江航運的發(fā)展,率先打通了黔地北入中原的經(jīng)濟走廊,為貴州古代經(jīng)濟的初步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如明嘉靖《思南府志·地理志》記載,思南府“產(chǎn)朱砂、水銀、棉、蠟、漆諸物,皆中州所重”,“上接烏江,下通楚蜀,舟楫往來,商賈鱗集”。航運的發(fā)展打破了烏江流域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外地人口尤其是漢人的大量遷入,增加了開發(fā)烏江流域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將中原地區(qū)的先進生產(chǎn)技術、農作物引進烏江流域,有力地促進了烏江流域農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手工業(yè)經(jīng)濟的形成。

    烏江沿岸因航運興起了眾多航運市鎮(zhèn),如武隆羊角、酉陽龔灘、沿河淇灘、思南等,這些因航運興起的碼頭市鎮(zhèn)為附近民眾提供了必要的貿易場所和生存空間。到了清代,隨著全國經(jīng)濟重心的東移南遷,烏江成為“川、貴貿易之咽喉”,主要行銷川鹽入黔。險灘處城鎮(zhèn)居民將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轉變?yōu)橐园釣?、商貿為生,航路的發(fā)展改變了航路沿線民眾的傳統(tǒng)生計方式。鹽的輸入也改變了烏江沿岸人民的飲食結構,并形成特色食品產(chǎn)業(yè)。貴州素不產(chǎn)鹽,境內許多民族都有“望鹽生咸”的諺語。明代推行川鹽入黔,烏江航運鹽運運輸興盛,烏江流域各民族的飲食結構發(fā)生了改變,如榨菜、咸菜、水鹽菜、咸魚、甜醬瓜、鹽茶湯等鹽制食品也逐漸成為主流。

    (二)美美與共、文明互鑒的文化交流價值

    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在烏江航運的起點涪陵交匯,通過航路遠播烏江中下游地區(qū),沿途不同的商幫又將原籍的地域文化帶入航路的碼頭節(jié)點城市,一路與黔、鄂、川、湘邊區(qū)的土家、仡佬等少數(shù)民族先民文化碰撞,最終與位于黔中腹地的古夜郎文明交融。各類人群借助航運之力,構成了烏江航運平等互利、文明互鑒的文化交流價值。

    烏江航運在歷史上是一條移民通道。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的政策性大規(guī)模移民和航路上鹽運的發(fā)展,為烏江流域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人口,使不同民族的商旅在沿線貿易與沿岸城鎮(zhèn)定居生活,人口和商品的流動帶來了鹽文化、商貿文化、建筑風格、生產(chǎn)技術、宗教信仰、審美理念、生活方式及價值觀等諸多方面的相互交流與融合。大量移民涌入形成了許多幫派組織及其聚會活動空間場所。烏江航運沿岸碼頭型古城鎮(zhèn)中興建起許多地域性的會館建筑。木船從業(yè)者也曾經(jīng)修建王爺廟祈求船只平安,彰顯著烏江航運帶來的文化價值觀和信仰的興起和互鑒。這些人類文化價值的互鑒充分體現(xiàn)在烏江航運沿線碼頭型古城鎮(zhèn)、會館、渡口、船工號子等文化遺產(chǎn)上,如思南縣有思南府文廟、華嚴寺、萬壽宮、永祥寺。烏江沿岸既有古代土著的懸棺葬、洞棺葬,也有三國蜀漢涪陵太守龐宏墓、唐長孫無忌墓,明四川按察使田秋墓、明理學家李渭墓、明督察院金御史肖重望墓、明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田仰墓等官員墓葬。

    烏江航運是沿線地區(q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渠道。烏江航運沿線為多民族地區(qū),巴人后裔土家族與濮人后裔仡佬族、苗族為世居民族。土家族先民大部分居住在思南、沿河、德江、印江等縣,仡佬族先民主要居住在思南,苗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黔東北一帶。隨著烏江航運的發(fā)展,漢、彝、苗、布依、侗、白、瑤族等眾多民族也不斷地進入航路沿線地區(qū),航路帶來的人口流動和商貿往來增進了各民族的了解和互信,實現(xiàn)了各民族的團結,烏江航運成為西南地區(q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手段,烏江航運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紐帶。

    (三)文景合一、歷史厚重的旅游價值

    烏江航運沿線具有山水旅游的絕佳自然條件。正如民間所道:“烏江兩岸山連山,烏江河中灘連灘?!蔽淞晟矫}與大婁山脈兩大地質板塊上億年的碰撞擠壓,形成了烏江鬼斧神工的“V”字峽谷景觀。恰處于我國第二與第三階梯過渡處的崎嶇地形,又造就了烏江多險灘、多巨浪的河道環(huán)境。但伴隨著烏江流域大規(guī)模水電建設的尾聲,“天險”烏江的湍流惡灘已被馴服為兩岸青山、一江碧水的溫順模樣。沿岸由夾石峽、黎芝峽、銀童峽、土坨峽等眾多峽谷串聯(lián)而成的烏江百里畫廊景觀不遜于長江三峽。

    烏江航運擁有以多民族民俗與區(qū)域歷史文化調整形成的特色人文資源。沿線為漢、苗、土家、仡佬等多民族聚居區(qū),嗜酸喜茶的飲食習慣、繁雜多樣的民族服飾、干欄式的居住方式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節(jié)日共同織就了燦爛的民族風情。受古代航運交通影響,聚落多依烏江而建。大規(guī)模水電移民后,羊角、郁山、龔灘等古鎮(zhèn)旅游勢頭正盛,異地復建后的龔灘古鎮(zhèn)已經(jīng)“由自生自長的烏江水埠碼頭、邊貿集市和建制鎮(zhèn)行政中心逐漸成長為渝東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遺產(chǎn)保存地和渝黔烏江畫廊景區(qū)核心景點”[33],成了一個具有民族特色和烏江厚重歷史文化積淀的旅游古鎮(zhèn)。新民族主義革命時期,紅軍的南渡烏江、強渡烏江等血色戰(zhàn)役,在烏江航運沿線留下了許多紅色文物,如重慶彭水的紅軍渡、貴州沿河淇灘的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遺址、余慶的迴龍場渡口等,均是烏江航道上寶貴的紅色旅游資源。

    四、結語

    烏江航運是一個貫穿川(渝)、鄂、滇、黔邊區(qū)的民族情感走廊、自然生態(tài)走廊和旅游文化走廊,它綿延于川黔之間,帶動了我國西南地區(qū)大片空間范圍的人類交往與流動,為該地區(qū)在商品、思想、知識、文化等方面帶來了持續(xù)不斷的交流與互惠。烏江航運跨越武陵山區(qū)、大婁山脈崎嶇不平的自然地形地貌區(qū)域,其間大小險灘密布,纖道、絞關站等助航遺存充分反映了沿線的各民族群眾對惡劣河流交通條件的適應和利用方式,是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個杰出見證與典范。烏江航運具有真實而完整的遺產(chǎn)構成,完全符合馬德里會議所提出的文化線路的四個判別標準,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文化線路。

    大運河等文化線路遺產(chǎn)的保護已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已列入《“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①。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視察揚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時指出,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zhèn)保護修復、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tǒng)一起來,為大運河沿線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改善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34 ]。烏江航運不僅擁有厚重的航運歷史文化,其線路上還存留有大量的渡口、戰(zhàn)斗遺址等紅色文物,是黔、渝攜手兩地文旅深度合作的重要人文資源,是沿線鄉(xiāng)村振興和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強大文化支撐。當下應以長江、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立即開展對烏江航運文化線路遺產(chǎn)現(xiàn)狀的調查和保護,以避免“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尷尬處境。同時,應增強烏江航運的各界認可度和社會知名度,塑造烏江航運特色文化品牌,推動沿線地區(qū)的文化旅游發(fā)展,使之成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

    參考文獻:

    [1] CIIC. The ICOMOS Charter on Culture Route[EB/ OL].(2008-10-04)[2022-05-21]. http://interna-tional. icomos. org/quebec2008/charters/cultural_routes.

    [2]黃柏權.武陵民族走廊及其主要通道[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6):16-21.

    [3]龔銳.烏江鹽油古道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22-29.

    [4]《銅仁地區(qū)通志》編纂委員會.銅仁地區(qū)通志:卷1地理[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5:196.

    [5](民國)思南縣志稿[M].馬震崑,修.陳文燽,纂.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9.

    [6]徐浩,周惠萍.德江土家族“炸龍”與文化認同[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8(3):96-99.

    [7]田永國,羅中璽.烏江鹽殤[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8:173-175.

    [8]黃節(jié)厚.烏江古代詩詞譯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9] CIIC. Reports of experts[EB / OL].(1994-11-09)[2022-05-21]. http://international. icomos. org / ma? drid1994/cultural routes.

    [10]黃健民.烏江流域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4-27.

    [11]覃德清.中國文化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7.

    [12]彭福榮,李良品.烏江流域文化概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51.

    [13]王紹荃.四川內河航運史:古、近代部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0.

    [14]夏述華.涪陵港史[M].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16-17.

    [15]常璩.華陽國志校注[M].劉琳,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194.

    [16]政協(xié)思南縣委員會.思南文史資料選輯:第10輯[G].思南:思南縣印刷廠,1986:97.

    [17]何延應,高仲,冉光明.古鎮(zhèn)郁山[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20:63.

    [18]汪育江.烏江流域考察記[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0:152.

    [19]王銘銘,舒瑜.文化復合性:西南地區(qū)的儀式、人物與交換[M].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9.

    [20]張世友.變遷與交融:烏江流域歷代移民與民族關系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308.

    [21]嘉靖思南府志:第2冊[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2.

    [22]司馬遷.史記英選[M].李算,編選.李淑芳,凌朝棟,整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328.

    [23]余繼平.烏江流域民族民間美術[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2:506.

    [24]高倫.貴州儺戲[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2-12.

    [25]黃淑娉,龔佩華.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91.

    [26]夏鶴鳴,廖國平.貴州航運史:古、近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27]趙斌,田永國.貴州明清鹽運史考[M].成都:西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14:40.

    [28]嘉靖思南府志:第1冊[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2:19-20.

    [29]樂史.太平寰宇記:第29輯[M].影印本.南京:金陵書局,光緒八年(1882年).

    [30]趙瓚.弘治貴州圖經(jīng)新志[M].沈庠,修.趙平略,邢洋洋,趙念,等點校.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

    [31]謝東山.(嘉靖)貴州通志[M].張道,編集.張祥光,林建曾,點校.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9:138.

    [32]李偉,俞孔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新動向——文化線路[J].城市問題,2005(4):7-12.

    [33]劉安全.少數(shù)民族古鎮(zhèn)文化遺產(chǎn)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實踐與邏輯——以酉陽龔灘建設特色旅游小鎮(zhèn)為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6):131-138.

    [34]袁媛.大運河是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N].新華日報,2021-01-26(17).

    作者貢獻聲明:林嬋娟負責撰寫與修訂,李然負責指導。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Wujiang Waterway Rout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Exchang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LIN Chan-Juan, LI Ran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Abstract:Cultural route is the heritage expression of ethnic exchange,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build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With the theory of cultural route,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heritage of the shipping system of the Wujiang rive through literature colla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shipping system of Wujiang river is composed of rich types of heritage and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routes. It is a cultural route worthy of the name, which can be called Wujiang waterway. By discu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Wuji? ang waterway,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heritag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routes for the research of inter-extensive promotion of ethnic exchang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Wujiang river basin; cultural route; ethnic exchang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責任編輯:趙慶來)

    ①交通運輸部,發(fā)改交運〔2007〕1370號:《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guī)劃》。

    ①國院辦公廳,國辦發(fā)〔2021〕43號:《“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

    欧美xxⅹ黑人|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成年动漫av网址| videosex国产|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91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手机成人av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jvid|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曰老女人黄片|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片内射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国产色视频综合|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另类精品久久| 大香蕉久久网|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精品|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美女大奶头黄色视频|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第二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级毛片精品|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自线自在国产av|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看免费av毛片| 99久久人妻综合|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丝袜脚勾引网站| 成年动漫av网址|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免费观看人在逋| 亚洲综合色网址|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性少妇av在线|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成人手机av|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久久青草综合色| 亚洲伊人色综图| 在线看a的网站| www.精华液| 五月天丁香电影|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久久 成人 亚洲|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我的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成人手机av|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片内射在线|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亚洲成人手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搡老岳熟女国产|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黄片免|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在线十欧美十亚洲十日本专区|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丁香六月天网|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亚洲精品一二三|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三级毛片av免费| 曰老女人黄片|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av在线播放精品|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91国产中文字幕|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天天影视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天堂av无毛|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欧美另类一区| 日本五十路高清|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捣出白浆h1v1|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av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免费精品| 午夜免费鲁丝|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手机成人av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人人澡人人妻人|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国产av又大|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五月开心婷婷网| 高清av免费在线|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bbb黄色大片|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国产在线免费精品|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av一本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久久香蕉激情|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亚洲精品第二区|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日日夜夜操网爽|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tube8黄色片|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videos熟女内射|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午夜激情av网站| 天天添夜夜摸|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毛片儿|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日本五十路高清|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欧美日韩黄片免|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欧美大码av|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a级毛片黄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日本wwww免费看| 日本五十路高清| 男女边摸边吃奶|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青草久久国产|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久久人妻熟女aⅴ|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成年av动漫网址|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二区|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大香蕉久久网|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av福利片在线| 丝袜喷水一区| 夫妻午夜视频|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免费少妇av软件|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少妇 在线观看| 国产av又大|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av一本久久久久|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久久 成人 亚洲|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夫妻午夜视频|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老司机靠b影院|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国产在线免费精品|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自线自在国产av|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曰老女人黄片|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一级毛片精品|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日本wwww免费看|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国产在线观看jvid|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天堂8中文在线网|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两性夫妻黄色片|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tocl精华| 999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国产色视频综合| 不卡一级毛片|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黄片免|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青草久久国产|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中文欧美无线码|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videos熟女内射| 91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av精品麻豆|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黄色 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成年动漫av网址|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麻豆av在线久日| 嫩草影视91久久|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妖精|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www.自偷自拍.com|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三级毛片av免费| 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欧美xxⅹ黑人|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中国国产av一级|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在线看a的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教育|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av天堂久久9|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 国产 在线|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