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jié),陳萍的工作愈發(fā)忙碌,1月10日和11日,她接連出席法庭,以公訴人的身份對犯罪行為提起公訴。
她是宿遷市泗陽縣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檢察院)的檢察官,工作對象是涉嫌違法犯罪和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因種種原因,這些未成年人陷入令人唏噓的處境,有的走岔了路,有的受到侵害。觸犯法律的,要受到法律的懲處;受到侵害的,要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
從穿上檢察制服那一刻起,強化法律監(jiān)督,維護公平正義,就是陳萍義不容辭的責任。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以下簡稱未檢工作)十余年,她的工作重心就是把法律的種子播進幼小的心田,讓迷途的心靈得到司法救贖,讓灰霾的青春重新綻放絢麗的色彩。
檢察官辦案,影響的是別人的人生
陳萍選擇法律專業(yè)的原因很簡單,她喜歡看政法類的劇集,覺得劇中司法人員在法庭上陳述特別有邏輯,她很羨慕,想成為其中一員。
從淮陰師范學院畢業(yè)后,陳萍通過江蘇省公務員招考,入職檢察院。
一開始,她在職務犯罪預防科工作。這個科室主要做普法工作,如針對職務犯罪開展法制宣傳、案例剖析、類案調(diào)查等。案例剖析方面,假如建筑領域多發(fā)職務犯罪,她和同事要分析這個領域是否有制度上的漏洞;類案調(diào)查方面,假如一個單位老是出問題,她和同事要分析單位內(nèi)部是否存在監(jiān)管漏洞。
但是,職務犯罪預防科不辦理案件。
陳萍特別向往站上公訴席,她認為,當檢察官在公訴席上說出“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訴”的時候,是檢察官最自豪、最值得驕傲的形象。
正好有個機會。2013年年初,陳萍休完產(chǎn)假上班。當年,檢察院在公訴科下設未成年人檢察辦案組。領導找她談話:“成為母親后,除了對自己的孩子有更多關愛,對未成年人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更勝任未檢崗位?!庇纱?,陳萍被調(diào)整到公訴科,與未檢工作結緣。
未檢工作大致可分為案件辦理、行使監(jiān)督職能、預防犯罪教育等內(nèi)容。
未檢工作的案件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工作包括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等。如果起訴,檢察官要出庭進行公訴;如果不逮捕、不起訴,對不捕不訴的未成年人,檢察官要做好后續(xù)的跟蹤幫教。不逮捕的考驗期有兩個月的,也有四個月的;不起訴的考驗期是六個月到一年。
檢察院有監(jiān)督職能,陳萍說:“可能大家也看過一些報道,像未成年人文身,KTV、賓館、電競酒店接納未成年人等,我們可以監(jiān)督相關職能部門是否履職。”如果相關職能部門沒履職,檢察院可以發(fā)訴前檢察建議進行督促;如果還沒履職,就要起訴相關職能部門。
此外,未檢工作的檢察官還承擔著重要的預防犯罪教育工作。
崗位變了,工作重心也得跟著變,最要緊的是學習。在大學里,陳萍雖然系統(tǒng)學過法律體系的部門法,但像《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有關未成年人的國際條約等卻沒接觸過。想做好未檢工作,要把所有與未成年人相關的法律理論、基本的原則、具體的部門法弄懂學透才行。
再者,大學所學基本是抽象、概括的理論知識,而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更考驗司法人員對法條的精準施用。陳萍說,一個人的行為是不是違法犯罪,首先要把事實審查清楚,然后再根據(jù)法律、司法解釋、指導案例等,確認犯罪了,如何處理,得看用哪一個法條更合適、更精準。如果確認違法犯罪了,是不是一定要逮捕、起訴呢?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還有不逮捕、不起訴的案件,對這類案件,要考慮如何處理才能達到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等多種效果的統(tǒng)一。因此,法律使用得慎之又慎。
陳萍特別認同檢察官同仁說的一句話:檢察官辦案,影響的是別人的人生。罪與非罪,重罪與輕罪,對一個人的人生影響很大。她說:“處理的時候,起訴還是不起訴,反映的是我們對案件的事實把握和法律的解讀。量刑方面一個人判兩年還是判三年,在一般人眼里或許只是數(shù)字不同,但對涉案人員來說,兩年和三年是完全不一樣的?!?/p>
預防犯罪教育對未成年人很重要
接手未檢工作后,一些案件讓陳萍感觸頗深。
有幾個小孩,家庭條件都不錯,但是很叛逆,不聽父母的話,而父母的教育也存在打罵等問題。這幾個小孩多次踹開別人的車庫,看到有酒就拿走。陳萍和這幾個小孩溝通時,他們說,看美國大片,這些行為都無所謂的,是英雄,很酷。他們不認為是在盜竊,反而很興奮。其中有的小孩說,父母在家打他,他就得做一些讓父母不開心的事情。
在另一個案件中,陳萍閱讀案卷時,看到涉案的小孩有違法前科。在接觸過程中,這個小孩談到了自己的家庭情況。他家在農(nóng)村,家庭條件很普通,父親喜歡喝酒,喝多了,要么罵他,要么罵母親,他不想待在家里。他覺得,外面的哥們對他很好,比在家里溫暖。兄弟們對他那么好,還請他吃飯,如果兄弟們有事,他肯定要去幫忙,言語間,“義氣”的成分很明顯。
在一些女童遭遇性侵的案件中,有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丑陋不堪、令人不齒,有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甚至有違倫常。
總結、分析未成年人以身犯險的原因,陳萍發(fā)現(xiàn),家庭因素對未成年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她辦理的案件中,一部分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存在打罵甚至大打出手的情況,且九成以上的涉案未成年人都出自離異或再組合家庭,此類家庭的小孩極易因失管失教走錯路。
還有社會因素。一些賓館、KTV接納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變壞”的誘因之一,到這些場所需要花錢,沒有錢怎么辦?有人去偷,有人去搶。雖說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很發(fā)達,但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把雙刃劍,網(wǎng)絡上的負面因素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很大,他們在網(wǎng)絡上面對的誘惑太多。
有的孩子早早輟學,無論學校、老師怎么勸,就是不愿意上學。因未成年,他們找不到合法的工作,大多棲身于KTV、網(wǎng)吧,他們未來有可能會違法犯罪,也有可能遭到侵害。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了對未成年人的“六大保護”,即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wǎng)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在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學校越來越重要,陳萍說:“如果處在前端的家庭和學校把未成年人保護好了,可能都不需要司法保護這個兜底手段了?!?/p>
陳萍尤其看重預防犯罪教育。她認為,最好的司法是預防,檢察官除了在公訴席上指控犯罪,更重要的是傳播法治的聲音。預防犯罪教育不僅要教育未成年人,也要教育家長。
這種預防,大體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特殊預防,預防已經(jīng)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由檢察官聯(lián)合司法社工“一對一”跟蹤幫教;另一部分是一般預防,即對未成年人進行普法教育。以泗陽縣為例,全縣71所中小學校,每所學校都配備一名檢察官,一名來自法院、公安、律師事務所等部門或機構的工作人員,分別擔任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定期或不定期用鮮活的案例開展普法教育。
陳萍組織的預防犯罪教育早早鋪開。她撰寫《未成年人犯罪情況調(diào)查報告》,牽頭開展“陽光護航——抵制校園欺凌”法治進校園活動,并開通“070零欺凌”熱線。針對涉未成年人性侵犯罪隱蔽性強等特點,她向泗陽縣衛(wèi)健部門發(fā)出檢察建議,推動出臺全省首個未成年人傷害強制報告制度。后來,該項制度在全國推行,并被寫入《未成年人保護法》。針對案件中發(fā)現(xiàn)的網(wǎng)吧、賓館、KTV這三類場所滋生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她撰寫專項調(diào)研報告,助推省檢察院在全省對這三類場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項調(diào)研。新冠疫情來襲,她和同事主動與教育部門對接,結合身邊的真實案件在線開展普法課,并在教育部門的微信公眾號、學生家長群定向推送。
寬嚴相濟,懲罰犯罪也收獲感動
令人遺憾的是,總有一些未成年人做出出格的事情,直至踩到法律的紅線,甚至對他人造成傷害。
陳萍說,對涉罪未成年人,檢察官秉持寬嚴相濟的原則。對主觀惡性很大、屢教不改、對受害人造成嚴重傷害的未成年人,檢察官要對受害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一定會提起公訴,讓他們受到法律的懲處,對法律產(chǎn)生畏戒。而對偶犯、初犯、情節(jié)較輕,因家庭等各種原因不得已而為之,且能積極認罪、悔罪的未成年人,檢察官應該拉他們一把,讓他們從“沼澤”里“上岸”,一般會從寬不起訴,但要對他們進行跟蹤幫教,促其迷途知返。
陳萍還要幫助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走出心理陰影。對受到侵害程度不同、性格各異的未成年人,她要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專業(yè)團隊制定不同的幫教方案。大多數(shù)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不愿意待在原來的學校,她會聯(lián)系教育部門,協(xié)助他們轉到其他學校上學。
十多年的司法實踐,陳萍有一個深刻的感受:懲罰犯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才是檢察官的工作目標。未檢工作的公平正義,不僅在于準確定罪量刑,還在于通過專業(yè)的司法,幫助失足的未成年人走出陰霾。每挽救一個人,就增加一份善的力量。
能成功挽救未成年人,陳萍感到特別自豪。她和團隊一起去幫某個孩子,如果這個孩子能走上正路,團隊成員會互相分享孩子的積極變化。他們因此很有成就感,覺得在做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陳萍曾幫過一個孩子,他是一起故意傷害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和受害人關系很好,也沒有矛盾,犯罪動機令人不解。通過補充社會調(diào)查、開展心理測評,陳萍懷疑這個孩子有抑郁癥。
孩子跟陳萍說,他病了,但是父母親從來不理解他,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傷害同學。陳萍嘗試用多種方式跟他溝通,建議他就醫(yī)治療,但是他說什么都不愿意告訴父母。陳萍帶著這個孩子到上海就醫(yī),經(jīng)診斷,確診他有較嚴重的抑郁癥,必須定期治療。經(jīng)過這次陪伴,陳萍察覺到孩子開始慢慢改變,說話比之前多了,有幾次還主動聯(lián)系她。經(jīng)過一年多的治療,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轉,能正常睡覺、上學。有一天,下著大雪,孩子來找陳萍,拿著一個刻有陳萍名字的橡皮印章說:“我發(fā)現(xiàn)你要簽很多字,就幫你刻了一個印章?!标惼己芨袆?,她說:“雖然用不到,但是說明這個小孩心里一直裝著我?!?/p>
今年,陳萍的工作有了新探索。2022年,泗陽縣為民辦實事項目在檢察院成立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心,今年中心正式運行,陳萍準備鏈接、聯(lián)動民政、共青團、婦聯(lián)、公檢法司、社工、心理疏導等資源,對一個特殊群體進行幫教。
這個特殊群體,就是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陳萍認為,這些未成年人由于年齡太小,法律不能懲罰他們,但一放了之,他們可能又會走上違法的道路。陳萍打算在公安機關偵查階段就發(fā)現(xiàn)這樣的未成年人,通過分析研判,把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并且家庭管束力量薄弱的未成年人委托到中心,在專門開設的課堂里,由專業(yè)力量跟蹤幫教,力爭實現(xiàn)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雙降的效果。
對話
《風流一代》: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時,你看重過程還是結果?
陳萍:我覺得過程很重要。我們追求的幫教過程,肯定期待能有好的結果。幫教過程才是真正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的過程。這些孩子一方面接受檢察官和社工的陪伴,另一方面互相之間也能汲取積極改變的朋輩力量。
《風流一代》:與剛接手未檢工作相比,你現(xiàn)在對未檢工作有什么新的認識?
陳萍:我覺得,現(xiàn)在未檢工作面更廣了,對我們的要求也更高了。一開始,我們的工作主要是案件辦理,現(xiàn)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都由未檢部門或未檢辦案組統(tǒng)一行使,這對我們的業(yè)務能力、對案件的質(zhì)量把握提出更高要求。另外,對涉案未成年人的幫教也有更高要求。
《風流一代》:未檢工作要求檢察官有精深的業(yè)務能力,你如何在工作中錘煉自己?
陳萍:學習,學無止境。法律跟醫(yī)學很像,法條會不斷更新。法律雖然具有穩(wěn)定性,但是落后于時代發(fā)展。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一個違法的未成年人該怎么處理,有時候按照既有法條可能不妥。所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會發(fā)布最新的司法解釋和指導案例,指導司法人員處理具體案件。我們時刻都要學習,不學就會落后,再說我們也無法預知以后會遇到什么樣的案子。
《風流一代》:你的孩子如何看待你的工作?
陳萍:我在工作中取得成績、比賽中獲得獎項,孩子都為我感到特別開心,覺得媽媽是榜樣。我也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如果自己的孩子都管不好,怎么去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