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
(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合肥 231600)
黃條跳甲(Phyllotretaspp.)是一種可嚴重為害十字花科蔬菜根部和葉片的鞘翅目葉甲科害蟲,包括黃曲條跳甲、黃直條跳甲、黃狹條跳甲和黃寬條跳甲4 種,主要危害十字花科的白菜類、甘藍類和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和設施栽培的普及,黃條跳甲的發(fā)生危害逐年加重,對作物的品質和產(chǎn)量造成很大影響[1-4]。篩選出防治黃條跳甲高效低毒抗性低的農藥,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需求。
金龜子綠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作為生物農藥真菌殺蟲劑,具有寄主范圍廣,致病力強,對人、畜、農作物無毒,無殘毒,菌劑易生產(chǎn),持效期長等優(yōu)點[5]。四氯蟲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化學結構和作用機理屬于鄰甲酰氨基苯甲酰胺類魚尼丁受體調節(jié)劑,對多種害蟲均有防效[6]。為進一步明確金龜子綠僵菌和四氯蟲酰胺混配對黃條跳甲的作用效果,采用室內生物測定方法開展了金龜子綠僵菌和四氯蟲酰胺及其不同配比組合對黃條跳甲的聯(lián)合毒力以及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為藥劑開發(fā)提供科學指導。
150 億孢子/g 金龜子綠僵菌母藥,95%四氯蟲酰胺原藥,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金龜子綠僵菌質量分數(shù)6%、孢子濃度80 億孢子/g,四氯蟲酰胺含量1%),100 億孢子/g 金龜子綠僵菌懸浮劑,1%四氯蟲酰胺懸浮劑,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均由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黃條跳甲成蟲,外出采集,在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生測室用蘿卜苗籠罩飼養(yǎng)。
參照殺蟲劑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NY/T 1154.6—2006 和 NY/T 1154.7—2006[7-8],采用浸蟲法進行藥劑對黃條跳甲的毒力測定。將四氯蟲酰胺用丙酮配制成母液或金龜子綠僵菌母藥直接用含0.1%吐溫-80 水溶液稀釋成5 個濃度,將黃曲條跳甲成蟲浸于藥劑溶液中,浸泡5 s 后取出置于放有蘿卜葉和保濕濾紙的培養(yǎng)皿中,空白對照使用未加藥劑的0.1%吐溫-80 水溶液。每處理4 次重復,每重復40 頭蟲。處理后置于[溫度(26±1)℃、相對濕度70%~80%、光照L∶D=14 h∶10 h]人工氣候箱內飼養(yǎng)和觀察,48 h 后統(tǒng)計死亡蟲數(shù)。以蟲體色發(fā)黑不活動作為黃曲條跳甲死亡標準。預試驗的基礎上,每個藥劑單劑及不同配比液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別設5 個系列濃度處理,具體處理劑量:金龜子綠僵菌32、16、8、4、2 mg/L,四氯蟲酰胺8、4、2、1、0.5 mg/L,金龜子綠僵菌與四氯蟲酰胺26∶1、16∶1、6∶1、1∶1、1∶6 配比液 9.6、4.8、2.4、1.2、0.6 mg/L。
相關計算公式為:
式中:P1為校正死亡率(%);Pt為處理死亡率(%):P0為空白對照死亡率(%)。
采用DPS 處理軟件統(tǒng)計求毒力回歸方程、相關系數(shù)、各藥劑的LC50值,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的方法計算混配劑的共毒系數(shù)(CTC),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S為標準殺蟲劑的LC50;M為混劑的LC50;TIA為A 藥劑毒力指數(shù);PA為A 藥劑在混劑中的百分含量;TIB為B 藥劑毒力指數(shù);PB為B 藥劑在混劑中的百分含量。當CTC≥120 表現(xiàn)為增效作用;CTC≤80 表現(xiàn)為拮抗作用;0<CTC<120 表現(xiàn)為相加作用。
根據(jù)室內配方篩選的結果,選取共毒系數(shù)最高的配比配制成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金龜子綠僵菌含量6%,四氯蟲酰胺含量1%)開展田間藥效試驗驗證[9]。
1.4.1 試驗作物和試驗對象
作物:小白菜;品種:金品28 青梗菜。
各小區(qū)白菜品種、播量、播種時間、田間密度、肥水管理等栽培條件一致,小白菜長勢均勻。
試驗對象為黃條跳甲,施藥時正處于黃條跳甲發(fā)生初期,多數(shù)葉片出現(xiàn)零星被害癥狀,部分葉片有明顯被害癥狀。
1.4.2 試驗地點和氣候情況
試驗安排在北京市平谷區(qū)山東莊鎮(zhèn)魚子山村。東經(jīng) 117°12′3124″,北緯 40°08′2849″。土壤類型為黃壤土。種植時間為2021 年4 月25 日,種植方式為機械直播,種植密度為株距3 cm,行距10 cm,生長情況:小白菜處于苗期3~4 片葉。
1.4.3 藥劑試驗設計
試驗共7 個處理。每個處理4 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20 m2,各個小區(qū)隨機排列,藥劑設計為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25、30、35 mL/667 m2;100 億孢子/g 金龜子綠僵菌懸浮劑240 mL/667 m2;1%四氯蟲酰胺懸浮劑23 mL/667 m2;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28 mL/667 m2。
1.4.4 施藥方法
施藥時間為2021 年5 月25 日,在小白菜黃條跳甲發(fā)生初期,噴霧法施藥1 次。按照清水對照、試驗藥劑(由低到高濃度)、對照藥劑的順序噴施各處理。施藥前噴霧器流速校準3 次,小區(qū)用水量校準3 次,更換藥劑及施藥后清洗噴霧器、噴桿各3 次。
1.4.5 藥效調查
調查 3 次,當天施藥前(2021 年 5 月 25 日):調查葉片受害指數(shù);施藥后2 d(2021 年5 月27 日):調查葉片受害指數(shù)、安全性;施藥后7 d(2021 年6 月1 日):調查葉片受害指數(shù)、幼蟲數(shù)、安全性。
成蟲調查:每小區(qū)隨機選取20 株作物調查植株的葉片受成蟲為害情況,分級記錄并計算葉片受害指數(shù)。0 級:無被害癥狀;1 級:葉片上有零星被害癥狀;3 級:葉片上有1/3 以下面積被害;5 級:葉片上有1/3~1/2 面積被害;7 級:葉片上有1/2~2/3面積被害;9 級:葉片上有2/3 面積被害。
幼蟲調查:藥后最后1 次調查時,每小區(qū)固定3 點,每點調查2 株,將植株根部及周圍泥土挖出并用清水漂洗,調查泥土中的活幼蟲數(shù)。
安全性:目測法觀察藥劑對作物有無藥害及對其他非靶標生物的影響,對藥害程度進行分級。-:無藥害;+:輕度藥害,可見受害狀,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中度藥害,可復原,不會造成作物減產(chǎn);+++:重度藥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對作物產(chǎn)量和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嚴重藥害,作物生長受阻,作物產(chǎn)量和質量損失嚴重。
根據(jù)調查結果,按照下式計算防效:
式中:CK0為清水對照區(qū)藥前葉片受害指數(shù);CK1為清水對照區(qū)藥后葉片受害指數(shù);PT0為藥劑處理區(qū)藥前葉片受害指數(shù);PT1為藥劑處理區(qū)藥后葉片受害指數(shù)。
式中:N0清水對照區(qū)幼蟲數(shù);N1藥劑處理區(qū)幼蟲數(shù)。
利用Excel 進行數(shù)據(jù)輸入和統(tǒng)計,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進行方差分析。
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及其不同混配組合對黃條跳甲的聯(lián)合毒力測定結果見表1。由表1 可知: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5 個不同配比混配組合對黃條跳甲有明顯的增效或加成作用,其共毒系數(shù)為108.10~470.80,其中以金龜子綠僵菌與四氯蟲酰胺6∶1 的混配組合增效作用最顯著,其共毒系數(shù)最大。
表1 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不同配比混劑處理黃條跳甲的毒力測定結果
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防治小白菜黃條跳甲田間藥效試驗的防治效果見表2。
防治成蟲時,藥后2 d,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25、30、35 mL/667 m2的防效分別為55.85%、59.65%、64.17%,100 億孢子/g 金龜子綠僵菌懸浮劑、1%四氯蟲酰胺懸浮劑和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的防效分別為55.82%、50.62%、55.04%;藥后7 d,各試驗處理防效相較于藥后2 d 均有顯著提升,其中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25、30、35 mL/667 m2防效分別為71.00%、78.72%、83.13%,100 億孢子/g 金龜子綠僵菌懸浮劑、1%四氯蟲酰胺懸浮劑和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處理的防效分別為62.76%、65.15%、76.26%。
防治幼蟲時,藥后7 d,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25、30、35 mL/667 m2的防效分別為63.41%、72.94%、81.64%,100 億孢子/g 金龜子綠僵菌懸浮劑、1%四氯蟲酰胺懸浮劑和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的處理防效分別為60.77%、61.75%、71.61%。
試驗期間,試驗藥劑各處理區(qū)與清水對照相比,小白菜生長正常,無藥害;未觀察到對其他非靶標生物的不良影響。
近年來,因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水資源下降、人口持續(xù)增長等問題,使得提升農作物產(chǎn)量,提高植物保護效果與生態(tài)性的呼聲越來越高。生物農藥低毒安全,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能夠維系生物生存環(huán)境的健康、穩(wěn)定,利用生物農藥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為農作物的生長創(chuàng)造更安全的環(huán)境,不僅保護農作物,又可增加農作物產(chǎn)量[10-12]。而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復配使產(chǎn)品在具有生物農藥綠色環(huán)保安全和持效期長等優(yōu)勢的同時,兼具化學農藥速效性強的特點,對害蟲防控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金龜子綠僵菌孢子濃度為80 億孢子/g)為微生物-化學農藥復配制劑。本試驗結果表明,金龜子綠僵菌與四氯蟲酰胺復配有顯著增效作用,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對小白菜黃曲條跳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高劑量處理對跳甲成蟲與幼蟲的防效均能達到80%以上,且對小白菜安全,是防治小白菜黃曲條跳甲較為理想的藥劑。7%金龜子綠僵菌·四氯蟲酰胺懸浮劑的推薦用量為150~210 g a.i./hm2(制劑量為375~525 mL/hm2);施用方法:根據(jù)植株大小,以每株達到1~2 頭成蟲時為防治適期,用水量為600~750 L/hm2,在上午10 時之前或下午16 時以后成蟲活動不夠活躍時噴藥,施藥時需在小白菜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