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寬
(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長時間以來,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小學“三點半”放學現象,減輕了學生在校學習負擔,但也帶來了家長因未到下班時間接孩子難題,有的還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訓機構,增加了校外負擔,也就是“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三點半”難題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2017 年以來,教育部積極推進課后服務工作,先后出臺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發(fā)展的意見》等文件,完善課后服務有關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近年來,課后服務工作取得重要進展。與此同時,課后服務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進力度。
1.1 學校的管理情況。義務學校雖然都啟動了課后延時服務,但是缺乏全面思考和研究,制定方案宏觀成分較多,具體細化措施、定量考核的較少,缺乏長期監(jiān)管考核的有效機制,工作量制定粗糙,日常考勤考核跟不上,也沒有將以上考核納入教師績效和職稱評定中。
1.2 服務場地不足?,F在的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大都存在場地嚴重不足的問題,尤其是中心城區(qū)的中、小學,由于學生人數龐大、校園面積太小,嚴重影響了學生課間活動或體育課開展。農村學校雖然面積大,但是由于經費不足或者學校對音樂、體育、信息等課程不重視,導致一些功能教室較少。
1.3 專業(yè)教師缺少。中、小學教師缺乏是目前河北省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專業(yè)教師更是緊缺。在調查中發(fā)現,小學英語教師嚴重不足,有的學校甚至是一名英語教師負責五、六年級所有班級的英語教學任務,工作量顯然很大。除了專業(yè)教師外,特長生教師如音體美教師師資不足,有的學校甚至是一名音樂老師負責全年級所有的音樂課程。
1.4 課后延時服務項目單一。主要分為兩大類:課后作業(yè)輔導和興趣社團課。一些學校課后延時服務基本是由教師進行課后作業(yè)輔導,這樣造成學生學習任務加重,使得學生怨言較多。一些學校興趣社團課是由學校統(tǒng)一編排,一般有10 個左右,如朗誦、圍棋、籃球、足球、唱歌、舞蹈等。但是大部分學校只是每周開設一次,有的學校根本不開展此類項目。
2.1 構建多渠道籌資體系。嚴格來說,義務教育學校在放學后給學生提供的課后延時服務并不屬于義務教育范圍,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的學生越來越多,服務成本勢必會增加,課后延時服務政策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就需要國家構建多渠道籌資體系,保障課后延時服務。同時,當地政府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可以與當地一些具有教育功能的機構單位合作,為課后延時服務提供足夠場地。
2.2 加強學校管理。課后延時服務已經受到學生、家長的認可,為了更好的做好課后延時服務,學校應加強服務管理。首先,學校要在認真貫徹國家教育部門有關文件的基礎上,制定本學校課后延時服務的實施方案;其次,學校要做好課后延時服務的過程指導工作,及時掌握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情況,收集好教師的履職情況、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及滿意度等資料,做到一月一總結,一月一考核,從而提高課后延時服務的效果;最后,實行考核計酬制度,為了鼓勵教師參與課后延時服務,不僅要給予勞動報酬,還要列入年終的績效考核中,與教師的評先評優(yōu)掛鉤,進行量化考核。
2.3 多種方式解決特長專業(yè)教師短缺問題。一是充分發(fā)揮本校具有特長的教師的作用;二是培養(yǎng)本校教師的特長,通過現有的特長教師的帶領,教師自行學習或外出進修,掌握一定的特長技能;三是面向社會或招募有該特長的家長參與服務,政府相關部門要對熱心參與課后服務的人員進行免費培訓,從而解決特長人才短缺的問題,提高課后延時服務的質量。
2.4 豐富課后延時服務項目。要在內容、形式上使課后延時服務更加豐富多彩,特別是興趣社團項目,可以結合學生興趣,關注學生需求,同時立足學校實際,充分考慮學校的地理位置、規(guī)模大小、師資隊伍等,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優(yōu)勢,認真分析和研究,開發(fā)適合學校發(fā)展的特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