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在VAS評分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36例,隨機數(shù)字量表法分組對照組18例、觀察組18例,前者行常規(guī)護理,后者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VAS評分、情緒狀況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干預滿意度。結果:干預后,與對照組患者VAS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評分更低(P<0.05)。干預后,相比于對照組患者情緒狀態(tài)(SDS、SAS)評分,觀察組患者評分更低(P<0.05)。結論:在胰腺癌患者治療期間,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效果理想,可減輕患者痛感,改善患者情緒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提升患者干預滿意度,推廣可行性較高。
關鍵詞: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胰腺癌患者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4.065
胰腺癌為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疾病的一種,該病發(fā)病較高,患者預后普遍較差。近些年,我國胰腺癌發(fā)病率持續(xù)提升,且死亡率較高。胰腺癌患者會產生較為強烈的癌痛,加之擔心預后等因素影響,從而使得患者易產生多種負性情緒,如恐懼、焦慮、抑郁等[1]。因此,在胰腺癌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尤為重要。本次研究比較分析在胰腺癌患者治療期間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36例,隨機數(shù)字量表法分組,對照組(18例)、觀察組(18例)。對照組男性/女性=11/7,年齡36-68(56.49±2.54)歲,體質量40-77(58.18±3.46)kg。觀察組男性/女性=10/8,年齡37-67(56.57±2.61)歲,體質量41-75(58.22±3.29)kg。兩組一般資料基本相同(P >0. 05),可比較。
納入標準:(1)與胰腺癌相關診斷標準相符;(2)意識清醒;(3)溝通能力正常;(4)年齡18歲-70歲;(5)同意且自愿納入本研究。
排除標準:(1)并發(fā)重度心血管疾病;(2)精神障礙;(3)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行常規(guī)護理,包含用藥指導、飲食指導、肌注藥物止痛等護理內容。
1.2.2 觀察組
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具體如下:1)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1)組建疼痛管理小組:由相應科室護士長及護理人員組建疼痛管理小組,并組織小組成員展開疼痛護理方面相關培訓,且培訓結束后需接受相應考核,只有考核達標才可參與護理工作。2)疼痛評估:由小組成員評估患者疼痛狀況,評估內容包含疼痛程度、范圍、位置及影響因素等,且以評估結果為依據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措施。3)疼痛護理:對于疼痛劇烈且肌注止痛藥無法有效緩解疼痛的患者,可遵醫(yī)囑采取自控鎮(zhèn)痛泵或安置靜脈鎮(zhèn)痛泵的方式持續(xù)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止痛,若此方式依然無法有效減輕患者疼痛,需給予患者神經阻滯止痛。(2)心理疏導:1)健康宣教:大多數(shù)患者及其家屬對胰腺癌認知程度不高,因此,在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及其家屬展開健康宣教工作,為其講解胰腺癌相關知識。2)心理教育: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鼓勵,要以患者生活環(huán)境、受教育程度等為依據對患者展開心理疏導工作,調節(jié)患者情緒狀態(tài),構建友好的護患關系。3)護理人員可加強與患者家屬間的交流,叮囑其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關心,使患者感受家庭溫暖,改善患者情緒。
1.3 觀察指標
(1)分別于干預前后使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對比,分值與患者疼痛程度成反比[2]。
(2)分別于干預前后使用SDS、SAS(抑郁、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情緒狀態(tài)進行評估對比,評分越輕,患者情緒狀態(tài)越佳。
(3)分別于干預前后使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對比,共選取3個維度(情緒、軀體、社會功能),各維度0-100分,評分與患者生活質量正相關[3]。
(4)使用問卷調查法(自行設計的滿意度問卷)統(tǒng)計比較患者干預滿意度,問卷0分至100分,十分滿意(超過85分)、一般滿意(70分至85分)、不滿意(70分以下)。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運用S P S S 2 6 . 0軟件處理,數(shù)(n)和率(%)、平均數(shù)±標準差( )分別為計數(shù)(干預滿意度)、計量(VAS評分、情緒狀態(tài)評分、生活質量評分)資料的表示方式,χ2、t 檢驗,P<0.05代表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VAS評分
干預前,患者VAS評分差異不明顯(P >0.05);干預后,與對照組患者VAS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評分更低(P<0.05)。詳細數(shù)據如表1所示。
2.2 情緒狀態(tài)評分
干預前,患者情緒狀態(tài)(SDS、SAS)評分差異不明顯(P >0.05);干預后,相比于對照組患者情緒狀態(tài)(SDS、SAS)評分,觀察組患者評分更低(P<0.05)。詳細數(shù)據如表2所示。
3 討 論
近年來,胰腺癌發(fā)病率逐年提升,且年輕化趨勢越發(fā)明顯,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4]。當前,對于胰腺癌患者,臨床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患者術后普遍存在劇烈疼痛,且會產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再加之受擔心預后等因素影響,使得患者易產生多種負面情緒,醫(yī)護配合度低,進而對治療效果產生不良影響[5]。在以往胰腺癌患者臨床治療中,臨床通常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如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對患者心理層面關注度較低,護理效果欠佳[6 ]。本次研究顯示,干預后,相較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VAS評分、情緒狀態(tài)(SDS、SAS)評分更低,生活質量(情緒、軀體、社會功能)評分更高,說明在胰腺癌患者治療期間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可減輕患者疼痛及負性情緒,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相較對照組患者干預滿意度(66.67%),觀察組患者(94.44%)更高,說明在胰腺癌患者治療期間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可提升患者干預滿意度。
綜上,在胰腺癌患者治療期間,行規(guī)范化疼痛護理+心理疏導效果顯著,可減輕患者痛感,促進患者情緒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改善,提升患者干預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希.疼痛護理對胰腺癌晚期患者癌痛程度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21(26):177.
[2]祁翠翠.疼痛護理對胰腺癌晚期患者癌痛程度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20,32(7):158-159.
[3]馮嬌.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胰腺癌患者癌痛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當代臨床醫(yī)刊,2021,34(5):101-102.
[4]趙曉丹.疼痛護理對胰腺癌晚期患者癌痛程度及心理狀態(tài)的作用分析[J].今日健康,2021(4):62,61.
[5]黃瓊.健康教育及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對胰腺癌晚期疼痛的作用[J].母嬰世界,2018(21):251.
[6]馬玲莉.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對晚期胰腺癌患者神經病理性癌痛及負面情緒的影響[ J ] .中國民康醫(yī)學,2019,31(1):175-176.
作者簡介
李樹霞,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護理專業(yè)。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