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繼紅
一、指導思想
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指導下,本課程遵循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此外,本課程遵循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重視文化背景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教師通過搭建支架,將學生的學習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幫助他們建立認知橋梁。整個教學過程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倡導學生在體驗、合作和交流中逐步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二、教學內容分析
北師大版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1 Life Choices之Lesson 1 Lifestyles,以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人們的生活習慣為題材,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課程以“人與自我”為主題語境,通過Joe和Li Ying介紹自己生活習慣的語篇,精心設計了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這些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梳理文章結構,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學生還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并與同學分享,從而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通過閱讀、思考和討論,學生將學會尊重并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時加深對自己生活方式的認識。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教材還設計了豐富的練習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此外,教材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鼓勵他們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對未來的生活做出規(guī)劃??傊?,Lifestyles是一節(jié)集語言知識、文化認知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于一體的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三、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能夠運用閱讀策略有效獲取信息,但在表達觀點時仍會出現(xiàn)卡頓和語病。他們對不同國家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方式較感興趣,但相對缺乏對國外高一新生活以及相關科技知識的了解。在思維品質方面,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梳理文章、歸納整理,找到各段中心句。然而,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尚待提高。在學習能力方面,學生能夠運用工具書自主學習英語,了解并運用各種閱讀技巧和策略。但他們在溝通與交流中遇到困難時很少主動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四、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與生活方式相關的詞匯和短語,并能夠解釋不同生活方式的特點和影響。
2.應用實踐目標:學生能夠運用閱讀策略(如skimming,scanning,and detailed reading)從不同段落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分析和處理。此外,學生能夠參與關于生活方式的討論,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溝通技巧。
3.遷移創(chuàng)新目標: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行反思,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能夠結合所學內容提出對未來生活方式的設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積累與生活方式相關的詞匯和短語,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達。
2.深入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特點和影響,培養(yǎng)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3.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細節(jié)。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拓寬對生活方式的認知,調整固有觀念和態(tài)度,培養(yǎng)開放思維。
2.提升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高中生活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高中生活的豐富多彩)
師:同學們,大家剛剛看了這段關于高中生活的視頻,感覺怎么樣?你們覺得高中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生:我覺得高中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有很多課外活動,也能學到很多知識。
生:我希望我的高中生活能夠平衡學習和娛樂,既有好朋友一起學習,又有充足的時間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師:很好,你們都提到了高中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平衡。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話題就是“人與自我”,聚焦生活方式(Lifestyles)。我們將通過閱讀兩篇高中生關于自己生活方式的介紹,來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
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Joe和Li Ying,他們是兩位高中生。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生活方式。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關于高中生活的視頻,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對高中生活的興趣,并使其產(chǎn)生期待。在觀看視頻后,教師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闡述他們對高中生活的期待。這個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介紹Joe和Li Ying這兩位高中生的生活方式,教師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于本節(jié)課的主題——生活方式,為后續(xù)教學活動做鋪墊。)
(二)自主學習,理解文章
師:請大家快速閱讀這兩篇文章,然后告訴我你們從這兩篇文章中分別了解到了Joe和Li Ying的哪些個人信息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
生:我從Joe的文章中了解到他是來自倫敦的一名學生,他的生活主要依賴網(wǎng)絡,包括上網(wǎng)聊天、購物、玩游戲等。他的父母擔心他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癮君子”,希望他多與現(xiàn)實中的朋友交往。
生:我從Li Ying的文章中了解到她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活力的學生。她的生活包括學習、閱讀、參加運動和志愿者活動等。她喜歡在每個學期開始時為自己設定目標,并積極投入時間去實現(xiàn)這些目標。
師:你們總結得很好?,F(xiàn)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文章中的信息,討論并完成關于Joe和Li Ying生活方式的思維導圖。
(學生分組討論,完成思維導圖)
師:現(xiàn)在,請大家展示你們討論的結果。
(各小組展示思維導圖,包括Joe和Li Ying的個人信息、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對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
師:非常好,大家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Joe和Li Ying的生活方式。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兩種生活方式的優(yōu)缺點,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不同的生活方式。
(設計意圖:了解Joe和Li Ying的個人信息及生活方式,并明確digital native和go-getter的含義。)
(三)合作探究,分析比較
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一起具體探討兩個高中生的生活方式。
師:Joe的日常生活與網(wǎng)絡緊密相連。你們覺得他一直當個digital native好不好呢?
生:我理解Joe的生活離不開網(wǎng)絡,但也要平衡現(xiàn)實和虛擬世界。
師:是的,平衡很重要。了解了Li Ying的生活方式后,你們認可她的生活方式嗎?
生:Li Ying的生活很充實,學習、運動和志愿者活動讓她全面發(fā)展。
師:沒錯?,F(xiàn)在請大家比較一下Joe和Li Ying的生活方式,看看它們的異同點。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對Joe和Li Ying的生活方式進行比較。通過提出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如Joe一直當個digital native好不好以及是否認可Li Ying的生活方式,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
(四)觀點碰撞,交流反思
生:我認為他們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不同之處。Joe更依賴網(wǎng)絡,而Li Ying則更注重現(xiàn)實生活。Joe喜歡玩電腦游戲,而Li Ying更喜歡閱讀和運動。不過,他們也有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很注重設定目標,以及在學習方面都很努力。
師:你說得很對?,F(xiàn)在請大家思考一下,這兩種生活方式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不足?
生:Joe的生活方式雖然讓他掌握了很多網(wǎng)絡技能,但也可能導致他沉迷網(wǎng)絡,影響現(xiàn)實生活。而Li Ying的生活方式雖然讓她全面發(fā)展,但也有可能讓她承受過多的壓力。
師:你的觀點很全面?,F(xiàn)在我們來討論一下應該如何調節(jié)這兩種生活方式。請大家分成小組,進行討論。
(學生分組討論)
師:各小組討論得很熱烈?,F(xiàn)在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分享你們的討論結果。
生:我們小組認為,Joe可以適當減少上網(wǎng)時間,多參加一些線下活動,平衡虛擬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同時,他還可以增強網(wǎng)絡安全意識,學會分辨網(wǎng)絡信息的真假、優(yōu)劣。
生:我們小組認為,Li Ying可以在保持現(xiàn)有生活方式的基礎上,適當減輕一些壓力,如通過聽音樂、看電影等方式放松自己。此外,她還可以嘗試學習一些網(wǎng)絡技能,以便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
教師:你們的建議都很有道理。所以也希望同學們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接下來請同學們一起做隨堂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觀點碰撞和交流反思,鼓勵學生表達對不同生活方式的看法,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分享,對兩種生活方式的優(yōu)缺點進行深入的理解,進而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五)總結歸納,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討論了生活方式這個話題,了解了許多有趣的活動。希望大家在未來的日子里能找到自己喜歡并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也要學著尊重和理解身邊人的不同生活方式。
生:今天我們學到了很多,也分享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后我們會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會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
師:很好,希望大家都能擁有美好的高中生活。今天的作業(yè)是寫一篇關于自己生活方式的作文,可以結合自己的高中生活規(guī)劃來寫。寫完之后,在班級群里分享,讓大家更了解你。
(設計意圖:在總結歸納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強調培養(yǎng)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和理解他人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另外,關于自己生活方式的作文作業(yè),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他們進一步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七、教學反思
在這一教學案例中,教師以一段關于高中生活的視頻導入,激發(fā)了學生對高中生活的興趣和期待。通過展示Joe和Li Ying這兩位高中生的生活方式,使學生對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首先,在比較Joe和Li Ying的生活方式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平衡虛擬和現(xiàn)實生活,以便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健康生活。其次,在隨堂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設計更多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活動,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并分享和討論。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興趣和需求,從而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生活。這樣的活動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屯字中學)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