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伊特魯里亞墓葬
考古學家對Osteria古墓群中一座有2600年歷史的伊特魯里亞古墓進行了發(fā)掘。這座巖墓包括拱門、帶有階梯的短走廊、門廳和2個房間,隨葬希臘產的酒壇以及器皿、杯子、鐵器、青銅大鍋、桌布。
比利時:3.1萬年前的標槍投射器
比利時南部Haine河畔的Maisières-Canal考古遺址發(fā)現了可追溯至3.1萬年前的標槍投射器。為了確定這種石制尖頭是如何使用的,研究者用復制品進行模擬實驗,復制品留下的痕跡與遺址出土投射器上的痕跡非常相似。
英國:羅馬古道
考古學家在蘇格蘭中部一個庭院中發(fā)現了可追溯至2000年前的羅馬古道。這條古道是由尤利烏斯·阿格里科拉將軍主持建造于公元1世紀,連接了斯特靈與福斯河邊一個淺灘。古道一直到公元3世紀仍被羅馬軍團用于運輸部隊。
墨西哥:瑪雅遺址建筑
El Tigre遺址發(fā)現了一座瑪雅圓形建筑,可能是供奉羽蛇神的庫庫爾坎神廟,這座建筑的發(fā)現支持了El Tigre可能是伊察姆卡納克城(Itzamkanac)的觀點。
摩洛哥:切拉古城遺址
考古學家近日在摩洛哥大西洋沿岸的切拉古城遺址清理發(fā)掘出一處公元前后的腓尼基人社區(qū)遺址,發(fā)現了浴場和公共墓地,出土一尊女性雕像和帶有新腓尼基語銘文的磚塊。這里可能曾是一處貿易樞紐,但尚未發(fā)現實際的港口遺跡。
德國:義肢遺存
考古學家在德國南部發(fā)現了一座墓葬,墓主是1450—1620年間去世的30—50歲的男子。其左手是義肢,部分覆蓋著皮革,并用繃帶固定在手臂上,有4根不可移動的金屬手指。這些金屬手指輕微彎曲,以模仿手自然休息的狀態(tài)。他的手指可能是由于這一時期該地區(qū)頻繁發(fā)生的軍事沖突而被截斷的。
埃及:阿布西爾古墓
第26和27王朝的高級官員和軍事指揮官的阿布西爾古墓群中,考古學家發(fā)現了一座可追溯至公元前6—前5世紀間的墓葬,墓主為一位名叫Djehutyemnakht的皇家抄寫員。其中一面墻上有祭祀儀式的清單,天花板上有太陽贊美詩,以及太陽在早晨和晚上的船只中穿越天空的描繪。
日本:前橋古錢窖藏
日本中部前橋市一處建筑工地發(fā)現了一批約10萬枚古錢。這些古錢用稻草繩捆綁,100枚一組。目前已經清理了334枚硬幣,其中最古老的一枚是中國漢代半兩錢,最近的一枚可追溯到1256年。
越南:史前遺址
考古學研究所在河南省Tam Chuc Pagoda Complex遺址清理發(fā)掘出一批距今1萬年左右的人類遺骸,來自3座墓葬,包括兒童和成年人,同時還發(fā)現貝殼和小動物遺骸。這是越南首次發(fā)現可追溯到1萬年前的人類遺骸。
新西蘭:19世紀制革廠遺址
考古學家在新西蘭南島城市達尼丁的一個建筑工地上發(fā)現了“庫姆斯和兒子”制革廠的12個磚制鞣制坑。這家制革廠于1875年被大火摧毀,然后進行了重建,并配備了內部排水系統(tǒng)。此外還發(fā)現了19世紀制皂和制蠟的痕跡以及一個鑄造廠,包括熔爐、鋪裝表面、坑洞等遺跡。
陜西咸陽:堿灘戰(zhàn)國晚期秦人墓群
2022—2023年,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堿灘村發(fā)掘清理237座戰(zhàn)國晚期秦人墓葬,與其北部塔兒坡墓群應同為一處秦人墓地,形成上千座規(guī)模的大型戰(zhàn)國晚期秦人平民墓地。
寧夏固原:姚河塬城址鑄銅作坊區(qū)
姚河塬鑄銅作坊區(qū)位于城址東北部,是目前所知西周時期最西北的一處鑄銅手工業(yè)遺址,面積約5000平方米。經多年工作,考古工作者清理了取土坑、儲泥坑、羼和料堆積、房址、烘范窯等遺跡,出土陶范千余塊和鑄銅工具。
陜西西安:秦始皇帝陵陵西陪葬車馬坑
考古學家在秦始皇帝陵陵西陪葬車馬坑發(fā)現了羊車,6只綿羊的骨骼一字排開,車身部分雖已朽化不存,但羊骨上留存著用來拉車的配飾。
重慶酉陽:官壩遺址
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官壩遺址清理出土了一批宋、明、清時期的遺跡和遺物,發(fā)現了宋代建筑臺基和建筑構件,確認遺址是南宋酉陽知寨知州治所所在、酉陽冉氏土司的始封和發(fā)祥之地。此外,還對土司冉躍龍(酉陽冉氏第23任土司)及其夫人舒氏的合葬墓進行了調查清理。
重慶巫山:龍骨坡遺址
龍骨坡遺址是目前全國唯一一處200萬年前地層保存完好的古人類遺址,2023年度的發(fā)掘收獲豐富,出土不少石制品和動物化石,鹿牙數量最多,其次熊貓牙、豬牙、鬣狗牙也較為常見,還有劍齒虎、獾、豹等肉食動物牙齒。
山西平遙:唐代李愛客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了唐代李愛客墓考古成果。墓為豎穴土壙墓道單磚室墓,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四部分組成。據墓志記載,墓主為唐代四門府左果毅李愛客。結合志文“遷窆于平遙/城東三里新塋”,從平遙古城東城墻到李愛客墓直線距離約2.3公里,可推知明清平遙古城是在唐代平遙城基礎上修建的。
河北衡水:永濟渠故道唐宋遺址群
考古工作者在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故道調查時發(fā)現一處唐宋遺址群,包括4處遺址及楊寺北墓葬,面積約1平方公里。遺物以建筑構件和陶瓷器為大宗,瓷器有邢窯、定窯、長沙窯、耀州窯等南北窯口。推測永濟渠故道北側遺址為唐宋武城縣治,南側遺址為城址的手工業(yè)、貿易及轉運場所。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動物祭祀坑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吳壁遺址發(fā)現一座二里崗時期大型動物祭祀坑(H552),系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牛羊豬狗”祭祀用牲組合。坑內發(fā)現牛、羊、豬、狗等動物至少22只(頭)。祭祀坑臨近冶銅遺址核心區(qū),應與冶銅手工業(yè)密切相關。
江蘇溧陽:溧陽古縣遺址
2020—2023年,南京博物院等對溧陽古縣遺址進行了持續(xù)的考古工作,揭示出城墻、道路、禮制建筑基址、院落建筑基址等,出土大量陶瓷器、銅器、磚瓦建筑構件等。古縣遺址年代跨度上自春秋,下至明清,尤以六朝時期遺存最為豐富,是國內首次揭露結構完整的六朝時期縣城遺址。
福建漳州:圣杯嶼沉船遺址
近日,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考古成果發(fā)布,遺址主體區(qū)域殘存有木質船體和成摞擺放的船貨堆積。出水文物約1.7萬件,其中龍泉青瓷數量達1.6萬余件。推測沉船可能是從溫州港出海前往東南亞的民間貿易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