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存
【原文】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事,為,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相如得與諸生游士居數(shù)歲,乃著《子虛之賦》。
會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yè)。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于是相如往,舍。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后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辈⒄倭睢A罴戎?,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毕嗳甾o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_,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①;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比嘶蛑^王孫,王孫終不聽。
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壚。相如身自著犢鼻裈②,與保庸雜作③,滌器于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馬長卿,長卿故倦游,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節(jié)選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有刪改)
【注釋】
①雍容閑雅甚都:雍容閑雅,從容大方,舉止文雅。閑,通“嫻”。甚都,很漂亮。②犢鼻裈(kūn):形似牛犢之鼻的圍裙。或說是形如牛犢之鼻的短褲。③保庸雜作:保庸,雇工?;蜥尀榕局Q。雜作,共同操作。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貲·為郎 貲:“資”,家財
B.臨邛令繆·為恭敬 繆:欺騙,假裝
C.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 當:抵擋
D.令有貴客,為具·召之 具:指酒食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
B.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
C.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
D.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郎,郎官,漢宮廷宿衛(wèi)侍從之官。漢朝法律規(guī)定,家財超過四萬的良家子弟也可以被選為郎,稱為“訾郎”,或拿錢買官,或憑算賬能力做官。
B.孝景帝,即漢景帝劉啟。他與其父漢文帝一起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又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謚號為孝景皇帝。
C.武騎常侍,西漢置為加官,皇帝近侍護衛(wèi)之一,多由郎官擔任。車駕游獵的時候,常侍左右,司馬相如曾任此職。
D.都亭,位于都城邊的客館,也稱“傳舍”。秦漢時期五里一亭,負有招待過往吏員住宿的職責。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司馬相如年少好學,仰慕先賢。他少年時喜歡讀書和劍術,但并不喜歡為官,而更喜歡與讀書人和游說之士相處,于是寫了《子虛之賦》,才被漢景帝賞識。
B.司馬相如多才多藝,有勇多謀。在追求卓文君時,他先用琴聲挑動引發(fā)她的愛慕之情,再以重金賞賜文君身邊的侍者,轉(zhuǎn)達傾慕之意,兩人終成眷屬。
C.卓文君勇敢有謀,勤勞癡情。司馬相如彈琴時,她已心生愛意,以至私奔相如。后生活無著,她建議返回鄉(xiāng)里,一人“酤酒”一人“當壚”,全不在意他人的非議。
D.文君私奔,卓王孫始而大怒,終而認親。聽說文君夜奔相如,卓王孫暴怒絕情,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勸說;后來不得已才承認這門親事,并分給文君家奴及嫁衣和各種財物。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2)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馬長卿,長卿故倦游,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奈何相辱如此!
6.司馬相如為什么能夠最終獲得卓文君一家的青睞?請結合有關內(nèi)容簡要說明原因。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當:配得上)
2.B(原句標點為: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
3.D(應該是“都城里的客館”;且秦漢時為十里一亭)
4.A(原文說“景帝不好辭賦”,可知《子虛之賦》是被景帝之后的漢武帝賞識)
5.(1)見“參考譯文”畫線處。關鍵字:新寡、繆、相重、挑。
(2)見“參考譯文”畫線處。關鍵字:失身、倦游、依、相辱。
6.①司馬相如本是飽學之士,他好讀書,善劍術,又善結交名流。②司馬相如多才多藝,風流倜儻,“琴挑文君”也給卓氏一家留下了美好印象。③司馬相如不惜辱沒自己,文君當壚,相如酤酒,贏得卓氏一家的同情,并最終使卓王孫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轉(zhuǎn)變。
原文參考譯文:
司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長卿。他少年時喜歡讀書,也學習劍術,所以他父母給他取名犬子。司馬相如完成學業(yè)后,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憑借家中富有的資財而被授予郎官之職,侍衛(wèi)孝景帝,做了武騎常侍,但這并非他的愛好。正趕上漢景帝不喜歡辭賦,這時梁孝王前來京城朝見景帝,跟他來的善于游說的人,有齊郡人鄒陽、淮陰人枚乘、吳縣人莊忌先生等。相如見到這些人就喜歡上了,于是就以生病為由辭掉官職,旅居梁國。梁孝王讓相如跟這些讀書人一同居住,相如得以有機會與讀書人和游說之士相處了好幾年,于是寫了《子虛之賦》。
正趕上梁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貧寒,又沒有可以維持自己生活的職業(yè)。相如一向同臨邛縣令王吉相處得很好,王吉說:“長卿,你長期離鄉(xiāng)在外,求官任職,不太順心,可以來我這里看看?!庇谑牵嗳缜巴R邛,暫住在城內(nèi)的客館里。王吉為了抬高司馬相如的身份,就故意做出了一種對他十分恭敬的樣子,每天都去看望他。最初,相如還以禮相見;后來,他就謊稱有病,讓隨從去拒絕王吉的拜訪。然而,王吉卻更加謹慎恭敬。臨邛縣里富人多,像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shù)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應該設宴招待他一回?!币徊芽h令也請來。當縣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經(jīng)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托有病,不肯前來。臨邛縣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強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采。酒興正濃時,臨邛縣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相如推辭了一番,便彈奏了一兩支曲子。此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文君,剛守寡不久,很喜歡音樂,所以相如佯裝與縣令相互敬重,而用琴聲暗自誘發(fā)她的愛慕之情。相如來臨邛時,車馬跟隨其后,表現(xiàn)得從容大方、舉止文雅、氣度不凡;待到卓王孫家喝酒、彈奏琴曲時,卓文君從門縫里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擔心自己配不上他。宴會完畢,相如托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傳達殷切誠懇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進家一看,空無一物,只有四面墻壁立在那里。卓王孫(得知女兒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兒極不成才,我不忍心傷害她,但也不分一個錢給她。”有的人勸說卓王孫,但他始終不肯聽從。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文君感到不快樂,說:“長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臨邛,向兄弟們借貸也完全可以維持生活,何至于讓自己困苦到這個樣子!”相如就同文君來到臨邛,把自己的車馬全部賣掉,買下一家酒店,做賣酒生意,并且讓文君親自主持壚前的酌酒應對顧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犢鼻褲,與雇工們一起操作忙活,在鬧市中洗滌酒器。卓王孫聽到這件事后,感到很恥辱,因此閉門不出。有些兄弟和長輩交相勸說卓王孫,說:“你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錢財。如今,文君已經(jīng)成了司馬長卿的妻子,長卿本來也已厭倦了離家奔波的生涯,雖然貧窮,但他確實是個人才,完全可以依靠。況且他又是縣令的貴客,為什么偏偏這樣輕視他呢!”卓王孫不得已,只好分給文君家奴一百人、錢一百萬,以及她出嫁應備的衣服被褥和各種財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買了田地房屋,成為富有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