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
評價性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
李曉琴
(寧波大學 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現(xiàn)代漢語中,“X(一)點說”可以作為一個換言標記構式。能夠進入X的成分主要是具有[+可量化][+可控性]這兩個語義特征的性質形容詞,表示評價功能。從評價類型來看,分為內(nèi)容評價類換言與態(tài)度評價類換言兩種?!癤(一)點說”的換言前后項之間存在主觀性和交互主觀性的差異,從主觀性角度來看,換言后項主觀性高于前項,具有情態(tài)功能;從交互主觀性角度來看,換言后項交互主觀性高于前項,人際功能更加凸顯。這類主要表達語用功能的構式,不論是從功能性成分研究的角度還是從構式研究的角度,都值得給予更多的關注。
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評價功能;主觀性;交互主觀性
換言標記是指將兩個相鄰的具有語義相似性(semantic similarity)①的說法關聯(lián)起來的語言表達式?,F(xiàn)代漢語中典型的換言標記如“換句話說”等。例如②:
(1)對財協(xié)調(diào)的指導思想是財盡其力。,真正做到一個錢起一個錢的作用。(曾鵬飛《技術貿(mào)易實務》)
例中由“換句話說”所連接的句子,雖然說法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近。凡具有類似“換句話說”這種篇章功能的語言表達式,就是換言標記。
現(xiàn)代漢語中,“X(一)點說”也有換言標記功能。例如:
(2)牙列擁擠,就是牙齒排列參差不齊。(新浪微博2022-04-15)
(3)我爸昨天告訴我,我家小區(qū)的快遞服務,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人力升級。就是現(xiàn)在全換成了大學生,甚至還有一個某985的文科研究生。(新浪微博2022-03-08)
例(2)“通俗點說”引入的話語是關于前面話語的另一種說法。例(3)“具體一點說”引入的話語是對前面話語的進一步說明。這兩例中“X(一)點說”所連接的前后話語之間也具有語義相似性。
不過有些“X(一)點說”不是換言標記的用法。例如:
(4)“要珍惜榮譽呀!”他稍為,“對象總是要找的,不過你是黨員呀,是先進人物呀,總要找個配得起的……”(葉蔚林《藍藍的木蘭溪》)
(5)我們的經(jīng)濟改革,,就是對內(nèi)搞活,對外開放。(《人民日報》1993年11月份)
例(4)“稍為緩和一點說”是狀中結構,前有主語“他”,屬于句內(nèi)表述成分。例(5)“概括一點說”處在主語和謂語中間,是一個單純的評價標記,沒有換言功能。這兩種用法不屬于本文的討論范圍。
關于換言標記,從形式上來看,已有研究大多是探討實體構式形式的,如“換句話說”“也就是說”“即”等[1-3];從換言前后話語意義的關系來看,已有研究側重于換言前后話語之間邏輯語義相似性的描寫,即客觀性語義的一面,而對換言前后話語意義之間的主觀性及交互主觀性差異沒有給予應有關注?,F(xiàn)代漢語中出現(xiàn)了一類半圖式構式形式的換言標記,如“用X的話說”“說得X一點”“往X里說”“從X方面說”等[4-7]。本文所討論的“X(一)點說”也是一個半圖式構式,由于其在實現(xiàn)換言功能的同時還具有評價功能,因而稱之為“評價性換言標記構式”③。本文著意探討該換言標記構式的評價類型、換言前后話語語義之間的主觀性及交互主觀性差異。為稱說方便,下文將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所連接的前后話語分別稱為“前項”與“后項”。
構式“X(一)點說”的核心語塊是X,能夠進入X的主要是性質形容詞,也包括一部分性質形容詞性短語,另有少量動詞及動詞性短語。結合語料考察,發(fā)現(xiàn)這些成分有兩個語義特征:一是[+可量化],即X的性狀程度在量級軸上存在從低到高的層級分布趨勢,也即X的性狀特征可以用程度副詞來量化,由于受到“(一)點”的制約,X主要用“稍為、稍、更、再”等程度副詞量化,而不能用“很、非常、最”等程度副詞量化;二是[+可控性],即X呈現(xiàn)出的性狀特征是可以人為控制的,因而如“偉大、崇高”等[-可控性]性質形容詞不能進入該構式。
進入X的成分可分為以下兩類:
a類:通俗、形象、具體、詳細、準確、概括、籠統(tǒng)、簡單、含蓄、明白、文雅、粗俗、深奧、好聽、難聽、刻薄、惡毒、簡化等。
b類:爽快、干脆、直接、嚴肅、嚴厲、嚴謹、認真、客氣、老實、謙虛、自信、低調(diào)、坦白、溫和、積極、消極、樂觀、悲觀等。
a類成分主要描述話語內(nèi)容,b類成分主要描述話語態(tài)度。這些成分進入構式后整體表示評價義。所謂評價,是指“說話者對事物(如人、事件、行為、觀點等)的看法,通常有好壞之分,也有強弱之別”[8]32。以此分類為依據(jù),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通過X的詞匯意義實現(xiàn)的評價類換言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一是內(nèi)容評價類換言,即評價指向換言后的話語內(nèi)容;二是態(tài)度評價類換言,即評價指向說話人換言時的態(tài)度。
這種評價類型是指說話人在換言的同時,還通過X對換言后項的內(nèi)容進行評價。就考察來看,“X(一)點說”表示的換言內(nèi)容評價可分為兩類:一類涉及說話人的價值判斷,如“好聽、難聽”等,稱為“價值評價”;另一類不涉及說話人的價值判斷,只涉及話語內(nèi)容的表達方式,如“通俗、專業(yè)”等,稱為“方式評價”。例如:
(6)到這階段,經(jīng)歷如此多,誰不是個人精呢?不過是活在自己的主觀里,都覺得自己最牛逼。,是在做自己,是自信。(新浪微博2022-04-14)
(7)每個樓盤都有自己獨自的受眾群體,就是:什么樣的房子都能賣完,都會有人買。(新浪微博2022-03-29)
態(tài)度評價類換言是指說話人在換言的同時,還通過X表明自己的換言態(tài)度。例如:
(8)誰不知道洛陽那位王公子想和重慶的肖公子回家,就是,王一博愛肖戰(zhàn)已經(jīng)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新浪微博2021-11-25)
(9)“好幾個高級公務員退休了,都在企業(yè)界混出個名堂來,認真是工照打,高薪照支,有什么不好?”伍婉琪沒有太強烈的響應,,她并沒有表態(tài)。(梁鳳儀《弄雪》)
主觀性(subjectivity)是指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9]。由于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在換言的同時還帶有說話人的主觀評價,因而相對于換言前項來說,換言后項的主觀性程度更高。下面根據(jù)評價類型來分析“X(一)點說”換言前后項主觀性差異的具體表現(xiàn)。
“X(一)點說”表示的內(nèi)容評價類換言分為價值評價與方式評價兩種。價值評價類換言中,說話人涉及的價值評價的判定標準有兩個,一是社會共同的倫理道德觀或價值觀,二是說話人自己的價值觀。例如:
(10)他善良博愛,泛愛眾生,很不一樣,,是“濫情”。(新浪微博2021-07-26)
(11)我想說……這是可以說的嗎?我還是說吧?也算是百花齊放了吧,,意思就是呃嗯嗯嗯菜得參差不齊。(新浪微博2022-04-03)
例(10)后項“濫情”是對前項“他善良博愛,泛愛眾生”這種行為的價值判斷,換言標記“難聽一點說”表示的負面評價指向“濫情”這種行為。一個有著正確倫理道德觀或價值觀的社會,在涉及情感問題時,一般都會把“濫情”看作是需要譴責的事情,因而換言后項的話語融入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對說話人的影響。而對一場比賽的參賽選手的表現(xiàn),不同的人看法可以不同,同一個的看法也可以因某個因素影響而產(chǎn)生變化,如例(11)換言前后項都是說話人評論選手的表現(xiàn),前項認為是“百花齊放”,后項“菜得參差不齊”是對前項“百花齊放”的另一種價值判斷,換言標記“惡毒一點說”表示的負面評價指向“菜得參差不齊”這個看法,由于這種評價完全取決于說話人個人,因而后項主觀性程度更高。
方式評價類換言的特點是不涉及價值判斷,也不涉及態(tài)度的改變等,相對于前項而言,后項表示說話人對前項話語內(nèi)容的認識優(yōu)化,如認識的細化、精確化等。例如:
(12)心理咨詢是從業(yè)人員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心理咨詢是從業(yè)人員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幫助求助者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和根源,從而挖掘求助者自身的潛力,來改變原有不良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以提高對生活的適應性的過程。(新浪微博2022-03-02)
(13)可是,一旦要去逛早市,我卻變得異常的“勤奮”了,總能準時爬起來。所謂的早市,不過是早上臨時形成的市場,,是農(nóng)貿(mào)市場。(中國新聞網(wǎng)2020-10-21)
例(12)前項是一種相對概括的說法,后項是說話人加上自己對“心理咨詢”的認識,對前項內(nèi)容進行詳細地解釋說明。例(13)前項“早市”是說話人順著上文說的,由于“早市”具有不同的含義,后項說話人表達了自己的認識,認為“農(nóng)貿(mào)市場”是對“早市”更為精確的表達。
話語態(tài)度是語言主觀性的顯性表現(xiàn)?!癤(一)點說”表示的態(tài)度評價類換言是通過說話人的態(tài)度宣稱來完成的,說話人在對前項進行換言的同時,表明了自己對前項的態(tài)度立場,這種態(tài)度立場通過換言后項來表現(xiàn)。例如:
(14)對于將來能不能和小楓在一起,我心里都沒底,,我也只能把她當成一個后備。(中國新聞網(wǎng)2010-05-04)
(15)酸甜苦辣歷練著一個人對人生的思考,磨礪著一個人對生命的信念。,酸甜苦辣能成就一個人的信念。(新浪微博2018-10-26)
例(14)“自私”指向換言時說話人只顧自己的態(tài)度,在后項話語內(nèi)容中也有對應的表述,如“后備”。例(15)“樂觀”指向換言時說話人向陽的人生態(tài)度,后項話語內(nèi)容中“成就”與之相對應。
交互主觀性(inter-subjectivity)是指說話人通過明確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對聽話人的態(tài)度和信念,特別在社會意義上體現(xiàn)對聽話人面子或自我形象的關注[10]。交互主觀性在主觀性的基礎上產(chǎn)生。Traugott指出,語義的變化基本上是沿著從非主觀性/較少主觀性>主觀性>交互主觀性的軌跡發(fā)展的[11]。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說話人通過對語言的組織和情感的表達來闡述自己的立場、態(tài)度和情感,體現(xiàn)語言的主觀性特征,同時還意識到應從對自我的關注轉移到對聽話人的立場、面子和形象等方面的關注,從而實現(xiàn)話語的交互主觀性。交互主觀性在言語交際中一般會通過顯性語言形式來實現(xiàn),如人稱代詞、話語標記、評價副詞等[12]。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前后項不僅具有主觀性的差異,還具有交互主觀性的差異,這種差異更多地體現(xiàn)在人際功能上。與前項相比,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的后項人際功能表現(xiàn)更為明顯,主要體現(xiàn)為后項更關注聽話人,說話人通過調(diào)整話語的力度、改換措辭、轉換立場等照顧聽話人的感受,維護聽話人的面子,從而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行有效交際。
先看價值評價類換言。當說話人說出一段話,意識到這段話可能對聽話人的心理感受或理解效果欠考慮時,就用換言進行彌補,相對于前項來說,后項內(nèi)容更加合適得體,易于理解。例如:
(16)雖然不能說王朔是個人格分裂的人,但似乎可以說,他是個邏輯混亂的人,,他是個十分健忘的人,這回說的話,下回忘,前面說的話,后面忘。(中國青年報2007-02-07)
(17)“廁所”這個詞是現(xiàn)代人對于人類進行生理排泄場所的一種稱呼,就是衛(wèi)生間。(新浪微博2022-03-14)
(18)拍賣舞劇版權,史無前例;但作為新聞熱點,我認為關鍵不在于舞劇版權能否賣或怎樣賣;在這一“熱點”背后,其實掩藏著一個危機——舞劇創(chuàng)作與演出的危機。并且,發(fā)生危機的主要根源不在于編導的編創(chuàng)水準、演員的表演水準和音樂、舞美的綜合藝術水準;主要根源在“錢”,或在“經(jīng)費”。(《報刊精選》1994年)
例(16)前項評價王朔是個“邏輯混亂”的人,后項說話人用“健忘”對“邏輯混亂”進行換言,話語力度減弱,程度更輕一些,對于聽話人,比如對于王朔的粉絲來說,就更合適一些。例(17)前項“廁所”一詞產(chǎn)生很早,后項“衛(wèi)生間”是更為現(xiàn)代的稱呼,更適合對聽話人講,比如對當代的年輕人,用“廁所”就顯得較為粗俗,用“衛(wèi)生間”就顯得文明雅致一點。例(18)前項是說話人就拍賣舞劇版權背后的危機進行分析,最后直指危機的根源是“錢”,由于“錢”的外延更廣,如不只是指投資,也指收益,而“經(jīng)費”只指投資,這里為了讓聽話人不發(fā)生誤解,就用“經(jīng)費”對前項的“錢”進行限定。
再看方式評價類換言。對于一句話或者一段話,當說話人意識到對于聽話人來講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難時,就會對其表達方式進行換言,如既可用準確的表達方式進行換言,也可用粗略的表達方式進行換言;既可用詳細的表達方式進行換言,也可用概括的表達方式進行換言;既可用通俗的表達方式進行換言,也可用專業(yè)的表達方式進行換言。但是,到底選用哪種方式進行換言,受到聽話人的影響。當說話人關注的是對于聽話人而言,哪種表達方式是當下理解換言前項話語內(nèi)容的最佳選擇時,就會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這種調(diào)整會事先通過X負載的評價進行提示,從而減輕聽話人的理解壓力,增強對換言前項的可解度。例如:
(19)美軍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實際上是聯(lián)合空中作戰(zhàn),是聯(lián)合空襲作戰(zhàn)。(中國青年報2009-07-17)
(20)“房地產(chǎn)稅”區(qū)別于“房產(chǎn)稅”。房地產(chǎn)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即一切與房地產(chǎn)經(jīng)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都屬于房地產(chǎn)稅。包括房地產(chǎn)業(yè)營業(yè)稅、房產(chǎn)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等。:“房地產(chǎn)稅”包含了“房產(chǎn)稅”,范圍更大。(央廣網(wǎng)2017-02-13)
例(19)前項“聯(lián)合空中作戰(zhàn)”可以包括多種類型,后項將準確地描述為“聯(lián)合空襲作戰(zhàn)”,從而消除理解歧義。例(20)前項在解釋房地產(chǎn)稅時,用詞專業(yè),說話人引入后項對其進行簡單解釋,通俗易懂。目的都是幫助說話人更準確地理解換言前項的話語內(nèi)容,以此達到良好的交際目的。
當說話人特別關注到聽話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等相關的面子或形象需求時,還通過后項中人稱代詞的使用來表現(xiàn)這種關注。例如:
(21)前牙深覆蓋是指自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離超過3mm者。這是臨床上較常見的錯牙合畸形,常伴有前牙深覆牙合。,就是平時所說的牙突、齙牙。(新浪微博2018-09-01)
(22)該圖書編輯表示,在做一本書之前,圖書公司要先準備選題調(diào)研,通過觀察圖書市場的銷量等情況,確定讀者對什么樣的內(nèi)容感興趣,,就是做什么樣的書讀者才會買。(中國新聞網(wǎng)2010-06-02)
例(21)中說話人(醫(yī)生)通過對第一人稱復數(shù)“咱們”的使用將自己與聽話人置于同一立場中,屬于“移情”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即說話人站在聽話人的立場去解釋“錯牙合畸形”,同時也滲透了說話人對聽話人面子或形象的關注,既降低了聽話人對所說話語的理解難度,也縮短了交談雙方的社會距離。如果將第一人稱復數(shù)改為第二人稱復數(shù),會讓聽話人認為“齙牙”這種帶有貶義的表述既損壞了聽話人的面子或形象(比如恰好有聽話人就是齙牙),又大大拉開了說聽雙方的社會距離(好像說話人就從不用“齙牙”這種貶義說法,只有聽話人使用),可能會造成聽話人的不滿。例(22)中換言后項通過對第二人稱單數(shù)“你”的使用讓使聽話人認為說話人是在直接稱呼聽話人,傳授如何做好一本暢銷書的經(jīng)驗,讓聽話人認為自己是受惠的一方,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關系由此更為親密。
當說話人認為前項的話語有可能被聽話人理解為隨意、冗長等情況的時候,就會實施態(tài)度評價類換言,向聽話人表明自己對前項的態(tài)度立場,消除聽話人思想上的預設。例如:
(23)什么是邊緣問題,講的直白一點,就是吃飽了撐得沒事干思考的事情。,邊緣問題,是基于眼前的穩(wěn)態(tài),嘗試向下一段前進時需要突破的問題。(新浪微博2020-03-17)
(24)真要提防,視野就要開闊:既要防女色,也要防男色;既要防異性,還要防同性——,就是要提防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類。(中國新聞網(wǎng)2009-07-10)
例(23)前項用“吃飽了撐得沒事干思考的事情”來解釋“邊緣問題”,說話人意識到這種解釋有可能會被聽話人理解為過于隨意,于是對前項進行換言,同時表明自己的換言態(tài)度是認真的,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從后項更為書面正式的解釋中得以體現(xiàn),也更能消除聽話人在思想上認為隨意的想法,從而增加話語可信度。例(24)前項提到提防的對象,但由于對象比較多,因而對于聽話人而言可能存在信息冗長的情況,于是說話人對前項進行換言,同時表明自己干脆的話語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印在了后項更為簡短的表述中,消除了聽話人認為信息冗長的想法,從而增加話語可解度。
在實際語料分析中,還有一種雙重換言情況,雙重換言中“X(一)點說”經(jīng)常以“好聽、難聽”“客氣、不客氣”等對舉形式出現(xiàn),這種換言用例中所體現(xiàn)的換言前后項之間的人際功能差異更加明顯,因為雙重換言體現(xiàn)了說話人有意為之的交際策略。例如:
(25)相親,從查資產(chǎn)開始,那就已經(jīng)不是愛情了。好聽點說:搭伙過日子,難聽點說:經(jīng)濟型婚姻。(新浪微博2022-04-09)
(26)你可以說,很多人不喜歡“祥林嫂”;但是你也并沒有資格,指責別人是“祥林嫂”。就像你可以覺得,到陌生人那里去“哭”有礙觀瞻;但你也并沒有資格,指點別人“有什么好哭的”??蜌庖稽c說,這是對你也承認的重大事件的不同反應有失共情和友善,不客氣點說,你也太拿自己的處事方式當標準了。(新浪微博2022-01-11)
以上兩例中,說話人目的是向聽話人傳達負面評價的換言,但是說話人并未直接進行負面評價的換言,而是借助雙重換言先進行正面評價,再進行負面評價,這是說話人遵循會話原則中的禮貌原則,即表達某種負面評價時,采用一種先揚后抑的方式,第一重換言表達妥協(xié)、禮貌等,起到照顧聽話人感受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第二重換言,從而讓聽話人減少對負面評價的抵觸心理。
現(xiàn)代漢語中的“X(一)點說”除了作句法成分和評價標記,還是一個評價性換言標記構式。本文著力探討評價性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的評價類型、換言前后項之間的主觀性與交互主觀性差異。從評價類型來看,通過X的詞匯意義實現(xiàn)的評價類型有兩種:一是內(nèi)容評價類換言,評價指向換言后的話語內(nèi)容,二是態(tài)度評價類換言,評價指向說話人換言時的態(tài)度?!癤(一)點說”的換言前后項之間存在主觀性和交互主觀性的差異,從主觀性角度來看,換言后項主觀性高于前項,負載了情態(tài)功能;從交互主觀性角度來看,換言后項主觀性高于前項,人際功能更為凸顯。
通過對評價性換言標記構式“X(一)點說”的分析,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這類構式不具有構式義,而主要起到換言標記的功能,是一種功能性構式。目前漢語構式研究的主流主要是運用構式語法理論來研究具有構式義的構式,如“很有+NP”“都+NP”等等。近年來功能性構式開始得到一些關注,現(xiàn)代漢語中這類主要表達語用功能的構式,不論是從功能性成分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半圖式構式研究的角度,都值得給予更多的關注。
注釋:
① 語義相似性(semantic similarity)的概念由Blakemore提出,她在考察英語中的換言標記“in other word”時指出換言前后項具有語義相似性。參見:DIANE B M的?載于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6年第32卷第2期,第325-347頁。
② 本文語料主要來自新浪微博,另從北京大學CCL語料庫、中國青年報及中國新聞網(wǎng)等檢索到部分例句。
③ 我們認為“X(一)點說”是一個功能性構式。這類構式?jīng)]有構式義,主要表示語用功能。這并不違背構式的定義。Goldberg給構式的定義是:“當且僅當C是一個形式—意義的配對〈Fi,Si〉,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或意義Si的某些方面不能從C的構成成分或從其他已有的構式中得到嚴格意義上的預測,C便是一個構式?!笔┐汉昊诖硕x的理解,指出“作為一個形式—意義對(form-meaning pair),只要它的形式或意義的某個方面(some aspect)不能從其組成成分或業(yè)已建立的其他構式中完全預測出來,這個配對體就是‘構式’(construction)。其中,跟形式相對的一方,隨著構式語法的發(fā)展,時有調(diào)整,除了意義外,有時指功能,包括語用功能、語篇特征等”。因而將表達語用功能的構式稱為“功能性構式”。關于構式的相關概念,參見:《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Adele E. Goldberg著,吳海波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頁;施春宏的《句式分析中的構式觀及相關理論問題》,《漢語學報》,2013年第2期,第23-38、95頁。
[1] 廖秋忠. 現(xiàn)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J]. 中國語文, 1986(6): 62-91.
[2] 李曉琴. 也說換言標記“也就是說”[J]. 海外華文教育, 2021(2): 70-76.
[3] 常娜. 換言連接成分“即”的研究[J].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09(3): 76-82.
[4] 李宗江. 引述性換言標記構式“用X(的)話說(講)”[M]//中國語文雜志社. 語法研究和探索: 十九.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8: 178-192.
[5] 李曉琴, 陳昌來. 評價性換言標記構式“說得X一點”[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1): 135-140.
[6] 李曉琴, 陳昌來. 現(xiàn)代漢語換言標記構式“往X里說”[J].語言文字應用, 2020(1): 95-102.
[7] 李曉琴, 陳昌來. 視角型換言標記構式“從X方面說”[J].對外漢語研究, 2022(1): 169-179.
[8]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Arnold, 1996.
[9] 沈家煊. 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1(4): 268-275.
[10]TRAUGOTT E C. From subjectification to inter-subjectification[C]//HIEKEY R. Motives for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24-39.
[11]TRAUGOTT E C. (Inter) subjectivity and (inter) subjectification: a reassessment[C]//DAVIDSE K, VANDELANOTTE L, CUYCKENS H. Subjectification, intersubjectific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10: 29-71.
[12]孫鵬飛. 交互主觀性與漢語特殊自稱現(xiàn)象[J]. 漢語學習, 2018(5): 59-66.
A Reformulation Construction with Evaluative Function “X (yi) Dian Shuo”
LI Xiao-q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In modern Chinese, “X yi dian shuo”(X一點說) can be used as a construction of reformation marker. The components that can enter X are mainly qualitative adjectives with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 quantifiable][+ controllable], indicating the evaluation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aluation typ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content evaluation and attitude evalu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subjectivity and interactive 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terms before and after the substitution of “X yi dian shu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ity, the latter term is more subjective than the former and has modal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subjectivity, the interaction subjectivity of the latter item is higher than the former one,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s more prominent. Such constructions, which mainly express pragmatic functions, deserve more attention bo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and constructions.
reformation marker, construction, “X yi dian shuo”, evaluating fuction, subjectivity, inter-subjectivity
H136
A
1001 - 5124(2023)01 - 0071 - 07
2022-05-0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語言學史(多類分卷本)”(16ZDA20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漢語語篇意義整合的機制和手段研究”(18CYY045);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青年項目“漢語換言構式的語義關系和語用功能研究”(23NDJC137YB);浙江省省屬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現(xiàn)代漢語換言類語用標記研究”(SJWY2022015)
李曉琴(1989-),女,江西九江人,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話語標記、構式語法。E-mail: lixiaoq2018@163.com
(責任編輯 周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