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鍵
(平南縣同和鎮(zhèn)鄉(xiāng)村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廣西平南 537317)
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為松科松屬喬木,成年樹木高度可達45 m,胸徑可達1.5 m,在我國分布范圍較廣,是我國南方地區(qū)主要的材用樹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1]。馬尾松木材具有較好的耐水濕性能,有“水中千年松”之說,適用于水下工程建筑;纖維含量較高,脫脂后可成為工業(yè)制造的主要原料,即馬尾松香。馬尾松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根莖、葉片、松脂等均可用于制藥,松香能生肌止痛及治療夜盲癥與部分感冒癥狀,松花粉還具有止血功效。馬尾松還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憑借自身根系發(fā)達、抗病能力強、耐干旱的特點,不僅可作為荒山造林樹種,還可有效涵養(yǎng)水源,切實保護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
馬尾松作為一種速生經濟樹種,在我國林業(yè)生產中極受重視。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馬尾松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以期通過調整馬尾松種植移栽方式、做好林地土壤管理和水肥管理等措施,提高馬尾松種植的生態(tài)效益及經濟效益。因此,本試驗通過分析馬尾松苗在不同育苗基質中的生長情況,篩選適宜馬尾松苗木生長基質,以期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馬尾松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2]。
試驗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覃塘林場馬尾松良種基地,為貴港市林業(yè)局直屬國有林場,經營管理的馬尾松種子園為廣西最早營建的3 個馬尾松無性系種子園之一。土壤主要為赤紅壤和石灰土,土層深厚,土壤較肥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年平均氣溫21.8~22.6 ℃,無霜期較短,年降水量1 850 mm[3]。
1)試驗苗木來自江蘇(六合)種源的馬尾松家系的4 株苗木,分別記為A1、A2、A3、A4。2)試驗育苗基質配方為天然菌根土+生地土(重量比為1∶1)、天然菌根土+生地土+火燒土(重量比為5∶3∶2)、泥炭土+珍珠巖(重量比為9∶1),分別記為B1、B2、B3。
為使同種源馬尾松種子迅速發(fā)芽且整齊,在春季采用30 ℃溫水浸泡種子24 h,再用0.5%硫酸銅溶液浸泡種子46 h,待所培育種子全部發(fā)芽后,將種苗移入育苗容器。育苗容器采用20 cm×40 cm 的硬質塑料盆,并在底部設有排水孔,容器內壁有3~6條棱狀突起,以便空氣和水分的充分滲透。同時,為進一步提高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每個處理中每個家系育苗設置4 個重復,每個重復30 株,最后采取隨機選定的方式進行試驗數據測定[4]。
1)采用隨機調查法測定苗木生長節(jié)律。調查周期為6 個月,試驗人員在每個處理的4 個重復中,每個家系隨機選擇20株進行生長狀態(tài)檢測,測量苗木地徑、苗高生長指標。其中苗高每15 d 采用常規(guī)量尺測量1 次、地徑每30 d 采用游標卡尺測量1 次,測量數據需精確到0.01 cm,最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0 進行整理分析[5]。
2)采用階段調查法測定苗木生長量。試驗人員以季度為階段調查1 次不同育苗基質下馬尾松苗木的生長量,每次調查抽取1 個重復中的30 株苗木,將馬尾松苗完株取出,并現(xiàn)場利用常規(guī)量尺、游標卡尺等工具記錄苗木的苗高、地徑與根長,測量數據需精確到0.01 cm。再將苗木的枝葉與根系裝入密封袋密封,帶回實驗室內采用電子天平分別測量苗木的枝葉重與根重,測量數據需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最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0整理分析[6]。
由表1可知,3種不同育苗基質下,馬尾松苗生長趨勢基本一致,均于3—7月進入速生期,且馬尾松苗在半年內有2 次苗高快速生長期,分別為3 月1 日—4月14 日、5 月4—19 日。其中,B3育苗基質下馬尾松苗的苗高生長數值在各時期均高于B2、B1育苗基質。由表2 可知,B3育苗基質下馬尾松苗的地徑生長數值均高于B2、B1育苗基質。
表1 不同育苗基質對馬尾松苗高度的影響 單位:cm
表2 不同育苗基質對馬尾松苗地徑的影響 單位:cm
數據表明,B3育苗基質配方下馬尾松苗的生長節(jié)律最佳,試驗人員可根據此生長節(jié)律規(guī)律,在馬尾松苗進入高速生長期前與高速生長期后加強肥水管理,為苗木生長給予充足的養(yǎng)分,提高苗木的生長速率。
由表3 可知,不同育苗基質下,馬尾松苗的生長量均不相同。經不同育苗基質方差計算結果可知,4 個季度間各項指標均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水平(P<0.01)。其中,第一季度B3基質下馬尾松苗的苗高、主根長生長指標優(yōu)于B1、B2的基質配方,B2基質下馬尾松苗的根重生長指標優(yōu)于B1、B3的基質配方;隨著苗木不斷生長,自第三季度開始,B2基質配方下馬尾松苗的主根長生長指標優(yōu)于B3;到第四季度,B2基質配方下馬尾松苗的苗高、主根長、枝葉重、根重生長指標均優(yōu)于B3。
表3 不同育苗基質對馬尾松苗木生長量的影響
(續(xù)表3)
因此,從馬尾松苗在4 個季度內整體的生長狀態(tài)來看,育苗基質B2的苗木較高,生物量較大;育苗基質B1的苗木較矮,生物量較??;育苗基質B3的苗木高度適中,生物量與B2基質下的苗木基本持平,且使用B3育苗基質培養(yǎng)的馬尾松苗木生長速率最快,苗木地徑較大、側根發(fā)達,生長整齊,具有方便移植的明顯特點。
育苗基質直接影響育苗效果。在本試驗中,選取同種家系來源的馬尾松苗,配制3 種不同的育苗基質對比馬尾松苗生長情況,通過匯總試驗數據可知,不同育苗基質下,馬尾松苗木的生長速率并不相同,按苗木生長優(yōu)劣狀況各基質的適宜性排序為泥炭土+珍珠巖(重量比9∶1)>天然菌根土+生地土+火燒土(重量比5∶3∶2)>天然菌根土+生地土(重量比1∶1);使用泥炭土+珍珠巖(9∶1)為育苗基質的馬尾松苗木生長速率最快,苗木地徑較大、側根發(fā)達,且生長整齊,具有方便移植的鮮明特點。因此,在后期馬尾松推廣種植中,可大力推廣泥炭土+珍珠巖(9∶1)的育苗基質配方,以加快馬尾松苗的生長,提高其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