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四軍鐵軍精神在高校傳承的經(jīng)驗研究

      2023-03-22 14:39:35龔詩昆
      高教學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鐵軍新四軍信仰

      龔詩昆

      (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南京 210008)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稱新四軍為“黨領導下的一支鐵軍”。新四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重要抗日武裝力量。它前身是北伐革命時期的葉挺獨立團,成立于南昌起義,經(jīng)過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洗禮,成長為一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鐵軍。

      在領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chǎn)黨形成了各種形式的偉大革命精神。中國共產(chǎn)黨偉大的革命精神,既是中國革命偉大實踐的精神結(jié)晶和價值體現(xiàn),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中國革命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品質(zhì)的高度凝練。新四軍鐵軍精神就是這種革命精神。

      新四軍的鐵軍精神起源于北伐戰(zhàn)爭時期。1926年8月下旬,葉挺帶領著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奉命攻打武漢。9月1日,葉挺冒著生命危險攻克武昌城,為北伐第一戰(zhàn)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軍隊和人民稱贊葉挺獨立團是一支“鐵軍”。在經(jīng)歷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后,鐵軍精神最終凝練為“聽黨指揮的鐵的信仰、報國為民的鐵的擔當、英勇頑強的鐵的作風、執(zhí)紀嚴明的鐵的紀律”。

      一 新四軍鐵軍精神在高校的傳承

      新四軍鐵軍精神是以共產(chǎn)主義為遠大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艱苦奮斗為特質(zhì),是民族精神的縮影,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紅色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戰(zhàn)火中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的一部分,鐵軍精神具有永恒的時代價值,具有永不磨滅的無窮魅力。在高校傳承新四軍鐵軍精神,對堅定學生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實現(xiàn)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樣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一)堅持把新四軍鐵軍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

      1 立足思政課課堂教學,堅定課堂教學是紅色文化的教育主陣地

      在教材體系中充分挖掘新四軍鐵軍精神的精神內(nèi)涵,建設紅色文化體系,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結(jié)合教材充分融入新四軍鐵軍精神,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仰。

      一是緊扣鐵軍精神歷史節(jié)拍。結(jié)合《思想道德與法治》緒論部分的教學內(nèi)容,圍繞新時代和時代新人的復興大任,結(jié)合新四軍鐵軍精神的時代價值闡釋做為新時代大學生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破解新時代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的趨勢,準確把握中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自覺把個人的發(fā)展和時代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緊密結(jié)合,理解、順應、尊重歷史的選擇和人民的選擇。

      二是擇選鐵軍精神歷史素材。圍繞《思想道德與法治》第一章《領悟人生真諦、把握人生方向》,結(jié)合新四軍英雄人物設計“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的專題。聚焦黨史,關注新四軍中英雄人物的歷史選擇;比較不同的人生觀如何決定人生道路的不同方向,決定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鼓勵大學生做出與歷史同向、與祖國同行、與人民同在的人生選擇。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到,只有把為國為民作為人生目標、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主題,才會勇敢地面對人生矛盾、以積極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解決人生矛盾。圍繞《思想道德與法治》第二章堅定理想信念,結(jié)合新四軍鐵軍精神,以英雄榜樣為案例,如在抗美援朝中犧牲第一人楊根思,探尋黨史中那些“因為相信而看見”的人。因為相信馬克思主義,進而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仰。新四軍在北伐戰(zhàn)爭、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來的英勇事跡和英雄人物,為愛國主義和中國精神的講解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素材。圍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結(jié)合新四軍鐵軍精神的“報國報民鐵的擔當”,詮釋武裝斗爭的重要性。結(jié)合新四軍鐵軍精神的“聽黨指揮的鐵的信仰”“執(zhí)紀嚴明的鐵的紀律”詮釋毛澤東建軍思想的偉大。

      江蘇的新四軍鐵軍歷史文化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在江蘇這片熱土上,有鹽城新四軍紀念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南京江寧橫山紀念館等多個新四軍歷史文化場景。將新四軍鐵軍精神精準地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案例取材于當?shù)?、取材于歷史,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有溫度、有深度的榜樣,有助于學生真正做到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

      2 拓展課外教學,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手段,在課外教學實踐中貫穿新四軍鐵軍精神

      新四軍鐵軍精神還需要在課外實踐中獲得“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直觀感受和情緒體驗。堅持把新四軍鐵軍精神貫穿課外實踐應該充分利用當?shù)匦滤能娂t色資源,創(chuàng)建實踐基地,將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有機結(jié)合起來,激發(fā)愛國情感,厚植愛國情懷。

      首先,依托當?shù)丶t色資源,開展體驗式情景教學。江蘇有極為豐富的新四軍歷史資源,在鹽城、鎮(zhèn)江,以及南京的江寧、溧水等地區(qū)設立新四軍各指揮部紀念館。紀念館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史料,有大量珍貴的照片、文獻、書信等,有助于拉近大學生和歷史的距離,能讓大學生直接感受到生動的新四軍鐵軍歷史,使得新四軍鐵軍精神突破了課堂教學的空間,更加形象生動震撼,大大加強了新四軍鐵軍精神的育人效果。通過回顧和重溫黨史,進一步感悟革命烈士鐵的信仰,從而自覺將鐵軍精神內(nèi)化為自己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

      其次,結(jié)合新四軍重要人物紀念日或重要節(jié)日開展實踐活動,如“新四軍軍歌”合唱比賽、鐵軍精神主題征文、辯論賽等活動,組織學生以新四軍為主題編排紅色話劇等。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有一個思政教師擔任指導教師的習研會社團。在社團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一直貫穿歷史、貫穿新四軍鐵軍精神,通過紅色講座、紅色影視、紅色英雄人物宣講等多個途徑宣傳新四軍歷史、傳承和新四軍鐵軍精神;通過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鐵軍精神演講比賽等活動提升學生對鐵軍精神的認識,進而形成愛黨愛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課外教學實踐,引導大學生從所見所感中體會革命果實的來之不易,理解共產(chǎn)主義理想的偉大,體會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力量,進一步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

      (二)全方位將鐵軍精神和學校發(fā)展、歷史傳承有機結(jié)合,營造“艱苦奮斗、團結(jié)協(xié)作、自強不息、開拓創(chuàng)新”的校園文化

      高校發(fā)揮了校園文化所具備的隱性育人作用,令學生群體在無形之中接受、認可新四軍鐵軍精神。校園文化即一所院校歷經(jīng)長時間發(fā)展沉淀而達到共識的價值體系,涵蓋行為規(guī)范、價值理念、群體意識以及辦學觀念等,亦是一所院校環(huán)境氛圍、辦學精神的集中表現(xiàn)。具體來說,校園文化涵蓋制度文化、物質(zhì)文化及精神文化,對于大學生三觀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因此,在傳承新四軍鐵軍精神時,要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優(yōu)勢,將校園文化作為教育載體,把新四軍鐵軍精神切實納入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有助于強化新四軍鐵軍精神的滲透力和吸引力,實現(xiàn)新四軍鐵軍精神的敢于吃苦、勇于奉獻的校園精神。

      (三)堅持把新四軍鐵軍精神貫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中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中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于培養(yǎng)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shù)母刹筷犖椤盵1]。這是在新時代對鐵軍精神的繼承與發(fā)揚,是鐵軍精神在新時代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拌F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是新四軍鐵軍精神永恒不變的內(nèi)在核心。

      首先,打造一支“政治要強”的具有“鐵的信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有一個道理要反復講,就是黨的干部必須永不動搖信仰,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2]。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diào)“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3]。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為了尋求國家富強民族獨立,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始終堅持信仰與對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忠誠與堅守。

      政治要強,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必須旗幟鮮明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黨的光輝歷史,從內(nèi)心深處自覺真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要深度研究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研究成果,由自發(fā)學習上升為自覺行動,再升華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提升理論水平,加強理論修養(yǎng),培養(yǎng)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思維,增強忠誠信仰的理論根基,更要注重學以致用,注重調(diào)查研究,注重篤信篤行,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工作實踐中轉(zhuǎn)化為“鐵的政治信仰”、正確的理論自覺、科學的思維方法與工作方式;要始終牢固樹立對黨高度忠誠的愛黨意識,忠誠于黨的組織,忠誠于黨的事業(y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認真踐行對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主義的信仰。

      政治要強,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講信仰的人首先自己要有信仰;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真學真懂真信馬克思主義,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政治要強,要求思政課教師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具備敏銳的政治判斷力;要求思政課教師嚴守政治紀律,絕不聽信、傳播詆毀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各種錯誤言論;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對各種錯誤的政治觀點、政治思潮要敢于亮劍、善于批判;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增強“四個自信”,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真正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江蘇高校充分利用當?shù)匦滤能姎v史文化資源,積極組織各種黨日活動,舉辦“新四軍鐵軍精神”宣講會,組織教師觀看新四軍黨史影片,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信仰的培養(yǎng)。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校級黨委非常重視隊伍的政治建設,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切實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扎實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活動,組織開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和黨員集中學習。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quán)、管理權(quán)、話語權(quán),加強網(wǎng)絡輿情監(jiān)控,嚴守意識形態(tài)陣地。

      第二,堅定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打造一支具有“鐵的信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導,堅定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加強師德建設。教師只有先提高自己的師德水準,堅定師德信念,堅守“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的初心,慎始、慎獨、慎微,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加強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才能做到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安心科研。

      學校層面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握立德樹人的正確方向。一是建立師德培訓體系,切實提高教師道德水平,引導教師堅定社會主義育人理想信念,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二是建立獎懲制度,通過科學的考核評估體系來考評師德水平和育人質(zhì)量,做到以考核促提升,使教師真正成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校級黨委有效構(gòu)建了“三全育人”體系建立落實領導干部“第二班主任”制度和思政課堂聽課制度。發(fā)揮課程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功能,持續(xù)推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深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大力開展“Hi南旅苑”“博雅論壇”“湖畔思政講壇”等品牌講座,成功舉辦第十屆大學生藝術節(jié)、迎新晚會等活動。組織全院師生在線收聽收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推出“信仰公開課——戰(zhàn)‘疫’云講演”活動,引導學生在逆境中培養(yǎng)家國情懷和奮斗精神。系統(tǒng)強化勞動實踐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節(jié)主題教育活動,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實施輔導員素質(zhì)能力提升工程,舉辦多期專題講壇和主題沙龍。邀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教授、“江蘇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沈菲到校講課,提升輔導員專業(yè)水平和職業(yè)能力。

      第三,打造一支“自律要嚴”具有“鐵的紀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到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時提出了堅持“四個統(tǒng)一”的基本原則,要求高校教師“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guī)范相統(tǒng)一”[4]。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書的目的。教師通過教書把書本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教師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課上課下的言行一致,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言傳是通過語言把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身教則是教師通過行為舉止影響學生??鬃釉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在于課堂里怎么說,更在于課堂外怎么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在真學真信的基礎上做到真用,真正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要用新四軍鐵軍精神培養(yǎng)自律意識,養(yǎng)成自律習慣,自覺遵守黨章黨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做學生的表率。

      二 新時期在高校傳承新四軍鐵軍精神的時代價值

      (一)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助力中國夢的實現(xiàn)

      在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diào)“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新四軍自成立之日起,就擔負著抗日救國的歷史使命,強烈的國家情懷和歷史使命始終是新四軍鐵軍精神的核心。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民主平等的作風是新四軍鐵軍精神的重要內(nèi)容。在新四軍中,官兵團結(jié)一致上下平等。新四軍副軍長項英一向生活儉樸,不吃“小灶”、吃“大灶”,與大家同甘共苦。項英的津貼費和普通指戰(zhàn)員幾乎相當,為招待美國記者史沫特萊,他拿出自己的津貼費叫伙房買幾個菜,在軍中傳為佳話。在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艱苦奮斗鐵的作風正是新四軍鐵軍精神在個人層面上的集中體現(xiàn)。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新四軍鐵軍精神向大學生昭示了要把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把個人理想融入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中,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二)傳承和發(fā)揚紅色革命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弘揚“鐵軍精神”,在革命傳統(tǒng)賡續(xù)中增強文化自信。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用好紅色資源,賡續(xù)紅色血脈,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yè)績》中提到“紅色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紅色資源星羅棋布,在我們黨團結(jié)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百年奮斗的偉大歷程中紅色血脈代代相傳。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xiàn)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chǎn)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xiàn),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5]。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這是今天樹立文化自信的根本。在新時代,傳承“鐵軍精神”,弘揚新四軍文化,對樹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新四軍文化建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提供了精神支撐,宣傳新四軍革命文化對于教育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理想信念有重要作用;在新時代傳承新四軍“鐵軍精神”也有助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地位,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心。

      2019年習近平在同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交流時說:“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6]”鐵軍精神是紅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內(nèi)容,鐵軍精神是民族進步的精神支撐和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研究宣傳鐵軍精神擘畫了新藍圖,確立了新標準,賦予了新使命。要自覺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統(tǒng)一思想、鼓舞斗志、明確方向,努力把黨的歷史和新四軍歷史學習好、研究好、總結(jié)好,把黨的成功經(jīng)驗和鐵軍精神宣傳好、傳承好、發(fā)揚好。

      猜你喜歡
      鐵軍新四軍信仰
      新昌縣征訂《鐵軍》連續(xù)五年超千份
      鐵軍(2022年12期)2022-12-07 11:51:46
      鐵軍頌
      心聲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鑄成消防鐵軍
      與信仰同行
      黃河之聲(2021年19期)2021-02-24 03:27:46
      信仰之光
      心聲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4
      信仰
      心聲歌刊(2019年1期)2019-05-09 03:21:26
      論信仰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0
      讀《鐵軍頌》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新四軍的兩個英雄團
      軍事歷史(2000年6期)2000-08-16 02:13:30
      《新四軍發(fā)展史》評介
      軍事歷史(1998年3期)1998-08-21 02:59:40
      博罗县| 江北区| 浦江县| 延津县| 滨州市| 玉田县| 保德县| 武胜县| 清镇市| 原阳县| 陆河县| 营口市| 望都县| 抚松县| 芜湖市| 南平市| 遂昌县| 龙海市| 汤阴县| 黄大仙区| 蒙自县| 黄浦区| 海宁市| 天台县| 密山市| 鸡泽县| 巴彦淖尔市| 抚松县| 龙州县| 安西县| 易门县| 红安县| 紫阳县| 安陆市| 海丰县| 塔城市| 田阳县| 澄迈县| 内黄县| 伊宁县|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