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兵 李能芳
張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甘肅 張掖 734000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調節(jié)正常發(fā)展為血糖調節(jié)受損(IGR),血糖升高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FG)、糖耐量受損(IGT),二者可單獨或合并出現(xiàn)[1]。屬于中醫(yī)“脾癉”“肥胖”“食郁”等范疇。大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易被忽視而進展為糖尿病。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發(fā)生顯著改變。目前亞健康人群逐漸增多,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尤其是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近年來呈不斷上升趨勢。目前,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達35.2%,其中男性為37.0%,女性為33.4%[2]。如何有效治療和干預糖尿病前期、逆轉糖尿病前期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目前西醫(yī)學主要通過口服藥物、飲食控制和運動等方式干預,但長期口服藥物,患者耐受性和依存性較差。現(xiàn)依據(jù)中醫(yī)“治未病”理論,采用加味“澤瀉湯”代茶飲干預糖尿病前期42例進行臨床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門診及體檢中心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檢測出的糖尿病前期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齡在28~67歲,平均年齡(43.5±5.2)歲;病程在6~18個月,平均病程(8.2±5.8)月。觀察組4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齡在28~67歲,平均年齡(42.3±4.1)歲;病程在7~19個月,平均病程(7.9±3.7)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前期診斷標準[3]。空腹血糖受損: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糖負荷后2 h血糖<7.8 mmol/L;糖耐量異常:空腹血糖<7.0 mmol/L,7.8 mmol/L≤糖負荷后2 h血糖<11.1 mmol/L。
1.2.2 中醫(yī)辨證標準 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糖尿病前期辨證標準[4]。脾虛痰濕證臨床表現(xiàn):倦怠乏力,納差便溏,口淡無味或黏膩,脘腹脹滿,四肢沉重,頭重,胸悶,動則喘促,形體肥胖,腹部增大,舌質淡有齒痕,舌胖大,苔薄白或膩,脈沉或濡緩。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在28~67歲之間;②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前期診斷標準[3];③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糖尿病前期中醫(yī)辨證標準中的肥胖型-脾虛痰濕證[4];④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②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合并有其他代謝性疾病者;⑤對所用藥物過敏、不耐受或拒絕中藥治療者。
1.4 方法 對照組給予飲食控制和運動干預。倡導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限鹽、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按照105~126 kJ(25~30 kcal)×kg(標準體重)×d計算能量攝入。其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50%~65%;蛋白質的供能比為15%~20%;脂肪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20%~30%;食鹽攝入量限制在每天5 g以內。鼓勵每周至少150 min(如每周運動5 d、每次30 min)中等強度(50%~70%)最大心率,運動時有點費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運動[5]。分別記錄干預前、干預1月、干預2月、干預6月的觀察指標。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加味“澤瀉湯”代茶飲,每日1劑,療程為24周。組方:澤瀉12 g,白術6 g,生山楂5 g。分別記錄干預前、干預1月、干預2月、干預6月的觀察指標。
1.5 觀察指標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餐后2小時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紅蛋白[6](HbA1c)、體重指數(shù)(BodyMassindex,BMI)、糖尿病的發(fā)生率[7]、糖尿病前期逆轉率[8]。
1.6 療效判定 參照有關文獻[9]擬定。顯效為各項觀察指標恢復至正常范圍;有效為觀察指標有所好轉;無效為各項觀察指標無明顯變化或已發(fā)展為糖尿病。
注: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顯效率=(治療前數(shù)值-治療后數(shù)值)/治療前數(shù)值,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干預前后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體重指數(shù)、糖尿病發(fā)生率、糖尿病前期逆轉率的變化差異,經t檢驗,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指標比較表
2.2 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54.7%,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80.9%,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干預效果比較表 (例)
糖尿病前期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之一,是糖尿病發(fā)病的必經階段,是一種糖代謝異常的可逆狀態(tài)[10]。探索一種可以延緩或逆轉糖尿病前期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對糖尿病前期人群進行科學干預,可延緩甚至阻止其向2型糖尿病發(fā)展。目前,臨床具體的干預措施主要有藥物干預、生活干預等。在糖尿病早期,強化生活干預可使糖耐量異?;颊咿D變?yōu)樘悄虿〉母怕式档?。大慶糖尿病預防計劃、芬蘭糖尿病預防研究(DPS)、美國糖尿病預防研究計劃(DPP)等研究顯示,生活干預能顯著降低空腹血糖、體重、體重指數(shù)等糖尿病危險因素。但生活方式干預的前提是患者有自我健康管理意愿和熱愛運動,對糖尿病前期病變及糖尿病認知度與重視度較高,且有恒心、有毅力長期堅持,并需要專門的生活方式教育、醫(yī)護人員嚴格隨訪指導及依從性干預。然而,從整體來看,糖尿病高危和前期人群對于生活方式干預持久性較低,不利于遏制病情的發(fā)展[11]。通過一定時間生活方式干預后未獲得理想效果的患者再進行其他方式干預,勢必會延誤治療時間,增加糖尿病轉化率,故對執(zhí)行強化生活方式有困難者,可早期聯(lián)合其他方式干預。中醫(yī)“治未病”理念源遠流長,是中醫(yī)學理論體系中獨具影響的理論之一。正所謂“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潛伏階段,是中醫(yī)“治未病”的精髓,特別適合糖尿病前期的治療與干預[12]。中藥代茶飲是中醫(yī)治病調理,強身益壽的特殊中藥劑型。具有飲服方便,易于調理,藥效充分等特點?,F(xiàn)代人普遍存在吃的越來越好,壓力越來越大,運動越來越少。中國亞健康人群達60%~70%。其中,缺乏運動是影響現(xiàn)代人健康的主要原因[13]。中醫(yī)認為久坐久臥,易傷氣傷脾。壓力大易影響臟腑功能,從而導致氣機失調,水濕運化失常,從而產生肥胖。暴飲暴食易損傷脾胃,又因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故易造成脾虛濕濁內阻;肥甘厚味則能滋生濕熱而成痰;二者相加,形成肥胖。肥胖又可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疾病。肥胖體質人群大多伴有胰島功能的減低或相對不足[14]。中醫(yī)認為肥胖體質人群多為脾虛痰濕證。調理這種體質,總的原則就是健脾祛濕?!皾蔀a湯”一方見于《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篇。此方以治療心下有支飲,頭目苦于冒眩為其特長,具有健脾利濕除飲功效?,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澤瀉湯”不僅可用于治療梅尼埃病、頸性眩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還具有一定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方中澤瀉利水滲濕,化濁降脂;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所加生三楂具有化濁降脂的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生山楂所含脂肪酸能促進脂肪消化,并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且對胃腸功能有一定調整作用;山楂酸等可提高蛋白質分解酶的活性;山楂中降脂酶可促進脂肪分解,具有降血脂作用[16]。因生三楂具有藥食同源的功效,臨床常用來減肥及輔助降血脂。
綜上所述,加味“澤瀉湯”代茶飲能有效干預糖尿病前期的發(fā)展,不僅可以降血糖、降血脂,還可以改善患者胰島功能、降低體重指數(shù),從而逆轉糖尿病前期,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生率。特別適合現(xiàn)代都市人群長期服用,緩慢調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