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有奏
(尤溪縣良種綜合開發(fā)研究所,福建 三明 365100)
T 兩優(yōu)華占2019 年通過福建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20 年通過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引種認定,2021 年通過廣西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繁茂性好、分蘗力強、株型緊湊、株葉態(tài)好、劍葉略內(nèi)卷,穗著粒密、中粒型,中抗稻瘟病,米質(zhì)優(yōu)。2019—2021 年在福建省浦城縣累計制種85 hm2,平均單產(chǎn)3.16 t/hm2。2021 年在浦城縣忠信鎮(zhèn)茴香園連片制種7.25 hm2,平均單產(chǎn)4.42 t/hm2。
母本T108S 系福建旺福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育成的秈型兩系不育系,于2012 年育成,2016 年通過福建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號閩審稻2016017。該不育系株高80.9 cm,群體整齊,株型適中,分蘗力強,葉片、葉鞘綠色葉緣、穎尖,柱頭白色,葉形正卷,劍葉直立,谷粒呈長粒型,芒長。穗長22.9 cm,每穗粒數(shù)166.6 粒。谷粒長9.1 mm,長寬比3∶1,千粒重23.6 g。田間現(xiàn)場測試結(jié)果不育株率為100%,花粉不育度為99.99%,柱頭外露率為85.25%[1]。
經(jīng)中國水稻研究所人工光溫育性鑒定,育性轉(zhuǎn)換起點溫度約為23 ℃。2015 年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評價為高感稻瘟病。經(jīng)原農(nóng)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中國杭州)分析,糙米率78.9%,精米率69.8%,整精米率61.2%,粒長6.2 cm,長寬比2∶9,堊白粒率0%,堊白度0%,透明度2 級,堿消值3.2,膠稠度86 mm,直鏈淀粉含量10.9%,蛋白質(zhì)含量12.3%。
在福建省浦城縣3 月下旬至4 月中旬播種,播始歷期95 d 左右,主莖葉片數(shù)14~15 葉;5 月中旬至6 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80 d 左右,比廣占63S 長5~7 d,主莖葉片數(shù)13~14 葉。柱頭外露率高、配合力強,可恢復性好,所配組合對高溫不敏感,結(jié)實率高,后期轉(zhuǎn)色好。開花早,10:30~12:00 為開花高峰期,單株開花歷期6~8 d,盛花期在始穗后2~6 d,午前花比例為70%左右。
父本華占是中國水稻研究所以馬來西亞的SC02-S6 為基礎材料,經(jīng)過反復測交與系統(tǒng)選育而成的恢復系。華占株高110 cm 左右,分蘗力中等偏強,莖稈偏細較柔韌;株型略顯松散,葉色較深,葉片直挺較窄;穗型較大,穗長26 cm,著粒較密,穗總粒數(shù)220~240 粒,花粉量較多,自交結(jié)實率80%左右;主莖葉片16~18片。
在福建省浦城縣5 月28 日至6 月5 日播種,8 月16—22 日始穗。見穗就開花,抽穗時整齊、單株開花6~8 d、花期集中,開花早、晴好天氣10:00~12:30 盛花。田間鑒定表現(xiàn)抗稻瘟病[2]。
根據(jù)中國水稻研究所兩系不育系人工氣候箱育性鑒定,T108S 育性轉(zhuǎn)換起點溫度低,結(jié)合浦城縣歷年氣候資料,選擇海拔350~400 m、連片無插花的洋面田或較平坦開闊的山隴田為基地,切勿選擇有冷爛銹水和冷水串灌的田塊為基地,防止母本出現(xiàn)育性波動。T 兩優(yōu)華占制種抽穗揚花期宜選擇在8 月15—30 日,母本5 月20—30 日播。Ⅰ、Ⅱ期父本相差7d,母本與Ⅰ期父本播差期-5 d,葉差-1.1 葉;母本比父本早始穗2 d為宜。
2.2.1 控制親本用量,稀播勻播
母本T108S播種至始穗歷期長,用種量11.25 kg/hm2;母本秧田播種量187.5 kg/hm2。父本華占播種至始穗歷期短,用種量6 kg/hm2,Ⅰ期與Ⅱ期各3 kg/hm2;父本秧田播種量150 kg/hm2。按畦定量,稱量播種,先稀后補,稀薄勻播[3]。
2.2.2 做好秧田水肥管理工作,及時化控促蘗
選擇交通便利、排灌條件好、向陽、肥力中上等的田塊作秧地。播種前1~2 d 耙地,施足底肥整畦,施用氮磷鉀肥比例為15∶15∶15,復合肥300~450 kg/hm2。確保秧畦中間高兩邊低,防止畦面積水而出現(xiàn)燙種爛秧,進而影響出苗。2 葉1 心時追施尿素60 kg/hm2,移栽前3~5 d 施尿素、氯化鉀各45 kg/hm2,移栽前1 d 噴1 次送嫁藥,秧地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 g/hm2兌水675 kg/hm2噴霧防治稻薊馬、稻飛虱,移栽時做到帶肥帶藥。播種后至兩葉前,保持畦面濕潤,不見明水,提高成秧率。2 葉1 心后保持淺水,促進秧苗分蘗。
1 葉1 心時,即播種后5~7 d,秧田水落干后噴多效唑,用15%多效唑粉劑1 500 g/hm2兌水750 kg/hm2噴施,注意不能重復噴。噴后保持畦面24 h 無水,促進秧苗矮化低節(jié)位分蘗。
2.2.3 適齡移栽,插足基本苗
壯秧和適齡移栽可為豐產(chǎn)苗架奠定基礎。T 兩優(yōu)華占制種父母本播差期倒播,要給父本留出足夠生長空間。在實際生產(chǎn)中,要求畦寬1.9 m,父母本行比1∶7,兩邊各留0.35 m 工作行利于父本正常生長;母本秧齡28~30 d,此時秧苗第一次分蘗4~5 根、第二次分蘗1~2 根,株行距20 cm×20 cm、叢插1~2 粒谷秧,基本苗數(shù)量為105 萬~120 萬苗/hm2。Ⅰ期父本秧齡23~25 d,Ⅱ期父本秧齡16~18 d,Ⅰ、Ⅱ期父本交替栽插,父本株距20~25 cm,叢插2~3 粒谷秧,基本苗可達37.5 萬~40.5 萬苗/hm2。秧苗移栽要邊拔邊插、不插隔夜秧,每批次秧苗父本在1~2 d 內(nèi)移栽、母本在3 d 內(nèi)移栽完[4]。
T 兩優(yōu)華占制種要求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母本移栽前1 d 結(jié)合耙田施水稻專用肥600 kg/hm2加硫酸鎂60~75 kg/hm2作基肥。父母本移栽后5~7 d 施用水稻專用肥525 kg/hm2加氯化鉀150 kg/hm2,同時用26%氰氟·氯氟吡100 mL/hm2兌水375~450 kg/hm2全田噴施,防除雜草。
曬田復水后全田撒施氯化鉀300 kg/hm2,弱苗田可施加水稻專用肥75~90 kg/hm2。根據(jù)苗勢酌情施穗肥和破口肥,減少穎花退化,提高異交結(jié)實率[5]。
2.4.1 制種田水分管理原則
淺水移栽,返青后薄水促蘗,夠苗曬田,深水養(yǎng)花,后期干濕交替。
2.4.2 適時適度烤田
制種烤田原則上要做到“時到不等苗,苗稻不等時”。“時”指幼穗分化期,“苗”指主苗和有2.5 片葉的分蘗苗,當其基本達到預計的有效穗時就需烤田。苗情差的田塊不能等到苗發(fā)夠了再烤田,幼穗分化期就應烤田。
T 兩優(yōu)華占制種田母本移栽后18~20 d、母本叢莖蘗數(shù)達10~12 個時曬田,深腳田曬7~8 d、淺腳田或沙質(zhì)田曬4~5 d??咎飸镜街品N田中間腳踩不沾泥,外田面有小裂痕,田中間白根上露,才能復水,復水后保持淺水層。
2.4.3 深水養(yǎng)花,干濕壯籽
揚花期深水層養(yǎng)花,能保證母本穗層溫濕度適宜,利于授粉,提高異交結(jié)實率,減少母本裂穎。后期干濕交替促灌漿壯籽,切勿長時間浸水,收割前5~6 d 斷水曬田利于機收。
稻粒黑粉病是制種田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穗發(fā)病率為70%~80%,損失率為10%~20%。近年來,制種田稻粒黑粉病偏重發(fā)生,重病田塊母本產(chǎn)量損失50%以上,嚴重影響制種產(chǎn)量和種子外觀品質(zhì)。T108S高感稻瘟病柱頭外露率較高,為85.25%,易感稻粒黑粉病。制種本田期重點防治紋枯病、稻粒黑粉、稻瘟病、稻飛虱、螟蟲等病蟲害。母本移栽后7~10 d 后噴施1.8%阿維菌素40 mL/hm2、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00 g/hm2兌水50 kg/hm2,防治螟蟲、稻瘟病等病蟲害??咎飶退髧娛?.8%阿維菌素40 mL/hm2、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50 g/hm2、10%三氟苯嘧啶乳油16 mL/hm2、50%噻呋酰胺水分散劑10~15 g/hm2兌水50 kg/hm2,防治稻飛虱、螟蟲、稻瘟病、紋枯病等病蟲害。在母本幼穗分化Ⅵ~Ⅶ期、始穗期和齊穗期用艾苗100 mL/hm2或噻呋酰胺水分散劑10~15 g/hm2或23%醚菌·氟環(huán)唑(尊保)40~50 mL/hm2兌水50 kg/hm2噴施3 次,防治稻粒黑粉病效果較好,可使種子外觀鮮亮。趕粉結(jié)束割除父本后用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50 g/hm2、50%噻呋酰胺水分散劑10~15 g/hm2兌水50 kg/hm2,可以有效防治稻飛虱、稻瘟病。
花期相遇是制種的關(guān)鍵。父母本合理的播差期是花期相遇的基礎,但并不能確?;ㄆ谙嘤觥T耘噙^程中,制種田父母本的播種天數(shù)會受移栽秧齡、水肥管理等人為栽培因素和溫光條件變化等影響,造成花期不遇。在栽培過程中要定點做好父母本葉齡記載工作,及時分析父母本發(fā)育進度差異,為預測花期及制訂調(diào)整措施提供依據(jù)。制種田花期預測方法較多,一般采用父母本葉差和幼穗剝查相結(jié)合的方法,幼穗分化前以葉差為宜,幼穗分化后采用剝查法較為簡便可靠。
2.6.1 判斷花期
根據(jù)制種田間記載,在倒3 葉露尖時幼穗剝查,按照田間長勢不同多點(至少5 點)取樣。每點隨機拔取兩個主穗,剝查幼穗分化進度,準確判斷該基地父母本發(fā)育是否達到花期相遇要求,實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早判斷、早調(diào)整。
一般要求每3 d 剝查1 次,至幼穗分化Ⅵ期末(葉枕平)。T 兩優(yōu)華占制種母本T108S 始穗至齊穗歷時6~8 d,花期較長,柱頭外露率高、活力強;父本華占抽穗較快,花期集中,生產(chǎn)一般在Ⅵ期前,母本比父本快1 期,母本早抽穗2~3 d 花期相遇良好,易獲高產(chǎn)。
2.6.2 花期調(diào)整方法
花期調(diào)整越早效果越好。調(diào)整花期的方法較多,例如水肥調(diào)控、割葉傷根、激素化控等,生產(chǎn)上要做到促控結(jié)合。利用氮素和多效唑調(diào)整花期是相關(guān)人員普遍使用的方法,效果較好。T 兩優(yōu)華占制種田母本比父本早3 d 可通過排灌水微調(diào),相差3~5 d 可以采用促遲控早相結(jié)合的辦法。
父母本早的一方可施用氮素或多效唑,遲的一方可施用磷鉀肥。比如母本早父本3~5 d,母本施尿素120~150 kg/hm2,父本施氯化鉀75 kg/hm2;若父本早母本3~5 d,父本偏施尿素150 kg/hm2,母本施氯化鉀150~225 kg/hm2。幼穗分化3 期前,噴施多效唑效果最佳;母本早的噴施15%多效唑粉劑3 000 g/hm2兌水750 kg/hm2,噴施時不要噴到父本葉上;父本早的噴施15%多效唑粉劑900 g/hm2兌水625 kg/hm2。
噴施“九二〇”是制種奪高產(chǎn)的重要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制種田噴“九二〇”可改善穗層結(jié)構(gòu),提高父本花粉在母本穗層間的傳播效率;提高母本柱頭外露率,提早母本花時,延長母本外露柱頭的活力,提高異交結(jié)實率;解除母本包頸包粒。
T 兩優(yōu)華占制種父本華占對“九二〇”鈍感,母本T108S 對“九二〇”敏感中等。生產(chǎn)上制種田“九二〇”用量為540~600 g/hm2,母本抽穗15%~20%時用120~150 g/hm2兌水675 kg/hm2,全田噴施;次日用240~300 g/hm2兌水45 kg/hm2,全田噴施;母本噴“九二〇”時選早上露水未干前噴施,加硫酸鎂750~1 500 g/hm2;第三天早上單獨噴父本,用量為120~150 g 兌水225 kg/hm2,使父本高于母本10 cm 左右,便于趕粉。
制種田母本開花時開始趕粉,一般開花期在9:30~12:30,高峰期在10:30~11:30。陰天會推遲開花,要適時調(diào)整,陣雨天氣搶晴趕粉。相關(guān)人員可用粗繩趕粉,一般每間隔30 min 趕1 次,每天趕粉3~4 次,連續(xù)趕粉10~12 d。
兩系雜交稻制種,田間雜株有兩大類。一是來源于本身母本因育性波動出現(xiàn)的不同比例自交系。這類雜株從外觀上很難辨認,可隔離栽培,檢查其自交結(jié)實情況,判斷該基地該品種種子的純度。母本始穗前2~3 d,選有代表性的制種田,將母本稻株10~15 叢移到該制種基地相同的溫光條件下隔離栽培,25~28 d 后觀察自交結(jié)實情況,判斷該基地母本純度。二是從外觀形態(tài)上可辨別的雜株類型,生產(chǎn)基地要嚴格隔離、連片規(guī)劃,不允許同花期的不同水稻品種插花種植。保證間隔20~25 d,空間距離100~150 m,兩系稻制種多數(shù)采用時間隔離。做好制種田間除雜工作,抽穗前根據(jù)父母本株型、葉型、株高等特征特性,及時去除異于父母本形態(tài)的植株。抽穗后根據(jù)谷粒形狀等及時除去異型株、遲熟株。噴施“九二〇”后第二天將田間雜株率控制在1‰以內(nèi)。趕粉結(jié)束后割除父本。母本在第一次噴“九二〇”后26~28 d 收割,及時晾曬或烘干,打包入庫。機割、機收、機烘(烤干)、貯藏過程中,做好相關(guān)設施設備清理工作,防止機械混雜。
把握好兩個安全期,確定親本播種期是保證兩系雜交稻種子生產(chǎn)安全和用種安全的前提。兩系雜交水稻制種生產(chǎn)中,要根據(jù)不育系育性轉(zhuǎn)換安全期和抽穗揚花授粉安全期確定父母本播種期。T 兩優(yōu)華占制種,因T108S 育性轉(zhuǎn)換起點溫度低,可在福建省選擇海拔350~400 m 連片開闊的山隴田為基地夏制。母本5 月中下旬播種,母本與Ⅰ期父本差期-5 d,抽穗揚花期宜選擇在8 月中下旬。
構(gòu)建苗架,留足父本生長空間,巧施“九二〇”是T兩優(yōu)華占制種奪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稀播種、育壯秧、適齡移栽可為豐產(chǎn)苗架奠定基礎。T 兩優(yōu)華占制種因其親本特性,父母本播差期小,出現(xiàn)花期大面積不遇情況較少。母本倒播要留足父本生長空間,一般建議兩邊工作行以0.30~0.35 m 為宜。T 兩優(yōu)華占制種父本華占對“九二〇”鈍感、母本T108S 對“九二〇”敏感中等,須單獨噴1 次父本,使父本高于母本10 cm 左右,便于趕粉。
科學防治稻粒黑粉病、稻瘟病,做好隔離栽培、及時除雜工作是提高質(zhì)量的保證。稻粒黑粉病是制種田主要病害之一,T108S 高感稻瘟病。兩系雜交稻制種因不育系受溫光因素影響會出現(xiàn)育性波動,造成種子不純,生產(chǎn)上一般會開展田間隔離栽培判斷,做好隔離除雜等保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