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敏
(1.湖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2.湖北師范大學 湘鄂贛紅色資源研究中心,湖北 黃石 4350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绷⒆阈聲r代,學界有關(guān)紅色文化的研究逐漸增多,形成了豐碩的成果。諸多成果基于立德樹人視角,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培育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湖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峰教授長期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紅色文化研究,形成了以“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為主攻方向的科研特色,相關(guān)紅色文化研究的文章和著作頗多?!独么髣e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書就是他在長期教育教學和研究中積淀探索的力作。從該書可看出,作者邏輯思維縝密、文筆深邃、功底深厚、視角新穎,文本既有翔實的史料文獻奠基,又源于生活、立足現(xiàn)實,拓展了新時代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學思理路。
大別山革命老區(qū)是紅色的沃土、將軍的搖籃,在中國革命血與火的斗爭中,無數(shù)革命先輩們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敘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光輝史詩,創(chuàng)造了內(nèi)涵豐富、底蘊深厚的大別山紅色文化。雖然當前有關(guān)紅色文化的研究成果頗多,但研究視角多限于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紅色資源等領(lǐng)域,鮮有學者從紅色口述文化的角度去深入挖掘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基因,探尋其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江峰教授以其獨特的視角,選取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為研究對象,旨在大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研究選題因順時代要求,具有前沿性以及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作者認為,口述文化資源能以一種生動、真實、通俗的形式還原革命歷史的真實面貌。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是以大別山人民群眾為主體,以口頭表述、口耳相傳為精彩呈現(xiàn)形式的一種特殊文化形態(tài),能夠利用人民群眾的原始記憶和生活特點,傳遞出紅色文化的本真韻味,以一種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人民的形式,易于為人們所接受、吸收,更有利于紅色基因的接續(xù)和傳承。該書通過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傳遞出紅色理想信念、紅色精神特質(zhì)、紅色道德元素及紅色人物精神,是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能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使紅色文化浸潤心田,溶于血脈,可以幫助當代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精神的熏陶、洗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獨特研究視角和研究思路。
《利用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書共由十個章節(jié)組成,內(nèi)容始終圍繞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與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線索展開研究,分析了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的主要特點及其系統(tǒng)生成要素,理清了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關(guān)聯(lián),梳理了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相關(guā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價值元素,并將其融入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馬克思主義教育、精神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廉潔教育、審美教育之中,剖解利用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理基礎、技術(shù)路線、基本維度、影響因素、具體實施、長效機制、評估標準、效果檢測和反饋調(diào)適等,邏輯結(jié)構(gòu)嚴密,內(nèi)容豐富,渾然一體。從整本書的邏輯結(jié)構(gòu)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作者在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lǐng)域深耕多年,對大別山地區(qū)的紅色口述文化資源有深度的把握,因而才能準確地剖解紅色口述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針對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挖掘其諸多獨特的教育元素,提出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能夠為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與借鑒。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閱讀《利用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書,可以看出,作者在把握大量史料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調(diào)研,遍訪麻城、紅安、大悟等紅色革命根據(jù)地的民間群眾,去獲取大量的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實事,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的魅力,考證紅色口述文化記錄的真實性,以研究者敏銳的觀察力和信息捕獲能力,獲取了更多的一手資料。為了更真實地反映當前利用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作者還進行了有針對性地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總結(jié)了全國各高校在利用紅色文化開展實踐教學的特色模式,兼采眾長,為利用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個有益的經(jīng)驗案例。作者嚴守繩墨,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獻,豐富了紅色口述文化資源的厚度,增強紅色口述資料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實現(xiàn)了“寓論于史”“論從史出”“史論結(jié)合”,以獨到的眼光,從紅色歌謠、紅色詩詞、紅色戲曲、紅色標語中透析豐富的紅色育人元素,將許多塵封已久、為人們所遺忘的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挖掘出來,增加了文本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強化了研究結(jié)論的說服力和教育價值??梢哉f,這種以史為據(jù),以行踐知的艱辛探索和治學的嚴謹態(tài)度,通過該書反映出來,必定能夠促成大別山紅色文化強烈的精神輻射,有力地推動新時代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讀著《利用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書,只覺得書中字里行間散發(fā)出淡淡的墨香,文筆流暢,詩意雋永,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文章話語表達力求新穎,例如,在揭示“大別山精神的人格映射之美”時寫到:“他們所展現(xiàn)出的大別山英雄女性形象,在浩大的歷史時空熠熠生輝;所映射出的精神與人格之美,猶如金秋八月桂花,歷經(jīng)風雨,風骨清香永恒,沁人心脾,潤人靈魂?!痹诿枋龈锩容呌⒂聽奚膱鼍皶r寫到:“悲滿楚山,痛透層云,荒谷忠骨,丘坡義魂,每一個意象符號,都交合、流逸著大別山革命歷程中先輩忠魂英靈的生命氣息?!奔毱菲湔Z言文字之韻味,詩意盎然,無不令人陶醉,字里行間,將革命先輩們尤其是將大別山英雄女性的英勇精神與人格之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文章標題擬定頗見功底。例如,在第九章“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融入當代大學生美育的實踐路徑”中提出,“以美正人”“以美近人”“以美引人”“以美化人”,既賦予了“正、近、引、化”四個字豐富的價值內(nèi)涵,也為大學生美育提供了更多的實踐經(jīng)驗。標題圍繞主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文中用詞大多經(jīng)過作者的反復推敲打磨,透露出哲學思辨的意蘊,理透韻美、書氣濃郁,體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扎實的語言文字基礎和深刻的思想穿透力。通讀此書,可以說,讓人獲益匪淺,不僅能感悟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有利于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還能品嘗文中語言文字的魅力,讓人感受到作者的文學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脈相承。紅色文化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重要精神紐帶。一個個紅色故事,一個個英雄事跡,一方方紅色遺址,既濃縮著共同的歷史記憶,也體現(xiàn)著時代的價值追求。每一次對紅色故事的回眸,都是信念的傳承;每一次對英雄的緬懷,都是精神的洗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需要我們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江峰教授《利用大別山紅色口述文化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書宏觀上邏輯結(jié)構(gòu)嚴謹,章節(jié)中論證精細入微,史料豐富,學理深厚,為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路徑和新思考。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應研究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探索精神和人文情懷,在紅色文化領(lǐng)域深耕,講好紅色故事,真正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擔當起守護紅色血脈,賡續(xù)紅色基因的重任,篤行不怠,守正創(chuàng)新,將大別山紅色文化融入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讓紅色文化在大學生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