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莉,張培華,程 琳,馬夢園,鄭晶晶,齊 靜
(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yī)國藥學院,河南 南陽 473306)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我國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育,線上教學及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凸顯?!逗幽鲜 笆奈濉苯逃畔⒒l(fā)展規(guī)劃》[1]指出,應提升師生信息素養(yǎng),以信息化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護理倫理學是研究護理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專業(yè)課程[2]。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諸多感人的護士形象,生動的案例素材能提高護生的職業(yè)認知[3-4]。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利于護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目前,多數(shù)高校護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差,對臨床情景及案例知識需求較高,學習方法多停留在死記硬背,缺乏自主學習積極性,學習動機不足、職業(yè)認知較差等[5-7]。因此,本研究嘗試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基于戰(zhàn)“疫”案例的護理倫理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對比研究,以期驗證兩種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依據(jù)。
采用目的抽樣法選擇某高校本科護理專業(yè)2019級、2020級護生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在18歲以上;(2)知情同意且愿意參加本研究者。排除標準:(1)休學、肄業(yè)或參軍者;(2)正在參加其他研究項目者。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自制調查問卷,問卷內(nèi)容包括性別、年齡、選擇護理專業(yè)原因、家人中有無學醫(yī)人員及畢業(yè)以后就業(yè)規(guī)劃。
1.2.2 護理職業(yè)認同問卷 本研究采用郝玉芳[8]編制的護理職業(yè)認同問卷。該問卷包括6個維度,17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從“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別計1~5分,第12個條目為反向計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職業(yè)認同水平越高。該問卷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為0.827,效度為0.894,信效度較高,可在護生人群職業(yè)認同的測評中使用。
1.2.3 學習動機問卷 該問卷由黃希庭[9]研制,共包括6個維度,26個條目,采用6級評分制,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別計1~6分,得分越高表示學習動機越強。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85,信效度較好。
本項教學改革以“新醫(yī)科”為指導思想,以課程思政理念為引領,以護理倫理學課程為載體,以信息化技術為課程改革手段,以新醫(yī)科+信息化教學+滲透戰(zhàn)“疫”德育為實施框架,促進護生知識學習與德育相結合。課程授課團隊教師于2020年2—6月,借助超星學習通及QQ群直播平臺,以2019級護生78人為線上教學組,采取基于戰(zhàn)“疫”案例的線上教學;于2021年2—6月,以2020級護生88人為混合式教學組,采取基于戰(zhàn)“疫”案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授課前將主要學習資料上傳超星學習通平臺,借助該平臺開展問卷調查、形成性評價,將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及課后復習無縫對接,優(yōu)化教學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課后發(fā)送相關題目及知識拓展、視頻賞析,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并在專業(yè)知識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引發(fā)學生情感與態(tài)度的共鳴,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課程的育人功能。
教學結束后,調查分析基于戰(zhàn)“疫”案例的線上教學與混合式教學對護生反思作業(yè)、期末成績、學習動機及職業(yè)認同的影響差異。于教學開始前及結束后即刻通過問卷星對兩組護生開展問卷調查,每次調查時間為35~40分鐘,干預前后一共發(fā)放166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6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將問卷星收集的數(shù)據(jù)導入Excel,以SPSS 25.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處理,采用率、頻數(shù)、百分比對護生的人口社會學及相關資料的構成進行統(tǒng)計描述,采用(±s)對兩組護生反思作業(yè)、期末成績、學習動機及職業(yè)認同進行統(tǒng)計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及配對t檢驗比較兩組護生干預前后的差別。
線上教學組護生年齡(19.26±1.037)歲,混合式教學組護生年齡(19.07±0.894)歲,兩組護生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3.650,P=0.058),其他資料見表 1。
表1 兩組護生一般資料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干預后線上教學組護生反思作業(yè)得分高于混合式教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677,P<0.001),混合式教學組護生期末成績高于線上教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337,P<0.001),見表 2。
表2 兩組護生反思作業(yè)得分及期末成績對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ursing students' reflective assignment scores and final gra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表2 兩組護生反思作業(yè)得分及期末成績對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ursing students' reflective assignment scores and final gra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分組線上教學組混合式教學組tP反思作業(yè)95.667±6.816 89.370±10.348 4.677<0.001期末成績85.810±4.936 94.190±4.591-11.337<0.001
兩組護生學習動機干預前后組內(nèi)對比及組間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護生學習動機得分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urs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表3 兩組護生學習動機得分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urs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分組 干預前 干預后t P線上教學組混合式教學組-0.206-0.568 0.837 0.572 tP 121.65±20.398 117.30±18.564 1.441 0.151 122.35±19.279 118.86±20.583 1.118 0.265----
干預前兩組護生職業(yè)認同得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00,P=0.003)。線上教學組干預前后職業(yè)認同得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04,P=0.049);混合式教學組干預前后職業(yè)認同得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41,P=0.022),見表4。
表4 兩組護生職業(yè)認同得分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表4 兩組護生職業(yè)認同得分對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
分組 干預前 干預后t P線上教學組混合式教學組2.004-2.341 0.049 0.022 tP 60.10±8.934 58.55±9.399 3.000 0.003 62.90±9.245 62.16±10.364-1.359 0.176----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線上教學組護生反思作業(yè)得分高于混合式教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說明在反思作業(yè)方面線上教學效果優(yōu)于混合式教學。分析原因可能是,2019級護生入學當年就親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在“停課不停學”狀態(tài)下,線上學習更專注,同時對抗疫過程中的典型醫(yī)護人員案例印象深刻,提示今后課程若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可增加情景模擬、采訪“一線護士抗疫”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護生對抗疫案例的深刻認識,加強職業(yè)反思。
本研究結果顯示,混合式教學組護生期末成績高于線上教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說明在提高護生期末成績方面,混合式教學效果優(yōu)于線上教學,這與全慧君等[10]開展的教改研究結果相一致?;旌鲜浇虒W中,線上護生可以預習、復習鞏固,線下可進行小組學習、師生互動,增加了知識的獲取途徑,相較于單純的線上教學對護生期末成績的提高幫助更明顯。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生學習動機干預前后組內(nèi)對比及組間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混合式教學與線上教學對提高護生學習動機的效果不明顯。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護生職業(yè)認同得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基于戰(zhàn)“疫”案例的教學改革對護生職業(yè)認同提升有幫助,這一結果與潘慶等[11]將混合式教學應用于精神科護理學可提高護生職業(yè)認同感的研究結果一致。司谞等[12]也開展了關于實習護生的職業(yè)認同研究,結果證實融入戰(zhàn)“疫”相關思政元素可提升護生職業(yè)認同水平。因此,在護生課程教學中,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榜樣力量的學習等,從而提升護生職業(yè)認同水平。
基于戰(zhàn)“疫”案例的混合式教學方法與線上教學方法應用于護理倫理學均可提升護生學業(yè)成績及職業(yè)認同水平,但對提升護生學習動機的效果不明顯,可能與樣本量較小有關,其長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可為護生學業(yè)成績及職業(yè)認同水平的提高提供方法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