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孟爽,孫雨美
義烏市中心醫(yī)院放射科,浙江義烏 322000
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其中中老年人是橈骨遠端骨折的多發(fā)人群,由于骨折方式、損傷部位、受力等因素差異,導致臨床中橈骨骨折呈現(xiàn)一定的復雜性[1]。目前多采用影像學檢查對骨折類型和結果進行評估,并指導手術治療方案的選擇[2]。既往臨床中多采用X 線檢查對橈骨骨折進行診斷和評估,但隨著臨床病例數(shù)的增多,有學者指出單純X 線檢查僅可進行初步評估和判斷,對骨折具體情況的評估具有明顯的局限性[3]。近年來隨著多層螺旋 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掃描技術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其更適合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診斷評估[1,4]。因此,本研究選取橈骨遠端骨折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老年橈骨遠端骨折分型的MSCT 影像學特征,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9 月義烏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0 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1 例,女29 例,年齡(68.39±3.14)歲;交通事故43 例,跌倒19 例,高處墜落12 例,暴力撞擊6 例;左側骨折43 例,右側骨折37 例。納入標準:①年齡≥60 歲;②均行MSCT 和X 線檢查;③行橈骨骨折內固定術治療;④影像學資料、臨床資料和隨訪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②病理性橈骨骨折;③合并其他橈骨疾??;④有外科手術治療史。本研究經義烏市中心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18626263),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X 線檢查 所有患者取坐位,將患側前臂及腕部充分暴露,并調整攝片中心至橈尺遠側,由專業(yè)操作人員使用西門子數(shù)字化X 射線攝影機對患者標準正位和側位進行掃描拍攝。
1.2.2 MSCT 檢查 患者取仰臥位,叮囑患者患肢放置在頭頂位置或垂直放在身側,將前臂伸入掃描孔,使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16 排螺旋掃描機對患者進行掃描檢查,掃描參數(shù):35mA,130kV,層厚1~2mm,矩陣512×512,螺距1.0,層厚1.0 mm,間距1.0mm,掃描結束后將數(shù)據傳輸至配套工作站進行分析。
1.2.3 圖像處理和分型 高分辨骨算法重建MSCT掃描,采用容積再現(xiàn)及多平面重建行后處理,將MSCT 圖像和X 線掃描檢查圖像傳輸至工作站,并由2 名醫(yī)生采用雙盲法對骨折分型進行判斷。采用國際內固定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or Osteosynthesis/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分型標準對橈骨遠端骨折分型進行評估,其中A 型:關節(jié)外骨折;B 型:部分關節(jié)內骨折;C型:完全關節(jié)內骨折。
比較分析X 線檢查和MSCT 檢查的圖像特征,并以手術結果作為金標準,分析X 線檢查和MSCT檢查的診斷符合率。
采用SPSS 20.0 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百分率)[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SCT 檢查測量患者的冠狀面腕關節(jié)面塌陷度、矢狀面骨折位移程度和骨折塊數(shù)均顯著高于X 線檢查(P<0.05),見表1。
表1 X 線和MSCT 檢查影像學指標比較(±s)
表1 X 線和MSCT 檢查影像學指標比較(±s)
MSCT 檢查的橈骨遠端骨折分型與手術分型的符合率高于X 線檢查(P<0.05),見表2。
表2 X 線和MSCT 掃描影像學檢查符合率調查結果
多數(shù)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MSCT 檢查可見壓縮性塌陷,主要表現(xiàn)在月骨窩中央部分和舟骨窩部分,矢狀面骨折處多可見不連續(xù)的骨皮質,出現(xiàn)游離骨塊影,見圖1。
圖1 MSCT 檢查影像圖
有研究指出,當人體因交通事故、高空跌落、暴力撞擊等導致前臂觸地,致使橈骨遠端骨折[5]。老年人群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當受到外力沖擊時極易導致骨折,因此臨床中老年人群的骨折發(fā)生率居高不下。損傷部位、類型、受力度、范圍等多種因素導致患者出現(xiàn)橈骨遠端骨折時表現(xiàn)復雜多樣,分類時多依照骨折線走行方向、斷骨位置、骨粉碎程度、角度與深度等不同進行分析[6]。因此,臨床中對橈骨遠端骨折進行診斷時,需采用精準的分型標準輔助醫(yī)生對患者進行分類,在多種分型標準中,AO 分型標準是最為實用、全面且綜合性較高的分型標準,可更好地指導醫(yī)生選擇對應的治療方法,并可有效預測患者的預后質量[7-8]。X 線正側位攝片是臨床中廣泛應用的診斷和評估骨折患者病情的方法之一,其可全面且直觀地展示骨折線、走向、角度等,但橈骨遠端骨塊多、結構精細、骨塊不規(guī)則,且X 線攝片屬于二維成像,當患者橈骨骨折類型復雜時,可影響診斷的準確性,不利于醫(yī)生進行術前評估,臨床指導意義有限[9-11]。
近年來,隨著臨床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CT 掃描技術得以廣泛應用[12-13]。研究指出,CT 檢查可有效發(fā)現(xiàn)患者微小骨折病灶,相較于傳統(tǒng)的X 線正側位攝片,CT 檢查對鑒別復雜骨折、評估骨折損傷程度更具優(yōu)勢[14]。此外,MSCT 檢查后可利用多平面重建技術將患者的掃描結果以三維形式呈現(xiàn)給醫(yī)生,幫助醫(yī)生在手術前全面了解患者的骨折特點、分型等信息,有助于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15-18]。本研究中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仰臥位MSCT 掃描后行平面重建,該種方法可清晰顯示縱行骨折線走行。一般情況下,柯雷骨折是橈骨遠端骨折最為常見的類型,骨折線橫行是其主要特點,導致X 線正側位攝片檢查時易出現(xiàn)漏診。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MSCT檢查測量患者冠狀面腕關節(jié)面塌陷度、矢狀面骨折位移程度和骨折塊數(shù)均高于X 線檢查,采用MSCT檢查的橈骨遠端骨折分型與手術時分型的符合率均高于X 線檢查。MSCT 檢查可對橈骨遠端骨折進行多角度、多方位檢查,明確將骨折特點等信息更為完整地呈現(xiàn)在主治醫(yī)生眼前。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圖像特征,橈骨遠端骨折患者MSCT 檢查多可見壓縮性塌陷,主要表現(xiàn)在月骨窩中央部分和舟骨窩部分,矢狀面骨折處骨皮質不連續(xù),出現(xiàn)游離骨塊影,骨折斷端變形、成角,腕關節(jié)間隙變窄。分析認為,采用MSCT 掃描檢查可確定骨折區(qū)內部損傷,有效呈現(xiàn)患者細微骨折,并可利用多平面重組技術顯示骨折線走行,有利于計算骨碎片數(shù)量,評估關節(jié)塌陷和骨質缺損程度,為準確評估腕關節(jié)穩(wěn)定程度、骨折精確分型和手術方式的選擇提供依據。
綜上所述,采用MSCT 對老年橈骨遠端骨折進行檢查,可有效提高分型診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