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薇
無論走到哪,無論走多遠(yuǎn),成長的路上耳邊總是會響起外婆教我的一首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是她給我鼓舞,給我力量。
幼時快樂溫馨的時光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外婆的家三面環(huán)山,正如朱自清先生說的,像半個環(huán)兒擁著。在幼小的我眼中,那山中的夜似乎比別處來得更早些,特別是在秋盡冬至的季節(jié)里,夜幕總是匆匆地到來,將西墜的夕陽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這時外婆會早早地把我送上床,用熱乎乎的被窩和甜膩膩的家鄉(xiāng)話哄我入睡,待我安頓下來,她便輕輕地拉開小凳,點一盞鵝黃的小燈,持著針慢慢納著鞋底。
那是個萬籟俱寂、溫情四溢的冬夜,我躺在溫暖的被窩里,瞇著眼睛看勞作中的外婆:她的背微微彎曲著,像春風(fēng)里恬靜的柳條;她被朦朧的燈光簇?fù)碇?,寧靜的兩頰格外顯眼。溫暖在夜的靜謐中舒展開來,那根小小的銀針一線又一線地為我編織起夜的溫馨。當(dāng)我的假寐被外婆發(fā)現(xiàn)時,她笑盈盈地說:“你怎么還沒睡呢?”我也只是吃吃地偷笑著,不做聲。這時,外婆輕輕地說:“我來教你唱支歌吧!”一聽到唱歌,我便開心地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一臉期待地望著外婆,好奇地問:“唱歌?什么歌?”因為在我5歲的記憶中,外婆從沒有當(dāng)眾或者獨自一人哼過什么歌?!暗巫约旱暮?,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外婆清幽舒緩的聲音在小屋里擴散開來,蕩漾在燈光余韻里。她穿針引線的雙手,隨著吟唱節(jié)奏的變化,時緩時急。她手中的針線時長時短地變化速度與方向,有時輕松如行云流水,有時沉緩如推磨拉纖,仿佛在翻越一座陡險的山崗,又像是剛走過一段平坦的陽光大道。
那一夜,在我孩童的記憶里凝結(jié)成一曲平仄詞章,我放下思念父母的離愁在外婆的音調(diào)里零落;
那一夜,在外婆溫柔彎曲的身影里,次第生起朵朵欣悅的生命之花;
那一夜,我獨攬一盞慈愛的燈,孩童的心底渴望開一樹繁花,陪伴在外婆周圍!
而今,外婆的歌聲讓我領(lǐng)悟到,物質(zhì)與知識匱乏的年代,生活本就是一本書!柔弱中自帶的堅強是它最清晰的注腳,慘淡中不放棄的希望是它最堅固的裝訂線!
孩童的心里不禁感嘆道:“秋天是多么明媚,游戲是多么幸福呀!”
每天清晨上學(xué)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學(xué)齡前的我一臉豪氣地做外婆的領(lǐng)路人,雖然她才是我和小伙伴的護送人。在濃濃的晨霧中,我們喜歡走在她前面,用腳探尋著,彎腰摸索著解開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那些和我們一樣“頑劣”的小伙伴們綰系的草絆子。我們總是拍著胸脯驕傲地唱著那首外婆教給我的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那時的外婆總是微笑著拍掌附和著我們。
有愛有歌的生活本就是一本書。懵懂中挖掘出的歡樂是它最有魅力的序言,單調(diào)中守望的充實與快樂是它最靚麗的扉頁!感恩外婆用守望在我孩提歲月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與外婆相處的美好時光總是短暫的,七歲那年,爸爸媽媽把我接回城里繼續(xù)念書,臨走前,外婆溫暖的手撫摸我的額頭,她溫柔堅定的眼神化為一盞明燈照亮我的心海。
時間一點一點過,書一頁一頁讀,我一步一步長大,唯一不變的是外婆教我的那支歌,那支鐫刻在田野、飄散在燈光里的樂音,伴隨著我的日日夜夜!
獨自上學(xué)的時光里,每個秋晨,當(dāng)我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頭,穿過行色匆匆的人群,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一個挺直了腰背的身影:她披著薄薄的曙光,用手中細(xì)長堅實的竹竿探尋著,摸索著,隨后她平靜地彎下腰,熟練地解開一個個緊系、隱蔽的草絆,然后輕松地站起來,在晨風(fēng)中回頭,清清亮亮地召喚一聲:走吧!雖然那時清晨迷霧漫天,我看不清她的面容,找尋不到她勇敢的目光,但是從她清脆無塵的召喚聲里,我可以想象她臉上的平靜與眼中的堅毅。她在我們期待的目光中解開一個個草結(jié),我們在她輕松的召喚聲里安然前行。就這樣,我們在迷蒙空曠的田野里彼此牽引,互相提醒,披著清晨的曙光穿過火紅的朝霞,走向清亮的早晨。
而今每逢傳統(tǒng)佳節(jié),我都會回到外婆溫暖的家,看著飄散馨香的田野,看四季輪回中的新農(nóng)村,耳邊每每回響起外婆唱的那首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知道:有夢想,有堅守,有奮斗,就一定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