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陸慕實驗小學 任莉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語法板塊的教學一直是難點。一部分教師淡化語法教學,簡單地閱讀板塊內容,結果導致學生不知句型、時態(tài)等語法規(guī)則要求,更無法正確、系統(tǒng)運用英語進行口語、書面表達,甚至在閱讀時,也經(jīng)常會遇到“文中沒生詞,但是讀不懂”的窘境;另外有部分教師過分注重語法板塊內容的講解和教授,把語法教材上的專業(yè)知識硬生生地灌輸給學生,使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失去了語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結果導致語法教學效率低下,效果不明顯。
本文將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Unit 5What do they do?Grammar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結合課堂,具體闡述“主題情境”引領下小學英語語法課的實踐方法。
本單元的主題是談論職業(yè),語法學習是一般現(xiàn)在時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及相關問答。教師創(chuàng)設了“第七次人口普查”這一主題情境,學生幫助人口普查員一起完成人口普查調查表。學生在主題情境中學習、鞏固和運用一般現(xiàn)在時第三人稱單數(shù)的相關用法。最后教師結合當前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要求市民自覺做到少出門、不串門、不扎堆、不聚集等,政府為民所想,可以通過網(wǎng)絡掃碼完成人口普查信息表的填寫。課堂上學生完善自己家庭的信息表,上傳至“人口信息”庫。這樣學生可以把所學的英語語法知識運用于生活之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人口普查是利國利民的一項惠民工程,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參與到人口普查工作中,為國家繁榮穩(wěn)定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一節(jié)英語語法課的導入,應該根據(jù)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的特點,設計他們樂于接受的、愿意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前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首動感十足的英文兒歌,并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關于職業(yè)類的詞匯,為Grammar time板塊的教學做好準備。在欣賞完歌曲后,師生自然地進入交談環(huán)節(jié),在師生交談進入尾聲時,教師把人口普查形象代言人小薇介紹給學生,配以直觀的圖片和視頻,自然、巧妙地將“人口普查員”這個職業(yè)引出,創(chuàng)設出本節(jié)課的情境,引出主題——幫助人口普查員一起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小學生具有樂于助人的品質,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幫助別人完成任務的情境,他們自然樂于參與。在幫助人口普查員一起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前,必須要先設計好人口普查調查表,于是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小組討論為了完成人口普查,需要設計哪些問題。關于教學內容的問題,不僅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提出。經(jīng)過小組合作,學生提出若干問題:
S1: What’s your name?
S2: How old are you?
S3: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S4: How old is your father/mother?
S5: What do you do?
S6: What is your duty?
S7: 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
S8: What is his/her duty?
...
學生在提出問題時,會注意一般現(xiàn)在時助動詞do和does的區(qū)別,在不同主語情況下,選擇正確的助動詞進行提問。在這一新授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無痕地感知了英語語法知識,他們思維活躍、表達愿望強烈。
本節(jié)課Grammar time的教學內容(見圖1)。
圖1
其內容只有句型、詞匯,零散且單一。如果教師照本宣科,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勢必會難以理解,造成“知而不會用”的結果。因此,教師在課堂實踐中豐富了情境:為幫助小薇完成“人口普查”任務,設計了跟隨小薇入戶,對家庭成員進行基本信息的調查這一情境。教學課件設計成動畫特效,營造出學生親臨現(xiàn)場,到Su Hai和Mike兩家家門口的真實感。對兩個家庭成員的人口情況調查,正好是對上一課時Story time的復習鞏固。為了完成人口普查調查表,學生之間要利用Grammar time板塊的問答內容進行交流:
S1:What do you do?
S2: I’m a primary student.
S1:What is your duty?
S2: I study at school.
S1: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S2: He is a teacher.
S1: What is your father’s duty?
S2: He teaches English.
S1: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2: She is a worker.
S1: What is your mother’s duty?
S2: She makes sweets.
...
利用對Su Hai、Mike兩家的人口調查,完成人口普查調查表來豐富情境,讓Grammar time板塊的教學內容,真實自然地運用到學生的對話中,使語法教學變得生動、具體。經(jīng)過問答調查后,學生記錄并完成了兩家的人口普查調查表,于是把兩家的人口普查調查表(見圖2),一起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
圖2
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小組合作討論,發(fā)現(xiàn)并歸納出在一般現(xiàn)在時中,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動詞用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在動詞變成第三人稱單數(shù)的過程中,其變化規(guī)則有:(1)動詞后直接加s;(2)以s,ch,sh 和o結尾的動詞加es;(3)動詞以輔音加y結尾,去y變i加es;(4)不規(guī)則變化(特殊情況)。以上語法規(guī)則是學生自己觀察歸納得出的結果,因此學生能更主動地去習得這些語法知識。學生在學習中要善于主動觀察、歸納、總結語法規(guī)則,不要完全依靠教師的講解。如果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語法規(guī)律,則可避免死記硬背的情況。
在這一新授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有意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情境,自主歸納學習新的語法知識,為操練語法打好基礎。
小學生年齡小,機械記憶能力差,但是他們樂于探索。使用一些提示,如圖片、身體語言、信息表、關鍵詞等,可以充分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進行語法操練的積極性。所以根據(jù)這一特點,在語法操練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把本單元的Fun time板塊融入本節(jié)語法課中,把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成幫助人口調查員小薇完成更多人員的調查。在這些人員的調查中,教師除了創(chuàng)設面對面問答的形式,也創(chuàng)設了部分人員工作忙碌而沒有時間進行當面問答的情境,并提供了相應的文本信息供學生閱讀,進一步拓展、深化主題。信息文本介紹了四位Fun time中的人物,內容如下:
Miss Green is beautiful. She goes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She works at school.She likes singing very much. She teaches students Music.
Mr Black is tall and brave(勇敢). He helps people. He catches bad men.
Miss Fang is nice. She knows the streets of the city well. She drives the bus.
Mr Li has a farm. He has many animals too. He milks cows. He waters trees and flowers. He is busy every day,but he is very happy.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立足于主題情境的拓展、深化,并融入Fun time中的相關閱讀語篇材料。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理解關鍵信息,如“She teaches students Music.”“He catches bad men.”“She drives the bus.”“Mr Li has a farm.”等,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教師又通過讓學生完成信息表(見圖3),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利用追問和反問,如“What does Miss Green do?”“Who helps people?”“How do you know Miss Fang is a driver?”“What’s on the farm?”,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度思維。拓展“主題情境”,深化主題,充分操練語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法應用能力。
圖3
“主題情境”引領下的英語課堂,不僅使學生習得了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更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本課選擇“第七次人口普查”這一主題情境,主要是考慮到在學生生活中各種有關“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標語、宣傳等隨處可見,且人口普查是個熱點話題。學生也是社會的一分子,也可以在這次普查活動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區(qū)別于以往的人口普查,本次人口普查由于疫情原因,特別增設了手機微信掃碼填表功能,參與者只要輕輕一掃,填好信息表,上傳即完成。這個“主題情境”是實際存在、真實可見的。針對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讓學生完成“My family information”的小短文(見圖4),通過寫作,更好地鞏固語法知識。
圖4
學生通過本課“主題情境”的引領,聯(lián)系自身實際,用所學的英語語法知識去完成自己、家人的情況說明,不僅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而且參與了人口普查的活動。學生從設計普查信息表,到對他人進行調查,再到完成自己家庭的人口調查表,一步一步,層層遞進,聯(lián)系實際,升華主題,學以致用。這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一部分,人人都應該支持、參與國家人口普查,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和諧、更美麗。這樣的課堂,自然無痕地把育人落到了實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激發(fā)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語法學習本身不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習語法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言。在“主題情境”引領下,教師將相應的語法知識融入完整的情境中,讓學生去感知它、去學習它、去應用它,這樣英語語法學習才能從生硬的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煥發(fā)其生命力。